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国难论文
早在20世纪40年代,华就是数论界首屈一指的数学家之一。但他并不满足,他不会停下来,他宁愿另起炉灶,离开数论,去学他不熟悉的代数和复分析。需要多大的毅力和勇气!
华善于用生动的语言讲述深刻的道理。这些话言简意赅,富有哲理,令人难忘。早在SO时代,他就提出“天才在于积累,聪明在于勤奋”。华虽然才华横溢,却从不提及自己的才华,而是把比聪明重要得多的“勤奋”和“积累”视为成功的关键,反复教育年轻人学习数学,让他们时刻锻炼自己。20世纪50年代中期,针对当时数学所的一些年轻人做出一些成绩后沾沾自喜,或者还在同一水平上不停地写论文的问题,华及时提出:“要有速度,要有加速度。”所谓“速度”就是出成果,所谓“加速”就是不断提高成果质量。“文革”刚结束,一些人特别是年轻人受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一些部门急于求成,频频要求提成绩、评奖金等不符合科学规律的做法,导致学风败坏。表现为粗制滥造,名利双收,肆意吹嘘。1978年,他在中国数学会成都会议上语重心长地提出:“早发表,晚评价。”后来又进一步提出:“努力在我,评价在人。”这实际上提出了科学发展和科学工作评价的客观规律,即科学工作经过历史检验才能逐渐确定其真实价值,这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
华从不掩饰自己的弱点。只要他能学会,他宁愿揭露他们。他在七十岁访问英国时,把“不要教别人斧头”这个成语改为“教别人斧头”来鼓励自己。其实前一句话就是人要把自己的缺点隐藏起来,不要暴露出来。华上大学,是讲别人的专长得到帮助,还是因为不专别人而把讲课变成形式主义?华选择了前者,即“等一等,就到了门口”早在20世纪50年代,华在《数论导论》的序言中就把数学比作下棋,号召大家找高手,就是要和大数学家一较高下。中国象棋有个规矩,就是“一言不发观棋,君子不后悔”。1981年,在淮南煤矿的一次讲话中,华指出:“观棋不是君子,互相帮助;我悔君子,改我不足。”意思是看到别人工作有问题,一定要说出来。另一方面,当你发现自己有问题的时候,一定要改正。这就是“君子”和“丈夫”。针对有的人遇到困难就退缩,缺乏坚持到底的精神,华在为金坛中学的一面锦旗上写道:“人不能说黄河不死,但我说黄河会更强。”
人老了,精力会下降,这是自然规律。华深知岁月不待人。1979他在英国时指出:“村老易空,人老易散。科学的做法是戒空戒散。我愿意一辈子坚持下去。”这也可以说是他用最大的决心对抗自己衰老的“决心书”,以此鞭策自己。这位在华洛索第二次心肌梗塞的病人,仍然坚持在医院工作。他指出:“我的哲学不是尽可能延长生命,而是在白天多做工作。”如果你生病了,你应该听医生的话,好好休息。但是他不屈不挠的精神仍然是可贵的。
总之,华的所有论述都贯穿着一个总的精神,即不断奋斗,不断进步。
祖冲之(429-500)的祖父名叫祖昌,是宋代管理皇家建筑的官员。祖冲之就是在这样的家庭里长大的,从小学习很多。人们都称赞他是一个有知识的年轻人。他特别喜欢研究数学,还喜欢研究天文历法。他经常观察太阳和行星的运动,并做详细的记录。
宋孝武帝听说了他的名声,就派他到华林学习省的一个专门从事学术研究的政府办公室工作。他对做官不感兴趣,但在那里他可以更专注于数学和天文学。
我国历代都有研究天文的官员,他们根据研究天文的结果制定历法。到了宋代,历法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但祖冲之认为还不够准确。他根据自己长期观察的结果,创造了一种新的历法,叫做“大明历”(“大明”是宋孝武帝的年号)。这种历法测出的每个热带年(即两年冬季至日之间的时间)的天数与现代科学测出的只有50秒的差别;测量月亮转一圈的天数不到一秒,可见其准确性。公元462年,祖冲之请求宋孝武帝颁布新历法,孝武帝召集大臣商议。当时皇帝的宠臣之一戴法兴站出来反对,认为祖冲之擅自更改古历是越轨行为。祖冲之用自己研究的数据当场反驳了德伐日。倚仗皇帝宠信,戴法兴狂妄地说:“历法是古人制定的,后人不可更改。”祖冲之一点也不害怕。他很认真地说:“如果你有事实依据,就把它辩出来。不要用空话吓唬人。”宋孝武帝想帮戴法兴,找了一些懂历法的人和祖冲之争论,但也被祖冲之一一反驳。然而,宋孝武帝仍然拒绝颁布新的历法。直到祖冲之死后十年,他所创制的《大明历》才付诸实施。
虽然当时社会非常动荡,但祖冲之孜孜不倦地学习科学。他更大的成就是在数学方面。他曾经注释过古代数学著作《九章算术》,写过一本书《作曲》。他最突出的贡献是得到了相当精确的圆周率。经过长时间的艰苦研究,他计算出圆周率在3.1415926和3.1415927之间,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将圆周率计算到七位数以上的科学家。
祖冲之是科学发明方面的通才。他造了一种指南针,车上的铜人总是指向南方。他还造了一艘“千里船”,在新亭河(今南京西南)试航,一天可以航行100多里。他还利用水力转动石磨,捣米碾粟,称为“水锤磨”。
在祖冲之的晚年,掌握了宋朝禁卫军的萧道成消灭了宋朝。
在中国北宋时期,有一位博览群书、卓越非凡的科学家,他就是沈括(1031 ~ 1095)。
沈括,汉字,宋仁宗天盛九年(公元1031),浙江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其父沈周在泉州、开封、江宁等地做过地方官。母亲许石是一个受过良好教育的女人。
沈括从小学习刻苦。在母亲的指导下,他十四岁就在家里读完了书。后来跟随父亲到了福建泉州、江苏润州(今镇江)、四川建州(今简阳)、中国首都开封。他有机会接触社会,了解当时人民的生活和生产,增长了见识,显示了超人的聪明才智。
沈括精通天文、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地理、农业、医学;他还是一位杰出的工程师、卓越的战略家、外交家和政治家;同时他学识渊博,擅长写作,精通别人的历法、音乐、医学、占卜等等。晚年撰写的《孟茜笔谈》详细记录了劳动人民在科学技术方面的突出贡献和自己的研究成果,反映了中国古代特别是北宋时期自然科学的辉煌成就。孟茜笔谈不仅是中国古代的学术宝库,而且在世界文化史上也占有重要地位。
日本数学家三石和夫曾说:像沈括这样的人,全世界数学史上都找不到,只有中国才有这样的人。英国著名科学史专家李约瑟博士说,沈括的《孟茜谈话》是中国科学史的坐标。
高斯是德国数学家、天文学家和物理学家。他被认为是历史上最伟大的数学家之一,与阿基米德和牛顿齐名。
高斯1977年4月30日出生在不伦瑞克的一个工匠家庭,1955年2月23日在哥廷根去世。小时候家里穷,但我异常聪明。我接受了一位贵族的教育。从1795到1798,就读于哥廷根大学,1798转到赫尔姆斯塔特大学。次年,他因证明代数基本定理获得博士学位。从1807开始担任哥廷根大学教授、哥廷根天文台台长,直至去世。
高斯的成就涵盖了数学的各个领域,他在数论、非欧几何、微分几何、超几何级数、复变函数论、椭圆函数论等方面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他非常重视数学的应用,在天文学、大地测量学和磁学的研究中,也强调运用数学方法进行研究。
陈景润成为国际知名的数学家,深受人们的尊敬。但是,他没有沾沾自喜,而是把所有的功劳都归于祖国和人民。为了维护祖国的利益,他不惜牺牲个人的名利。
1977年的一天,陈景润收到了国际数学家联合会主席从国外寄来的一封信,邀请他参加国际数学家大会。出席这次会议的有3000人,他们都是世界著名的数学家。陈景润是大会指定作学术报告的10位数学家之一。这对于一个数学家来说是莫大的荣誉,对于提高陈景润的国际声誉大有裨益。
陈景润没有做好主张,而是立即向该所党支部汇报,向党请示。党支部向科学院汇报了这一情况。科学院党组织对这个问题持谨慎态度,因为当时中国在国际数学家联合会的席位已被台湾省占据。
院领导回答:“你是数学家,党组织尊重你的个人意见。你可以自己给他回信。”
经过慎重考虑,陈景润最终决定放弃这个难得的机会。他在给国际数学家联合会主席的回信中写道:“第一,我国一贯重视发展与世界各国的学术交流和友好关系。我个人感谢国际数学家联合会主席的邀请。第二,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唯一能代表中国广大人民利益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台湾省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我不能参加,因为台湾省目前占据了中国国际数学家联合会的席位。第三,如果中国只有一个代表,我可以考虑参加这个会议。”为了维护祖国的尊严,陈景润牺牲了个人利益。
65438-0979年,陈景润应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邀请,赴美国进行短期研究访问。普林斯顿学院的条件很好。为了充分利用这么好的条件,陈景润把能省的时间都挤出来了,拼命工作,连午饭都不回住处吃。有时候他出去开会,酒店很吵,他就躲在卫生间里继续研究工作。因为他的努力,在美国的短短5个月里,他除了参加会议和讲课,还完成了论文《等差数列中的最小素数》,一下子把最小素数从80推到了16。这项研究成果在当时也是世界上最先进的。
在美国这样一个物质相对发达的国家,陈景润在家里依然保持着节俭的作风。他一个月能从研究所拿到2000块钱,可以说是相当丰厚了。每天中午,他从不去研究所食堂吃饭。那里很精致,他完全可以享受,但他总是吃自己带来的干粮和水果。他是如此的节俭,在美国生活了五个月,除去房租、水电费和65438美元+0,800,吃饭只花了700美元。当他回来时,* * *存了7500美元。
这笔钱在当时不是一笔小数目,他本可以像其他人一样从国外买一些高端家电。但是他把所有的钱都给了国家。他怎么想的?用他自己的话说:“我们的国家还不富裕,所以我不能只想着享乐。”
陈景润就是这样一个非常谦虚正直的人。虽然他已经出了名,但他并不自满。他说:“我只是爬上了科学道路上的一座小山,还没有爬上真正的高峰。我还得继续努力。”
数学家的故事——苏
苏于1902年9月出生在浙江平阳县的一个山村里。虽然家里穷,但父母省吃俭用,为了供他上学不得不拼命干活。当他上初中的时候,他对数学不感兴趣。他觉得数学太简单,一学就会懂。可以衡量,后来的一堂数学课影响了他的一生。
那是苏初三的时候,他在浙江省第六十中学读书。杨老师教数学,他刚从东京留学回来。第一节课,杨老师没有讲数学,而是讲故事。他说:“当今世界,弱肉强食,世界列强依仗其船造炮,获取利益,都想蚕食瓜分中国。中国亡国灭种的危险迫在眉睫,必须振兴科学,发展工业,救亡图存。‘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里的每个学生都有责任。”他大量引用并描述了数学在现代科技发展中的巨大作用。这节课的最后一句话是:“为了救国图存,必须振兴科学。数学是科学的先驱。为了发展科学,我们必须学好数学。“我不知道苏一生上过多少课,但这一课永远不会忘记。
杨老师的课深深地触动了他,给他的心灵注入了新的兴奋剂。读书不仅仅是为了摆脱个人困境,而是为了拯救中国苦难的人民;读书不仅仅是为个人寻找出路,而是为中华民族寻求新生。这一夜,苏翻来覆去,一夜未眠。在杨老师的影响下,苏的兴趣从文学转向了数学,并从此立下了“读书不忘救国,读书不忘救国”的座右铭。迷上了数学,无论是隆冬酷暑,还是霜降雪夜,苏只知道读书、思考、解题、计算,四年算了上万道数学习题。现在温州一中(也就是当时的省十中)还珍藏着一本苏的几何练习本,是用毛笔写的,做工精细。高中毕业时,苏各科成绩都在90分以上。
17岁时,苏赴日留学,并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取东京工业学校,在那里如饥似渴地学习。为国争光的信念驱使苏较早进入数学研究领域。同时撰写论文30余篇,在微分几何方面成绩斐然,并于1931获得理学博士学位。在获得博士学位之前,苏一直是日本帝国大学数学系的讲师。正当一所日本大学准备高薪聘请他为副教授时,苏决定回到中国,到养育他的祖先那里教书。浙江大学教授回到苏后,生活非常艰苦。面对困难,苏的回答是,“苦难不算什么,我愿意,因为我选择了一条正确的路,这是一条爱国光明的路!”
这是老一辈数学家的爱国之心。
胡,中国第一位女数学院士。
胡出生于南京的一个艺术家庭。他的祖父和父亲是画家。她从小就暴露,聪明好学,有很强的绘画感和音乐感,爷爷和爸爸都特别喜欢她。小学和中学的时候,她并不偏科,文理科都很优秀,这有助于她后来从事数学。
虽然胡爱好广泛,但她的理想不是当画家,而是考上大学深造。抗战胜利后,胡考入该校数学系,1950毕业,并向浙江大学著名数学家、我国微分几何创始人苏教授申请硕士学位。1952院系调整,苏教授和她调到了上海复旦大学。复旦是中国微分几何学派的发源地,以苏为首,人才辈出。加上老一辈数学家的鼓励和指导,以及同行的相互鼓励和竞争,冉冉这颗新星冉冉升起。
胡长期从事微分几何的研究,在微分几何领域取得了系统、深入、创造性的成果。例如,对于超曲面的变形理论和常曲率空间的特征问题,她发展和完善了法国微分几何大师卡坦等人的工作。在1960-1965中,她研究了关于齐次黎曼空间运动群的问题,给出了确定黎曼空间运动间隙的普遍有效的方法,解决了60年前意大利数学家法比尼提出的问题。她将这一成果整理成与丈夫顾朝浩合著的《齐次空间微分几何》一书,受到同行的称赞。她早年在国内最高学术期刊之一的《数学学报》上发表了* * *轭的仿射联络的延拓(1953)、《论射影平坦空间的一个特征》(1958)、《论黎曼空间的运动群和目标群》(1964)。迄今为止,她已经发表了70多篇论文和专著。她在射影微分几何、黎曼空间的完全运动群、规范场等方面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成为在国际上具有相当影响力和知名度的女数学家。她的一些成果处于国际领先或先进水平。比如在调和映射的研究方面,她的专著《孤子理论与应用》发展了《孤子理论与几何理论》的成果,在国际上处于领先地位。
1982胡及其合作者获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1984起,任《数学学报》副主编、中国数学学会副理事长;1989被聘为中国数学界“陈省身数学奖”评委;1992当选中国科学院数学物理系委员(1994改称院士)。到目前为止,胡是唯一当选为院士的数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