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地质资料科普服务前景分析

赵姜爱玲

(三河065201,国土资源实物地质数据中心)

如何提高实物资料的社会化服务水平,是体现实物地质资料管理者素质水平的关键。目前,实物地质资料利用服务严重滞后,缺乏合适的服务产品和服务模式,配套基础设施尚不完善。本文从科普的角度探讨社会化服务的前景。

关键词物理地质数据科普服务

1物理地质数据的科普特征

1.1油藏中岩心和样品的完整性。

但凡是能符合进入国家核心库标准的岩心和标本,不仅配有相应的文字资料,而且具有突出的代表性、重要性和系统性,资料具有一定的完整性。如大比例尺调查项目中,从青藏高原1: 25万区域地质调查中产出样品、光学薄膜和薄片,大陆区划钻取深度5000米的岩心,“危机矿山”项目产出大量具有代表性的深部勘探岩心等。这些实物资料都代表了我国当前勘探调查的最新成果,具有不可替代的保存价值。实物数据的重要性不仅体现在项目的来源和科学意义上,还体现在让公众了解相关的知识和信息上。

从成本上看,我国长期积累的核心数据已达数千万米,国家正在投入巨资建设物理地质数据存储和利用的国家设施。这些投入能否更好的发挥价值,需要我们在科普的利用上投入更多的精力。美国岩心保存成本的核算参数为:历史遗留的岩心保存成本仅为原钻井成本的0.5%;近期岩心保存成本仅为钻井成本的0.05%;用于教育科研目的的保存费用不超过200年的钻井费用[1]。虽然中国国情与美国不同,在体制机制方面有困难或特点,如起步晚、硬件设施薄弱、人员负担重等,但降低成本、提高利用率永远是不变的目标。我们还需要付出百倍的努力,深入挖掘存储的实物资料的科普价值。

1.2从存储库中的物理数据提取信息的便利性

岩心资料是最规范、信息量最大的,既具有单孔纵向空间岩性信息的连续性,又具有区域地质的系统性和代表性。岩心的物理地质资料不仅信息相对完整,而且便于提取和利用。物理地质数据中心核心库已经初步具备信息提取条件。相比国内那些没有信息提取设备的地方核心仓库,物理地质数据中心提取核心信息进行科普要方便很多。例如,钻取的岩心可以提取图像扫描、物性测量、测井数据数字化、建立档案等基本信息。虽然这些基础信息还没有达到科普的要求,但是我们可以根据科普的需要有意识地提取其他信息,比如光学胶片的数字化。如何围绕一个科普主题提取信息展示给公众,让公众了解某一地区的地质矿产环境,了解矿产勘查、开发利用、环境保护等相关知识,培养公众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都是我们应该科普的内容。

实物数据的利用和社会化服务不仅要面向基础地质研究和矿产综合利用,还要面向矿山环境保护、生态修复、灾害防治和安全生产等一系列需求。只有开展技术密集型的数据综合利用研究和服务,才能形成可持续发展能力。单纯的收藏和保存已经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我们可以依托实物地质资料,为矿山企业和社会提供更好的综合技术服务。

2科普需求分析

科普的对象是青少年。如何吸引青少年的注意力,需要我们做更多的尝试。物理材料的科普利用离不开材料的综合研究和信息开发,需要建立一支技术支撑、管理先进、服务有效的高水平信息服务和技术服务队伍,大力开展科普事业,提高青少年对地球资源的环保意识,为未来人类资源的健康发展提供服务。

2.1国家需求

中国人口众多,幅员辽阔,地质条件复杂,许多地质现象、矿床类型、构造事件和环境演化标志在世界上都是独一无二的。新中国成立以来,地质事业蓬勃发展,取得了大量有意义的实物地质资料。长期以来,许多重要的实物地质资料分散在不同的部门、单位或企业手中,开发利用的难度很大,许多资料已经损坏或濒临损坏。显然,只有地质专家才懂得直接利用这些材料进行科普。利用物理数据开展科普服务迫在眉睫。

2.2体育中心科普发展的需要

物理中心的地球资源展厅已经建成半年了。在过去的半年里,除了“422地球日”,所有的时间它都在为专家服务。显然,这些设施的价值并没有发挥出来。国家批准成立国土资源部实物地质资料中心,承担全国实物地质资料的收集、整理、存储、利用和服务,建成总存储量40万米的全国实物地质数据库,是全国地质研究和地质调查成果的缩影和窗口,代表了我国地质调查、地质研究和资源勘查的水平,是国家形象和实力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实物地质资料科普服务的效果直接代表着国家的形象和利益。做好科普工作是每个科技工作者的义务。履行这一义务,需要建立一个良性的科普工作体系。

目前,物理地质数据中心的数据服务处于初步尝试阶段。如何借助现代展示技术,全面系统地开发实物地质资料科普服务产品,提供社会化公益服务,对于提高地质资料服务水平,促进地矿工作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战略意义。不仅对全国实物地质资料服务具有示范作用,而且对实物地质资料中心社会化服务的可持续发展具有深远影响。

2.3实物数据普及有待发展。

除了地学研究,更广阔的领域是地学科普。实物地质资料中心的科普服务不仅是落实国土资源部实物地质资料中心职能的手段,也是充分发挥国家投入巨大的实物数据库功能并转化为社会价值的有效途径。

实物资料的科普服务是基于岩心和标本的实物资料,并不具备水晶矿物、古生物化石、奇石等吸引人的特性,科普起来确实比较困难。但是,当我们将岩心的相关照片放大100倍,并整合相关的区域地质、基础地质、矿产地质和经济信息,展现其内在联系时,普通的岩心就会生动、形象,便于向政府机关、科研院所、地勘单位、高校和公众提供科普服务,使宝贵的实物地质数据资源得到有效利用。目前我们的科普只停留在核心展示和成果介绍的初级阶段,很难引起大众的关注。

科普服务的系统化实施和科普技术的全面应用,将有助于从根本上改变实物地质资料的传统服务模式和被社会边缘化的局面,使实物地质资料服务在现代化、信息化的基础上更加普及,进一步展示我国丰富而独特的地质资源和矿产资源,体现地质勘查和地学研究的丰硕成果。

3科普服务前景无限。

3.1实物资料的科普和博物馆的不一样。

科普需要采用各种信息技术手段。结合传统的实物展示形式,将实物数据展示和相关数据展示有机结合,集中展示地质调查成果和地学研究进展。在展览内容上,结合丰富的地学知识和通俗易懂的背景资料,采用成熟的地学模型和稳定的信息多媒体技术和设备,可以保证科普展览的质量和效果。

实物地质资料中心的科普与地质博物馆的科普在展示形式和实物概念上有相似之处,但在展示内容、服务功能、资料内涵和科学水平上完全不同。

首先,博物馆是各种标本的外观和意义的展示,特点是稀有性和特殊性;实物资料的展示是对标本中所包含的地学知识、研究进展、调查结果和科学证据的展示,以系统的科学知识和研究成果为特征。其次,实物地质资料的展示属于地质矿产成果的档案信息展示。科学系统的内容是地学研究证据和成果的浓缩,具有考证、依据和参考的作用,具有再利用和再研究的价值,这是博物馆很难做到的。再次,展示的实物地质资料,通过配套的专业研究报告、图片、模型、专家著述等文件和辅助资料,更加客观真实地反映了我国的地质环境和资源矿产状况。与地质博物馆中简单的实物标本展示相比,实物地质资料展示更具完整性、系统性、代表性、知识性和研究性。显示的物理地质数据不仅可以用显微镜观察和拍照,还可以取样测试。所以实物地质资料的展示是博物馆不可替代的。

3.2社会化服务需要创新

通过信息科学的普及,可以建立一个生动、形象、系统、全面、现代化的实物信息展示服务体系。一是直观形象地展示中国的区域地质特征、成矿条件、资源潜力、环境条件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二是展示我国地质工作成就,反映地质研究水平;三是反映馆藏实物类型和数据价值、信息开发能力和服务水平;四是为社会提供更加具体生动的地学知识,使地质科学贴近人类社会和生活,使人们充分认识所面临的资源和环境问题,树立可持续发展意识。

为了更生动地开展科普服务,满足公众审美欣赏和知识吸收的特点,我们需要收集形成实物资料的所有相关材料,包括地质背景、地质景观资料、研究报告、相关工作过程图片、文件及其他辅助材料、专家组资料、论文等。,确保展示材料具有丰富的科研背景、技术手段背景、专家背景、新闻宣传背景等。,充分反映材料的科学价值和历史发展。同时,对展示资料的收集过程和查阅过程要进行录像记录,确保资料背景生动、真实、系统,体现地质工作的科学内涵。

4结论

综上所述,实物地质资料科普服务是实物地质资料中心必须做好的公益事业。实物资料的管理、收集和综合研究与科普服务并不矛盾。只要每一位科研工作者以科普为己任,在日常工作中从科普和公众、社会发展的角度来规划和安排编辑资料,我们就一定能够为社会提供一流的物理地质科普服务。

参考

张业成。国内外实物地质资料管理现状比较及对策。北京:中国迪达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