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字礼乐文化论文。
周朝上台后,西周在夏商礼乐的基础上,制定了公元前1058年的周朝礼乐(礼乐的“礼”是宗法制度和等级制度相结合的礼仪,“乐”就是音乐,包括乐队和舞蹈的编制、乐舞的使用等等。),作为奴隶主的行为准则,各级奴隶必须根据自己的身份地位享受礼乐——在礼的中间,贵族和百姓被划分为许多等级,并为每个等级规定了生活各方面的差异和限制。同时,周朝的统治者对音乐的社会功能有了相当的认识。他们把礼和乐看得同等重要,紧密结合起来,作为维护社会秩序、巩固王朝统治的有效手段。他们还严格规定了各级适用音乐的制度,以体现君主、大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之间的关系。例如:
1.关于乐队的排列和乐器的数量,规定王的乐队和所有乐器可以排列在东、西、北、南,王公可以排列在三面,卿、大夫可以排列在两面,士只能排列在一面。
2.关于舞队使用的人数和编排方法,规定王的舞队可以是一个舞队八个人,八个舞队,即六十四个人组成的舞队;先生们可以6个人组成一个舞队,6个人组成一个舞队也就是36个人,4个人组成一个舞队也就是16个人。(1,2,供参考杨编《中国古代音乐史》第一卷p33音乐,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
3.举行“射礼”时,不同军衔使用的音乐不同。王用“李渔”,王公用“河狸头”,博士用“摘苹果”,学者用“摘蜻蜓”。(参考资料:陈、陈凌群主编《中国音乐简史》,宫廷音乐p28,高等教育出版社。)
一个朝代在制定制度的时候,需要建立相应的部门来保证制度的执行、管理和完善,形成相应的教育体系来保证制度的推广和传承。
周代的礼乐制度自然需要这样的保护,也就是周代王家的音乐机构。周代王家的音乐组织以“大乐思”为首,人员不少于1463人。这个机构的职能包括音乐管理、音乐教育和音乐表演。但就音乐教育而言,这所机构是世界上最早的音乐学校。在这1463人中,除了少数地位低下的贵族外,有1277人属于农奴阶级。可见,宫廷音乐机构中创作和表演的主力军是农奴。但是,音乐行政和音乐教育中的各级领导都是由贵族承担的,而且随着统治者对各种音乐事务的重视程度不同,相应的音乐官员级别也不同。关注度越高,乐官的级别就越高。可见统治阶级对音乐活动的阶级控制是非常严格的。
在这方面,我们可以看到统治者非常重视礼乐制度,以及庞大的政府工程。也引起了一些人的深思和反对。比如墨子。墨家创始人墨子对音乐持否定态度,反对儒家思想。在《墨子乐飞》的第一部分中,墨子承认音乐能使人快乐,给人美感。他说,“不敲锣打鼓,会以为自己不快乐”“会知道自己快乐”。但是,“入学考试不是考圣王,下一次考试也不是考全体人民的利益。”音乐对国王和所有的人都没有好处。其次,他认为音乐不能解决普通人的“三害”,即“饥者不能食,寒者不能衣,劳者不能息。”音乐不仅不能“造福世界,还会增加劳动人民的负担,造成社会资源的严重浪费。”墨子认为,王公要欣赏音乐,就要制造乐器,制造乐器就“对众人慷慨”;有了乐器,风华正茂的青年男女就会演奏,浪费劳力;有了音乐,王子大人一个人坐着听,别说快乐,更别说浪费听歌的绅士和婊子的时间。
在音乐教育方面,其实商朝的贵族都有专门的学校教育,但是到了西周,统治阶级为了配合礼乐制度的实施,更加完备。建立了所谓的小学和大学。主要教学内容为“六艺”,即“礼、乐、射、御、书、数”,其中以礼、乐、射、御为主。音乐教育的对象主要是贵族子弟(即王子和国家的儿子),但也从自由民和农奴中选拔一些人才,提升到下层贵族的层次,与上层贵族的子弟一起学习音乐。王子是国王和王子的儿子,王子是医生的孩子。从六岁到二十多岁,贵族教育是一个循序渐进、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的完整教育体系。在这个体系中,“礼”和“乐”的比重很重。学习礼仪和音乐的目的不是像今天这样从事各种音乐表演。这种教导的目的是让这些年轻人学会音乐后,能够用音乐来统治广大农奴,麻醉他们,不让他们反抗,要求人民保持和平的态度;他们学习的目的自然是为了实现统治阶级所提倡的“礼乐治国”。“西周乐教”说到底只是西周统治者治理国家的一种手段。通过对各种贵族和少数农奴的音乐教育,使等级观念深入人心并得以传播,从而减少了叛乱的威胁,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统治者的统治地位。
纵观世界历史,无论哪个国家、哪个时代、哪个制度运行,都不可能一帆风顺。西周的礼乐制度也是如此。春秋以后,私塾开始兴起,逐渐改变了礼乐教育与庶人遥不可及的局面。私塾有多种类型,包括学者、宫廷专业人士和民间音乐家。春秋战国时期的民间音乐教育主要是指民间音乐教育活动。这一时期,官学也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重心开始从皇室向诸侯王府转移,开始从宫中一个教育中心向多个中心转移。音乐教育的对象和内容也发生了一些变化。比如,教育对象除了王子和国家之子,还包括乐师和音乐家的教育。参与音乐的人越来越多,促进了对礼乐严格规则的彻底打破,王公、大医甚至学者都公开使用“天子之乐”。因此,礼乐制度的断裂也遭到了儒家代表人物(孔子、孟子、荀子)的声讨。
但无论思想家们如何评价西周的礼乐制度,可以肯定的是,正是因为礼乐制度的诞生,周朝才成为中国古代历史上第一个音乐发展的高峰期。它建立了中国最早、最完善的音乐机构,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教育体系,为中国音乐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就中国音乐而言,西周的礼乐制度无疑是中国音乐史上的加速器。通过皇帝们的支持、鼓励和领导,中国音乐在当时的世界音乐界留下了永恒的一笔。这支画笔始终显示着我们祖先的智慧和才华,同时激励着我们现代中国音乐的进步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