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和难点

论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和难点

摘要:研究生是高校中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具有自主意识强、自主学习时间长、心理压力大等特点。针对我国高校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和难点,提出了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改进策略:完善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制度;实现教育主体多元化;拓宽教育渠道,加强自我教育。

论文关键词: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主体

近年来,我国研究生招生规模逐年增加。据教育部统计,2000年全国高校研究生301.2万人,2006年总数为1.056283人,2007年总数达到1.654,38+0.436,37人。到2009年将达到654.38+0.4万。从人才培养层次来看,研究生处于“象牙塔”的“塔尖”层次。与本科生相比,他们在年龄层次、知识结构、思维能力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这意味着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不能与本科生一样进行。应该根据研究生的特点更有针对性,取得更好的效果。

一,研究生的特点

1.独立意识强,但社会趋同性明显。

今年本科毕业生读研的入学年龄一般在23-24岁,心理、生理基本成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基本形成。大部分学生具备基本的是非判断能力,具备独立处理学习、生活和同学间人际交往的能力。正因为如此,一些研究生的社会意识很强,容易受到社会上不良思想的影响,一些研究生党员甚至对自己的信仰产生怀疑。

2.自主学习的时间多了,个体之间的交流却少了。

一般情况下,研究生在校三年,第一学年主要修相关课程学分。由于专业方向不同,每个人修的课也不一样。第二学年和第三学年,研究生基本是自主决定,在导师的指导下,完成学位论文的选题、实验、写作、答辩等环节。这期间很多研究生都参与了导师的科研项目,尤其是在工科院校。研究生大多跟随导师完成相关课题,接受自己导师的指导,但学生之间交流很少。这不仅表现在不同学科之间,也表现在同一学科之间。不同导师指导下的学生之间似乎有一堵无形的墙,缺乏团结合作的氛围。

3.心理压力一般更大。

根据韩勇在南京几所高校的调查,在被调查的392名研究生中,28.5%的人感到压力很大,36.5%的人感到压力很大,30.6%的人感到有些压力,4.4%的人感到压力不大,0%的人感到没有压力。通过这些数据可以发现,被普通人羡慕的,代表高知识群体的研究生,其实压力很大。这些压力一般来自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学业压力。与本科生不同的是,研究生的学业压力不在于能否通过课程,能否取得高分,而在于能否在科研上有所突破,取得创造性的成果。这是研究生培养阶段的重要知识。但是,随着招生规模的扩大,生源质量的相对下降,确实很难让每个研究生都在论文中做出科研成果和创新。其次,就业压力。很多研究生本科毕业时没有找到自己喜欢的工作,三年后以研究生为跳板实现自己的梦想。所以这些学生往往对自己期望很高,压力很大。再次是经济压力。很多研究生来自农村或贫困地区,他们的家庭同时在为两三个孩子提供教育。他们的父母除了种地没有额外收入,经济也比较差。这些学生往往要通过自己的勤工俭学或其他兼职来支付学费和生活费,压力很大。

二、当前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和难点

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是指特定主体(包括辅导员、德育教师、导师、校外辅导员和学生工作部门工作人员)对研究生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和道德规范施加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其形成符合一定社会和阶级需要的社会实践活动。当前,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呈现出以下特点。

1.对教育的重要性认识和重视不够。

目前,许多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存在本科生重于研究生的现象。有的领导认为研究生是成年人了,已经没有必要再进行这种教育,对课程设置、人员配备、经费投入不够重视。有些大学的学部会以本科生为主,特别是综合性大学的二级学院。二级学院的学生处只负责学院本科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忽略了研究生的相关教育。

2.教育渠道不多,连续性不够

目前,研究生主要通过以下两种渠道接受思想政治教育。一种是课程形式。以工科研究生为例,一般在第一学年第一学期开设“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课程,第二学期开设“自然辩证法”课程。第二种是讲座的形式。一些大学要求研究生在第一学年参加一次形势与政策讲座。相对于研究生三年的学习时间,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只是通过课程和讲座来实现,而第二学年和第三学年基本上是放任自流,没有任何要求。从学校的角度来说,教育的连续性不够。

3.教育的主体相对单一

很多高校提出了“导师负责制”的口号。这个口号的结果是,研究生从入学的那一刻起就被转到了自己的导师身边,和导师交流的机会最多。无论是在课程学习指导,还是参与科研项目,甚至是指导毕业论文,导师们不仅在学术上肩负着重大责任,在生活、思想政治教育等方面也肩负着重大责任。众所周知,导师团队结构复杂。如果有些导师科研任务重,不善于与学生沟通,没有管理经验,这样的“导师负责制”只是指学术责任制,对于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空白。如果个别导师思想偏激,这样的言行往往会对研究生造成不好的影响。有些高校虽然配备了研究生班主任,是副高中以上职称的老师或者研究生导师,但往往流于形式。这些老师也没有尽到班主任的职责,平时缺乏与学生的沟通。

第三,完善策略

1.完善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体系。

随着高校研究生规模的不断扩大,研究生办公室的职能集中在研究生的日常教学运行和管理上,属于业务部门。要靠这个部门做好研究生的各方面工作,似乎有点力不从心。高校应设立专门的研究生工作部门,负责研究生的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两条线既有分工又有合作,构建立体的研究生教育网络。在综合性大学二级学院管理模式下,研究生的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可以集中在学院工作办公室,与本科生一起纳入统一管理范畴。在学院学生处设立研究生辅导员岗位,明确职责。这样可以很好地防止一些高校由学院研究生书记承担辅导员的额外工作,但职责不清,从而造成学院研究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无人过问的情况。

2.实现教育主体多元化。

首先,不能片面理解“导师负责制”,即不完全依靠研究生导师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指导和教育,导师主要是对学生进行学业指导。其次,要选派责任心强、有一定学生工作经验的老师担任研究生班主任或支部书记,充分发挥研究生班主任在班级日常管理中的作用,而不是形同虚设。充分发挥研究生班党支部的核心堡垒作用,以组织民主生活会、支部大会、支部学习等活动为契机,与全体研究生党员面对面交流,及时了解研究生思想动态,发现苗头性偏差及时引导。再次,充分调动和发挥研究生辅导员的作用,辅导员多与研究生沟通,一个优秀的辅导员应该在研究生遇到学习和生活上的困惑时给予及时的关心和帮助。尤其是贫困家庭的研究生,因为经济压力更大,要考虑的问题更多,情绪波动比普通学生更大,心理相对自卑,性格孤僻,容易产生自暴自弃的想法。作为一名辅导员,我们应该及时捕捉到这些信息,并努力帮助解决和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