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心理健康论文

小学心理教育作为我国教育结构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九年义务教育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下面是我为你精心整理的一篇关于小学生心理健康的论文,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第1条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问题/方法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科技的进步,社会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日益猖獗,再加上独生子女越来越多,被家庭宠爱,被社会宠爱等原因,导致学生心理问题越来越多。其中,有心理异常甚至精神疾病的学生已经占了很大比例。这一心理健康问题已引起广泛关注,心理健康教育也已深入开展。因此,心理健康教育要从小抓起,让他们初步形成健康的心理,真正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当代小学生是跨世纪的一代,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但受社会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的影响,他们的精神问题也日益增多,有精神疾病的学生也占了很大比例。我身边发生了几件令人震惊的事情。

四年级学生胡,作业一次也没做完。老师问他为什么,他居然说没听清楚。老师很认真的对他说:“如果你没听清楚,可以问老师或者同学。这不是充分的理由。”但他很不服气,认为自己受了老师的委屈,所以很生气,和老师发生了冲突。老师只好邀请家长一起教育。父母来学校问为什么,他不但不说话,还生气地对妈妈说:“我死了,你就不说我了。”胡的母亲也很生气,说:“胡,你想死就去死吧。”让我万万没想到的是,我妈的一句气话真的让我儿子登上了四楼的窗台。老师急忙把胡拖了回来,这才避免了一场悲剧。

还有一个12岁的孩子,张。他是单亲家庭的孩子。自从父母离婚后,他一直和父亲住在一起,但是父亲工作忙,很少关心他,这也让他逐渐养成了一些坏习惯,比如不好好学习,和别人打架。有时候甚至一天打两三次,而且特别恶毒。有一次,他和别人打了起来。老师问了为什么后,知道是因为一个同学跟他开了个小玩笑,觉得他在欺负他,所以打了起来。当时很多同学说他特别爱骂人,特别爱和别人打架。而且老师也从侧面了解到,他爸爸在偷偷跟他说,如果有人欺负他,他就打死。

另外,如果我们仔细观察,会发现我们身边有很多患有心理疾病的学生:他们有的身体虚弱,性格孤僻,缺乏主动性;有的意志薄弱,没有自制力,胆小怕事;别人沉默寡言,做事没信心,心理缺失,怀疑同学看不起他,别人在一起开玩笑,他怀疑是在嘲讽他,在议论他。等等,这样的事情不能不让我们担心。因此,当务之急是我们要从小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从启蒙教育阶段开始。

苏霍姆林斯基说:“最完整的社会教育是学校——家庭教育。”在影响孩子成长的各种因素中,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是最重要的两个。整合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形成教育合力,是儿童健康发展的需要,也是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方面。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俗话说“家庭是人生的第一堂课”,“父母是孩子第一个也是最好的老师”。孩子出生后,首先接触并受其影响的是家庭环境。在孩子的发展过程中,家庭环境影响很大,我们每个人的心理素质都或多或少地烙上了家庭的印记。一个和谐、温暖、有感情、值得信赖、充满活力、积极向上的家庭,可能会给孩子创造一个健康的心理。反而极有可能给孩子幼小的心灵留下无法弥补的创伤。所以,培养孩子健康的心理,也对父母提出了严格的要求。首先要求家长有一个健康的心理,只有这样才能感染孩子;其次,要求父母严于言传,绝不能失信于孩子;此外,要求家长有正确的教育方法,不能过于顺从和纵容,也不能过于严厉甚至专制,要有民主的作风。如果处理不当,很容易让孩子形成任性、自私、自大、急躁、抑郁的心理,产生过大的心理压力,甚至产生逆反心理。

总的来说,家庭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而学校的教育是有意识有计划的。因此,学校教育应该是全面的。

一,学校内部心理环境建设

1,校园主环境建设。一流的教育要有一流的主体环境建设,这是学校心理建设的首要任务。学校的主要环境要以崭新的面貌出现,尽可能体现“新奇、整洁、明亮、美观”的风格。要在绿色的环境中建造各种建筑,让学校成为花园式的教室,池塘、名花名草、茂林修竹、绿色草坪也能成为学生修身养性的环境。

2.校园文化建设。学校应当开展艺术、文化、体育、科技、学习名人等多种活动。,从而提高学生的兴趣,活跃学生的身心,达到陶冶情操、美化生活、融洽师生关系、改善学生心理环境的目的。

3.校风、班风、教风、学风建设。学生的生理、心理、智力、能力等综合素质都能在良好的校风、校容的心理环境中得到很好的发展。良好的校风校貌,也能为学校全面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创造良好的心理环境。

4.学校也要努力营造良好的家庭心理环境。学校可以与居委会等社区基层组织合作,定期对家长进行心理健康知识的培训,向家长传授儿童身心发展的常识。让家长认识到,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离不开和谐、文明、明亮、幸福的家庭环境。学生从小就能生活在温暖幸福的家庭中,从父母长辈那里得到正确的爱。他们必然会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安全和幸福,充满喜悦和自信。良好的情绪从小就在他们的心理状态中占据主要位置,从而保证了每个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第二,教师是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关键。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不仅仅是一两个专业教师的事情,还需要全体教师的关注和参与。教师不仅是学生知识的传授者,也是学生学习的榜样。他们的言行对学生有很大的影响。我认为为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师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老师应该尊重学生。“学生是否尊重老师”是班主任评价一个学生品德的首要条件,班主任有没有问过自己“我尊重学生吗?”尊重学生包括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劳动、尊重学生的成绩和尊重学生的隐私...

2.老师不应该自私。这个“自私”就是班主任要对学生公平公正,不能感情用事。成绩好的学生受到老师的青睐,但我们老师不能因为某个学生成绩好就偏袒他,甚至做出不公平的决定。

3.老师应该诚实。“诚”字不仅适用于商品社会,也是教师应该做的。有些老师在向家长汇报学生的情况时,会不经意地夸大或缩小情况;答应学生一些事情,然后不承认;有时候在学生面前,我会和同事肆无忌惮地说话...这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会让学生觉得老师可以撒谎,我们为什么不可以?

因此,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应深入开展。根据不同的年龄进行不同的教育方式。

低年级的教育方式主要是各种游戏。入学时有一个“自我介绍”游戏。虽然内容简单,但可以帮助孩子学会自我介绍,了解他人,有利于语言交流能力的提高。还有“镜中的我”游戏,学生通过照镜子,学会自我观察、自我描述、自我评价;“文明用语”游戏使学生通过表演学习日常文明用语,无形中规范了孩子的日常行为;“赞美”游戏,通过学生之间的相互赞美,让学生明白要看到别人的优点和特长,懂得赞美别人,懂得尊重别人,从而锻炼自己的情感交流和社会适应能力。各种游戏可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心理素质、道德修养、学习方法和习惯,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为学习树立榜样。

高年级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现了方法的多样性。除了上述必要的游戏和活动外,还增加了阅读材料、心理问答、谈心交流等内容。例如,为了让学生掌握调节和缓解焦虑的方法,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回答介绍一些好的方法,如“意识调节法”、“注意力转移法”等。,也可以组织这方面比较好的同学介绍一下经验。而其他方法可以在建立一定理解能力的基础上,弥补初级游戏活动的不足。

总之,小学阶段是人生长发育的初始阶段,也受到了社会的关注,学校教育逐渐成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战场。为了使学生有一个健康的心态,学校各科教师要结合学科特点,把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则和方法充分运用到教学中,把两者有机结合起来,保证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使学生的人格和谐发展,使他们真正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教育、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第二条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越来越重要。开展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必须遵循“面向全体、包容、保密、持续”的原则。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主要通过学校、家庭和学生自我教育来进行。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原则与方法

当今社会,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逐年提高,孩子是每个家庭的宠儿,所以在物质生活方面,可以说孩子不会受委屈,但是心理健康是各方面都存在的。我是一所小学的心理健康老师。在和孩子打交道的时候,我发现他们有各种各样的问题。有的孩子自私冷酷,心里只有自己;有的孩子自卑,没有自信;有的性格内向,自闭;有些行为习惯相当差;有的挫折能力差;还有一些孩子性格孤僻,没有朋友。很大一部分孩子总是希望别人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从来不去想自己应该做什么。这样的问题还有很多很多。面对这些孩子的问题,我真的很担心。祖国未来的栋梁,如何在幼小的心灵和成长的道路上经历这些坎坷?他们成长不健康,不快乐!所以,我也在反思自己。作为一名小学健康教育老师,我对孩子的这些问题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我应该多关心他们,帮助他们解决成长路上遇到的各种问题,对他们的心理问题进行全面的辅导,让每一个孩子都能顺利度过成长的快乐旅程!特别是在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方面,我们应该更加努力,更加重视。为此,现就小学生健康教育作如下分析:

一,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必须遵循的原则

开展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必须遵循“面向全体、包容、保密、持续”的原则。

1.心理健康教育应该面向全体学生。面向全体学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目的,心理健康教育也应面向全体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首先是人类发展的需要。面向全体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并不是假设小学生存在大量的心理问题,而是所有学生都要心理发展。个别学生确实存在心理问题,可以通过全民心理健康教育来纠正。在日常工作中,我时刻关注着每一个孩子,经常和同学聊天,一起参加游戏活动,更好地了解他们的内心和思想需求;每学期4-5次健康讲座,对全校的孩子进行教育和引导,使他们在各方面规范自己的言行。我还定期更换宣传栏,通过各方面的知识对孩子进行教育,利用班级上课,对不同阶段的孩子进行不同的心理教育和引导。孩子们也把我当成知心朋友,遇到问题也愿意和我交流,寻求帮助。当然,我也尽力帮助他们,让祖国的花朵绽放!

2.心理健康教育需要宽容。宽容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宽容地对待这个学生的一切。缺乏对学生的宽容,师生之间的心与心的交流与合作,心理健康教育难以开展。人们相信所有的学生都能受到良好的教育。如果有问题,只是没有找到合适的方法和机会的问题。比如我自己的孩子,每次考试后都很紧张,担心分数不理想,害怕老师批评我们,或者觉得丢脸。刚开始我没在意,后来发现她心理负担越来越重,就劝她,告诉她考试只是小测验。成绩不理想的时候,她总是很宽容,也没有大吼大叫。她分析原因,和她一起总结错误。我也时不时鼓励她,说能力比成绩重要,只要有进步就好,还和她一起去户外运动放松。久而久之,她就没有了这些顾虑,但是她在考试中的成绩非常理想。我觉得对孩子宽容一定会促进心理健康。

3.心理健康教育必须遵循保密原则。小学生心理脆弱,心理咨询老师要有保密意识,才能取得孩子的信任,保护孩子的心。这学期学校开运动会,大部分孩子都去操场开运动会了。结果教室里留了一个孩子,也是我一个亲戚的孩子。为此班主任把孩子送到了我这里。原来他待在教室里悄悄翻同学书包偷东西。我气得恨不得揍他一顿,骂他一顿。就在那时,办公室里有许多孩子。大家看到这个耷拉着脑袋的同学,就问他怎么了。我赶紧说没事,等其他同学都走了我才教育孩子。我给他举了很多例子。最后我和他约定,只要他不再犯,我就替他保密。孩子很感谢我在同学面前替他保守秘密,并保证不会有下一次。在后来的日子里,孩子没有犯同样的错误。

4.心理健康教育必须遵循连续性原则。随着孩子的成长,他们的生活状态也在改变。如何应对成长过程中不可避免的烦恼、失败、挫折和打击?心理健康教育应该伴随孩子成长的漫长过程。我觉得在以后的工作中,要更加关注孩子的心理问题,要不断学习心理学知识,贴近孩子的学习生活,热心帮助他们解决成长路上的各种困惑,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在心理健康上积极快乐!

二、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必须经过的途径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主要通过学校、家庭和学生自我教育进行:

一,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1,团体辅导。团体辅导利用专题讲座、专题活动等方式,为学生提供全面的帮助,塑造班级团体的良好氛围和良好行为,激发团体进步精神。

2.心理咨询室。心理咨询室以学生为个体或群体,也接受学生的主动咨询。心理咨询室的工作需要专业化,教师要经过岗位培训。心理咨询室应有专职教师负责和专项工作计划,有固定的开放时间和固定的场所。小学生心理咨询室的环境布置除了满足心理咨询的要求外,还要增加儿童特色,让小学生一进门就喜欢,仿佛进了社团就开心。

3.案例教育。小学生案例教育是对上述两种心理咨询的补充和深入。案例的对象应具有典型意义,可以是智力优秀的学生、智力批判的学生、模范学生和问题较多的学生。作为个案对象,学生可以让我知道也可以不知道,主要是根据研究的需要。案例教育一般需要长期的跟踪研究。一个学生在学校接触很多老师,最好以合作的方式进行案例教育,以负责人为主体,几个老师观察研究同一个对象。案例教育一定要详细记录,如观察笔记、谈话记录等。记录一定要真实,也可以写记录者的感受。要妥善保管学生的案例材料。原则上,学生的案例研究在学生在校期间不开放。

4.测试和校正。利用问卷、试卷等手段全面了解学生群体的现状,进而找出具有普遍意义的问题。测试量表应由心理学家专门设计,一般不建议自行设计心理问卷。测试的数据仅供参考,所有数据不要轻信,因为学生是活生生的人,不可能用数据来表达。通过测试调查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团体辅导、心理咨询俱乐部活动、案例教育等。分别进行,进行必要的预防和矫正,促进小学生的全面发展。

5.心理健康教育课。在心理健康教育试点班,尝试开展班级心理健康教育,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在试点班取得经验后,在全校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教师根据每个班级的不同特点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二、小学生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1.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仅靠学校实验是不够的。从更重要的意义上说,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主要依靠家庭教育,因为家庭是学生的来源和归属,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最终归结于此。因此,学校和家长应高度重视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学校应坚持不懈地向家长提出各种建议,引导家长开展小学生家庭心理健康教育。

2.天真的心灵需要更多的呵护。首先,家长要知道,孩子的心灵需要更多的关爱,从小关心孩子的心理健康是每个家长的义务。听听孩子们的声音。父母往往习惯自己说话,让孩子听话。在学校,一个老师面对几十个学生,主要是老师说小学生说话的机会相对较少,说心理话的机会就更少了。家庭应该是孩子心理倾诉的地方,家长要注意把倾诉的机会留给孩子。鼓励孩子多说话。父母不应该因为工作繁忙而忽视与孩子的思想交流。

3.宽容和克制都很重要。家长要平等对待孩子,在宽容孩子的同时,给孩子必要的约束。太宽容导致溺爱,太严厉导致小爱。学校提倡多鼓励和表扬学生。父母应该明白这个道理。孩子快乐的性格不会在训斥中养成。父母及时的表扬比其他物质奖励更能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性格。表扬孩子和约束孩子的不良行为并不构成矛盾。孩子快乐幸福生活的基础,始于鼓励和表扬。

4、亲近自然,接触社会生活。学校组织的学生社会实践和郊游是集体活动,不能代替学生个人的社会活动。家庭教育应该鼓励孩子接触自然和社会。放学后,让孩子们在空地上舒展身心。休息日,让孩子在蓝天下的草地上晒晒太阳,满身泥巴,亲近大自然。鼓励孩子参加社会公益活动,培养孩子为他人服务的行为和爱心,体验不同的学校角色、家庭角色和社会角色,体验丰富多彩的生活,有助于培养孩子完善的人格。

第三,小学生自我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1,学会放松。要让小学生知道紧张是一种正常的心理反应,可以通过想象、转移注意力、调整呼吸、体育活动、听音乐、唱歌、读书、睡觉等方式来调节和放松。

2.与人交谈。要让小学生知道自己有问题,学会求助,可以在学校找老师、心理咨询老师倾诉;可以和家里的长辈、亲戚、朋友倾诉;社会上也可以有说不完的话,比如心理咨询电话等等。你可以随时和人交谈,学会和人交谈一辈子。

3.学会写日记或周记。小学生要学会用笔和自己对话,用文字描述自己内心的轨迹,这对心理的健康成长有很大的帮助。老师和家长应该尊重孩子的隐私,并得到他们的允许来发表他们的日记。小学生不用太担心自己内心的秘密被别人知道。他们应该学会对他人和自己坦诚。

总之,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理想目标是打好快乐幸福的生活基础。当然,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不仅是个人的责任,也是全社会的责任,也为构建和谐社会、创造安全的社会环境打下坚实的基础。我想只要家庭、学校、社会共同参与,关注小学生的生活和心理健康,重视他们的内心世界,一定会培养他们健康的心理。

第三条

人类社会的快速发展对人的素质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和逐步深入,人们越来越重视人的心理素质。心理健康教育作为改善和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重要形式和手段,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那么教师应该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采取相应的措施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其健全人格的发展,形成乐观、乐观、坚韧、勇于克服挫折等个体心理品质。

关键词:小学生心理障碍心理健康健全人格

一、小学生心理障碍的现象及原因。

在学校里,有很多和普通人很不一样的小学生。他们表面自尊,内心自卑。肯上进但怕困难;有参与感但参与能力低;有强烈的自我实现欲望但自我实现方式消极。这些学生存在心理障碍,多为自我中心、自卑、孤僻、冷漠、嫉妒、不满、进取、破罐破摔等严重的逆反心理。

在教育实践中,我们发现大多数学生的心理问题是由不良的社会生活环境造成的。主要原因如下:一是父母溺爱。大部分学生都是独生子女,也有一部分家庭条件不错。他们被家里的明星宠着,“怕掉在手上”“怕化在嘴里”。这类学生在校生活自理能力差,对学习生活挫折的承受力差,自尊心强,但自信心差;喜欢表扬,但不能接受批评,甚至有严重的挫败感,厌学厌学。二是平时的高压教育。在社会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人们的心理负担越来越重,早、快、多成才的压力越来越大。社会、家庭、学校都存在功利主义倾向,使学生的学习充满功利主义。学校以分数和升学来衡量学生;一些父母急于让他们的孩子成功,让他们的女儿成功。学生除了完成学校的学习任务,还要参加很多补习班、兴趣班、超长班、外语班。他们高度紧张,心理疲惫,整天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导致孩子孤僻冷漠,甚至对各种学习、家长、学校产生逆反心理和敌意。第三是爱的缺失。主要发生在父母离异的单亲家庭或者生活特别困难的学生。孩子遭受父母离异,心理受到打击。如果父母对孩子的养育和教育处理不当,孩子就会自卑,缺乏自信和同情心,心理上受到挫伤,产生嫉妒、不满和不公平。第四是自身缺陷。有的同学长得丑或者身体残疾,有的同学冷嘲热讽,伤害心理。他们觉得自己不被尊重、不被理解、不被信任、不被容忍,产生羞耻、自卑、不上进、不公正、失望、说谎、无助、失落、与老师疏远、逆反心理等心理现象。五是生存教育的缺失。学生不清楚人生的意义和存在的价值,导致错位。正是因为这些原因,学生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

第二,关爱学生,进行心理疏导。

对于小学生来说,大多数心理健康问题都与缺乏关心、理解和信任有关。因此,做好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要求教师对孩子充满爱,对学生采取保护、爱抚、友好、关心、热情的态度,用关爱的精神教育心理失衡、心理扭曲的学生,通过心理安慰、心理指导、心理咨询等方式进行安慰和缓解。而不是思想道德说教或者心理健康知识讲解。那么,教师如何有效地对有心理障碍的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呢?

1.创造一个轻松和谐的环境。

老师和家长首先要创造适合他们心理成长的良好外部环境,抓住教育的契机,为他们选择和提供一些可读性强、适合他们年龄特点、内容健康的课外书,在帮助和纠正他们心理失衡时,结合重大节日多开展一些有意义的活动。平时组织学生观看健康影像,参观烈士纪念馆和革命烈士纪念地,举办歌咏读书会等。从而分散和转移社会对他们心理的负面影响。老师和家长应该放下架子,和学生交朋友,谈谈他们的想法,了解他们的真实想法。只有这样,纠正他们的不良心理才会有效。针对这些情况,我主要从三个方面营造宽松和谐的环境,让学生在健康的环境中慢慢纠正自己的不良心理,逐步培养自己健康完善的人格心理。

首先是建立一个团结互助、和谐友爱的班集体。通过班里互相帮助、互相学习、互相关心的活动,让学生对彼此有深入全面的了解,互相信任,建立平等友好的同学关系。要以平等真诚的态度帮助有困难和缺点的学生,让他们在学校里快乐轻松,从而增强他们的信心,激发他们的好奇心,鼓励他们的勇气,勇敢面对困难和挫折,理解、尊重和包容他人,在群体中发挥受欢迎的作用。

二是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在教学中,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采用启发式、快乐式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学得好、学得好、学得轻松。同时,注意引导和帮助学生逐步克服学习困难,增强他们学习的兴趣、信心和勇气,培养他们的合作和讨论精神。

三是营造丰富多彩、积极健康的生活环境。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体育活动,寓教于乐。利用主题团队活动,组织学生看自己喜欢的电影,讲故事,谈理想,谈未来,选择一些社会角色进行模拟表演,让学生进一步了解社会,了解自己的角色心理,把远大的理想和脚踏实地的学习结合起来,帮助学生逐步克服自己的缺点,完善自己的人格。

2.关注差异,用爱教学。

心理健康教育不同于一般的思想品德教育,要求教师更加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有针对性地实施教育。在我们的教育实践中发现,大部分小学生的心理健康并没有大的问题,问题主要是罕见的、长期的各种原因造成的。作为教师,尤其是班主任,从开学第一天起,就要认真全面地了解每个学生的相关情况,通过日常观察初步确定重点教育对象,进一步了解后再制定教育计划、方案和措施,循序渐进地进行教育和引导。

结论:总之,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一部分,作为整个教育体系的组成部分,是以心理学为基础的全新学科,是心理学理论的技术体现,是应用心理学认识的范畴,是直接为人们心理健康服务的独特理论和技术。目前农村小学还没有专职的心理健康教育老师,主要是班主任配合家长和各科老师,处处关注学生的心理状态,发现问题及时帮助他们,用爱温暖他们,启发、引导和提高学生在自我调节中的自制力,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从而帮助他们心理健康地成长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