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纳教育的可行性
全纳教育的研究和实践已经成为世界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热潮。在研究全纳教育的过程中,许多国家逐渐构建了理论,形成了流派。全纳教育理论的形成对全纳教育的实践具有重大的现实指导意义。如今,我国一些教育研究者正在追踪国际全纳教育研究的前沿,探索全纳教育研究的动态趋势,介绍最新的全纳教育理论,力图引起人们对全纳教育的认真思考,从而推动我国全纳教育实践更好地发展。
2.借鉴国外实践经验
全纳教育的实践在国外已经有一段时间了。在其实践过程中,有许多做法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比如在国外开展全纳教育的过程中,他们不仅仅是喊口号,而是实实在在地落实在行动上。教育研究者深入学校教育一线,与学校教师一起制定全纳教育的学校发展规划,编写实用的“指导手册”,专门指导学校如何开展纯粹教育。这种国外模式很好的体现了中国理论与实践的脱节。我国政府制定了一系列关于“随班就读”的规定,开展了大规模的“随班就读”实践,总结了许多“随班就读”的丰富经验,正在逐步形成以普通学校附设的大量特殊教育班和随班就读为主体,以一定数量的特殊教育学校为骨干的教育格局。
“随班就读”在中国开展至今已有十余年。尽管还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但不可否认的是,这种新的教育形式已经被广泛接受。至少,残疾儿童进入普通学校已经不是新闻了。
“随班就读”的教育形式虽然不是全纳教育的全部理念,但它为全纳教育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其主要意义在于:一是改变了人们传统的教育观念;第二,教育制度发生了巨大变化。这些都有利于全纳教育的进一步发展。我国正在进行素质教育和课程教学改革。素质教育的目的其实和全纳教育的目的是一样的。素质教育要改变过去以考试成绩为唯一指标的应试教育。这种应试教育是一种排斥、歧视、筛选人的教育,也是与全纳教育相违背的。鉴于这种对教育本义的背离,素质教育强调人的素质的培养和提高。人的素质是多种多样的。总结全纳教育的价值取向(倡导民主参与、倡导平等对待、强调集体合作),这是未来社会对人的素质的基本要求。因此,我们实施的素质教育无疑为全纳教育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反过来,全纳教育的发展也会促进素质教育的进一步发展。
在实施素质教育和进行课程与教学改革的过程中,最大的变化之一就是改变了学习的主人观和学生观;是学习课程的学生,而不是适应课程的学生;课程和教学必须满足不同学生的不同需求。这种课程与教学改革的理念与全纳教育的课程与教学观是完全一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