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论淬火
中央电视台著名播音员罗京于2009年6月5日不幸逝世,享年48岁。罗京作为新闻联播的领导,政治坚定,品德高尚。在26年的播音主持生涯中,罗京形成了沉稳、大方、庄重的播音风格,深受全国电视观众的信赖和喜爱。他不可复制的声音和面孔成为新闻联播永恒的标志。2003年,罗京当选为中国十大邮政专家。2004年至2008年,连续五年被评为央视最佳播音主持人。罗京是新闻工作者永远的榜样。他的去世,带走了一个时代的声音,标志着“一代国民嘴”时代的终结。
思考和感受
罗京去了,让所有喜欢他的观众无比难过。人们悼念罗京,不仅仅是因为他十年如一日的奉献,更是因为他强烈的乐观主义和对人民的关怀。罗京的死让我们深深感受到了生命的价值和意义,也让我们明白了“活着是一种幸福”的真谛。健康是福,有了健康,你就有了生存的基础;而努力,真诚,就相当于给自己立了一座生动的丰碑。
适用主题
名人,生活,价值,偶像,生活,健康。
第二,赵本山批评春晚评论。
5月28日,在贵州卫视《在路上》节目录制现场,赵本山批评央视春晚节目审查人员“不懂事”。他说,“央视的审查永远是这样,观众会笑,但只有少数人(指审查人员)永远是蓝脸。”
赵本山说,春晚给6543.8+03亿人带来了快乐。“但是这些主持晚会的人并不开心。晚会能好吗?他们不可能快乐,但他们很紧张。他们怕自己不好看。完了就不懂,提出一堆自己不懂的意见。”赵本山举例说,一个节目第一次审查的时候,大家都说好。第二场开始,(他们想)为什么这个地方不开心,就开始剪了。看完第三场,这个地方为什么不开心?再切一次。”他听了十遍,背了出来。背完之后他说,如果没有音乐,他就杀了这个节目!”
思考和感受
央视春晚举办26年以来,没有人敢公开批评和批判它的节目审查制度,不是因为它的审查制度完善,而是因为它的“至高无上的权力”和“生杀大权”在手,让人敢怒不敢言。以开放的心态改革节目审查制度,让春晚更完美、更人性化、更受观众欢迎,这是央视的职责,也是电视观众的愿望。赵本山对春晚的批评启示我们,要敢于挑战权威,积极建言献策,被挑战的人也要有宽广的胸怀。
适用主题
权威、批评、可训练、责任、系统和勇气。
三、吉林松原高考舞弊被禁但未被制止。
吉林松原,这个古老的东北小城,近年来因为高考舞弊案频发,以一种标新立异的状态进入大众视野。迫于各种压力,松原对今年高考高度重视,成立了由教育、公安、电信等18部门组成的高考委员会,由分管副市长亲自挂帅,严厉打击高考舞弊行为。但在严查之下,高考舞弊依然屡禁不止。先是发生了考生抢试卷的抄袭事件,接着又有两名老师因贩卖作弊器材被捕。据媒体调查,松原抄袭造假成风,社会风气极不健康。考场上,监考老师不敢深究;考场外,家长们谈论作弊技巧;考试结束后,学生谈论最多的话题就是作弊。用一位父亲的话说,“现在这个学生什么都行,只要能考上,就很荣幸了。”
6月17日,松原市政府首次公开回应媒体:松原市发现今年高考期间违纪考生33人;高考结束前,公安机关先后破获贩卖高考作弊器材或利用现代通讯工具传输高考答案案件14起,抓获犯罪嫌疑人34名,缴获窃听、窃照、无线语音传输设备683套。
思考和感受
高考疯狂作弊,既是考生个人素质的问题,也是社会的不正之风。如果社会环境不能培养公平,不能彰显公平正义,就要治理高考舞弊。老实人吃亏,投机者得利的社会氛围,对循规蹈矩的人是一种打击和伤害。在扭曲的价值观下,是扭曲的病态行为和世风。高考群体舞弊的直接原因是基于升学率的成败论、数官冲动、教育资源分配不公、发展不平衡。
适用主题
高考,公平,正义,和谐,风气,教育。
四、余是是非非三十年。
余无疑是近三十年来中国文化界最有争议、最执着的人物之一。处于舆论漩涡中的余对这些“争议”也颇感意外。他认为这场争论从来都与他的写作和言论观点无关,而是集中在另外三个方面:一是他在文革期间的写作;第二,他的文章中有许多“文史错误”;第三,“知识分子不应该上电视”。但在四川地震中,“不关你的事”的言论,以及最近关于捐款的质疑,无疑再次扩大了这种争议。这一次,不是文学,是人品。
5月23日,余的宿敌小写了一篇名为《余20万假捐款真相调查》的博客,被国内知名博客中国置顶。在这篇数万字的博客中,作者认为余对2008年汶川地震的捐款是“虚构捐款”,并指责余借国难炒作自己。这篇博文被很多论坛和博客网站转载。
思考和感受
近年来,名人成为众矢之的,他们的负面新闻频频见诸报端。不管这些新闻真假,名人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言行,因为作为公众人物,你代表的不是单一的自己,而是舆论的一个方向。稍有不慎,就可能误导一大群人。文化界和思想界的名人从事塑造人类灵魂的事业,他们应该加强道德品质的培养,行动要快,语言要慢。
适用主题
明星,名人,炒作,修养,道德,专注。
5.韩国前总统卢武铉跳崖身亡。
5月23日上午,韩国前总统卢武铉在家乡金海市夏风村附近爬山时跳崖自杀。他被送往医院,62岁时去世。然后秘书在他的电脑里发现了一封简短的遗书。韩国联合通讯社等媒体在分析卢武铉的遗书后认为,卢武铉死亡的最大原因是检察机关对其涉嫌收受巨额贿赂的调查。
卢武铉1946出生于韩国庆尚南道金海市夏风村的一个农民家庭。年轻时就读于韩国釜山商学院,后来通过刻苦自学成为一名律师。1988年,卢武铉当选韩国13国会议员,从而正式步入政坛。2002年2月,在16总统选举中当选韩国第16任总统。2008年2月,在他解除总统职务后,他回到了自己的家乡夏风村。2009年4月30日,卢武铉从老家来到首尔,在瑞草洞大检察厅被中央调查部作为“综合受贿嫌疑人”接受调查,成为第三位被检方调查的韩国前总统。
思考和感受
以一种极端的方式,这个从底层成功的例子,一个以清廉著称的政治家,就这样走完了自己的人生历程,令人心酸,令人遗憾。知耻才是勇敢,卢武铉走到了绝路,说明他有良知,也有羞耻感。他知道亲人的腐败辜负了他当初对人民的承诺,他的荣誉受到了极大的损害。为了获得个人解脱,他选择了自杀。我们对这样一个视名誉重于生命的人的去世表示悲痛和敬佩;在建立民主政治制度方面,卢武铉秋后算账可能是一种进步,虽然他的自杀可能会让这种进步过于悲剧。
适用主题
名人、名誉、道德、清廉、生活和民主政治。
第六,包书,了解他人也了解自己。
管仲在谈到他与宝叔的亲密友谊时说:“我在困难的时候,曾想办法与宝叔分享我的财富。宝叔没把我当贪心,知道我穷。我试过给宝叔找工作,更穷了。宝叔不觉得我傻,但是知道什么时候是好是坏。尝过三官三民,被你带动。宝叔并不觉得我邪恶,但他知道我没闯祸。我尝过三战三走,宝叔也不怕我,知道我有老母亲。宫子久战败,被召骤死,我囚受辱。宝叔没把我当不要脸,但他知道我不以细节为耻,名气也不为世人所见。生我的父母认识包子。”
管仲入狱时,包书极力向齐桓公推荐管仲,并得到重用,排名在包书之上。管仲在位期间,依托齐国的沿海条件,使物流畅通,聚财,壮马壮,国富民安。由于管仲的勤奋,智慧和战略,齐桓公能够主宰春秋,领导所有的王子,并使世界回到一个。
思考和感受
管仲有很多不能容忍的“缺点”,极其“自私”。包书可以设身处地同情他,不会因为他表面的缺失而遮蔽他的本质,也不会影响包书对管仲的智慧和道德的正确评价。他不仅不遗余力地向齐桓公推荐管仲,而且愿意与他比邻而居。这是一种高度的友谊和信任,一种彻头彻尾的气节。包书以其知己知彼的能力给我们上了很好的一课。
适用主题
友情,朋友,伯乐,才华,道德,修养。
七,不贵。
王,一位22岁的美籍华人数学家,毕业于加州大学。毕业后,他的大多数同学都去了大财团和公司,只有王章继一头扎进了加州的私人研究室,一干就是十年。十年时间,他的生活收入很低,30岁都买不起房。而他的同学已经是月入几十万、上百万元的大老板了。王特许从不羡慕别人,只对自己的事业感兴趣。虽然他的生活比别人差了好几个档次,但他好像完全不知道。十年来,王宪章一直默默做着自己的研究。35岁时,他解决了两个世界级的数学难题,从此成绩迭出,美国十几所大学聘请他任教。现在,他已经成为了数学界的“数学之王”。
思考和感受
俗话说,人比人更愤怒。想要享受生活的快乐和幸福,有“不贵更贵”的心态很重要。尤其是不要和那些俊男美女比长相,不要和有能力的人比财富比成就,这样只会让你抑郁。聪明的人要懂得欣赏自己,接受自己的一切,不要担心自己的平凡。同时要树立一个长远的目标,因为它能给我们带来快乐的感觉,这样我们才不会因为羡慕别人的生活而迷失自己。
适用主题
比较,快乐,决心,目标,心态,坚持。
八、冯《淬火》
散文家、翻译家冯·,自幼受文学熏陶,喜诗、喜赋,放学后迷上雨巷诗人戴望舒。26岁的冯在香港偶遇戴望舒。他拿出一大叠自己的习题,向戴望舒请教。过了几天,戴望舒对他说:“你的稿子我都看了。你的诗大多是模仿,没什么新意。要么出自古典作品,要么出自外国,要么出自我。恕我直言,你当不了诗人。不过,你的散文还可以,翻译也还可以。你应该把海明威的小说翻译完。”这无疑给冯的誓言泼了一盆冷水。但正是那句“你当不了诗人”,让冯走上了散文和翻译的道路,成为一名卓有成就的翻译家和散文家。特别是他写了大量介绍西文书籍的文章,像一股清新宜人的风吹过太平洋,滋润了中国学者的心田。
思考和感受
剑被“淬火”,成为名剑;人受到刺激,似乎就开悟了,最终变得伟大。冯就是这样一个典型的例子。他想为诗赋奋斗一生,却被泼了一盆冷水。幸运的是,他能够及时醒悟,改变自己的方向,并终生受益。从这个角度来说,人有时候是要泼冷水的,当然这个冷水必须充满智慧和洞察力。但是,“刺激”不是万能的,也不是人人都能用的。关键在于自己。
适用主题
批评,成功,成功,远见,教育,扬长避短。
九、“苏比克陷阱”
在一次鸡尾酒会上,主持人宣布拍卖一张千元大钞,大家互相出价50元。最高出价者和第二高出价者都应该向他支付全价,但只有前者买单。接下来,大家开始陆续竞价。价格涨到500元的时候,只有三四个人在竞价。最后只有甲乙双方相持不下。
当A喊“950元”时,B不假思索脱口而出:“1050元。”会议中出现了一点骚动。主持人转头看着A得意地,等着他加价或者退出。一咬牙,说:“2050元。”人群中出现了更大的骚动。此时,只见B摆摆手,表示要退出这场“疯狂拍卖”。结果A为千元账单支付了2050元,而B平白无故支付了1050元。两人“平分”,各自损失的1050元全部进了主持人的腰包。
这就是著名的游戏“苏比克陷阱”,是耶鲁大学经济学家苏比克发明的。
思考和感受
这样的“陷阱”在现实生活中比比皆是。一开始大家都想用一种便宜又省事的方式拿下,希望自己开出的是最终的价格。直到报酬太高,两个势不两立的人才发现自己中了圈套。为了面子或者惩罚对方,为了摆脱困境,不得不一次次涨价,结果越陷越深。为了避免掉入人生的“陷阱”,我们必须克服贪婪,杜绝贪小便宜。
适用主题
欺诈、陷阱、理财、投资、欲望和竞争
X.“自荐”与“自杀”
在中国历史上,毛遂很有名。一个普通的门童,凭着自信和勇气、胆识和智慧,自荐到楚国,促进了楚国和赵国的融合,同时获得了“三寸不烂之舌,胜过百万良师”的美誉,这就是所谓的“自荐”。
但是毛遂的死是一场悲剧。由于毛遂促成了楚、赵联合抗秦的伟大计划,并打败了秦军的入侵,因此特别受到平原君的赏识。“志愿军”第二年,燕军派大将苏腹领兵侵赵。因为平原君没有意识到毛遂只是一个外交人才,而不是一个指挥千军万马的将军,所以他敦促毛遂率军御敌。结果赵军在昌都一战被燕军杀死。面对彻底失败的悲惨局面,毛遂羞愧难当,愤而自杀。这就是历史上鲜为人知的“自杀”。
思考和感受
从“自荐”的辉煌到“自尽”的悲惨,短短一年时间,毛遂从人生的巅峰跌落到低谷甚至离世,不能不让人感叹。自荐告诉我们,一个人要善于发现自己的长处,并及时展现出来,因为一个人的才华不是到处都能被欣赏的。自杀也启示我们,一个人要学会拒绝,扬长避短,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缺点,面对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最好的办法就是说“不”。
适用主题
才华,伯乐,自我表现,用人艺术,扬长避短,自我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