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教育中人的个性和社会性发展的统一论文

关于教育中人的个性和社会性发展的统一论文

现在常用论文来指在各个学术领域进行研究,描述学术研究成果的文章,简称论文。以下是关于教育中人的个性和社会性发展的统一论文。让我们来看看。

教育中个性与社会性发展的统一1几乎每个幼儿园老师都给孩子们上过“拔萝卜”这一课。这个故事可以帮助孩子们理解人们应该互相帮助。现在有人对此提出了异议:为什么不让孩子去想呢?如果没有别人的帮助,让他们一个人去拔萝卜,他们该怎么办?

这种反对的好处在于,它触及了一个深层次的教育认识问题,即如何处理教育中人的个性与社会性的统一发展问题。个性是一个人不同于其他任何人的行为的独特综合。

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个性,也必须充分自由地发展自己的个性。所谓发展个性,就是在人的同性基础上,充分展现人的差异性,使每个人都具有高度的自主性、独立性和创造性。社会性就是生活在同一个社会的人要掌握适合那个社会的行为体系。一个社会要生存和发展,就必须为其社会成员提出一些基本的行为准则,提出社会化的目标。一个人是社会人,离开社会就无法生存和发展。一个人从出生开始,就一直在与他人接触和交流。个体一方面受到了各种社会环境刺激的影响,另一方面根据各种社会行为产生了许多反应,经历了一个成长发展的过程。从心理发展的角度来看,人是社会化过程的产物。从哲学上看,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个人与社会、个体性与社会性是对立统一的。教育不仅要为社会发展服务,也要为人的发展服务。教育应该使人的个性和社会性统一发展。然而,过去我们的教育实践并没有遵循正确的教育理论。

第一,中国传统教育倾向于发展人的社会性。

中国的传统教育,只强调* * *的要求,个人是集体的附属物,不需要个性,不允许个性。这种情况有其深刻的历史根源。从教育发展的历史来看,在一定的社会形态下,占主导地位的意识形态对教育的影响是巨大的。在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中,儒家思想是主导思想,这种思想的基本特征和核心精神是“礼”或“礼治”“礼”的内容是等级隶属关系。这种隶属关系最集中的表现就是维护忠孝三纲(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和五常(仁、义、礼、智、信),要求个人“复礼”、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在这种思想意识的支配下,中国封建社会的教育以维护封建社会的等级制度和培养封建人才为目的,以儒家经典“四书”“五经”为主要内容,与科举制度紧密结合,极大地束缚了人们的思想。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教育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总的来说,教育还是比较注重人的社会性,而忽略了人的个性。比如现在的高考制度,用一个标准,一个尺度选人,不利于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

第二,西方国家的教育倾向于发展人的个性。

在西方国家,资本主义教育提倡人的全面发展和完善人格,教学内容侧重于生产实践和实践科目。教学方法提倡顺应自然,顺应学生心理过程,挖掘学生内在潜力。培根提出“知识就是力量”,鼓励人们充分发挥人的主观作用去认识和征服自然。尼采发出了“上帝死了”的呐喊,鼓励人们认识和肯定自己。

而卢梭则大力提倡自然教育,重视人的自然发展,反对人为限制儿童的发展。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代表人物马斯洛和罗杰斯被称为心理学的第三种趋势,他们继承了历代人本主义精神,重视人的需要的满足和人的潜能的发挥,强调人的自觉能动性,提出了自我实现理论。在人与人的关系中,他们高喊“天赋人权”、“自由、平等、博爱”的口号,鼓励竞争。当个人与社会发生矛盾时,他们往往强调个人的自由和权利。这种以“个人主义”为主体的文化传统,一方面确实促进了个人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另一方面也导致了许多社会和道德问题:人与人之间的紧张关系,人们因空虚、孤独、焦虑和恐惧而产生的心理疾病越来越多,道德退化、暴力行为、男女性关系混乱、吸毒和酗酒等现象越来越严重。

面对极端个人主义造成的精神危机,西方社会开始探索新的教育方式,并大力强化教育的社会价值取向。例如,在美国,许多教育改革报告都极力论证和呼吁在个人价值目标和学校价值目标中强化社会* * *性取向,认为“美国教育的个性传统已经压倒了* * *性传统,当前需要充分肯定* *性本质,帮助学生超越个人利益,强化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①

第三,21世纪中国教育的必由之路。

目前,我国教育界已经注意到,只注重人的社会性发展而忽视人的个性发展的教育已经不能适应我国改革开放的需要。这种“社会本位”的教育观的错误在于,它把教育的社会功能当成了教育本体,从而在教育中压倒了个体价值,限制了个体天赋和个性的发展,进而扭曲了教育的社会功能。而西方“个体本位”的教育观的错误在于,把教育的培养目标错当成了教育标准,导致了人类普遍文化范式的失落和抛弃。

21世纪的教育必将走发展人的个性与社会性相统一的道路。为了使人的个性和社会性得到统一发展,我们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1.向外国学习。西方教育重视人的个性发展,有很多值得借鉴的地方。比如在美国,高校的价值目标之一就是通过多样化来满足每个学者的个性化需求、兴趣和爱好,这一点已经做得很成功了。21世纪的教育必须面向世界。一个国家发展教育,需要取长补短,取长补短。我们应该站在历史的高度,对西方教育采取“拿来主义”的精神,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在进步的过程中,我们既不会自大,也不会崇洋媚外。

2.以史为鉴。我们的传统教育中有些部分是我们必须继承和发扬的。比如,重视对学生的集体主义教育,坚持个人利益为集体利益服务,重视社会价值取向的传统等,都是我们教育的优势。至此,西方已经意识到“为了消除个人主义带来的精神危机,西方人开始把目光投向以‘集体主义’为主体的文化传统的东方,一些有识之士涌向东方寻求答案”。

3.搞好教育改革。通过改革促进教育实现个性与社会性的统一。

首先要树立正确的考试观。传统的学科考试过分强调死记硬背知识,忽视学生的实践能力、应用能力和创造力。要改变这种状况,必须树立正确的考试观。必须明确,考试不是为了排名,而是为了给老师、家长和学生自己提供一个依据,找出学习中的不足和弱点,从而采取相应的措施,让每个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更好地发展。学生学习是为了进步,而不是为了应付考试。只有这样,他们才能产生兴趣,养成积极的习惯。

其次,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在教育过程中,学生不仅是教育活动的对象,也是教育活动的主体。但是,现在的学校教育并没有真正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事实上,学生的主体地位并没有得到真正的体现。比如传统的班级授课制虽然可以提高教学效率,有助于培养更多的人才,但是集体教育和统一要求不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因此,有必要对课堂教学体系进行适当的变革,通过适当的小组活动,综合运用讲授、谈话、实验、演示、参观等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他们快乐地学习。

我们还应该重视课外和校外活动。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培养学生的群体意识,使学生学会处理人际关系,增强他们对社会和集体的责任感,培养他们自律、自尊、自爱、团结互助、合作的道德品质。丰富多彩的活动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个性、意志等非智力因素。为了使人的个性和社会性统一发展,我们的教育应该鼓励个人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而不是鼓励个人主义;我们应该密切关注每个人的独特性,而不忽视创造也是一种集体生活;教育要培养对自己负责,对社会负责的全面的高素质人才。

注意事项:

①比较教育(1996)第3期王《当代宏观教育思想四年概览》

②《比较教育》(第4期,1996),王东华《东西方道德教育比较研究》。

教育中人的个性与社会发展的统一。婴儿时期

婴儿的气质:根据活动特点——洗澡和情绪类型,情绪反应突出,以消极情绪反应为主,多表现为愤怒、悲伤和恐惧;活动型,特点是积极探索周围环境,愿意从事体育游戏;冲动,对情绪和行为缺乏自制力;社交,有较强的社交需求,主动与他人接触和交流。

托马斯和蔡斯,容易养;难养;发展缓慢

宝宝兴趣的发展:先天反射反应阶段(出生-100天)-识别相似物体阶段(半岁左右)-探索异性新事物阶段(1岁左右)。

宝宝的社交微笑:自发微笑——非选择性社交微笑——选择性社交微笑

婴儿的社会性哭闹:自发哭闹-反应性哭闹-主动操作性哭闹。

宝宝哭闹的原因:饥饿、困倦、身体不好、心理不适、无聊。

分离焦虑,是婴儿离开母亲后,遇到陌生人和不熟悉的环境,产生的恐慌和回避反应。

分离焦虑阶段:悲伤、求助——希望破灭、情感淡漠——努力适应新环境。

宝宝的社会依恋是一种情绪,是一种需求的满足。依恋是婴儿与主要照顾者(母亲)之间最初的社会联系,也是婴儿情感社会化的重要标志。

依恋发展阶段:Balbi,未分化社会反应阶段——分化社会反应阶段——情感连接阶段(宝宝对妈妈有特殊的情感依恋,与妈妈的情感连接更紧密,以妈妈为安全的基础)——互惠关系形成阶段(宝宝以妈妈为交流伙伴,调整对妈妈的依恋目标,能够理解妈妈离开自己的原因)。

婴儿依恋的类型:安全型依恋、回避型依恋和抗拒型依恋。

衡量婴儿期母亲教养方式的三个标准:反应性、情绪化和社会刺激。

哈特,宝宝的自我意识出现在一岁左右,宝宝把自己当成主动主体的认知,把自己和别人区分开来;两岁左右,客体自我的自我意识出现,可以用人称代词,用“我”来表达自己。

客体自我意识的出现是个体自我意识发展的第一次飞跃。

第二,幼儿时期

儿童早期人格的初步形成:

1,表现出明显的气质特征;

2.在兴趣爱好上表现出一定的差异;

3.表现出一定的能力差异。

4、初始人格特征的表现。

影响儿童自尊的因素

1.育儿风格:热情、有爱心,积极接纳孩子,热心参与孩子的游戏;严格要求;民主;以身作则。

2.同伴关系:建立同伴友谊和被群体接受是自尊体验的两个重要因素。

认同,即儿童对成人人格的模仿。

孩子认同的对象通常地位高、权威大、能力强、聪明、健壮或漂亮。

孩子的第一个叛逆期,大约在3-4岁,要求行为独立,实现自我意志,反抗父母控制。

第一个叛逆期的发展特点;

1,有其特殊的心理需求和行为。

2.是儿童心理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第三,幼儿期

8岁左右,孩子开始失去自我中心,这是一个转折点。

教育和调节儿童与环境的关系对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自我评价能力的特点:

1,自我评价包括很多方面;

2.社会支持因素在儿童自我评价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3.自我价值感的评价与情绪密切相关;

4.小学儿童的自我评价与学习经历、同伴交往和自信心密切相关。

延迟满足,(罗腾堡)就是压抑欲望。就算满意了,也要学会等待。儿童期儿童的延迟满足能力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显著提高,自我控制行为的发展过程主要表现在儿童期。

影响儿童自我控制的因素;

认知和策略、榜样的作用、家庭教育对孩子自控能力的影响。

道德是调整人与人之间、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道德认知的发展(皮亚杰);

前道德阶段——他律道德阶段——自主道德阶段(内化)

攻击行为是指针对他人的一种敌对的、有害的或破坏性的行为,也称攻击行为,主要表现为肢体攻击、言语攻击和侵犯他人的权利。

攻击行为的基本要素是伤害的意图。欺负是一种特殊的攻击形式,可分为三类:直接身体欺负、直接言语欺负和间接欺负。

童年时期同伴交往的重要性;

1.同伴交往是童年集体归属感的心理需求;

2.同伴交往促进儿童社会认知和社会交往能力的发展;

3.同伴交往有利于儿童自我概念的发展;

4.同伴交流促进良好的人格和社会责任感。

儿童在同伴交往中的受欢迎特征;

1,人缘好的孩子——学习成绩好,独立,热情,乐于助人,善于沟通,容易合作。

2、不受欢迎的孩子——攻击性强,对人不友好,对同龄人不尊重,缺乏合作精神,经常做出一些不好的想法和恶作剧。

3.被忽视的孩子——退缩、安静、依赖或顺从。

友谊是个人之间基于相互依恋的持久亲密关系,是同伴关系的高级形式。

孩子对友谊的理解:短期的游戏伙伴关系——单向帮助关系——双向帮助关系——亲密持久的* * *享受关系。

影响朋友选择的因素:

1,彼此接近

2,行为,品质,学习成绩,兴趣都差不多。

3.人格尊重,心理和谐,互相倾慕。

亲子关系的发展变化;

1,直接沟通时间明显减少;

2.家长教育重心的转移;

3.父母对子女控制的波动与子女的自主管理(父母控制——* * *同控制——子女控制)

第四,青春期

青春期是自我意识发展的第二次飞跃(婴儿期是第一次飞跃)

自我意识发展的特点:

1,密切注意你的外表和举止。

2.深度关注自己的能力和学习成绩。

3、强烈关注自己的人格成长。

4.有强烈的自尊心。

情绪变化的特点:

1,麻烦更多

担心自己在公众面前的个人形象,担心自己在同龄人群体中的人格尊严和社会地位,担心自己和父母的关系出现裂痕,感情疏远。

2.孤独感和抑郁感增强。

青春期自我主义的特点:(皮亚杰)独特的自我和想象的受众。

青春期属于第二个叛逆期,表现为:

1.争取独立意识的阻挠,而反抗的主要对象是父母。

2.争取与平等的社会地位不满足,但它也是迁移性的。

3、思想的碰撞

叛逆期年龄段,2-4岁,多在3岁左右,是第一个叛逆期,10,11-15,16岁从小学结束到初中是第二个叛逆期,在青春期表现突出。

* * *相似之处:都注重加强独立意识,向控制方要求独立自主;

他们都有一种成长发展领先他人的意识。前者有长大的感觉,后者有成年的感觉。

区别:前者要求独立自主按自己的意志行事,自主自由行动,反抗父母的控制,反对父母的过度保护;后者要求人格独立,社会平等,精神和行为自主,反抗父母和利害关系人的控制。

动词 (verb的缩写)青年

自我概念是个体对自我形象的认知,是一个人对自身连续性和同一性的认知。

自我概念的特征:

1,自我概念的抽象性在增加。

2.自我概念更有组织性和整合性

3.自我概念的结构更加分化。

提高自我概念水平的主要途径;

1,自我探索是自我认识发展的内在动力。

2.通过别人对自己的评价来认识自己。

3.通过对同龄人的认同感来认识自己。

自我接纳是一种对自己积极肯定的心理倾向。

自我排斥是一种消极自我否定的心理倾向。

马西娅总结了青年自我认同危机的四种方式:

身份建立、身份延续、身份封闭和身份扩散(混淆)。

同一性综合征的特征概括如下:

身份意识过度选择的回避与麻痹

时间前景的传播由于与他人的距离不平衡

勤奋的扩散,消极的身份选择

延迟还款期,有一种内在的需要,就是避免在青年时期过早完成身份认同过程,即延迟履行成年人的责任和义务,是一种社会延迟,一种心理延迟,也称心理延迟还款期。

人生观是人们对人生目的和意义的根本看法和态度。

价值观是个体基于自身需求评估事物重要性时所持有的内在标准。人对生活的看法和认知,说到底,都凝聚在一个人的价值观上。

影响人生观、价值观发展的因素;

1,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和发展受个体成熟因素的制约;

(思维发展、自我认知、社会需求、社会化已经达到成熟水平)

2.受社会背景和文化条件的制约;

3.受家庭教育环境的制约;

4.个体自我调节因素;

5.个人遇到的社会历史事件和非规范事件的影响。

道德认知的发展:科尔伯格—

第一层:前习俗层(惩罚和服从取向,功利取向)

级别2:自定义级别(“好孩子”定位和“好公民”定位)

第三层:后习俗层(社会契约取向,普遍道德原则取向)

1,道德发展有固定的顺序。

2.没有多少人达到后定制水平;

3.环境、社会和文化因素只能决定道德发展的内容和速度,而不能影响其发展的顺序。

第六,中年

自我是人格的核心,是第一“组织者”。自我的改变意味着个体思维、价值、道德、目标的改变,自我的发展是个体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

成人自我发展水平:

1,合规级别,按规则。

2.公平程度可以将社会和外部规则内化为个体规则。

3、自主水平,能承认和接受人际和社会关系中的矛盾和冲突,宽容。

4.融合的水平,既能正视矛盾和冲突,又能积极解决。

影响自我水平发展的因素:年龄、受教育程度、认知发展。

中年的人格特征:稳定成熟(自省越来越明显;心理防御机制日趋成熟;中年的性别角色越来越融合。

自适应控制理论:初级控制,通过改造环境来控制环境。

刺激和控制,通过改变自己来适应环境。

七、老年

老年期的性格基本稳定,但也有一些变化:不安全感、孤独感、适应能力差、刻板保守、回忆往事。

引起老年人性格变化的因素:生物衰退、心理衰老、社会文化因素。

老年心理适应;

1,为晚年的堕落和生活做好心理准备。

2.社会角色和活动的积极转变。

3.体现老年人的价值,维护老年人的自我尊严。

4.夫妻恩爱、家庭和睦是老年人幸福生活的要素。

5.加深朋友之间的友谊。

6.避免逃避的适应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