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论文写作的基本知识和学习方法

议论文写作的基础知识

(1)议论文写作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

1.论点:是作者对所讨论问题的看法和意见,是议论文写作的灵魂。议论文一般只有一个中心论点,有的议论文还围绕中心论点提出几个分论点。有必要区分中心论点和分论点。论点应该是对作者观点的清晰判断和完整陈述。这是一个概括力很强的句子。可能在文章的开头,也可能在文章的中间或结尾。很多时候文章的标题就是一个中心论点。如果文章中没有适合做中心论点的句子,那么就由我们来总结。

此外,还可以通过表达肯定或否定的关键词找到论据,如“认为”、“必须”、“因此”、“想要”、“是”、“不是”。

2.论点:是证明论点的材料。它受论点支配并为论点服务。

有两种类型的论点:事实论点和理论论点。

事实论据:包括有代表性的案例、确凿的数据、可靠的历史事实等。所用的例子可以是具体的,也可以是一般的。如果用事实来证明论点,同时,用例子来论证。

理论论证:指经过人民实践检验并为社会所认可的正确理论,包括社会科学理论,如哲学理论;还包括自然科学的原理、定律、公式,以及谚语、名言、寓言等。

注意,有时候理性的论证也指作者的推理。

论证的作用:无论是事实论证还是理性论证,作用都是为了证明作者的观点,但是我们在阅读的时候,要分析哪个观点是作者直接或间接证明的。答题时往往要求回答的是直接证明的点,不一定是整篇论文的中心论点。

3.论证:指运用论据证明论点的过程和方法。它是论点和论据之间的纽带。议论文解决“需要证明什么”的问题,议论文解决“证明什么”的问题,议论文解决“如何证明”的问题。

(2)议论文方法。常见的有四种类型:举例论证、原因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

1.举例论证:列举结论性的、充分的、有代表性的例子来证明论点;

比如《质疑的精神》一文举了以下例子:牛顿想问为什么一个苹果会掉到地上,从而建立了“万有引力”的理论;瓦特把水壶水的沸腾作为一个问题来研究,发明了蒸汽机。释迦牟尼探索了非常普遍的生命现象,创立了佛教。孔子看到祠堂里的一切,就提问,向老子行礼,成为世人敬仰的圣人。本文通过列举四位名人的例子,论证了质疑精神的价值。

再比如,《谈骨》一文列举了三个例子:南宋宰相文天祥率领忠诚的反对派元军,被俘后誓不投降,慷慨赴死;在古代,穷人宁愿饿死也不愿吃食物。民主斗士闻一多面对国民党特务的暗杀,怒不可遏。三个例子从不同角度证明了“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这个中心论点

2.推理论证:用马列主义经典著作中的精辟见解、国内外名人名言、公认的定理公式来证明论点。

如《论求知》第十段列举了六种科学知识的作用:“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明智,演算使人精密,哲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深思,逻辑修辞学使人明辨”,得出“知识可以塑造人的性格”。清单丰富翔实,结论令人信服。因为论证中引用的材料都是经过客观现实证实的科学结论,或者是人们公认的真理,理论权威,思想深刻,所以具有无可辩驳的力量和说服力。

比如在《沉沦》和《完结篇》一文中,文章引用了《辞源》中“沉沦”的两个出处,作为古代汉语的权威工具书,作为理论论证具有一定的权威性,而这两个出处有力地论证了“沉沦”和“完结篇”不是一回事,不能处于中间。

3.比较论证:将正反论证或论点进行比较,在比较中证明论点。

比如,纪念白求恩,把白求恩的“对工作的极端负责,对同志和人民的极端热忱”,和很多人对工作的不负责任,“对同志和人民的冷漠”,“冷漠,无动于衷”相提并论;本文通过对白求恩“以医疗为职业,在技术上精益求精”与“一群鄙视技术工作,认为没有出路的人”的对比,具体论证了学习白求恩的* * *生产主义精神。

再如:《思与行》一文将“有的人只会做梦不会做事”与“有的人只会做事不会思考”进行了对比,指出了其危害,论证了“思与行密不可分,必须联系在一起”。这样,正反对比的运用,使是非明朗化,使人摒弃错误,接受正确,增强了论证的效果。

比较论证是一种综合性的论证方法,可以包括事实的比较、道理的比较、效果相反的比喻句的比较。有时候一段话不止一个论证方法,我们必须把它们都找出来。

4.隐喻式论证:用人们熟悉的事物作为证明论点的隐喻。

再比如《论知识》第四段用一组“人性如野花野草,为知识而学如剪枝移植”的比喻来论证“知识可以提高人性”。用这种方式写作使论点容易理解。

论证方法有其作用:

用实例和典型案例进行论证,可以增强文章的说服力,让人信服。

说理,引用名人名言和古代经典,可以提高文章说理的权威性和可信度。

(3)议论文的结构。

关于议论文的结构有两种观点:

第一种方法:议论文最基本的结构是提出问题(也叫引子)、分析问题(也叫本体)、解决问题(也叫结论)。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逐层讨论结构,称为“纵式”;首先是平行发展的话语结构,称之为“横体”。(此方法用作理解)

第二种方法(考试):议论文的议论文结构大致可以分为三种形式:

1.“全除”公式反映了作者演绎推理的思维形式。它先提出一个话题或论点,然后从几个方面进行论证。

2.“除和”的形式体现了作者归纳推理的思维形式。它首先从几个方面分析了要讨论的问题,然后对结论进行了逻辑归纳。

3.“总-除-总”模式,这反映了作者综合运用演绎推理和归纳推理的思维形式。首先总是提出一个论点,然后从几个方面进行论述,最后总结全文形成结论。与前两种结构形式相比,这种结构形式的介绍、理论和结论都比较完整和普遍。

(4)议论文的语言——准确性、概括性、生动性、鲜明性。理解关键词的意思,评价文章的语言风格。通过语境,联系文章内容和论证特点,理解词义,分析语言,评价语言风格。议论文的语言风格与作者的生活、性格、经历有关。有的简单质朴,有的含蓄幽默,有的优雅华丽,有的清新自然。

1,一篇内在质量很好的文章,如果“脸”(字迹)很恶心,其评分往往不理想。为什么?一是单词和卷子差,会根据评分要求扣分。第二,试卷的“面子”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了考官的阅卷情绪。漂亮工整的文笔是一篇文章最好的“外衣”,直接有效地形成审稿人的评分印象:一是笔画要清晰。清晰的笔画和正确的字体会给审稿人留下很好的印象。反之,龙凤舞,一路狂草,却难以辨识,即使文章写得再好,也难以让人欣赏。其次,字体要适中。字体过大,卷面拥挤混乱,不雅。字体太小,读起来极其费力。同样,尽可能少地改变它。如果你想改变它,你也必须以一种标准化的方式改变它。不要乱涂乱画,在纸卷表面留下醒目的墨点,造成凌乱感。

拟定一个好问题

主题是文章的眼睛,是文章传达重要信息的重要部分。由于处于文章结构的顶端,文章标题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到审稿人对文章的第一印象。议论文拟选题的基本要求是:在准确的基础上力求醒目、舒适。具体可以是形象、生动、简洁、别致、工整等等。总之,最好能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或者让他耳目一新。

议论文的标题要符合文体特点,条理清晰,让人一看标题就知道其目的。观点鲜明的文章最受审稿人的欢迎,因为它们具有清晰透明感,能够传达文章的大致内容,便于审稿人准确快速地把握整篇文章的基本内容。如“诚信不能丢弃”、“科技与人文的齐飞”、“移植记忆、创新的黑仔”、“坚强——我不朽的信仰”等都是很有特色、引人注目的好话题。在鲜明的基础上追求形象、生动、个性,是对议论文写作的更高要求。这种短文能抓住读者的眼球,让他一看就想看这篇短文,效果很奇妙。比如文章的中心是“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标题是“在别人的唾沫里学会游泳”,潇洒中透着几分幽默,让人一目了然的感觉。

有一个好的开始

高尔基说:“(开头)它就像是在音乐中定调,整首歌的音调都是它赋予的,这也是作者花费时间的地方。”议论文的开头要讲究“短、快、美”。简短,就是要简洁,最好把三两句话分成段落,介绍这个理论。简短的开头可以避免冗长,短句分成段落,突出其内容在空间上的重要性。要快,就是快速进入正题。最好用几句话指出文章的基本观点或主题。因为评分标准里有“明确中心”的规定。开头确定中心,有利于审稿人打分,也有利于作者讨论,避免主题不清、中途换话题等写作禁忌。美丽意味着精彩。这也是传统文论中提到的“凤头”。精彩的开头最突出的作用就是吸引考官,给考官留下好印象。文章开头要精彩,运用比喻、类比、排比等修辞手法引入论点。也可以引用名言、讲寓言来引入话题。

4.把第一句和最后一句写在中间段落。

议论文结构是否严谨,组织是否清晰,论证是否严谨,论证是否典型,取决于中间段落的写法。结构、组织、论点、论据是议论文评分的重要规则,所以写议论文要尽可能符合这些标准。

常见的讨论方式有:第一句是小论点或承上启下的过渡句;中间以小论据为主,运用恰当的事实和理论论据,或者对现实生活中的一些现象进行分析和推理;最后结合讨论内容写一两句总结性的话。首句和末句的写作最为重要,可以直接勾勒文章的脉络,展现全文的论述思路。此外,文章的整体论证结构经常使用正反对比。很多道理只要从双方说,基本上可以严格讨论。在考场上熟练运用这种作文模式,可以快速的开始写作,减少错误,节省时间。同时可以使考官方便地按照评分标准给中等以上的分数打分,避免不利于考生的个人评分因素。

5.典型而生动的论据

论点是议论文的灵魂,分论点是支撑这个灵魂的骨架,论点是议论文的血肉。一个人要丰满多彩,只有灵魂和骨架,没有血肉,这是不可思议的。同样一篇议论文,只有中心论点和分论点不能称之为文章,还必须有典型的、生动的论点。

典型论据是指能充分反映事物本质的有代表性的事例和名言。首先要求真实,与题目相关。其次,我们应该抛弃旧的论点,使用新的论点。有的同学在作文中记住了几个经典论点,如司马迁、居里夫人、张海迪,并从不同角度加以运用,把它们当作万花筒。事实上,即使这些争论是典型的,它们也不引人注意。反之,选择“人无我有,人有我”的新论点会更好,让评论者在阅读时有新鲜感。另外,有些同学习惯用古例讲道理,整篇文章未能联系实际,没有时代的活水,也达不到充分说理的目的。最好引用媒体普遍关注的时尚语句和事例来辅助推理,加强推理的针对性和时代感,使文章更有说服力。

绑尾巴

结尾是全文内容发展的必然结果,是文章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著名作家师陀曾经说过:“写一篇文章,不管它有多长,我们都应该首先考虑结尾。有了结尾,怎么开始,中间怎么安排,就解决了。”好的结局应该像豹尾一样,响亮有力,令人警醒,催人奋进。比如鲁迅的《论雷峰塔的倒塌》,结尾只有两个字:“活该!”短短两个字可谓言简意赅,穿透了论文的背面。

其实一篇文章的结尾有时候比开头更重要。因为评分员是看完结尾才开始评分的,它的质量直接影响评分员的评分心理。李渔曾说:“文章的结尾,要用谄媚的文字俘获灵魂,让它在画卷上流连忘返,若有难言再见。”如果结尾有这种效果,整篇文章会增色不少。议论文结尾要收集全文,突出中心论点;要体现全文结构的紧凑性和完整性,不能草草撤退,也不能画蛇添足;语言要清脆有力,清晰响亮,鼓舞人心,催人奋进。

7.语言形象流畅

语言项目是作文评分的重要标准。议论文的语言要准确、生动、形象。有些同学写议论文时,往往摆出说真话的架势,为了推理充分透彻,把哲学原理、辩证法的术语都搬出来了,效果却适得其反。

一个道理有1000种说法,尽量选择生动的说法。为了表现生动的效果,除了运用比喻、类比、举例等论证方法外,生动甚至华丽的语言必不可少。例如,一篇评论入世后中国文化会是什么样的文章引用道:“入世后,全球文化进入资本雄厚的国家,以满足或抵制民族主义情绪。中国文化人需要学习的是如何享受首都的幸福。”这段话虽然简洁,但是很简单。如果稍加修改,就会令人眼花缭乱:“入世后,全球文化随着资本的凶猛之风而来,以满足或抵制不再史诗般豪迈的民族主义情绪。中国文化人需要学习的是在首都快乐地跳舞。”同样的推理,修改后,虽然语言复杂,但妙趣横生,令人赏心悦目,没有枯燥感。

修改议论文的语言,注意比喻、排比、对偶、重复等修辞手法的运用,形成文章优美流畅的感觉;注意使用假设句、反问句或整句,使文章更加无可辩驳。虽然修饰语言的力量不是一蹴而就的,但只要日积月累,自然会有进步,会让人有山河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