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写一篇命题作文

1,全命题。

就是指出出题人给出一个完整的题目,让考生按照题目的要求来写。这个命题是传统的作文考试方式。如“比金钱更珍贵”、“学而后知足矣”。写这种命题作文,关键在于如何审题,抓住题眼。一般来说,只要理解了题目的意思和作者的意图,就比较好写了。就议论文写作而言,全命题作文的意图一般是在题目中暗示(或暗示)的,有些题目其实是直接指出的,比如“开卷有益”。这样作文选择的范围就比较明确了,不会写不出来。

2.半命题。

是指出题人给出一个不完整的题目,考生必须完成题目后才能写作。这种半命题作文是一种灵活的考试方式,考生自由度更大。在考场上,考生可以根据自己对材料的占有情况来确定选材范围,根据自己的思维来确立主题,这样才能保证选择自己熟悉的内容。如难忘,在我心中,论文等等。写这类命题时,首先要完成题目,然后才能根据文意来审题。关键在于如何完成题目。因为这种命题给了考生很大的选材料、选思路的自由,考生要尽量利用这种自由,选择自己最熟悉、最有话要说的内容,这样作文选思路、选材料就会相对容易一些。

(二)命题作文的写作过程

应试作文是一种特殊情境下的写作活动,这就决定了它不同于通常意义上的写作。因此,应试作文的具体写作过程也不同于一般的自由写作。应试作文中命题作文的具体写作过程主要包括审题、立意、选材、排版、写作、修改。对于半命题作文来说,还必须有一个“补题”的环节,半命题作文必须先补题,再审题。

1,考试。

所谓“考”,就是对给定题目中的词语所包含的有效写作信息进行分析研究,从而把握出题者的动机,抓住作文的中心问题。审题的关键是找到“题眼”,即找到题目中的关键词。比如《比金钱更珍贵》的写作,考生在审题时,首先要在题目正文中寻找关键词“珍贵”,然后才可以选择作文写作的范畴。你认为什么比钱更珍贵?是生活还是友情?是个性还是享受?一旦选择了其中的一个,接下来的构思和选材就非常容易了。

2.构思。

“意”,即文中的意思和主题,是写作主体通过各种具体材料所表达的中心意思,就议论文写作而言,是文章的中心论点。主题是一篇文章的灵魂,它决定着文章的立意、行文风格和修改活动。文章的材料选择、结构安排、表现方法的选择、语言的运用,都必须围绕主题表现来进行,都必须服从和服务于主题表现的需要。

文章的主题决定了文章的价值。因此,一篇优秀文章的主题应尽量清晰、正确、深刻、新颖,这是文章主题的四个基本要求。

所谓清晰,就是文章主题要明确,让读者通过阅读准确理解和把握,不至于模棱两可,甚至不知所云。一般的作家,往往想在一篇文章里把什么都说出来,但写出来的东西并不清晰模糊。阿清刘熙载说:“写一篇文章的全部意图,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事实就是如此。清晰与集权密不可分。聚焦主题,确保其清晰。

所谓正确,就是正确反映客观事物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题材是作家对客观事物的主观看法,只有符合事物发展规律才是正确的,不能是对事物本质和规律的误解或歪曲。正确的主题还要求作家站在代表先进生产力的立场上,用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看待事物,保持先进的认识和高尚的思想感情。

所谓深刻,是指文章的主题要有一定的思想深度,不能仅仅停留在一般意义上的正确,而应进一步挖掘,力求深刻地反映事物的本质和内在规律,使读者从中得到启迪和教训,从而加深对事物的认识和理解,给读者留下难忘的印象。深刻的主题不是通过作者空洞的说教或人为的狂妄来实现的,而是通过具体的材料来揭示的,主题的深刻性要包含在真实的、典型的材料中。鲁迅作品深刻反对封建礼教的主题就是这样体现的。

所谓新颖,就是文章的观点和见解要有创新性,要“人所未见,而非人所为”,而不是人人皆知的道理。新奇不标新立异。只要善于把握客观事物的特点,避免一概而论,善于发现新问题,提出新问题,结合实际进行分析,就能写出题材新颖的文章。小说题材,第一,可以通过选择新鲜的现实题材来实现。现实生活中最近发生的事情,本身就是“看不见”的,很容易“送人不送人”。选择现实生活中鲜活的人的素材,既能发掘新颖的题材,又能强化文章的时代感。第二,可以通过改变构思的角度来实现。对于众所周知的材料,如果换个角度思考和分析问题,会有新的发现,得到新的启示。

意图是确立主题。就议论文的写作而言,一篇文章的主题(中心论点)一般是在作文题目中注明的,比如“谁说‘班门弄斧’就不能‘耍斧子’”。写这类文章,一般不需要多考虑立意;但并不是所有的题目都是这样的,比如“论文与知识”、“学习与思考”等等。关于论文和知识,一般考生倾向于简化思路,把论点确立为“知识比文凭重要”,这其实是审查不严的结果;更好的想法应该是既有知识又有文凭:没有知识不能有文凭,目前没有知识也不能有文凭。写这个想法的时候,关键是如何论证后者。如果能结合当前职场招聘的现实进行详细讲解,文章就达到了一定的深度。

一般来说,文章写作在构思时应尽可能遵循以下原则:

与材料事实一致。一篇文章的主题是从具体材料中提炼出来的,不是作者想象出来的。它首先应该符合材料本身的事实,应该是具体材料本质的真实体现。这样确立的主题是可信的,文章才能有真实感人的力量。

反映事物的本质。一个符合事实的主题,未必能反映事物的本质。正确的概念应该既真实又能揭示事物的本质。普通作家在生活中往往会受到事实现象表象的影响,而不能通过现象反映其本质,所以在写作时往往会进行客观的描写,但往往只是简单罗列,流于表面,无法挖掘事物本质的真相。这个想法不好。

反映时代精神。文章的内容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文章的立意也要体现鲜明的时代特征。时代性是文章主题的重要特征。白居易曾说:“文章写在时代,歌诗写在事物。”文章立意要紧扣时代脉搏,把握时代节奏,努力写出具有浓郁时代气息、反映时代生活本质的优秀作品。《红楼梦》和《祝福》的思想都是一样的。在公务员应试作文中,更需要紧密联系实际,着眼社会现实,强化文章的时代性。

3.材料选择。

“素材”,即材料,是写作主体从生活和学习中为写作而积累的一系列事实现象、理论依据和主观感受。在议论文写作中,是指用来证明论点的各种论据。

在文章写作中,一方面,材料是形成观点、提炼主题的基础。任何文章写作都有一定的主题,无论大小,都是在具体材料的基础上形成的,是对某些客观材料提炼的结果;另一方面,材料是解释观点、表达主题的支柱。某个主题必须要有一定的素材来表达和支撑。有了足够详实典型的材料,文章才能有血有肉,表现力强;反之,文章就会空洞无物,缺乏感染力。

材料是文章的血肉,文章内容是否充实是文章写作选材成败的具体表现。所以,在文章写作的过程中,选材尤为重要。那么如何选择材料呢?

首先,材料的选择必须以骨料为基础。也就是说,要想选到好的素材,首先要积累一定数量的相关素材,这样在选素材的时候才能选到素材。材料是写作的物质基础,积累和拥有丰富翔实的材料对于文章写作是非常必要的。清代思想家章学诚曾说:“立言之关键,在于有所为。”(“文史?”这里的“物”是指物质。他把“文字里的东西”作为写文章(作陈述)的首要问题,这是对材料在文章写作活动中的位置的正确定位。可见积累和占据素材的位置很重要。搜集素材是写作的第一步,选材只有在搜集素材的基础上才能顺利进行。

其次,选材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和要求。在文章写作中,一般的选材原则是围绕主题选材。这也是选材最基本的要求,文章怎么写都要遵循这个原则。从这个意义上说,议论文的选材其实就是选择论据来证明论点。只有论据确凿充分,才能很好地证明论点。为此,材料选择还必须满足以下要求:

(1)对。所谓真实,就是选取的材料(论据)要可信,但不能有半分虚假。这是选材最基本的要求。一般文章要求材料真实,即选取生活中发生和存在的真实事件、现象或可靠的理论依据。前者要符合客观事物的本来面貌和实际情况,后者要科学合理,经得起推敲和论证。写议论文,要多注意所选事实论据或理论论据的真实性和可信度。这样才能以无可辩驳的力量说服人。

(2)典型。所谓典型性,就是选取的材料(论据)具有代表性,而不仅仅是个别案例。典型材料是既有* * *又有鲜明个性的事例或理论,能深刻揭示事物的本质和发展规律,有效表达主题。只有这样的材料,才能做到以一当十,很有说服力。

(3)小说。所谓新奇,就是新奇,即选取的材料要尽量新鲜,或者角度要独特,能让读者耳目一新,获得全新的体验和感受,而不是人云亦云。写议论文时,考生要尽量从自我观察和阅读中选择那些难以理解的论点。要想找到新鲜的素材,首先要时刻关注现实生活中发生的新鲜事物,其次要寻找别人没用过或很少用过的素材,再次是可以改变选择的角度,让旧素材焕然一新。

关于以上三个要求,考生可以通过仔细阅读中国古代优秀的议论文来理解,如李斯的《劝诫书》、欧阳修的《五代石灵官传》等。

4.布局。

局,即文章的结构。结构是指文章的内部组织和结构。文章的结构一般由以下因素构成:段落与层次、开头与结尾、过渡与照应等。

这里的段落是指“自然段”,是以文章首行两个空格为标志的相对独立完整的结构单位。设置段落的目的是为了表达一个相对完整、单一的意义,使读者在阅读时视觉上形成清晰的结构层次感。设置段落应遵循以下原则:第一,简单性。即一个段落一般只相对集中地表达一个中心意思(段落意思),两个以上关系松散的意思不能放在同一个段落中。第二是诚信。也就是说,一个段落要表达一个相对完整的意思,不能把一个意思没有表达完整就分段,把与原意接近的内容分成两段。可见,单一性和完备性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单一性是从段落表意的角度,一个段落要表达相对单一的意思;整体性是从一个段落的内容构成来看的,表达相同意思的相关内容要放在同一个段落里。简单是相对完整内容的单一性,完整是相对单一表意文字的完整性。此外,在保持段落简洁完整的前提下,考生也要尽可能注意段落的长度。

层次是指“意义段”或“逻辑段”,即文章思想内容的表达顺序,是表现内容逻辑联系的结构单位。层次可以反映文章的主题布局或作者思维的演变轨迹。从这个意义上说,级别就是“大”级别,大级别下面往往还有很多小级别。大级别一般大于一个段落,一个级别由两个以上的段落组成,有时等于一个段落。我们经常把文章分成几个大段或几个部分,这里的“大段”或“部分”其实就是大层次。层次本质上是客观事物发展的阶段和矛盾方面,通过人们对问题的思维过程的理解和表达体现在文章中。层次的排列可以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认知发展顺序、意识流顺序,但总的原则必须是服务于主题表达。在议论文写作中,为了正确反映矛盾的各个方面以及人们对矛盾的分析和认识,往往按照逻辑顺序安排层次。

开头是文章的开头。通常指文章开头的第一个自然段。好的开头,一方面有利于表达主题,拓展思路,保证写作的顺利进行;另一方面,也可以增加文章的美感,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万事开头难,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对于应试作文来说,写一个好的开头更为重要。它不仅是考场作文的良好开端,还能在开头引起阅卷老师的好感,赢得一定的情感(印象)分。

结尾是文章的结尾部分。通常指文章末尾的自然段落。结尾是保证文章结构完整性的重要因素。文末切忌“画蛇添足”、“虎头蛇尾”。好的结尾,既是文章内容的自然结,又有“言不尽,意不尽”的效果,给人以遐想,回味无穷。

过渡是指表达文章段落与层次之间的联系和继承关系的方式或手段。必要的过渡可以使上下文的内容自然连贯,从而加强文章的逻辑性和层次感,使文章的结构更加严谨。文章过渡的方式主要有三种:单词过渡、句子过渡和段落过渡。

指称是指文章前后内容之间的照应和呼应,是保证文章前后内容紧密联系的具体方式或手段。在文章写作中,前面写的东西要在下面打理;后面要写的问题要在前面埋下伏笔,这就是关怀。有了参考,文章可以使结构更加清晰。文章引用的方式主要有三种:话题引用,即话题与文章主要内容之间的引用;首尾照应,或者说首尾呼应,是文章开头和结尾之间的照应;前后参照是指文本前后内容之间的参照。

布局,即安排文章的结构。如何开始和结束,如何过渡和照顾,材料的使用顺序都属于布局。结构是文章的骨架,布局实际上是为文章写作搭建一个整体框架。文章的编排要在服从和服务于主题表达需要的总编排原则指导下进行。

文章结构的安排应符合以下要求:

(1)以魅力开始,以魅力结束。明代文学评论家谢榛曾把一篇好文章的开头和结尾比作声音,他说:“当你开始一句话时,它听起来像一个鞭炮,很容易切断它;句句如钟,声声绰绰有余。“这是一个非常精彩的表达。

(2)段落层次要清晰。段落和层次是文章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结构是否合理主要表现在这个层次上。就议论文写作而言,只要段落层次清晰,文章的推理就会清晰,增加文章的说服力。

(3)交接监护应严格。作为连接文章内容的一种方式,过渡和照应在文章的结构中起着特殊的作用。恰当的过渡和引用可以把文章的材料有机地结合起来,过渡和引用其实是文章的胶水。议论文写作中严格的过渡和引用,可以大大加强推理的逻辑力,使所有论点充分发挥作用,使论点更有力。

(4)适应不同风格的特点和要求。就议论文文体的写作而言,文章结构的安排一般应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式进行,即“引言——理论——结论”的推理式,只有适应文体的写作要求,才能写出规范、优秀的文章。

(5)组合要有艺术性。文章中的材料不是随意摆放的,必须精心安排。文章不仅仅是表达观点,还要尽可能的美化表达。布局不仅仅是材料组合的技术问题,更是一种艺术活动,一种美的创造活动。所以在材料组合上,考生一定要做一些努力,让结构完美。

完美的文章结构(布局)主要表现出以下特点:

自然严谨。自然是指结构安排合乎逻辑,可以自由行动。没有人工雕刻的痕迹,也不是牵强附会的拼凑。我们应该做到“总是做我们应该做的,总是停在我们不能停的地方”。刚性是指文章的结构要有紧密的内在逻辑联系,条理清晰,无懈可击,没有上下颠倒、漏洞百出的弊端。要使结构自然严谨,首先要考虑使其符合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反映事物的内在联系,因为文章的结构就是事物内在联系的外化。

完整统一。完整性是指文章内容不能偏废,不能缺头少尾,不能支离破碎或纷繁复杂,不能前后矛盾。统一是指文章各部分的脉络贯穿始终,各部分组合成一个和谐统一的整体。文章的每个部分都是为整篇文章而存在的,整体是由部分组成的。两者都表达了同一个主题,反映了作者的思考。

灵活自由。自然、严谨、完整、统一的结构要求,不是要求整齐划一,而是在不影响主题表达的前提下,尽可能灵活自由地安排文章的结构,以丰富文章的表现力,有效地表达主题。灵活是指形式的多样化,如议论文写作的结构模式(组合模式),可根据写作的具体需要采用并列或总分,总分又可分为“总分-分”、“总分-分”和“分-总分”类型。

5.写作风格。

写作风格是指作者用特定的书面语言表达文章内容的活动。这个环节就是文章写作的物化过程。写作的质量一方面取决于立意、选材、布局等立意活动的质量,因为立意是要写的文章从内容到形式的总体立意,直接指导写作的方向;另一方面也要看作者的语言能力,因为要准确有力地表达一个主题、一个材料,需要作者选择正确的表达方式,使用正确的词语,而作者的遣词造句、表达意思的能力直接制约着文章的写作。所以,在写作阶段,作者要掌握好表达方式的选择,词语和句子的锤炼和修饰。

文章的基本表达方式主要是记叙文、议论、描写、解释和抒情。对于议论文写作来说,考生熟练掌握议论文的技巧至关重要。

议论是指文章写作中对事物或现象的分析和评论。议论文是一种以论证为主要表达方式的文体。议论文写作要在掌握论证三个基本要素的基础上,能够熟练掌握和运用论证的方式和方法。

讨论的三个基本要素是指论点、论据和论据。论点是作者对文章所讨论的问题的看法、意见和观点;论据是用来证明一个论点的事实或理论依据;论证是指用论据证明一个论点的过程。写议论文,论点要正确清晰,论据要确凿有力,论据要周到严谨。

辩论主要有两种类型:论证和反驳。所谓论证,也叫证明,是指从正面阐明作者的观点和看法;反驳,或者说反驳,指的是反驳对方的错误观点。无论是论证还是反驳,作者都要熟练运用各种具体的论证方法,如举例、引用、比喻、比较、类比、反驳论点、反驳论据等等。

要保证写作的顺利进行,作者还必须具备一定的文字功底和语言功底,在遣词造句上多下功夫。

语言是指书面语言形式及其规范,由词、短语和句子组成。语言是文章的细胞。书面语是文章的载体,文章的形式最终是由书面语呈现的。为了完美地表达意思,作者在选词时应力求语言准确、通顺、简洁、生动、简洁、自然。同时,要做好句子的锤炼和修饰,努力使文章的句子具有以下特点:符合语法,这是为了解决语言表达不通的问题;它是逻辑的,是解决句子在思想上是否正确的问题;讲究修辞,就是解决语言好不好的问题。

6.修改。

修改是作者修改、改变和塑造文章初稿的活动。从这个意义上说,好文章不是写出来的,而是“改出来的”。俄罗斯大文豪契诃夫曾说:“写得好的能力,就是把写得不好的地方删掉的能力。”中外文学史上很多优秀的作品也是反复修改的结果。可见,修改对文章写作的意义重大。

文章修改的主要内容有:修改主题,包括改变主题和修改观点;修改材料,包括增加或删除材料、更改材料、修改材料和调整细节;调整结构,包括调整段落层次,考查过渡和引用等。锤炼语言,包括换词、换句式、锤炼修辞等。在半命题作文或自命题作文中,文章的修改还包括改标题,可以是改新标题,也可以是改一些语言。在考场写作时,由于考生审题不严,在补题(或自己命题)时往往找不到准确的词(或题目)。写初稿的时候,他们会发现标题和文章内容不太一致,没有时间重写。因此,根据实际写作内容改变标题是最佳选择,也是当务之急。很多人在考试写作时都有这种经历。

虽然由于考试时间的限制,考生不可能有足够的时间对应试作文进行提炼和修改,但考生一定要有效利用时间,对刚刚写好的文章进行一些必要的修改。考生要及时改正大思路、材料选择、文本结构上的问题,否则之前的一切努力都白费了。

7.填写问题。

完成题目(题目)是半命题作文的第一步。只有先完成题目,才能继续真正的文章写作。

如前所述,写半命题作文时,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占有情况确定选材范围,根据自己的思考确立主题。因此,考生应尽量选取自己熟悉的、有话要说的内容来完成题目。比如论文题目横线上可以加的东西有很多,文凭与知识,文凭与才能(能力),文凭与求职,文凭与职位,文凭与人品等等。在知识、才华、求职、人品等词汇中,

(3)命题作文的例子

以下是一些命题作文的例子。笔者只对每个题目的“审题”和“立意”做一个简要的分析,试图通过对这些题目的分析,向考生们论证:不要看到题目就马上动笔,而要多花时间仔细审题,尽可能全面地把握题目的应有之义。考生在复习备考时可以借鉴这些命题的考查方法和立意。

以下题目均为议论文题目,要求全部写成1000字以上的议论文。

1,论廉政。

看到这样的话题,人们自然会想到中国当前政治生活中的诸多腐败现象。国家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行贿、挥霍钱财。近年来,贪污贿赂案件频频见诸报端,廉政不容忽视。党和政府也采取相应措施惩治腐败分子。在这样的情况下,考生应该如何写这个题目?

其实“论诚信”这个题目的核心内容就是要求考生谈谈诚信在当前形势下的意义和具体措施。抓住了这个关键点,文章的内容就很清晰了,应该包括诚信的必要性、意义和措施。因为一篇文章的好坏主要是由文章的主题决定的,所以在具体的写作中必须围绕一个中心论点(主题)展开讨论。本文的中心论点可以从执政党的角度来论述,可以写成“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关系到我国* * *产党执政能力和执政地位的大事,党和政府必须严厉打击腐败犯罪,加强立法和宣传,防止腐败继续滋生蔓延。”也可以从领导、干部、公务员的角度来谈,写“廉洁从政(任职)是每个国家干部和公务员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党员干部要带头遵纪守法,为人民服务好。”当然,考生也可以将两者结合起来。

2.《论谦虚》。

说到谦虚,人们马上会想到“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谦虚有益,满盘皆输”这样的至理名言。所以考生在立意上也会受到这种观点的制约,简单地把主题限定在这个层面上再展开。如果只写到这个层面,文章的思想不够深刻。我们不妨进一步分析,在谦虚的“度”上做文章:谦虚固然是一种美德,但过分的谦虚或不恰当的谦虚都是不可接受的。从当下青年自我发展的角度,可以进一步谈一谈“谦虚、适度”对于青年人展示个性、彰显才华的意义。年轻人不要一味的卑微,即使是在专家老师面前,也要在该这样做的时候行动起来,否则会耽误自我发展的机会,甚至给企业和国家带来损害。联系实际,结合自己的实际,一定会更加深刻。从考试的角度来说,你也会得到高分,顺利通过考试。

从上面可以看出,写命题作文的时候,要仔细审题,千万不要急于下笔。清代文学评论家李渔曾说,写文章“不可操之过急,也不可能冲到前面去,而要急于下笔”,告诫作家不要急于下笔,而要先仔细思考(构思),然后再迅速下笔。这个说法很有道理,精辟地指出了文章写作中的构思活动对后续写作活动的意义。对于命题作文的写作来说,“放手”时要做的工作,其实是指写作前的审题、立意等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