矩阵应用论文
matrix的应用文件如下:
在数学中,矩阵是一组排列成矩形阵列的复数或实数,起源于方程的系数和常数组成的方阵。这个概念最早是由英国数学家凯利在19世纪提出的。
矩阵是高等代数以及统计分析等应用数学中的常用工具。在物理学中,矩阵在电路科学、力学、光学和量子物理中都有应用。在计算机科学中,三维动画也需要矩阵。
矩阵运算是数值分析领域的一个重要问题。将一个矩阵分解成简单矩阵的组合,在理论和实际应用中可以简化矩阵的运算。
对于一些应用广泛且比较特殊的矩阵,如稀疏矩阵、准对角矩阵等,都有具体的快速运算算法。矩阵相关理论的发展和应用,请参考矩阵理论。在天体物理、量子力学等领域也会出现无限维矩阵,这是矩阵的推广。
数值分析的主要分支致力于发展矩阵计算的有效算法,这是一个世纪以来的课题,并且是一个不断扩展的研究领域。矩阵分解法简化了理论和实际计算。
针对特定矩阵结构(如稀疏矩阵、近角矩阵)的定制算法,加快了有限元法等计算中的运算速度。无限矩阵出现在行星理论和原子理论中。无限矩阵的一个简单例子是表示函数的泰勒级数的导数算子的矩阵。
展开:
1925年《科学》第10卷第四期发表的认可名词列表中,将矩阵翻译成矩阵,将方阵翻译成方阵,将正交矩阵、伴随矩阵等各类矩阵翻译成方阵。
1935年,经中国数学会评审,“矩阵”首次作为译名出现在中华民国教育部批准的《数学术语》(并“命令全国各大专院校遵照执行,以示统一”)。
1938,曹惠群认为《算术术语汇编》中恰当的译名是“长方阵”,由科学术语审查委员会修订。在建国后中华人民共和国编纂的《数学名词》中,翻译为“(矩)阵”。
从65438到0993,“矩阵”在中国自然科学术语审查委员会出版的《数学术语》中正式译名,沿用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