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暴力评论的标题

拒绝网络暴力,期待清朗的网络生态。

拒绝网络暴力,期待清朗的网络生态。网络空间不是法外之地。中青学校的媒体调查显示,88.44%的受访者认为网络暴力是一群人凑热闹引起的非理性行为。拒绝网络暴力,期待清朗的网络生态。

拒绝网络暴力,期待清朗网络生态1。25日,“网信中国”发布“2022年春节网络环境清朗”专项行动通知,旨在整治网络不良行为乱象,遏制不良文化传播,大力净化网络生态,为网民特别是未成年人营造健康、喜庆、祥和的网络环境。

通知明确指出,要重点整治网络暴力和传播谣言行为,切实维护网民利益。

广大网民长期遭受网络暴力。无论是名人还是普通网民,都有很多网络暴力的例子。很多社会热点事件的形成和发酵,往往伴随着网络暴力的阴影。去年,拥有50多万粉丝的网络女名人“罗小毛子”面对网友的谩骂和嘲讽,在直播过程中喝农药自杀;不久前,不幸去世的男孩刘学在一篇长文中讲述了自己遭受网络暴力的经历。

网络暴力的可怕之处在于,它可以随时随地甚至毫无理由地伤害一个陌生人。网络暴力的受害者大多会感受到强烈的无力感和无助感,仿佛在孤独无助的狂潮中被人推来推去,最终被海啸吞噬——所谓“舌尖上的龙泉,杀人不见血”,事实正是如此。

网络空间不是法外之地。打击网络暴力,法律必须“亮剑”,不能允许网络暴力频繁发生,对当事人造成极大伤害。希望执法部门以此次“清清白白”行动为契机,严格依法履职,准确适用法律,加大对网络暴力和传播谣言的打击力度,让肇事者付出代价;网民也要善于拿起法律武器维权,坚决对网络暴力说“不”。

最后,网络暴力的对象没有区别,我们每个人都有可能成为那个不幸的人。善待他人就是善待自己。

拒绝网络暴力,期待清朗网络生态2自2015起,中国青年报每刊发布校园调查,已发布新青年调查报道180余篇。

在过去的1年里,我们瞄准了00后。他们有什么特点?他们对社会生活、消费习惯、学习有什么独特的看法?本次00后年终盘点为您开启——

受访大学生期待两会提案为青年发展赋能。

根据中青学校的媒体调查,80.42%的受访大学生表示关注NPC和CPPCC。他们不仅对个人发展、婚姻健康、就业创业感兴趣,还密切关注科技创新、乡村振兴、媒介素养等宏大的社会议题。

近90%的受访大学生反对世卫组织病毒溯源工作第二阶段计划。

据中青学校媒体调查,86.9%的受访大学生反对二期溯源计划。72.3%的受访大学生认为溯源工作应该以科学原理为基础,按照科学规律推进。受访大学生认为,没有人能在全球疫情中独善其身,携手对抗病毒是唯一的选择。

近八成受访大学生愿意为家乡方言发声。

中青学校媒体调查结果显示,92.11%的被调查大学生会说方言,84.77%的被调查者会使用“方言梗”。东北话、四川话、粤语位列“最受欢迎方言”榜单前三。方言作为汉语语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比较深厚的文化基础。通过年轻人的创造性表达,在网络的沃土中得到发展和传承。

超过90%的受访大学生认识到党史学习教育的深远意义。

据中青学校媒体调查,92.01%的大学生会积极学习和研究党史。近70%的受访大学生最喜欢的“党史教育”形式是观赏性的,如宣传《觉醒时代》中的宁敏镇相关影视剧。

大学生思想政治关键词

中青学校媒体调查显示,受访大学生对思政课总体评价较高,平均得分为4.345分(满分为5分)。思政课促进00后将个人理想融入中国梦。他们认同“幸福是奋斗”,“唤起青春的梦想”,“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学习”。

超过80%的受访大学生认为他们有轻微的“社交恐惧”

中青学校媒体调查显示,69.86%的受访大学生存在“社交恐惧”,害怕社交场面变得尴尬。52.65%的受访大学生表示害怕说错话。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副教授迟玉凯建议,年轻人要调整心态,不要怕犯错丢面子,不要担心自己举止不完美。

超九成受访大学生认为匿名社会存在风险。

中青学校媒体调查显示,90.69%的受访者认为匿名社会存在一定风险。有网友把实名社交软件比作一个展览版的“精致的自己”,把匿名社交App当成一个与他人分享真实生活的屏幕。然而,作为一个刚刚开放的秘密花园,匿名社会仍然布满荆棘。

超过70%的受访大学生认为自己受到了网络暴力的影响。

中青学校的媒体调查显示,88.44%的受访者认为网络暴力是一群人凑热闹引起的非理性行为。86.07%的受访大学生希望从小对青少年进行媒介素养教育,增强其独立思考和理性表达能力。

近九成大学生期待新兴的体育课。

中青学校的媒体调查显示,89.63%的受访大学生期望学校开设新潮、炫酷的新型体育课程。有助于锻炼和掌握运动技能(33.58%),新的运动形式刺激大学生参与,增加体育人口(24.24%),这是大学生从新兴运动中得到的。

超过90%的被调查大学生认为体育运动非常重要。

中青学校媒体调查显示,受访大学生认为便利的运动场地(70.78%)、专业的运动指导(56.04%)和外界的监督(48.31%)可以提高他们的运动热情。

明智省钱,“挑人”引领“新节俭”

据中青学校媒体调查,64.61%的受访大学生有过“薅羊毛”的经历,甚至因为它而感到一种特别的幸福。消费不盲目追求价格,注重性价比和消费体验,代表了当下大学生务实理性的消费观。

近八成受访大学生愿意支持国货。

中青学校媒体调查显示,79.83%的大学生愿意支持国货,对国产品牌的发展有期待。这既是年轻人的理性选择,也是感情的表达。

兴趣圈消费涌入受访大学生账单。

中青学校媒体调查显示,83.02%的受访者会因为兴趣爱好带来的快乐和内心的满足而为其消费,可以实现自己的梦想和心理诉求(46.20%),获得实物产品(44.76%)。值得一提的是,95.26%的受访大学生认为花钱买小众爱好是值得的。

超过80%的受访大学生支持在高校开设财务管理课程。

中青学校的媒体调查显示,82.66%的受访者表示支持大学开设理财课程。75.15%受访者认为大学生培养自己的投资理财意识和方法非常重要;66.67%的受访者表示,大学生应重点学习树立理财意识,并适当践行。

近八成受访大学生有网购不实用物品的经历。

中青派媒体调查显示,50.13%的受访者选择把东西放在角落里“吃灰”。回顾自己在购买不实用的东西时的心态,68.77%的受访者认为是“突发奇想”,19.22%的受访者为了优惠补单。

超过八成受访大学生看好国产影视剧。

中青派媒体调查显示,受访者喜欢国产剧主要是因为贴近生活(63.14%)、影视作品质量高(51.72%)、有社会关怀意识和人文关怀(51.47%)。受访者希望国产影视剧能更深层次地反映社会生活,刻画社会现实。

超过80%的受访年轻人喜欢弹幕文化。

中青派媒体调查显示,61.34%的受访者在观看视频内容时经常选择打开弹幕。最受欢迎的弹幕形式是“字幕君”等功能性弹幕(73.07%),其次是“吐槽”“填充”等互动弹幕(57.40%)、评论(45.32%)和狂欢。

“玩梗”能成为社交捷径吗?

中青学校媒体调查显示,72.48%的受访者愿意主动“玩梗”;26.61%表示“顺其自然”。年轻人热衷于“玩梗”的原因包括:有利于更有趣的语言表达(75.71%),方便与朋友交流(47.78%)。

被面试的00后,向往在职场乘风破浪。

中青学校媒体调查显示,50.58%的受访大学生重视个人成长速度,公司的创新、薪酬、晋升机制、工作自主性也是受访大学生较为关注的择业标准。

近70%的受访大学生考虑过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

据中青学校媒体调查显示,68.43%的受访大学生毕业后可能会考虑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其中13.87%的人有强烈的愿望希望这个城市群成为快速发展的经济圈。在接受采访的大学生眼中,粤港澳大湾区是一个年轻、充满活力、同龄人在一起奋斗的地方。

70%的受访大学生对新兴职业有浓厚兴趣。

据中媒调查,新兴职业的吸引力主要在于工作自由(77.34%)和能够以兴趣为职业发展方向(76.59%)。此外,岗位缺口大、人才需求量大(43.14%)、薪资待遇好(41.64%)也是新兴职业的优势。

拒绝网络暴力,期待清朗的网络生态3大学生作为互联网的原住民,受网络暴力漩涡的影响更直接、更深刻。一些大学生发现,花一点钱就可以发动一场网络暴动,普通人也可以有组织、有计划地发动一场网络暴动。“盲目排队”的背后,是“法不责众”的假象。

一项调查显示,88.44%的受访者认为网络暴力是一群人凑热闹引起的非理性行为,50.02%的受访者表示是群体发泄愤怒的一个出口,14.27%的受访者认为网络暴力是网民为维护正义做出的一种努力。此外,20.82%的受访者认为自己会受到网络暴力的很大影响,包括情绪和说话方式。56.70%的受访者认为会受到部分影响,比如影响对事件的判断。。此外,22.48%的受访者认为自己不会受到网络暴力的影响。

坚决对网络暴力说不

网络暴力是网络空间发展的毒瘤。我们不能成为网络暴力的帮凶,让手中的键盘成为伤害他人的利器。尤其是在事实不清的情况下,不能盲目跟风,在情绪渲染和道德审判中侮辱当事人。

大学生由于年龄小,经验不足,是互联网的重度使用者,但他们往往选择消极应对网络暴力。一项调查显示,青少年面对网络暴力时,60.17%的人选择无视,真正选择维权的人更少。大部分当事人因为取证困难或者维权意识不强而不追究。需要提醒的是,大学生在遇到网络暴力时不应该沉默,而应该主动出击,回应质疑或者选择向平台投诉。Tik Tok官方表示,自2021年4月以来,Tik Tok安全中心已根据平台规则,封禁和封禁了近30万个在平台上欺凌、攻击他人和发布网络暴力的账户。

学校也应该及时伸出援手,帮助学生维权。前段时间,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一学生因微博吐槽某女星被粉丝搜索,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很快在官微上对此事进行了回应。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在保护学生方面值得称道。尤其是在大学生不知道如何在网络暴力中保护自己的时候,学校的及时发声,大大降低了这场网络闹剧对学生造成的伤害。

网络空间不再是传统认知中的法外之地。今年4月,杭州“女子快递案”一审宣判,两名造谣者被判处有期徒刑一年,缓刑两年。中国政法大学传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朱伟表示,在司法实践中,实施网络暴力的人和以寻衅滋事罪定罪处罚的网民不在少数,但也有一部分没有引起公众的广泛关注。“法不责众是一种错觉,但在具体案件中,受限于被害人的法律意识和固定证据的能力,有时无法制裁每一个肇事者。”1年10月生效的《2021,1民法典》在第1194条至第1197条对网络侵权责任作出了更为详细的规定,对于公众维权来说是个好消息。利用网络平台恶意抹黑、攻击他人,侵犯他人人格,破坏他人名誉的,将承担相应的民事和刑事责任。

此外,为了减少网络暴力的影响,大学生需要增强媒介素养,增强信息识别能力,增强对网络暴力的“免疫力”。开设媒介素养课程很有必要。目前,除了中国传媒大学、浙江传媒学院等一些设有新闻传播专业的高校开设了面向全体学生的媒介素养课程外,大部分高校尚未形成专门的、系统的、持续的关于媒介素养的教学和培训内容。中国青年报2020年的一项调查显示,只有9.8%的大学生表示所在学校开设了相关课程,67.8%的人表示没有接受过媒介素养相关课程。

要杜绝网络暴力,我们需要从多方面入手。首先,大学生作为网络空间的参与者,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保持理性的态度,不要做网络暴力中的“雪花”。学校需要开展系统的媒介素养课程,帮助大学生形成批判性思维的能力,理性对待网络热点事件。大学生遭受网络暴力时,应及时采取措施,帮助维护学生权益,减少网络暴力带来的危害。此外,管理部门还应推动网络实名登记制度、个人网络信息安全保护等相关法律法规的出台,网络平台也应加大对评论的监管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