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士的治学之路与学术思想——祝贺王先生诞辰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王宏镇院士是著名的地质学家和地质学家。1916 11 17出生于山东省苍山县卞庄。1935考入北京大学地质系,1939毕业于昆明西南联大地质地理气象系。65438-0947,获英国剑桥大学博士学位。他曾任北京大学教授兼秘书长、北京地质学院教授兼副院长、中国古生物学会理事长、国际地质科学联合会地质科学史委员会副主席、第六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委员、第七届、第八届全国政协常委、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参议会副主席。1980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现任中国地质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国际地球科学联合会地质科学史委员会名誉资深委员、中国民主促进会顾问、中国地质博物馆名誉馆长。研究领域包括古生物学、地层学、古地理学、前寒武纪地质学、大地构造学和地质史。主要研究成果如下:在地层古生物学和古地理学方面,建立了珊瑚的系统分类和演化阶段;提出了以年代地层学和岩石地层学为基础的地层划分观点,结合沉积相和构造背景,区分不同的古地理格局和古构造格架,出版了《中国古地理图集》。区分了中国盆地的不同类型及其构造发育特征。提出了层序地层学的分类层次体系及其与天文周期的可能关系。在大地构造学和全球构造学方面,提出了中国和世界的构造术语体系和构造单元与阶段的划分,提出了基于泛古陆的大陆聚散旋回的认识,地球历史中不同类型和层次的韵律及其可能的天文控制因素。研究了古大陆的全球重建,形成了全球构造活动理论和历史发展阶段理论相结合的地球史观。地质史方面,拟以学科史和学科思想史为主要研究内容,以“以史为鉴,继往开来”他发表论文240余篇,出版专著、选集、图集、教材20余种,获第二届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集体,1982)。第三、五届二等奖(1987、1991)、国家教委高等学校教材一等特等奖(1988)、首届何梁何利基金科技进步奖(1994)、李四光地质科学奖(194)。王宏镇的成就与其学术道路和独特的学术思想密不可分。
第一,丰富底蕴,拓宽基础
王宏镇出生在一个没落的封建家庭。我父亲是晚清的一位学者,书法家,也是一位文学爱好者。曾就读于济南政法学院。他从小接受严格的传统教育和写作训练。1925年因家乡战乱去外地读书。1927年,他读完小学,第二年回到家乡。在一年多的时间里,他看了很多古典小说,接触了《孙中山全集》等书籍。1929考入临沂山东省立第五中学。新任校长徐梅生推行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教育改革,使王宏镇广泛阅读文史自然书籍,参加各种社团活动,拓展兴趣,增长才干。
20世纪30年代初,学校里的进步学生遭到迫害,徐校长走了,于是随哥哥到北平读了一段中学,于是有机会作了一次杂学,丰富了一些文史外语知识。看了《独立评论》等当时流行的杂志,很佩服胡适和丁文江,产生了“科学救国”的想法。1935考入北京大学地质系。他有幸最后一次听了格利普教授的地史讲座,读了他的代表作《地史课程》。他对地质科学的全球性和历史性有了初步的认识,接触到了学术活动的氛围。1938年随长沙临时大学徒步团赴昆明,途中得到袁复礼教授指导,增强了观察地质现象的兴趣,初步感受到曾昭伦、闻一多等同仁的风范。从1938到1939,他在西南联大听了孙云铸教授的讲座,也经常听到一些著名地层古生物学家的研究方法。利用1938的暑假,在地勘院边的陪同下,等到了野外系统练习1: 5万的地质填图方法和1: 1万的地质地形填图方法,得到了比较正规的训练。他还努力提高自己的外语水平,阅读德国经典教材,撰写国外杂志上关于大地构造学的论文综述,发表在《地质评论》上。
王宏镇毕业于1939,留校担任孙云铸教授的助教和助理。事实上,在毕业前,他已协助孙先生编辑出版地质卷《北京大学四十周年纪念文集》。随后几年,为满足教学需要,他系统整理了从国外购买的成套教学标本,并初步鉴定了从国内收集的化石标本;广泛阅读中国地质文献,学习欧美著名学者的经典著作。在1940期间,参加了谢教授短期主持的苏昆铁路沿线地质调查工作,从整理资料到制定规划任务和工作方法,受到了教育和锻炼。在此期间,他的专业研究集中在珊瑚古生物学和古生代测年地层,以及小尺度路线地质学和区域构造。他发表于1943《滇西50万铁路沿线》的地质论文,被黄在1945的巨著《中国主要地质构造单元》中引用。从教期间,在《中国地质学会志》、《科学志》等杂志上发表地层学、古生物方面的论文,并在中国地质学会协助孙先生的部门工作和组织学术活动,从中逐渐认识到收集资料和掌握文献的重要性,也认识到用正确的观点和方法掌握资料的重要性。同时,他还利用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的优越条件,参加文史课程,拓宽了知识面,增加了一般的学术素养。
第二,开阔视野,锐意创新
在1943中,孙云铸教授和袁复礼教授推荐王宏镇去美国深造。1944获得耶鲁大学第一笔奖学金,但未能成行。1945被英国文化委员会提供的英国研究生录取,开始了为期两年的留学生活。
在剑桥,他的导师是英国皇家学会的年轻成员O. M. B .布尔曼(O. M. B. Bulman),他研究笔石和哺乳动物,以思维细致而系统著称。王宏镇与他讨论了针对四种珊瑚的研究计划,并介绍了现有的研究成果。他当即建议拜访布里斯托大学著名珊瑚专家斯坦利·史密斯和伦敦大英自然历史博物馆的h·d·托马斯,及时为他申请各种救济手续,缩短完成学位论文的过程。经过与托马斯的讨论和材料介绍,确定了研究现代珊瑚骨骼组成和建立新的四种珊瑚分类的研究方法。此后,他充分利用从中国带来的、保存在剑桥塞奇威克博物馆、伦敦自然历史博物馆和英国地质博物馆的丰富薄片材料,并利用期刊馆藏特别丰富的剑桥哲学图书馆,对珊瑚骨骼的显微结构进行了全面的验证和重新解释,确定了“属”级的定义,并试图建立更高级别的分类体系。唯一使用的手段是双目偏光镜和同步绘图仪。这时,他早年获得的绘画和视觉技能大大提高了他的工作效率。他在参观观察了格拉斯哥大学和爱丁堡地质调查所的薄片并咨询了几位欧美同行后,于1947年4月写了一篇论文手稿,利用自己已有的全球构造轮廓知识,介绍了演化阶段和时空分布的观点,使论文不仅在观念和方法上有所创新,而且具有学科内容广泛的特点,具备了当时古生物研究的先进水平,受到导师的称赞。5月份去欧洲旅游回来,通过了口试,及时参加了当月举行的学位授予仪式。
王宏镇初到英国时,买了李四光的《中国地质学》(1939)和《1946初》,在系图书馆看到黄汉卿的专著《中国主要地质构造单元》(1945),仔细阅读这两部经典。当时他特别关注构造中关于大陆漂移的争论。此外,他还选修了M. Black的沉积学和实验课程,还阅读了德国学者关于欧洲构造发展阶段的论述。20世纪三四十年代,剑桥几位年轻的地层古生物学家当选为伦敦皇家学会会员,与剑桥的岩石、矿物、结晶、地理、气象等学者组成了跨学科的学术交流小组,到40年代中期仍保留着这方面的韵味。受其启发,王宏镇初步形成了地层学、古生物、沉积和区域构造相结合的研究思路。
1947年5月,王宏镇陪同以Woodward教授W. B. R. King和法国Lille大学教授P.Pruvost为首的剑桥地质实习团,考察了法比边境和法国西北海岸,瞻仰了“二战”战场,并写诗留念。随后,我拜访了时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的中国伟大的科技史家李约瑟和为中国地质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地球学家德金日神父,向他们表示敬意。8月,他走访了英国几所大学的地质系,在布里斯托尔见到了布尔曼最好的朋友w·f·惠塔德,谈到了北大地质系的战时损失,慷慨赠送了《英国古生物学》、《地质学杂志》、《英国地质学会会刊》等全套珍贵文献,并免费打包,及时到达北平,颇有情谊。在参观了伯明翰和格拉斯哥的地质部门后,他去著名的湖区度假,并写了诗和画作为纪念。
王宏镇由北京大学赞助,于9月访问了美国。与他同行的还有牛津大学的闵四和。按照计划,他参观了哈佛大学和美国其他大学的地质系。在耶鲁,他亲自向C. O .邓巴表示感谢和歉意,并向已故的Ch。舒切特。他在耶鲁、俄亥俄和堪萨斯就珊瑚研究进行学术交流,并会见了寄给他珊瑚标本的J. M .威尔斯。他还在国家自然历史博物馆工作,并参观了纽约自然历史博物馆。作为格利普教授的最后一堂课,他还向生活在葛私人生活中的R. R. Shrock和J. M. Wells介绍了葛对中国地质界的巨大贡献。美国之行也让王宏镇结识了斯坦福大学的Bailey Willis和纽约州的G. G. Simpson这两位资深地质学家和古生物学家,这也开启了他对地质历史和著名地质学家的兴趣。
第三,教书育人,积少成多。
王宏镇从未离开他的教学岗位,也从未放弃他的研究机会。然而,从1947到动乱前的60年代,他一直致力于教学工作。他年轻时从学校教书,养成了思路清晰、语言简练、文笔朴实的习惯。1952之后研究苏联。虽然授课方式繁琐,但也让他把讲课当成了一种艺术和享受。几十年前听过他讲座的人,至今还在享受当时获得的深刻印象。他潜心教学,从教案的制定到教材和实习基地的建设。他结合西方和苏联欧洲教材的长处,用中国教材编写出版了《地史教程》,在唐山建立了二级测绘实习基地。
王宏镇在高等地质教育中一直重视基础地质教育和科学地质教育。1956年主持制定地质教案,尽可能强调地质基础的重要性,曾建议恢复理科的地质专业。他主张教学与科研相结合,并付诸实践。他多次呼吁青年教师要培养广泛的兴趣,结合教学设备,进行初步的科研锻炼。在制定科研计划时,建议将先进教材纳入科研计划。
20世纪50年代初,王宏镇参加了《实践与矛盾》的学习,听了辅导报告,参加了北京市委大学部组织的业余学习小组。他接触到了主要矛盾、事物的量变和质变、事物的阶段性和递进性发展等概念。他在教学和教材中初步使用了这些概念,提出了地质发展阶段性和不可逆性的论点,并进一步明确了以历史结构为中心。
20世纪80年代,王宏镇多次主张拓宽专业,加强专业之间的交流与融合。同时,重视国际学术交流,争取国际渠道的资金支持。他非常重视师友之间的团结,号召几代不同年龄的学者精诚合作,互相理解包容,老一辈要胸怀宽广,立场坚定。中年一代要勤于奉献,勇于开拓;年轻一代应该创新、敬业、务实。20年来,* * *共指导19名研究生,23名各学科博士生,5名博士后。
第四,合作探索新领域。
十年动乱后,王宏镇在1972后重返专业岗位,参加了当时提倡的总结性填图和地层资料整理工作。他利用馆藏丰富的地质图书馆查阅资料,对不同地区不同比例尺、不同地层代号的填图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也增长了见识,得到了锻炼。
通过长期的实践和思考,他积累了一些对地质科学研究本质的认识,认为地质作用和现象是地球多层次、多阶段相互作用和重组以及与相关空间星体相互作用的综合表现。因此,有必要组织更多的学科进行综合研究。他还强调了拓展时空视界的必要性,认为某些地质作用和过程在有限的时空范围内往往是隐藏着某种规律性的本质和复杂性的现象。科学研究是通过系统的观察思考和综合分析,形成对客观事物复杂性的创新认识的过程。
他组织的较大的科研项目是在构造古地理填图和地层学课题方面,具有多学科、不同单位合作的特点。他认为,这类工作的关键在于有明确的学术思想和参与者的基本知识,而在学术思想上,要努力以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为指导。王宏镇认为,地球科学的时空应该建立在时间的连续性和不连续性与空间的均匀性和异质性的对立统一基础上。事物的时间发展和空间分异的相对统一性占主导地位,而高度统一性往往存在于历史悠久的巩固基底中。因此,在构造活动论的前提下,他的构造划分特别重视前寒武纪阶段形成的变质基底。这一思想也体现了时空的紧密结合和统一考虑。
其次,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合作也是关键。王宏镇珍视人际关系的统一,特别注意发挥年轻人思维敏捷、勇于探索的精神和优势。他认为,研究生和青年教师应该得到主流的肯定,而不是局限,应该放手、引导、严格、宽容,让他们务实、创新。他在项目实施中也非常重视勤俭节约的特点和学风,保持了投入产出的高效率。
他以20世纪80年代王宏镇主导的古地理填图项目为例,认为编制小比例尺古地理图的主要前提是建立区域构造格架,并结合地层学、古生物、沉积、构造、岩浆岩、第四纪地质等学科,在这些学科中,要分清主次,突出主要矛盾。例如,地质构造不仅是一种综合表现,而且是地质过程和现象的主导因素,起着定性和规定性的作用。在结构活动性和稳定性的矛盾中,活动性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因此,在图例的编制中,首先突出了沉积(火山)组合的活动程度。在构造单元、生物群和盆地类型的划分上,体现了以构造为主导的学术思想。因此,他领导的研究成果在国内外都有重要影响。一位来自台湾省的著名学者访问中国地质大学时,校长送给他一本《中国岩相古地理图集》。他激动地说:“这是我在台湾省的时候想尽办法弄到的一本书。今天能得到它,我感到非常高兴和荣幸。”
王宏镇长期从事地缘战略的研究和教学。他关注的是统一地层表、地层代号等基础性文件的建立,这些文件在地质图等基础地质工作中发挥着长期的作用。在国内外学术活动中经常关注和参与这些方面,并及时报道。他认为地层划分、地层界线等问题既有理论意义,更有应用价值。他反对地层分类中基于年代地层单位的单一分类,并同意一些美国学者的观点,认为这一概念使美国地层学的发展停滞了几十年。但是,他也不同意等震级的多重地层划分。而是将理论分析与实际需要相结合,强调等时性与区域非均质性的并重和联系,提出了以年代地层学和岩石地层学为基础的分类意见。他对近年来建立地层界线和统一年代地层表的主流理论——全球标准剖面、点位和程序持保留意见,从物质和实践两方面指出了这种方法的不足。他在90年代组织的层序地层学专题研究中,强调了综合地层学和新一代地层表的讨论,这是围绕这两个基础问题提出的中长期目标。
在此期间,王宏镇还应用电子显微镜这一新的扫描技术,继续并深化了对珊瑚骨骼的研究,并在其早年和多年不断寻找的基础上,做出了全面的分类演化和生物地理学成果,这也使他的早期假说在国际上得到基本认可。这个过程引起了他的一些感受和思考。他的珊瑚论文于1950年在伦敦皇家学会哲学系列发表后,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到60年代初,美国、苏联、法国的古生物学珊瑚卷都有介绍,但都否定了他提出的两类骨骼结构单位的原始性,这是他分类基础的核心部分。直到20世纪70年代电子显微镜扫描技术的出现,他和助手才及时得到大量数据,表明这种结构不仅存在于珊瑚藻中,也是低等无脊椎动物骨骼中的普遍现象。这个过程说明了技术进步对科学研究的重要支撑作用,也说明了任何创新都会遇到来自传统观点的阻力,需要长期努力才能获得大量令人信服的证据。
动词 (verb的缩写)以史为鉴,继往开来。
早在学生时代,就受到中国地质先驱李四光、格利普、、谢和杨的指导。后来和很多地质学前辈一起长期从事教学和学习。因此,他很早就了解了中国地质事业的发展史,对地质界前辈为中国地质科学和地质事业的发展所作出的贡献十分钦佩。1986当选为中国地质史研究会地质学会会长。他研究地质史的第一个方面是在获得知识的基础上与同事开展国际合作。主持编写了英文版《中国地质简史》,在第28届国际地质大会上分发(1989),取得1989。主编《东西方地质学术思想交流》(英文,1991)、《中外地质科学交流史》(1992)、《中国地质学科发展》(英文,1996)、《比较行星学、地质教育与地质史》。65438-0990年,王宏镇当选为国际地球科学联合会地质科学史委员会副主席,十余年来为中外地质科学交流做出了积极贡献。他研究历史的第二个方面是倡导和遵循“以史为鉴,继往开来”的信念,重视地质人物的研究。1987以来,先后为丁文江、张等著名学者举办纪念活动,主编《中国地质事业早期史》(1990)、《中国地质学科发展回顾——孙云铸》。他的学术史研究的第三个方面是紧密配合现代地学研究和教学,研究中国地质学发展史,探索学科思想史。王宏镇一直主张:“既要弘扬中国古代地学思想,又要研究现代理论和学术思想史,探索学术发展史的独特规律,追溯学术的起源和渊源,评价得失,做到‘以史为鉴,承前启后’。”除上述学科史专著外,他还于1999年新中国成立50周年编辑出版了《中国地质科学五十年文集》。50多位来自各地质学科的专家学者合作撰写了这部约50万字的学科史专著,对我国地质学主要分支学科的研究成果、研究经验、形成和发展进行了全面总结、评述和展望,受到广泛好评。现在王宏镇院士已经90岁了,他的思维仍然清晰,兴趣仍然广泛。近年来,他还发表了专门的论文,有些诗歌是用句子和注释写成的。他是一位勤奋好学、有远见的高级教师,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今年是王先生的90岁生日。祝王宏镇院士身心健康,思想长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