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和历史论文
鲁迅先生曾经说过:“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更应该知道这句话,因为我们是未来社会的栋梁和希望,我们的价值观是社会变迁的缩影。当我们提到中国特有的传统民俗节日时,很多人马上会想到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中秋节、重阳节等等,从中我们可以深深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多彩魅力和魅力。民族节日包含了地方习俗、宗教信仰、伦理道德等多重文化因素,是民族历史文化长期积淀的产物。
2004年端午节,有媒体报道韩国要把端午节列入国家遗产名录,向联合国申报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遭到很多人的反对。今年有记者在端午节随机调查了一些大学生,很少有人能说出端午节的相关习俗。大家对端午节的印象似乎只停留在纪念屈原和吃粽子上,却连哪一天是端午节都没有概念,比如徒步、喝雄黄酒、赛龙舟。
相反,很多“现代人”却对情人节、愚人节、圣诞节等西方节日赞不绝口,仿佛它们并不那么时尚和现代。近年来,说外语、喝洋酒、买洋车、过洋节、穿洋装、取洋名的风气甚嚣尘上。有些人甚至想把自己的头发、肤色甚至内脏完全改造成“外来”的。种种现象让人不禁怀疑:我们的传统文化还会保留多久?以后会不会被一些国家“抢”或者“偷”?同时,令人担忧的是,从长远来看,这个国家将不再是一个国家。
问:
我们大学生的遭遇,
我们很多人在中国发生了什么?
作为一名大学生,虽然我不是特别推崇西方的节日,但对中国的传统节日还是不太了解,也不感兴趣。我们学校是理工科学校,完全偏向工科。学校里到处都是实验室,散发着浓浓的工科气息,缺少人文气息。我是一名理工科大学生,课堂上除了选修课和思政课,没有其他人文课程。作为大学,孔子《大学》开篇一句就提到“大学之道,在德之明,在人之新,止于至善”。开篇一句所谓的“德”,是指学生的人文素质和德性。学生这方面的培养需要我们中国传统文化的灌输和融合。大学不仅要教学生专业知识,还要教他们如何做人,包括各种礼仪、美德、人格等。忽视学校会造成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冷漠,使中国传统文化逐渐淡化。
在我们当代大学生心中,总是喜欢崇洋媚外。我们总觉得外国的月亮比中国的圆。我们这一代大学生是在麦当劳、肯德基、圣诞节、情人节等西方物质氛围中长大的,对我们国家的一些传统文化缺乏深入的了解,有的甚至不知道我们传统文化的一些常识。因此,我们必须建立一个传统文化的个人网络,以增强我们对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文化自觉”。
面对现代性对传统文化的冲击,我们应该积极适应和创造。传统必须和现在的时代相结合,要从传统和创造的结合上看未来。根据现代认知和需求对自己的传统文化进行解读和创新。传统文化大部分是我们民族的优秀文化。虽然有些民族文化和现在的时代有点脱节,但我还是想保留和传承,因为它们有自己的文化价值,有大学生民族精神的培养。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在当前西俗东渐的趋势下,我们在对待外来文化时,应该保持一种理性的“文化自我”。一方面,我们不能盲目追求西方文化,另一方面,我们也不需要惊慌失措,发出各种抵制外来文化的呼声。我们追求的是文化的多元化发展,努力做到“各美其美,各美其美,美与世界的和谐”,在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主流的基础上,实现与外来文化的优势互补,和谐生活。
世界文化是由不同民族和国家的文化组成的。文化是民族的,有自己的个性特征,是不同地理环境的性质和民族精神的凝结,是民族存在的证明和延续。文化是世界性的,有其存在发展和普遍规律,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和文明的果实。许多外国人知道中国的瓷器、陶器、书法和雕塑;在法国总统希拉克的办公室里,有一幅中国宋代仕女图,还有中国古代的青铜器。这说明,只有民族的才是最美最有生命力的,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韩国的实践表明,传统文化在其他国家得到了高度认可。文化本来就是为世人所享受的,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的“代表作”本身就关注“人类文化”,站在人类和世界的高度。其实国外的节日之所以被一些人提倡,正是因为背后有文化。端午节会不会被别人“抬走”,要看我们自己的态度,即如何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如何看待和学习外来文化,如何通过文化交流和创新发展自己的特色文化。
发展文化,必须在弘扬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创新兼收并蓄,必须在承认文化多样性的基础上相互尊重,共同发展。我们强调对传统文化的弘扬和对外来文化的学习,对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的扬弃是必不可少的。扬弃不等于从众和照搬,也不等于抛弃和全盘否定。文化通过交流传播,通过创新传承。文化交流必须依托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面对民族文化和外来文化的相互激荡,东西结合,优势互补,相得益彰,求同存异,融铸优秀文化。文化创新必须立足于当代中国文化建设的实践,面向本土文化与全球文化的合理融合,推陈出新,批判继承,创造改造,创造新文化。
让我们牢牢记住这句话:传统的是民族的,民族的是世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