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州区中加友谊小学的特色
学校以科学规范的管理、突出的办学特色、丰富的校园文化,在万州快速发展的沃土上,逐步走出了一条具有“书写文化”特色的道路。
1,追根溯源,探寻“写作特色”的内涵
学校的生命力在于文化传统的传承与创新。2009年,学校在领军人物张校长的带领下,充分挖掘校园人力资源,以三峡库区移民情节和对加拿大国际友人的感恩情节为主线,提出了“悠然中国韵味,浓浓枫叶情”的文化主题。短短几个字就体现了学校文化主题对中国民族文化的传承和中西文化的融合。
因此,学校将“自主锻炼”的教学作为学校特色工程,旨在培养学生在自主积累、自主感知、自主锻炼、自主评价过程中的综合素质;构建以人为本、人文融合的作文教学新机制,努力培养学生的悟性、灵性和个性。阅读、写作和口头表达的结合,在提升学校师生人文素养的过程中,深化了学校的人文内涵。充分尊重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性,尊重学生的探索和发现过程,充分尊重学生生命意义的释放。以中西文化经典为媒介,将中华传统美德渗透到师生中,培养小学生的爱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教育学生不忘根、寻根。还要结合现代教育的要求,吸收西方营养文化,拓展师生的国际视野,培养他们的国际意识。题目影响,巩固作业特点的基本思路是基础,然后付诸实践。如何打造适合我校的,课内外一体化,听说读写一体化,写、评、赏、改和谐的“低、中、高”新“模式”,师生合作,学生合作,自我反思,真正改变。
2008年春,学校酝酿了“小学语文课堂自主练习教学模式研究”课题,万州区教科所付等专家精心指导,多方论证课题的可行性;同年秋,重庆市教育科学规划办公室批准立项,65438年2月,市教育科学规划办公室委托区教科所在学校举行开学典礼。
经过一年多的正式研究,学校以校级研究课题《小学语文课堂自主习题教学模式研究》为龙头,吸收国内外先进的习题教学思想,借鉴成功的习题教学经验,结合学校实际情况,提出了年度习题教学体系,打造有效的习题教学课堂:以写下一节课想写的东西为基础,逐步引导学生写童话作文,课后看图;课中的素描练习和课后的循环日记;高年级的课内应用练习和课外生活练习。在课堂练习教学中,低级阶段逐渐形成:激发兴趣——引导说——练习说——写作——讲评。初高中:明确要求——从说开始——自主练习——修改评价(特别适合初三练习阶段),明确要求——打开思路——自主练习——修改评价,自明要求——试用——指导——修改(自改互改)——评价(适合有一定基础的高三学生)我们也提倡“从班到班写”“从校到校练”;指导学生写观察短文、循环日记、办小报,提高学生写作水平;指导学生在校外听广播、搜集新闻,创办“红领巾广播电视台”,提高学生的听、说、写能力。
2、创新实施,突出“锻炼特色”的成果
在特色学校建设的管理过程中,学校始终把特色学校建设作为工作的重点和学科教学改革的突破口。以正常的教研活动、专题教研月、教学节等活动为基础,经常开展作业研究,根据不同年级的不同要求,开展相应的学生写作活动。
首先是建立一支能说能写的教师队伍。建设特色学校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程。拥有一支专业技能过硬、理论水平高、实践能力强、乐于奉献的教师队伍是关键。学校的具体做法:
利用每周的业务学习时间,组织全校教师学习教育教学新理论,聘请教学专家进行专题讲座,培训教师欣赏和指导学生作业。
组织青年教师,坚持利用晚上时间,利用校园网站开展教学论坛活动。每隔一段时间,他们就会围绕某个练习题目进行深入的研究和讨论,在集体讨论中发现新问题,产生新想法。
组织青年教师开展读书活动,每年1月或2月集中阅读一本与课题相关的教育教学专著,坚持写读书笔记,形成良好的读书氛围。
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师锻炼竞赛,选派骨干教师到锻炼早、经验丰富的特色学校参观学习。
实行年级集体备课制度。以年级组为单位,定期开展集体备课活动,围绕市级习题课题开展专题研究,每学期给一节习题研究课,给骨干教师上习题示范课,有效促进市级习题发展和特色习题学校建设。
二是构建“寓教于乐”的学习环境。学校在建设特色运动学校的过程中,创造适合学生发展的环境和舞台,利用每一个阵地为学生打开展示运动天赋的窗口。
少年文学社:为热爱文学的学生创建一个活动和学习的组织,每周举办文学讲座,开展各种写作辅导;辅导学生编写自己的写作小报,刊登学校开展的一切写作活动、优秀学生的事迹和学生的优秀文笔,成为学生发表文笔、展示文学才华的良好舞台,使文学社成为学生向往的地方。
练习画廊:学校充分利用学校有限的空间,开辟了练习画廊。学生满意的练习会定期用插图展示。
练习角:每个班级都会设立自己的练习宣传阵地,打造自己特色的练习角。让每一个孩子在锻炼中尝到成功的喜悦。
文化长廊:在走廊的墙壁上,精心布置布局,每一块都留有一角,还特意贴上了喜欢写作和阅读的同学的照片,以示优雅。
红领巾广播站:充分发挥红领巾广播站的阵地宣传功能,定期播报学生的优秀习题和喜欢做操的同学的事迹,引导其他同学学习。
“快乐杯”周锻炼比赛:学校建立了“快乐杯”周锻炼比赛投稿箱,鼓励学生自由投稿,每周评选十位“快乐小作家”。每周一的升旗仪式上都要颁奖,把最好的锻炼当成国旗下的讲话,给自觉锻炼的同学最好的奖励——在全校面前表扬!
如今,走在校园里,雄伟高大的校门正中悬挂的校徽蕴含着“学会写作”的发展理念;两岸“和为贵,争第一”的精神鼓舞人心;学校道路两旁图文并茂的广告牌、唐诗宋词的灯柱、主题文化广场等灵感,感染着每一位师生的心灵。教学楼里,“青年作家风采”、“优秀习作欣赏”、“习作活动剪影”的小品,处处渲染着习作的文化氛围,展示着一副幅色彩斑斓、精彩纷呈的画面。
3.拓展和打造“特色学校”品牌
随着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的深入,创建特色示范校是深化教育改革、实现内涵发展的必然选择。以张为班长的校班子认为,特色建设不仅是一所学校的特色工程,也是三峡库区唯一的涉外窗口学校。因此,特色建设也要高起点、远规划,不搞个别提升,而要注重整体整合,努力提高学校的整体办学水平和整体品位。
因此,学校以“习题教学”为突破口,创新管理“五专合一,培养新一代”的特色文化体系,覆盖学校特色发展的各个层面。经过多年的努力,锻炼之花像芬芳一样绽放,而此时,其他的特色之花也在悄悄地开满整个花园。中加这片沃土在春天占领了高地,“管理、德育、艺术、科普、教育、科研”的花朵同时绽放芬芳,将提升学校的整体办学水平和整体办学质量。
一是奉行“人本管理无痕”的管理理念,构建以人为本的管理特色。校长张有一句口头禅:让每一位师生快乐地学习和生活。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在管理上,他重视团队的示范作用,“诚心悦其心”,“严守其行”,“用新思想激发其志”,调动教职员工的积极性。“决策-执行-监督”新型学校管理机制的创新实践。
二是坚持“博学博爱”的教育理念,打造学校德育特色。学校成立了一些有益的小团体,如红领巾监督岗、少年交警学校、少年法庭、社区少年艺术团等。通过“三声一备”、“三姿一住”、“十好训”、“八一”活动,每日“四常规”评比,每周“纪律、卫生、艺术团”
三、以“2+2”项目为突破口,打造艺术特色,以声、动、美课堂教学为主阵地,以“2+2”项目为突破口,利用各种兴趣小组的组建和训练,增强体质,增强审美和审美能力。学校的大课间活动,在内容和形式上都经过多次翻新,深受师生喜爱,是阳光体育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学校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学校的何林老师也出去帮兄弟学校指导安排大课间,起到了很好的辐射作用。美术书法艺术、葫芦丝、单簧管进入普通音乐课堂,拓宽了学生对艺术学科的认识,引导他们追求艺术、学习美、欣赏美、崇尚美。
四是创新科技特色。通过科普知识讲座和小型多样的科技活动,倡导科学,增长智慧,培养学生从小养成节能减排、保护环境、珍爱生命的良好习惯。近年来,有100多名学生在市、区两级各类科技竞赛中获得一、二、三等奖。学校还荣获“万州区2010青少年科技教育先进集体”,谭被市教委、市科协授予“21重庆市青少年科技模范大赛优秀科技辅导员”,吴被市教委、市科协授予“优秀组织工作者”。
五是教育科研特色。学校以课题研究为抓手,以课堂教学改革为平台,创新校本教研。近年来,学校教师获得各级一、二等奖50余项,获奖情况,发表论文300余篇。其中,《管理体制与制度创新》被收入《国家管理百科全书》,被收入《中国管理丛书》,被《中国德育报》收入《让我们的校园永远美丽》。国家十五教育技术规划项目“教育技术在小学各学科教学中的应用研究”和市级项目“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已完成。市级项目“小学语文课堂自主练习研究”、“小学英语学习多元评价研究”、“特色练习教学学校建设”进展良好。
学校特色的本质是什么?是文化。简单而具体的“运动教学”特色文化正引领着学校的全系统、全方位发展。我们坚信,随着学校特色建设的深入,中加友谊小学将为学生的国家基础和世界视野打下厚重的人生底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