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立权论文

没有比较中日外来词的论文,但是我几年前用中文写过一篇关于外来词的短文,但是被引用了很多。

在论坛上看到了(汉语)语言纯洁性的话题,所以想说说目前汉语中使用的外来词。

在汉语被边缘化,英语被妖魔化的今天,有人认为汉语的纯洁性被破坏了,于是提出捍卫汉语的国粹,为全世界的华人发起一场汉语保卫战(“没有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没有了汉字的原型,我们就成了为了几部经典而忘祖的新文盲”王蒙2004)。这与亚洲一些国家狭隘民族主义引发的所谓“去中国化”思潮颇为相似,但就语言的发展与传承而言,我个人认为“语言的纯洁性”这一说法是个伪命题。

语言的发展需要向外来词学习。历史上,无论哪个民族,都没有因为学习外来词而颠覆过自己的语言。即使在参照度很高的日本,大量外来词涌入,也没有造成日本民族文化的衰落。相反,由于大量引进外来文化,日本文化的丰富性得到了发展。现代英语词汇量200万左右,日常词汇量30万到50万。相比法语等其他欧洲语言,日常词汇量在7万左右。语法上,法语是屈折语言,也使用26个拉丁字母。也是国际通用语言之一(估计654.38+0.2亿人),但为什么和英语在词汇上差别这么大?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英语吸收了大量的外来词。

汉语中的“外来词”一词最初来源于日语的词源学研究,其引申定义是:凡是与汉语没有词源关系,被汉语借用的词汇单位,都称为非汉语词源词,即外来词或借词。根据词源,非汉语词源词可分为民族借词(来自中国少数民族语言)和国际借词。1990版《汉语借词词典》(岑启祥)收录了4207个借词,大部分是希腊罗马神话和文学名著中的人物,比较重要的还有外国人的姓名、地名、药物、化学元素、各国货币、物品名称等。如果说这是一个专门收集外来词的话,我也注意到了流行的《现代汉语词典》据说增加了附录《今年出现的新词新观念》并增加了近2000个外来词,比如WTO,甚至保留了西文字母的拼写而不是汉字的音译。

其实没必要查字典。只是用中文列出一些英语外来词:啤酒、咖啡、巧克力、沙发、扑克、爵士、吉普、发动机、浪漫、沙龙、歇斯底里、逻辑、模型...这些词在汉语中根深蒂固,有很多别出心裁的翻译。比如《幽默》是林语堂先生写的。林语堂先生是我非常钦佩的一位双拳作家。他的许多作品最初是用英文出版的,后来又用了中文,比如《吾国吾民》、《北京的瞬间》等等。我建议所有学英语的中国学生都应该阅读它们。

如果说汉语对国际借词的吸收主要是从19世纪中叶开始的(当然也不要忽略因宗教而进入汉语的词,如菩萨、佛、天、地狱、哈玛尼),那么对民族借词的吸收是与汉语的出现同时出现的。今天,我们很难区分哪些词属于汉语的起源,哪些词属于其他民族。看看现代汉语的语音基础,比如蒙古语的“胡同”,古波斯语的“回民话”。)的“斤”来源于满语的“马甲”,数不胜数。可能大家都知道满天飞的清宫戏里的“AMO”、“ENI”、“葛` e”,却不知道我们出门坐公交的时候,“站”这个字是从蒙古语的“' JAM '”来的吧?

前几天看了一个电视剧《汉武大帝》的汉学研究报告,里面提到有学者认为中国的“剑”其实来自游牧民族,“剑”这个词本身就是外来词,是“陆晶”(又称“光禄”)的合唱。“陆晶”是北方游牧民族对包道的称呼,可能来源于伊朗语或突厥语。我对伊朗语言不太了解,但是蒙古语中的“剑”和“刀”这两个词发音都是“JIERD”或者“ILDE”,似乎互相印证。

如果要说汉语的词源,是说不完的。说了这么多,我只想说,没必要保护汉语的纯洁性。包括目前汉语中出现的各种“不规范”语言,如“谚语”

肯定汉语中外来词的存在,承认文化之间的影响,绝不是民族虚无主义。虽然我是一个(非极端的)民族主义者,很多时候也是一个宗教狂热分子,但在语言和文化上还是要多一些宽容,少一些大帽子。“打倒XX帝国主义”之类的口号,只有用在脱离时代背景的情况下,才显得好笑。

最近P.S .在新闻上看到,浙江某高校学生论证了宁波方言属于阿尔泰语系的可能性,称在宁波方言中发现了几十个类似达斡尔语、蒙古语的词。由此可以推断,脑子发热的同志们看我上面举的几十个汉语借词的例子,大概也能断定汉语也属于印欧语系。更何况就算是专业人士也说不清楚。一个老师在新X党付费的一个电视节目里随口说中文和日文属于同一语系。对于这个有争议的问题,我想我肯定不敢在电视上胡说八道。如果单纯从日语中借用汉字就说明属于同一语系,那么蒙古人* * *和中国现在用罗马拼音字母书写,估计不是阿尔泰语系...

国内最权威的语言学著作都承认汉语是一个语系,而不是单一的语言。被广泛接受的中国百科全书;《语言卷》第523页B栏的表述是:“汉语相当于一个语系在语系分类中的地位。”在上位分类中,历史语言学家一致认为汉语和藏缅语之间有明显的联系。所以藏缅语和汉语* * *形成一个独立的语系,即汉藏语系。为了保持术语和分类学的一致性,“中文”一词在英文中最好表述为“SINITIC”(SINO→SINITIC)。

和其他语系一样,汉语经历了一个复杂的发展过程。在漫长的历史中,汉语与印欧语、南岛语、南亚语、藏缅语、突厥语、通古斯语、蒙古语等语言相互影响。汉语与汉语接触的其他语言和语系之间的关系的性质需要充分研究和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