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辉的角色生涯

1966入扬州西门街小学,1971入扬州鲁迅中学,1976初中毕业。从1976到1977,做过一年半的临时工和学徒。1978被扬州师范学院中文系77级本科录取。1981年本科毕业,1982年获得我校现代文学专业研究生学位,1985年获得南京大学硕士学位。65438-0985考入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师从汤涛教授攻读博士学位,65438-0988毕业获博士学位。分配到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工作,历任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研究员。1991年与朋友* * *,共同创办学者系列,从1996年开始担任《读书》杂志主编。后来在2007年因为在长江阅读奖和哈贝马斯访华事件中既是裁判又是运动员而被辞退。2002年受聘为清华大学人文学院教授。曾在哈佛大学、加州大学、北欧亚洲研究所、华盛顿大学、香港中文大学、柏林高等研究院等高校和研究机构担任研究员和客座教授。主要著作有:《抵抗绝望:鲁迅和他的文坛》(1990)、《漂泊无地:五四运动及其回响》(1994)、《王辉文选》(1998)、《重访死火》(2000)、《死火》。编著有《文化与宣传》、《发展的幻影》等多部作品,论文被翻译成英、日、韩、法等多种文字。

“王惠的四卷本《近代中国思想的兴起》卷帙浩繁。上卷围绕“理”与“物”的关系这一中心命题,论述了宋明儒学的“天理”主题。第二卷转向“帝国/国家”问题,首先证明它们是西方(包括日本)分析中国时使用的占主导地位的现代二元对立概念,然后论证它们在理解清朝和民国的民族特征上存在基本缺陷;第三卷分析了清末民初的重要思想家,揭示了他们在将“正义”的旧世界观改造为“公理化”的世界观时,既融入了西方的科学正义观,又在“正义”中保持了对“正义”的传统伦理政治关怀;在上述背景下,第四卷讨论了现代“科学话语* * *是同体”是如何成为20世纪中国思想的核心主题的。四卷铺开1608页,只有一章《导言》,也就是一百多页长。”(黄宗智:探索中国的现代性)

3月10,《文艺研究》发表了南大中文系教授王彬彬的长文《王辉在与绝望作斗争中的学风——鲁迅和他的文坛》。被指《与绝望作斗争》一书存在多处抄袭,已有多名专家对此作出回应,称抄袭论难以成立。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鲁迅博物馆馆长孙瑜、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赵京华等多位鲁迅研究专家就反抗绝望是否构成抄袭、汪晖能否区分梁()与鲁()以及的动机等问题接受了记者采访。三位专家均表示,该书确实存在引用不充分等“技术问题”,但很难说王辉恶意抄袭。王彬彬此前曾撰文辱骂王蒙和另一位清华大学中文系教授蓝涤之,于是有人质疑王彬彬的动机,“派系斗争”、“以名取人”之说都被提及。(凤凰网文化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