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现代爱尔兰文学?

独立战争后,爱尔兰于1921年成为自由州。1937年,通过了新宪法,宣布自己为“独立、民主和主权国家”。

独立后,爱尔兰戏剧越来越繁荣。老太太说“不!”作者丹尼斯·简斯顿(1901~)”表达了一部分人对独立后政治形势的幻灭,而他的《黄河上的月亮》则探讨了文化传统与技术进步之间的矛盾。50年代又出现了塞缪尔·贝克特(1906~)和布兰登·比汉(1923~1964)。碧寒的《怪人》(1954)通过犯人的眼睛看监狱生活。贝克特的《等待戈多》(法文版,1952)翻开了西方戏剧史上新的一页,他把没有有趣情节、对话很少的剧本成功搬上舞台。

独立后,著名的爱尔兰小说家层出不穷,尤其是在短篇小说领域。莱姆·奥弗莱尔、弗兰克·奥康瑙尔和肖恩·奥弗林都是这方面的专家。此外,玛丽·拉文、伊丽莎白·鲍恩等著名女作家也留下了优秀的作品。他们的共同努力使爱尔兰短篇小说与法国、俄罗斯和美国平起平坐,成为这种文学形式中最有成就的作家。同时,这些作家大多也写小说,很多都很优秀。近年来涌现出许多后起之秀,如埃特纳·奥布莱恩、约翰·麦基恩、凯文·凯西等人,他们在题材和技法上都有新的创新。

爱尔兰诗歌创作非常活跃。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有奥斯汀·克拉克(1896~1974),接着是40年代的帕特里克·凯夫纳(1904~1967),还有主要在英国写作的路易斯·麦克尼斯(1967)。其中,柯夫纳的《大饥饿》(1942)和金塞拉的《蓝魔人》(1968)都曾风靡一时。金塞拉翻译的爱尔兰古代史诗《牛的长征》也是一大成就。20世纪60年代以来,青年诗人谢默斯·希尼(1939~)一直很活跃。他不写城市,不写工业社会,而是用有特色、不落俗套的朴素语言,写平凡的乡村风光,写坚强的劳动者。

在中国,爱尔兰文艺复兴吸引了人们的注意力。20世纪20年代,鲁迅从日文翻译了一篇关于爱尔兰文学的文章,郭沫若翻译了辛格的六部戏剧,茅盾写了论文《现代文学的逆流:爱尔兰新文学》(东方杂志17卷第6期)。格雷戈里夫人的独幕剧《月出》(1907)被改编成中国话剧《三江好》,多次上演,在中国抗日战争中起到了鼓舞人心的作用。奥凯西的名剧《朱诺与孔雀》也被张敏改编成话剧《醉生梦死》,于20世纪30年代在上海上演,获得巨大成功。解放后,奥凯西的戏剧《星星变红》和他的自传,第1卷《我敲门》(1939)和第4卷《恩尼斯·法伦,再见!”(1949),叶芝的戏剧《欲望之地》和一些最重要的诗歌已经被翻译成中文。爱尔兰文学在中国有着广泛而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