看完感觉论文2000多字。
比如,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生产方式在社会生活中起决定性作用,生产关系必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我抱着培养哲学思维,提高哲学素养的目的,通读了这本经典著作,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有了进一步的理解。
我认为,准确理解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出发点是准确理解“现实的人”、需要和意识。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现实的人”是前提,需要是动力,意识是产物,三者交织在一起。
首先,“现实的人”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前提。历史的主体是人,历史只是追求自己目标的人的活动。在这里,历史唯物主义中提到的人,并不是在某种幻想中孤立、孤立的抽象的人,而是通过经验可以观察到的处于发展过程中的活生生的人。
正如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指出的那样,“这里所说的个人,不是他们自己或者别人想象出来的那种个人,而是现实中的个人,即这些个人从事活动,生产物质,所以他们在不受他们任意支配的一定的物质界限、前提和条件之内活动”。
这个“现实的个人”是唯物史观乃至马克思主义整个理论的出发点和前提。"所有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活生生的个人的存在."“任何历史记录都应该从这些自然基础及其在历史进程中因人的活动而发生的变化出发。”
可见,历史是人类的历史,作为历史活动主体和历史考察对象的人是“现实的个人”和“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在一定关系中从事物质生产活动的人”,而不是旧哲学下抽象的、虚幻的“人”。
现实的人的活动构成了社会和历史,因此对社会历史的理解和研究不能绕过“现实的人”因此,准确理解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必须从正确理解“现实的人”开始,而建立这样的基础和前提是非常重要的。
其次,需要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需要是“现实的人”的需要,是人为了满足自身的生存和发展而对外部存在的要求,贯穿于主体活动的每一个环节。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恩格斯认为“人的需要是人的本性”,这是“历史的第一前提”(即能够生活)的基础,也是“第一历史活动”(即物质资料的生产)的起点。
他们指出,“我们谈论的是一些没有任何前提条件的德国人,所以我们首先要确定所有人类存在的第一前提,也就是所有历史的第一前提。这个前提是,人必须会生活,才能‘创造历史’。
但是为了生活,你首先需要吃喝住行穿等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满足这些需要的物质生产,也就是物质生活本身的生产,而这就是这样一个历史活动,是一切历史的一个基本条件,人们每天每时都必须完成它,只是为了能够生活,现在和几千年前都是如此。
因此,任何历史观首先要关注的是上述基本事实的全部含义和范围,并给予应有的重视。”“第二个事实是,已经满足的第一个需要,满足需要的活动和为满足需要而获得的工具,引起了新的需要,这种新的需要的出现,就是第一个历史活动。"
所以人的需求是分层次的。在最基本的物质需求基础上,还有更高层次的其他需求,即“新需求”,包括物质需求本身的增加和提高,以及不同于原有物质需求的更高层次的其他需求。人类需求的不断提高预示着社会的运动和发展。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人的需要是由最基本的生存需要(物质需要)、在此基础上的交往需要和人的全面发展需要构成的多层次结构。
物质需求和交流需求与生活生产交织在一起。为了生存和“活下去”,人类在生产物质资料。这种“第一次历史活动”一方面满足了人们对衣食住行的需求;另一方面,在满足基本需求的基础上,人们在实践中有交往的需要,从而形成一定的社会关系。
起初,家庭是“唯一的社会关系”。后来当需求的增长产生了新的社会关系,人口的增加产生了新的需求,这个家庭就变成了从属关系”。
生活的生产可以说包含了物质需求和交往需求。“生命的生产,无论是通过劳动生产自己的生命,还是通过分娩生产他人的生命,都立即表现出一种双重关系:一方面是自然关系,另一方面是社会关系。
这里的社会关系的含义是指许多个体的* * *活动,在什么条件下,以什么方式,出于什么目的,并不重要。
于是,一定的生产方式或一定的工业阶段总是与一定的活动方式或一定的社会阶段相联系的,而这种活动方式本身就是生产力。
人们所达到的生产力总和决定了社会状况。因此,总是需要用工业和交换的历史来研究和讨论‘人类历史’。"
在这里,马克思恩格斯揭示了历史唯物主义的核心——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第一次科学地阐述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原理,即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有什么样的生产力最终就有什么样的生产关系。
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从而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最基本规律。因此,研究需要可以说是更准确理解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一把钥匙。
第三,意识是社会历史发展的产物。意识是“现实的人”在生产劳动过程中基于需要而产生的。这也是历史唯物主义揭示的一个很重要的道理:人的社会存在决定人的社会意识。
人是有精神属性的,人是有思想的动物。但人的任何思想现象都不可能是可以从人脑中凭空创造出来的“纯粹”的意识形态。它只是社会物质生活的反映。
“意识在任何时候都只能是有意识的存在,人的存在是其真实的生命过程。”在简单的劳动实践中,人对自身需求的意识与动物没有太大区别,只是对环境的直观、狭隘、感性的反映。马克思和恩格斯把这种意识称为“纯粹的羊群意识”或“羊群意识”。
后来,“由于生产效率的提高、需求的增长和人口的增加作为两者的基础,这种羊意识或部落意识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提高。”正因为精神和意识是人类特有的现象,所以当“现实的人”开始他们的历史活动时,必然伴随着精神意识。
总之,“现实的人”是唯物史观的哲学前提,必然性是“现实的人”的本质,是人类“第一个历史活动”的前提。意识是社会的产物,它在“现实的人”的活动中产生和发展,并自始至终伴随着人类的历史活动。
因此,准确理解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必须以准确理解“现实的人”、需要和意识为前提或出发点。
阅读后的写作技巧;
1,第一步“引”。
开头是围绕感觉点,引出所读材料。引用原文要简洁,不要大段大段地描述所阅读的书籍和文章的具体内容。
2.第二步是“讨论”。
材料介绍完后,围绕材料阐述读后感的原因,即提出论点(即感觉点)。论点要正确清晰,不能含糊。在说明真相时,我们可以在事实的基础上对“引语”的内容进行分析和评价。
也可以做一个从现象到本质,从个别到一般的讨论;要深入分析有深意的材料,然后自然“突出”自己的感受,也就是中心论点。“引言”和“讨论”的部分相当于一般议论文中的“引言”部分。
3.第三步是“链接”。
本文从这里到那里讨论生活、历史中的类似现象、思想现实或相关问题。这部分要注意对比分析和推理,不要只罗列现象。
联系实际,既可以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联系现实生活中的类似现象,也可以联系从古至今现实生活中的对立问题,有时也可以是个人的思想、言行、经历。
4.第四步是“结”。
总结自己的观点,总结全文。既能照顾到上一篇文章,又能强调意义;也可以提出希望,发出号召。
但无论如何结束,都必须和前面的部分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不能生;也要自然自然的打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