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淼的个人博客

周欣宇

打开电脑,泡好咖啡,李苗开始在自己的博客上“耕耘”一亩地。每两天花几个小时更新文章,每天花点时间回复网友留言,已经成为他的生活常态。

李淼,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去年7月1,他以“八卦开始”四个字开始了自己的博客生活。短短一年时间,共有654.38+0.5万人访问了他的博客“谈物理”。

在这里,有他的最新研究和思考,追踪学科的最新进展,还有很多与物理相关或无关的闲聊。诸如弦理论、暗物质、超对称性和人择原理等令人生畏的科学术语随处可见。

但是,如果你仔细看,你会发现,李苗的博客虽然深刻,却是在用生动有趣的口吻谈论物理,不会让外人敬而远之。在一篇名为《越弱越黑越美》的文章中,他谈到了林黛玉的病态美,说“万有引力是世界上最弱的力”,这是他的研究心得。

他曾用电影《大人物》中的名句调侃学生研究弦理论的艰辛:“我们必须选择最长的文章...光看简介就要一个星期,有50个同学怕得要死,有的被命题吓到了,有的被定理吓到了,如果被引理吓到了,都不好意思跟人打招呼...所以我们做琴弦的口号是,不求最好,但求最大。

他想写一部另类弦乐史,但只完成了一个诗意的开头:“古时候,有一个留着小胡子的人...当他16岁的时候,他想象着光会停止。26岁时,他意识到了时间和空间的相对性。据说当时他正推着婴儿车沿着布尔的一条小路前行...他孜孜不倦地工作直到白发苍苍,这并没有打动他忙碌的同事。量子理论很丰富。

如你所见,李妙基本上回答了关于消息的问题。有时候,同一个问题会有几轮争论。有一次,一个爱好物理的中学生问他“你怎么看待改变光速来代替暴涨的宇宙?”他耐心地做了详细的回答。

博客让李妙迅速成为众多陌生同学、同龄人、科学爱好者中的“明星”。一个同事跟他开玩笑说,以前一提到理论物理研究所,人们就想到了贺作秀。现在大家想到的都是写博客的李苗!

像李苗这样的“科学博客”在庞大的博客群体中并不多见。

一个周刊的科学记者曾经想通过浏览中国科学家的个人博客来了解他们的动向、想法和兴趣。结果,他只找到了两个中国科学家的博客,一个是李苗,另一个是中国工程院院士、原教育部副部长禹卫。他感叹“写博客的中国科学家比大熊猫还稀罕”。

即使在国外,情况也不容乐观。据英国《自然》杂志7月3日报道,Technorati博客搜索引擎统计了前6个月的链接网站数量,发现前3500个博客中只有5个是“科学博客”。

在这里,“科学博客”的定义是一个在职科学家写的博客,而且必须是关于科学内容的,而不是关于他的猫或者其他什么的。

排名最靠前的是美国明尼苏达大学生物学家保罗·迈尔斯的博客,排名179。他是将专家观点翻译成博客的大师,热衷于在博客上讨论自由主义和无神论,批判宗教对美国文化的负面影响。

“有时我只是像在课堂上一样概述一些基本想法。如果我像给期刊投稿一样写,肯定不行。”他说写博客就像“学术会议后在酒吧聊天”。

排名第二到第四的是一个名为“熊猫的手指”的群博客,主题是反对智能设计,反对神创论,讨论进化论。一个气象学家Stefan Rahmstorf的博客和五个物理学家关于宇宙变化的博客。

去年9月2日,五位科学家在科学博客排名第三的“RealClimate”上撰文,讨论频繁的台风和飓风灾害与全球变暖气候之间是否有联系。他们从刚刚席卷美国新奥尔良的卡特里娜飓风开始,用作者的研究、分析、图表、笔记和参考资料,最后提醒人们,全球变暖会让飓风在未来变得更糟。文章发表后,很多人参与了讨论。截至目前,已收到304份回复。

排名第五的尼克·安提斯拥有最传奇的博客。5438年6月+今年10月,他刚开始写博客。今年2月,他率先揭露了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一名重要官员谎报毕业学校的行为,随后一举成为“知名博主”。

据悉,在《自然》杂志发表该报告的当天,* * *就有2277个网站链接到保罗·迈耶斯的顶级科学博客。同一天,世界排名第一的博客是“一个叫许的中国女演员”,有29181个链接。

Technorati博客搜索引擎统计的全球4670万个博客中,没有确切的数字显示有多少来自科学家。但一个直观的感受是,站在科学前沿的科学家对博客并不“感冒”,这与常规的交流方式不同。

去年2月,65438,《自然》在“互联网时代的科学”新闻专题中,讨论了科学家与博客关系的话题。文章引用一位科学家的话说:“科学本身就是关于新知识和新技术的采纳、发现和利用,但互联网上最大的革命正在悄悄与我们擦肩而过。”

提到科学博客缺乏的原因,李妙清亮地笑道:“科学家比较传统。”“当然,这指的是做事的方式,不是工作的内容。”

他解释说,科学家通常说话谨慎。而且他们往往担心同龄人会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在想什么,从而让自己在竞争中处于劣势。

“在许多组织中,与他人公开讨论工作进展是很危险的,更不用说在博客中了,因为这可能会被竞争对手抢先。”一位生物学家抱怨道。

在中国的科学家中,似乎有一个更特殊的原因不想开博客。中科院高能所邢志忠教授去年年初受命参加费米实验室发起的纪念世界物理年的活动,在量子网站上写了一段时间的博客,可惜不了了之。

在告别网友时,他谈到了自己最后的困难:“中国官方对高能物理的宣传和报道,不需要我在这里重复;其实我也写不出科学家的具体事迹,怕不妥,涉及圈内禁忌;自己的事情做起来比较容易,但是太专业了,没人感兴趣。太个人化了,容易误入歧途。”

此外,影响科学家写博客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在目前的评价标准中,一个科学家的工作业绩取决于他在重要学术期刊上发表了多少论文,而不是他在博客上发表了多少帖子。

顶级“科博”迈耶斯(Meyers)承认,作为正式的、存档的文件,标准的科学论文是不可替代的,它们是科学家的主要工作。但是,它们是静态的,有很大的局限性。

“在博客上描述你的论文,等一下,总会有不一样的事情发生。远离你平时交际圈的人开始思考你论文的主题,他们往往会提出一些有趣的观点。”他说。

现在在欧洲南方天文台工作的年轻科学家严丰是这一观点的支持者。他在一篇题为《研究者博客的利与弊》的文章中说,如果你把自己的想法和学习经历写在博客上,很有可能会有一些读者帮你发现错误,其他人的评论可能会启发你,甚至找到合作者。

李苗用自己的亲身经历解释了写博客的好处。今年5438年6月+10月,他在一个哈佛教授的博客上了解到“弦理论”的最新研究进展,马上让几个学生投入精力,看看能否在这个成果的基础上再进一步。学生们基于此已经发表了三篇论文。

站在读者的角度,李苗把博客比作文化快餐,“比麦当劳的麦辣鸡腿堡更时尚”。他认为,阅读科学博客可以让你很容易获得专门的信息,就像吃快餐一样。

更让李苗看重的是,可以通过博客与学生互动,引导学生在讨论中思考一些问题,了解他们是如何学习的。

严丰注意到了科学博客的“公众普及”功能。他认为,一篇学术论文发表在学术期刊上,也许只有几十个甚至几个“同事”会看。普通人不会因为想了解什么而去查阅学术期刊,但如果你在博客上描述你的研究进展,你的专业知识将服务于社会并被人所知,同时让大众了解你和你的工作。比如政治、经济、公共卫生、气象等专业,都可以在这方面大有作为。

一位美国流行病学家,每天以“awe”为网名在他的博客上写一两篇题为“效果测量”的短文,现在已经吸引了各种各样的读者。"每天大约有1500名游客."他说:“如果有人告诉我,我可以每天去讲堂发表自己的观点,有1500人来听,我会很满足——1500,是专业杂志的两倍!”

不幸的是,对于大多数科学家来说,博客仍然没有足够的吸引力来分散他们对实际工作的注意力,这可能是为什么科学家的博客太少,并且它们被作为话题引用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