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向圆的主要论点

1.AG490抑制RANKL诱导的破骨细胞形成过程中NFATc1的表达和STAT3的激活。(通讯员)李春、赵、孙磊、姚、邓小玲、刘瑞、刘小燕。生物化学生物物理学会,2013435(4):533-9。

2.前交叉韧带和抗β2GP1抗体对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血栓形成预测价值的再评估:从现实世界的角度邓小玲、刘小燕(通讯员)。国际风湿病学,2012,32 (12): 3881-6。

3.破骨细胞形成过程中RANKL通过JAK2/STAT3信号通路下调细胞表面CXCR6的表达。李驰,赵,孙立,姚,刘R,黄建生,刘小燕(作者)。生物化学与生物医学研究通讯,2012,429 (3-4): 156-62。

4.类风湿性关节炎诊断中是否有必要联合检测抗肌酸蛋白抗体?赵、刘小燕(并列第一作者)、王、刘R、李。风湿病学杂志,2010,37 (12): 2462-5。

5.绝经后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病情较轻且预后良好。邓小玲、刘小燕(通讯员)。国际风湿病学,2009 (5): 535-8。

6.系统性红斑狼疮活动期患者循环内皮祖细胞的对比研究。肖立登、李晓霞、刘向圆(通讯员)、孙林和刘瑞。风湿免疫科,2010,30(11):1429-1436。

7.抗CCP抗体在修正1987 ACR分类标准诊断类风湿性关节炎中的意义。赵,刘小燕(并列1作者),王,李。临床大黄酸,2010,29 (1): 33-8。

8.诊断为脊柱病的下腰痛对比研究。邓晓玲,刘小燕(通讯员),徐.临床风湿病学,2009,28 (8): 893-8 .

9.鼠肉瘤病毒致癌同源基因B1蛋白在类风湿性关节炎滑液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赵金霞、孙林、张迎建、张夏、李茹、刘向圆(通讯员)。中华风湿病学杂志,2013,17 (7): 446-49。

10.痛风炎症机制的研究进展。吴东、赵金霞、孙林、刘向圆(通讯员)。中华风湿病学杂志,2014,18(2):128-130。

11.半乳糖凝集素在脐带间充质干细胞中的表达。、孙林、张迎建、赵金霞、姚、徐宁、刘锐、(通讯员)。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2013,45 (3): 452。

12.JAK2/STAT3信号通路在RANKL诱导RAW264.7细胞向破骨细胞分化中的作用。、赵金霞、、姚、、刘锐、(通讯员)。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13,19(5):

13.早期类风湿性关节炎IgG、IgA和IgM亚型抗环瓜氨酸肽抗体的检测及意义。张迎建、赵金霞、、、李桂叶、(通讯员)、李。中华风湿病学杂志,2013,17 (65438)。

14.应重视老年风湿病的诊断和治疗。赵襄垣。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2012,11(12):881-884。

15.难治性痛风治疗的关键是尿酸。、郑、。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2012,44 (2): 168-170。

16.鼠肉瘤病毒癌基因同源物B1抗体的检测及其在类风湿性关节炎诊断中的意义。、赵金霞、、李茹、(通讯员)、李。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2012,44 (2): 65438。

17.痛风的降尿酸治疗不容忽视(专论)。刘向圆。中华风湿病学杂志,2010,14 (6): 361-363。

18.TNF-α拮抗剂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预后指标的研究进展。赵金霞、刘向圆(通讯员)。中国临床医学杂志,2010,4 (4): 447-449。

19.急性痛风的治疗进展。刘向圆,李书强。中国临床医学杂志,2009,3(3):71-73。

20.女性风湿病患者避孕方法的选择。刘向圆。中华风湿病学杂志,2009,13 (1): 60-61。

21.应重视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强化治疗(专论)。刘向圆。中华风湿病学杂志,2009,13(11):729-731。

22.痛风伴低尿酸血症的治疗进展。刘向圆,中华内科杂志,2008,47 (11): 959-960。

23.难治性痛风石痛风的治疗。刘向圆。中国临床医学杂志,2008,2(6):619-622。

24.环磷酰胺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不良反应的防治。刘向圆,许宁,李胜光。中华风湿病学杂志,2008,12(3): 207-209。

25.慢性腰痛的鉴别诊断。刘向圆,李圣光。中国全科医学杂志,2006,5 (10): 632-634。

26.B27相关前葡萄膜炎。刘向圆、肖玉兰、李胜光、唐丽君、张力云。中华风湿病学杂志,2006,10 (4): 244-247。

27.生物制剂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刘向圆,李圣光,黄凤。中国全科医学杂志,2006,5 (1): 32-34。

28.老年人高尿酸血症调查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刘向圆,肖玉兰,任素芹,唐丽君,张力云。中华风湿病学杂志,2005,9 (5): 280-283。

29.误诊为脊柱关节病的下腰痛24例临床分析。黄凤刘向圆。中华风湿病学杂志,2005,9(10):610-614。

30.纤维肌痛综合征的治疗进展。刘向圆,黄凤,临床药物杂志,2005,3(1):33-37。

31.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抗B细胞治疗。黄凤刘向圆。中华风湿病学杂志,2005,9(11):696-697。

32.韦格纳肉芽肿的治疗现状。黄凤刘向圆。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杂志,2005,2(3):30-33。

33.汉族类风湿关节炎患者HLA-DM和-DR基因的表达。刘向圆,朱继平,闵维琪,黄健生。中国医学与临床。2003,3(1):18-20.

34.类风湿关节炎患者HLA-DM基因多态性分析。刘向圆,闵维琪,黄凤,李胜光。军事医学继续教育学院学报,2002,23(1):8-10。

35.抗疟疾药物在系统性红斑狼疮中的临床应用。黄凤刘向圆。中国新药杂志,2002,11(4):274-277。

36.用依地酸钙钠治疗系统性硬化症86例。刘向圆,黄子博,黄凤。中国新药杂志,2001,10(8):530-322。

37.系统性红斑狼疮并发急性坏疽。,尚,黄慈波,,中华内科杂志,2000,39(9):615-616。

38.男女白塞病的对比研究。刘向圆,李圣光,史桂英,等.中华风湿病学杂志,2000,4(2):82-84 .

39.系统性红斑狼疮中雷诺现象的临床意义。刘向圆、林俊、黄凤、黄子博。中华风湿病学杂志,2000,4(3):175-177。

40.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外周血白细胞介素-6及其受体的表达。刘向圆、林鸿、袁国华、黄凤。中华内科杂志. 1999,38 (7): 448-50。

41.干燥综合征并发完全肾小管酸中毒。刘向圆、杜转民、袁国华、黄慈波。军医学院学报,1999,20(4):254-255。

42.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胃肠道损伤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相关性。史桂英刘向圆。中华风湿病学杂志,1999,3 (2): 106-110。

43.HLA-B27阴性和阳性强直性脊柱炎的对比分析。刘向圆、王宽庭、赵薇、黄凤。中华风湿病学杂志,1998,3: 143-146。

44.干燥综合征和肾小管酸中毒。刘向圆、李春贤、黄次波。中国实用内科杂志,1998,18 (12): 753-7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