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的文学面貌是如何形成的?
历史散文和政治散文是汉代最突出的散文。司马迁的《史记》以人为中心反映历史,开创了传记史书的新风格,开辟了传记文学的新时代,这是汉代最为辉煌的成就。东汉班固的《韩曙》也同样著名。政论方面的名著很多,有贾谊的《论通秦与治安政策》,晁错的《论贵粟》,桓宽的《论盐铁论》,王充的《论衡》,王符的《论隐夫》,仲长统的《常言》。文化上,汉代文学具有浓厚的复古传统,这与整个汉代以五经为祖,以圣贤为准绳,重视师法传承,重视章句经学的学术氛围有关。这也造成了后世一些文学史家对汉代文学双向模式的批判,即儒家正统支配下的文人文学观念复古保守,道家异端支配下的自然文学观念创新进取。
乐府诗和兀颜姓诗是两汉时期最显著的成就。两汉乐府诗是继《诗经》、《楚辞》之后的一种新的诗歌样式。著名的《孔雀东南飞》是乐府诗中的一部叙事小说,后人将其与北朝的《木兰诗》、唐代韦庄的《福琴吟》并称为“乐府三绝”。《古诗十九首》代表了汉代五言诗的最高成就。
汉赋是汉代文学的又一新文体。它介于诗歌和散文之间,既有韵文又有散文。是诗的散文,是散文的诗化。它兼收并蓄,风格多样,如《诗经》、《楚辞》、先秦散文等。它形成了一种综合的文学风格,具有巨大的容量和表现力。贾谊的《吊屈原赋》是散文诗,梅成的《七发》是汉赋正式形成的标志,司马相如的赋是汉赋的高峰。后来班固的《两都赋》和张衡的《两都赋》都是汉大赋的代表作。张衡的《归天府》也开了抒情小赋的先河。
历史记录
司马迁(前145—约87),字长,夏阳(今陕西韩城)人,我国伟大的文学家、史学家。他出生在一个历史学家的家庭,他的父亲司马谈是一名学者。司马迁近十岁时随父迁居长安。后以董仲舒为师,孔安国为师,研究《春秋》。二十岁开始广泛漫游,包括今天的湖南、江西、浙江、江苏、山东、河南等地。在这次漫游中,他参观了传说中的大禹遗址和孔子、屈原、韩信等历史人物的活动旧址。漫游之后,他被任命为医生,他被派往四川和云南。从那以后,他去过更多的地方,走遍了全国。漫游生活让司马迁大开眼界。他接触了各行各业形形色色的人的生活,特别是收集了许多历史人物的资料和传说,为后来的《史记》写作奠定了基础。汉武帝元年(110),父亲司马谈去世,父亲历史的未竟事业落在了他的肩上。元丰三年,司马迁继位太史令。从此,他读遍了国书,研究了各种史料,开始写史。没想到,一场巨大的灾难从天而降。天汉二年(公元前99年),李陵战败,投降匈奴。消息传到京城,汉武帝大怒,朝臣把船往前推,骂李陵。司马迁认为这对李陵不公平,站了出来。陈说,李陵别无选择,只能投降。他的辩解激怒了汉武帝,此外还写了《景帝本纪》,直言景帝和武帝都有过错,汉武帝借此机会对他两罪并罚,实行“宫刑”。面对这样的奇耻大辱,司马迁想到了死,但他写史的生涯并没有结束,只好忍着,继续写下去。对此,他在《报任》一书中做了详细的表述,提出了“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的生死观。太史公四年(前93),司马迁终于完成了辉煌巨著《史记》。此后事迹不详,死于武帝末年。
《史记》[1]是中国第一部传记通史,有***130篇。就体例而言,《史记》分为五个部分,即纪年,记载帝王的大事;家,诸侯之事;传记,讲述人与大臣的故事;表,即表格形式的大事记;书籍,即法律法规体系。通过这五个部分,《史记》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历史体系,成为中国史书的基本形式。所谓“二十四史”,以史记为首。
鲁迅把《史记》称为“史家绝唱,离骚无韵”,当之无愧。就《史记》的文学性而言,首先表现在其叙事模式上,采用第三人称的客观叙事,实际上是“在叙事中包含褒贬”。它讲述了三千年的悠久历史,再现了历史上波澜壮阔的场景和人们的活动。《史记》中的许多传记都是以一系列故事展开的。例如,《廉颇蔺相如传》中就有《完璧归赵》、《渑池相会》、《负荆请罪》等故事。同时,《史记》中的很多故事都充满了戏剧性。比如《项羽本纪》中著名的“鸿门宴”故事,就像一场精彩的戏剧表演。剧中人物的出场、退场、表情、动作、对话甚至座位的朝向,都写得像是听到了、看到了。剧情高潮迭起,扣人心弦,富有戏剧性。其次,塑造了许多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皇帝和将军、富商、文人隐士、游侠刺客、普通人。能留下深刻印象的有近百人,项羽、刘邦、张亮、韩信、李斯、屈原、孙武、荆轲、廉颇、蔺相如。比如项羽是一个失败的英雄,但是司马迁没有以成败论英雄,而是细致入微地描写,写出了项羽的悲剧命运。《史记》中刻画的人物形象生动传神,得益于塑造人物形象的艺术手段:对其外貌表情的描写,生活细节的刻画,人物对话的运用,戏剧场景的设置。以上都可以在司马迁的作品中运用自如。第三,《史记》的语言艺术是精湛的。司马迁把史料中的难句改写成汉代的通俗语言,使古文变得简单通顺。比如简洁的叙事语言,个性化的人物语言等等。
司马迁的人格和实录精神深深影响了后世作家的创作态度和方法。它开创了中国传记文学的先河;其笔法直接影响了唐宋时期的古代文人,成为他们用词的规范。也对唐传奇乃至明清小说戏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汉书
班固(32-92),陕西咸阳人。他的父亲班彪写了65部史记传记。父亲去世后,班固继承父亲的事业,在《史记》《史记》汉书部分的基础上编纂《汉书》,历时20年。《汉书》是中国第一部断代史传记作品(只写一个朝代)。其体例基本上是承袭史记,但改书为志,创制刑法、五行、地理、艺术四志,并废除贵族家世,与传记合并,统称为传记,使《汉书》形成了新面貌。《汉书》有十二章八表十录七十传。***100条。这段断代史后来成为官方史书的范本。
《汉书》是继《史记》之后又一部具有散文文学特色的历史巨著。其中不乏优秀的传记,如《霍光传》、《朱买臣传》、《东方朔传》,都是公认的名著。尤其是《苏武传》,丝毫不逊于史记。苏武投奔匈奴,被拘十九年,但他坚持斗争,不屈服于敌人的迫害,不动心投降。史诗般的爱国者形象跃然纸上,感人至深。另外,与史记相比,《汉书》的语言风格形成鲜明对比,雅、古、难。
西汉初年的作家是在新王朝建立之初诞生的。他们雄心勃勃,把自己的创作与现实政治紧密联系起来,具有强烈的时代特征。这类政论文的中心议题,无非是总结秦朝的经验教训,为新王朝治理国家、维护和平提供良策。其中,贾谊是最杰出的作家。在他为中国皇帝台中当医生的十年期间,他写了一系列的政治论文,其中最著名的是关于秦朝的论文。本文分为上、中、下三个部分。第一部分运用夸张、夸张的艺术手法描述了秦由盛而衰的过程。当时六国诸侯集中了庞大的兵马和最优秀的人才去灭秦,结果是自取灭亡。秦国可谓天下无敌,却“仁心仁术”,最后被反秦的农民起义军所灭,反差非常大。中篇和下篇指出秦二世和子婴一意孤行,暴虐无情,失去民心,实际上为西汉王朝提供了教训。晁错是贾谊之后又一位重要的政论家。他的成名作《论龟速书》对贾谊的重农抑商观点作了较为集中和细致的发挥,具有现实意义。
西汉初年,汉乐府的山歌还没唱过,山歌还不多见。韵脚沿袭了楚声和楚歌的延续。楚汉之争的主角项羽和刘邦,写了楚短歌《垓下歌》[2]和《大风歌》,是汉初韵文的代表作。
盖夏之歌
项羽的《垓下歌》见于史记。《项羽传》,其言如下:
拔山而起,怒于天下,
糟糕的时光不会消逝。
我不死也没办法,
我怕我怕我什么都做不了!
这首诗以楚辞“Xi”字体的形式,篇幅短小,语言朴实,感情真挚,塑造了项羽这一失落英雄的形象,具有感人的力量。沈德潜评价他的“泣不成声,挥之不去”(《古诗源》卷二)。
风之歌
与项羽的《盖夏之歌》相比,刘邦的《大风之歌》悲壮慷慨,却在恢弘中有苍凉之感:
风在吹,云在飞,
维加回到了海里的家,
安德鲁,战士总是在寻找!
这首诗是刘邦在十二年(公元前195)十月,在起义后回到家乡沛县时写的。他的得意溢于言表,但最后一句话隐约透露出一种伤感的意味。《汉书·高第纪》记载刘邦唱完后“慷慨悲切,落泪几行”。篇幅虽短,但感情丰富复杂。
其他押韵诗
汉武帝有秋风诗,乌孙公主有哀歌,汉初没有。
此外,淮南山对隐士的招揽也有其独特之处。他虽然有楚辞的形式,但他所表现出来的是屈、宋作品所不曾有过的隐秘内容。诗中强烈渲染山林寂寥阴郁的气氛,表现出“王归来,不能久留山中”的主题用在冷峻险峻中,“音节角清而激越”(王夫之《楚辞·释文》),是后世吸引隐蔽的诗赋之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