究竟什么是内卷?

究竟什么是内卷?

与进化相对应的内卷就是进化。直观来说,内卷就是“向内进化,或者绕圈”。

广义来说,一切无意义的消费都可以称为内卷化。它是一种社会或文化模式在一定发展阶段达到一定形态,然后停滞不前或无法转化为另一种先进模式的现象。

生活中很多低级重复的工作,似乎都是在力求完美。每个人都按部就班地工作,努力工作,乐此不疲,但只是在有限的内部范围内工作,不向外扩展。工作的方向是向内收敛,而不是向外发散。这叫内卷。

用七个大家熟悉的例子详细解释一下。

1,无意义的优秀就是内卷。

比如大会堂桌子上摆放的几千个茶杯,纵横排列,十分壮观!这种严格精确的安排,相对于会议的内容和意义来说,是没有效果的,这叫无意义工作的内卷化和重复。

2.正是内卷化使简单的问题复杂化了。

比如,有些单位为了落实上级领导决定的项目,不得不把整个决策过程弄得看起来很科学,以应付审计和检查。为此,他们历尽艰辛,搞了一套又一套的可行性研究报告,请了一批又一批的专家学者出谋划策,开了一次又一次的审查论证会。其实项目早就被领导定下来了。

这些庞大而繁忙的工作,耗费金钱、时间和精力,把简单的问题变得非常复杂,目的只是为了编程序,画出所谓科学决策的圈子。这是一个内卷。

3.为了逃避责任,被动应对工作也是一种内卷化。

重大节日或敏感时期的前几天,下属机构必须响应上级号召,组织安全生产(或维稳)大检查。众所周知,大部分领导可能连安全生产资格证都没有,这些检查也未必有什么实际作用,但还是要动用大量的人力物力来完成这个固定的动作,这样万一出了事就可以免责了。这也是一个内卷。

4.严重偏离预期标准的工作也是复杂的。

社会上创造的很多评价都是内卷化的。因为这些比赛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无法借助这些比赛来推动自己预期的工作,初衷也无法实现。秀元素比实质效果多。比如某某创业之星大赛,或者某省多个部门联合举办的科技创新先锋大赛等等。

其实个人不会因为竞争而创业,科技公司也不会因为竞争而搞科技创新。大赛的初衷是促进个人创业和技术创新,但实际效果微乎其微。这场竞赛当然是一场内卷。

5.低水平的模仿和复制是典型的内卷化。

微雕、微雕只是形式艺术,其创作内容只会少于正常大小的艺术作品,尤其是在着色方面,受到致命的限制,微雕、微雕的艺术内涵无法超越正常的艺术创作。这种刻意的精致是一种内卷。这是一种自我竞争,一种自找麻烦,耗费大量时间,耗尽意志力。不仅没有创造出新的内容,还得拿着放大镜看,累死人。

6.限制创造力的内部竞争是一种制度内卷化。

比如僵化的考试制度,严重限制了学生自由学习和成长的空间。为了拿高分,学生被迫在教学大纲规定的范围内努力学习,限制了他们自由的灵性,扼杀了他们的创造力。同时,出题人为了比赛,不得不把考题弄得离奇古怪,比如起义中谁开了第一枪,谁开了第二枪,谁开了第三枪等等。这就是内卷。

7.对同一问题无休止的研究就是内卷化。

中国人对很多历史名著的研究是惊人的。仅凭几本书,一两个世纪以来无数学者无休止地挖掘。能出什么新东西?但研究还在深入,细化可以更细化,无止境。研究者一波又一波,但内容不断被炒作,论文不断被抄袭,原著不断被歪曲,牵强附会的证据被用来标新立异。其实就是那锅里的一堆烂肉,典型的内卷。

内卷是一种无声的悲伤。它慢慢消耗我们的聪明和青春,磨平我们的个人精神。陷入内卷化后,对个体来说是一种无声无意识的浪费;对于社会或机构来说,大量的人默默做着无用功,白白浪费了资源,降低了整体效率,削弱了外部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