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对中学生的影响

调查分析1。中学生及其家长对互联网状况的态度和相关行为1。中学生上网率高,上网时间长,但大部分家长没有上过网或上网经验不足。互联网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中学生。调查显示,93.5%的中学生对互联网感兴趣,11.4%的中学生认为“长时间不上网是无法忍受的”。我班中学生上网率高达92.1%,其中24.5%是上网常客。因为学校采用全封闭教学,95%的学生住校,周末和节假日是中学生上网的高峰期。35.5%的中学生每次能克制在1-2小时以内,24%的中学生每次会保持在线2-4小时,24.5%的中学生会保持在线4小时以上。和孩子比起来,家长和老师就大大不如了。45.2%的家长表示不知道互联网是什么。高达69.2%的人从未上过网,只有7.7%的父母经常上网。网吧是中学生上网最重要的地方。调查显示,网吧是中学生上网的最主要场所,应成为网络行为规范教育的重点。在“按上网时间和频率对学校、网吧和家进行排序”这一项中,76%的中学生首先选择“在网吧上网”,远高于其他选择“在家上网”(28.2%)和“在亲友家上网”(5.8%)。中学生是网吧的常客。调查显示,34.4%的中学生在网吧上网,一些网吧经营者承认附近学校的中学生是他们的主要客户。78.3%的中学生反映网吧管理者从不检查身份,但仍能穿着校服大方进入。有中学生反映,穿校服的会被安排在偏僻的角落。从去年开始,“未成年人不得进入网吧”新规实施后,情况有了很大改善。3.网上交友已经成为中学生乐于交流的一种形式,而网民,主要是同龄人网络的发展正在改变中学生的交流方式。调查发现,42.4%的中学生拥有网民,其中26.7%同时拥有5个以上,0.8%甚至拥有15个网民。55.6%的中学生只喜欢和同龄网友聊天,而和年长和年轻网友聊天的分别只有8.2%和0.8%。同时,中学生也承认他们更喜欢和异性交朋友。68.4%的中学生有过网上聊天的经历,其中26.2%的中学生经常上网聊天,“聊天室”和QQ是上网聊天的主要方式。在网络虚拟社会中,大多数中学生保持清醒的认识。调查显示,在“你认为网上的人值得信任”这几项中,完全不同意的占42.8%,相对不同意的占37.5%,两项合计占80.3%。但必须注意的是,仍有7.3%的中学生认为“网上的人值得信任”,持完全相信的态度。绝大多数(83.4%)中学生知道网友是虚拟现实的产物,选择不见面。同时也有少部分(14.3%)是线下遇到的。4.大多数中学生承认,网络内容既有健康的,也有不健康的。网络是聚宝盆,是大染缸,各种色情、暴力、反动信息大行其道,需要基本的是非判断。调查显示,76.6%的中学生认同“内容健康不健康”,9.6%的中学生不认同这一观点;75%的中学生认为“网络开放与青少年的一些犯罪行为有关”,10%的学生持怀疑态度。关于接触不良信息的问题,我们还是认为应该客观看待中学生,不要“一棍子打死”。我们相信他们仍然有判断力和自制力。但是,家长们对这个问题充满了疑虑,尤其是那些不懂电脑又无法有效监督的家长,他们的焦虑感更是更甚。5.大多数家长赞成孩子上网,但担心孩子上网会影响学习。对于子女,27%的人赞成上网,只有1.509%的人反对。大部分家长顺其自然,但也有近一半的家长表示希望孩子以后能从事网络工作。高达90%的家长认为互联网最大的好处是可以“开阔视野,增长见识,掌握电脑技能”;同时,仍有29.5%的家长认为互联网可以促进孩子的学习兴趣,11%的家长认为“互联网没有好处和作用”。58.5%的家长表示,最不能接受的是孩子上网会浪费时间,耽误学业。显然,大多数家长都是矛盾的:他们希望孩子享受互联网的好处,但他们更害怕因为迷恋网络而荒废学业。除此之外,其他让父母深感焦虑的还有“浏览淫秽、反动、暴力信息,网恋,沉迷网络游戏等等。”二、网络环境对中学生的影响1。网络环境对中学生的积极影响(1)中学生使用互联网有助于形成全球意识,强化对国家和民族的责任感。通过网络这个窗口,他们关注“家事、国事、天下事”,视野空前开阔。全球意识的增强适应了中国入世的新形势,这显然有利于中学生将来进入一个日益一体化的世界。(2)互联网为中学生学习提供了有利条件,开阔了他们的视野。网络资源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中学生对探究性学习和研究性学习的需求。(3)中学生使用互联网有助于扩大交往范围,促进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在互联网上,电子邮件,OICQ,聊天室,BBS等。把五湖四海的人和陌生人带到“零距离”,极大地满足了中学生在相互咨询、交谈、讨论、谈心、咨询的过程中表达、表达、社交的强烈欲望。这对缓解压力,保持青春期心理健康有好处。(4)中学生经常上网,激发了他们学习英语和现代科技的热情。2.网络对中学生的负面影响(1)网上的信息垃圾让中学生深受其害。(2)中学生迷恋网络对学业有影响。(3)网聊导致网恋。调查显示,78%的中学生对网恋漠不关心。网恋中有很多情感陷阱,中学生往往是受害者,但目前其危险性显然还没有引起学生们的警惕。(4)不良网络文化削弱了中学生的道德意识。(5)网吧管理还存在缺陷,给中学生造成了很多问题。(6)由于电脑辐射,经常上网对健康有害。总结唯物辩证法教会我们辩证地看问题。互联网对中学生的影响有好有坏,但作为一种新生事物,它不可抗拒地进入了我们的生活。是能让孩子看到更广阔的世界,还是把他们诱入不可逆转的深渊?关键在于我们如何利用网络,如何引导孩子正确认识网络。在我看来,网络时代的到来为学校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机遇。首先,它使教育更加及时和普及。互联网作为“信息高速公路”,信息传播、浏览、吸收的速度远高于广播、电视、报刊杂志等传统媒体,也强于班会、主题活动、家访、出国访问等传统教育手段,教育覆盖面远大于“一对一”的个别谈话。教师可以针对中学生的思想、心理、生活问题,或及时发布新的教育信息,或组织浏览相关教育主页,或在聊天室、论坛、BBS进行在线指导教育。其次,在线教育更加生动,更有吸引力。在互联网上,信息可以与文字、声音、图像、动画、电影融为一体,利用虚拟现实让中学生感同身受,在自觉浏览的同时受到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影响。而传统教育往往是单纯的说教,形式简单,内容枯燥,忽视了中学生的心理和情感需求。第三,在线教育更具互动性和有效性。在互联网上,教师和中学生可以通过电子邮件、OICQ公告栏、聊天室、论坛和在线心理咨询等方式,以匿名的方式平等地交流思想和感受。彼此游离,吐露真情,避免了传统面对面交流带来的隔阂和尴尬,有助于教师抓住思想教育的时机,增加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具体措施可以包括:开设网络道德教育课程,强化学生的网络道德意识和网络责任。在引导中学生树立正确的网络意识方面,我们有必要对中学生进行网络道德和网络行为规范的教育,使他们自觉地用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筑起自己心灵的“长城”,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和自我约束能力,抵御网上各种不良思想和有害信息的侵蚀。首先,学校可以组织中学生统一浏览思想品德教育主题主页,向他们推荐国内外许多优秀网站,把中学生上网的热情转化为自觉学习先进文化、陶冶高尚情操的动力。其次,有条件的话,加强各类学校的校园网建设,努力使校园网内容丰富生动,形式新颖美观,更新快,宣传好,在网上吸引中学生的注意,提高点击率。从中学生的需求出发,建设和管理校园聊天室、论坛、网上心理咨询等。在与中学生网上交流的同时,要尽量用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来引导他们。第三,加强对家长的网上指导。通过宣传教育,家长可以增强对互联网的认识,引导孩子自己承担责任,为孩子健康上网树立榜样,自觉承担起对孩子上网的监护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