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是什么让中美的民主选举制度如此不同?

从媒体时代的政治选举看中美民主进程的差异

通过比较中美两国的政治选举制度,分析媒体参与的不同方式,考察媒体与政治选举的关系,进而得出中美两国民主进程的差异。并由此探寻中国民主社会的文化发展方向。

关键词:媒体政治选举民主差异

文本:

媒体的渗透

媒体一直是统治阶级操纵社会意识形态、引导社会舆论的强大宣传工具,以维护其统治地位,对社会实施有效的政治控制。任何经济活动都和政治活动一样,只有借助于信息传播这一基本的社会过程才能顺利进行。社会对经济活动的管理和控制离不开媒体。自20世纪现代大众传媒特别是电子传媒出现以来,人们的时空观念发生了巨大变化,大范围的思想交流和传播日益便捷和频繁,使得形成大规模舆论乃至国际舆论成为可能。大众传媒不仅可以通过为公众提供表达意见的机会来表达舆论,还可以通过设置公共议程来引导舆论。作为广告载体的大众媒体。其经济影响的实质是媒体对社会的一种经济控制。借助广告,企业和其他经济实体可以提高知名度和美誉度,获得市场竞争优势,获得对产品定价、成本控制、销售渠道和公众声誉的更大控制权。再次,媒体中的广告通过宣扬某些价值观对人们的经济行为产生影响。抓住了媒体主导的信息产业,也就抓住了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的枢纽。这样,大众传媒不仅作为一个产业成为社会经济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由于其在整个经济产业中的基础性作用,成为控制经济文化发展的关键角色。基于大众传媒贯穿于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生活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我们把它发挥重要作用的时代称为媒体时代。

媒体拥有的民主权力

在自由主义盛行的西方社会,媒体一直被认为与信息的自由流动、意见的自由表达和民主的最大实现紧密相连。社会学家c·库利“印刷意味着民主”的著名论断,表达了大众传媒启迪民智、解放思想、整合民意的民主力量。

概述了现代大众传媒的作用。投票权本身就是民主的保障机制,但民主的实质性保障来自于公民能够获得信息和面对意见制造者压力的条件。大众媒体在民主保障机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媒体不仅为选举提供了舞台,还在这个舞台上扮演了演员的角色。它不仅报道权力斗争,而且参与这些斗争。

选举体现了民主。

选举制度为选民选择他们信任的代表组成国家机构,从而实现国家权力的转移提供了制度保障。选举制度为选民监督权利的行使和在一定条件下改变权力的行使提供了重要途径。是促进民意形成和表达,提高选民民主意识的重要手段。是缓和社会矛盾、缓解社会危机、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举措。更重要的是,选举是体现主权在民原则的最重要环节。选举是民主的主要形式,民主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选举,但选举不是民主的唯一形式。把选举等同于民主是一种机械的理解。为了标榜民主,把所有相关的程序和活动都规定为选举的形式,但实际上并不能真正执行。后果可能导致民主流于形式,失去本质,成为假民主。民主的本质应该是人民拥有充分的决策权,决策权可以通过“肯定”或“否定”或“罢免”来行使。只要真正行使了这两种决策权中的一种,就是充分民主。中国的政治选举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通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我国宪法规定,年满18周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除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以外,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每届任期五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会议每年举行一次,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会议每年至少举行一次。中国选举法还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名额不得超过3000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设立常务委员会,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行使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职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通常每两个月召开一次会议。

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主要有四项:立法、监督、人事任免、重大问题决定。这也是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通过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主要体现。中国建立了以农村村民委员会、城市居民委员会和企业职工代表大会为主要内容的基层民主自治制度。广大人民群众在城乡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中直接行使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权利,在其基层组织的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中行使民主自主权,已经成为当代中国最直接、最广泛的民主实践。

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基层村民委员会的代表是选举产生的,但各级人民政府的负责人不一定是选举产生的,而是由上级政府任命的,但要接受同级人民代表大会的监督和考核。被任命的政府负责人应当每年向本级人民代表大会作年度述职报告,人民代表大会可以随时对其提出弹劾和罢免。他能否留任,由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信任投票决定。考核合格者方可留任,留任者任期届满可调任或提拔。考核不合格者,由人大解聘,待其任职或降职后方可任用,不得提拔。解聘造成的空缺,由上级重新聘任。这种任免权与罢免权分离的方式,不同于选举,但也能充分反映民意,所以是一种有效的民主形式。这种方式符合国家统一、政令畅通、一党执政、党管干部的要求,适合实际国情,能把民主和集中有机地结合起来,易于实施,效率高,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充分民主的最恰当方式,是当前政治体制改革的关键。

美国的政治选举

一般来说,在总统选举年的6月,每个政党由每个州的代表参加全国代表大会,提名总统候选人。总统候选人的提名通常在大会的第三天或第四天举行。在所有州都提出候选人后,国会议员将通过个人投票选出自己的总统候选人。

第二阶段是政党提名的候选人在全国范围内竞选。这种全国选举是总统选举过程中的关键环节,一般在总统选举年的9月至11举行。竞选活动的主要内容是向选民介绍本党的政治主张和候选人自己的施政纲领,向选民做出各种承诺,尽可能赢得选民的支持。直到九月的第一个星期一之后,正式的总统竞选才正式开始。选举的形式包括在全国各地发表演讲,会见选民,与对手进行公开辩论。

第三阶段是各州选举他们的总统选举人。根据美国宪法,总统是由选民选出的选举人选出的。每个州的选举人数量等于参众两院议员的总数。联邦政府所在的哥伦比亚特区在国民议会中没有代表。1961年生效的宪法修正案给了该区三个选举名额。因此,目前中国50个州的总统选举人总数为538人。一旦总统候选人获得270张选举人票,即全国选举人总数的一半以上,即可宣布当选。因此,各州选举总统选举人的那一天也被称为总统选举日。由于总统候选人的提名是在党的全国代表大会上进行的,而总统选举人也是由政党选举产生的,一般情况下,选举人总会投自己的总统候选人一票,所以总统选举人的选举实际上相当于总统选举。

在最后阶段,总统选举人将通过在总统候选人中投票正式选举总统。各州选举总统选举人时,这些人组成选举人团,在选举年6月65438+2月的第二个星期三后的第一个星期一,在各州首府所在地分别投票选举总统和副总统。根据美国宪法,总统任期四年,只能连任。

媒体运作决定美国政治选举。

在美国,媒体无疑是一个选举年中占主导地位的竞选工具,它已经成为联系候选人和选民的主要纽带。曾几何时,政党履行这一职责,政党印制的传单和政党地方官员的上门游说是竞选信息的主要来源。电视影响总统竞选最典型的例子是肯尼迪和尼克松之间的电视辩论。1960年,竞选辩论首次在电视上播出,画面显示约翰?肯尼迪和理查德·德德?尼克松的对抗。在整个辩论中,肯尼迪显得自信而放松。在他咄咄逼人的攻势下,尼克松不得不采取守势,显得焦虑不安。肯尼迪的表现增加了人们对他的支持,如独立选民和因年龄和宗教而尚未拿定主意的选民(人民长期反对天主教徒当选总统)。尼克松虽然当了八年副总统,但在辩论中并没有充分发挥这一优势。这场辩论使人们的天平向肯尼迪一边倾斜,他赢得了激烈的竞争。

媒体报道关注的是总统候选人的竞争和形象,而不是他的政策和观点。竞选过程的报告分为两个层次。一个是竞选报告,包括候选人的形象、竞选策略、投注资金、在民意调查中的排名、公众反应等等。另一个层面是问题汇报,指候选人的政治纲领、方针政策、领导能力以及在重大问题上的立场。在竞选报道中,媒体大多绕开国家政策问题,聚焦政治博弈。呈现在选民面前的竞选,不是政策辩论,而是候选人之间用演讲、集会、记者会、旅行进行的权力斗争。记者营造了一种竞争氛围,阿顿称之为“情感环境”。候选人必须能够树立一个受欢迎的媒体形象,包括外貌、谈吐、举止、个人品行等等。

1968年尼克松第二次参加总统选举时,聘请专家塑造了一个温和、友好、有魅力的“新尼克松”形象。尼克松的新形象证明是成功的。综上所述,大众传媒作为一种重要的政治武器,越来越被总统候选人所利用。他们通过媒体在选举中推销自己,赢得舆论支持,从而赢得选举。杜克大学政治学教授大卫?巴伯在《政治的脉搏》一书中说:“总统政治发生了一场革命。民主党和共和党不再控制他们旗手的选举,而是一个新的国王制定者群体:记者。”

美国政治选举的黄金门槛

根据美国宪法,任何在美国出生、年满35岁、在美国居住超过14年的公民都可以成为美国总统。但是,在早期的美国宪法中,也有财产权可以限制总统职位。换句话说,美元和美国大选之间的不解之缘早就结下了。事实上,这一关于金钱的规定,在宪法中已经消失,现在出现在一些具体的联邦法规中。在美国这样的程序性国家,这样的规定意味着一个没有钱的美国人不能成为美国总统。2200万美元的门槛有人曾经拿美国大选开玩笑,说“美元的政治作用就是站在竞选门口,让门开着”。很难想象,在华盛顿、亚当斯、杰斐逊的时代,要花这么多钱到处拉票。

1789年,美国第一任总统华盛顿坐火车参加全国巡回选举,只花了几百美元。但最终,原本为实现“理想国”而设计的制度设计,还是逃不过“利益”的扭曲,竞选资金开始疯狂增长。然而,这项法案的效果很容易被实际的政治运作所回避。原因是在2002年之前,相关联邦法律只对候选人接受和使用政治捐款进行了严格限制,而对政党使用政治捐款没有任何限制。于是,在1996大选中,虽然两党候选人筹集的资金并不令人意外,但两党在大选中的实际开支却一举超过30亿美元。由于克林顿筹集的资金明显远远超出* * *和党的预期,为此,* * *和党在国会展开了对克林顿筹款活动的调查和一项寻求改革总统选举的立法。这当然遭到了在国会中占多数的民主党的反对。这两项法案都没有结果,最终促成了2000年创纪录的37亿美元。

烧钱的方式做过美国总统,大部分都是名门望族。当然,少数例外也足以让我们重温那些我们耳熟能详的经典美国梦,那就是丑小鸭变身白天鹅——从草根出身,奋斗半辈子,个人奋斗,家庭出身,娶个好老婆,从天而降,最后有所成就,出人头地。罗纳德·里根演绎了这样一个近乎极致的美国梦,从好莱坞的三流演员一跃成为美国历史上最有魅力的总统之一。然而,即使是里根,如果没有强大的财政支持,也可能永远当选不了美国总统。

中美民主政治的差异

麦奎尔认为,大众传媒是一种权力资源,是话语权的倍增器,是塑造社会生活形象形式的主要途径,是获得威望和对现实生活产生重要影响甚至操纵的关键途径。正是大众传媒“言传身教”的能力,使得美国政客急于利用它占领公共话语领域,从而控制舆论,宣传自己,影响受众。这是美国媒体在总统竞选中具有重要作用和影响力的主要原因。从美国公众的角度来看,他们对“民主制度”的善意解读,客观上为大众媒体介入选战提供了可能。投票权本身就是民主的保障机制,但民主的实质性保障来自于公民能够获得信息和面对意见制造者压力的条件。由此,美国公众认为大众传媒在民主保障机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只有通过这一中介才能参与总统选举这一盛大的“民主活动”。虽然他们可以通过大众媒体更多地参与竞选活动,但这也减少了公众与候选人的直接接触,拉大了他们之间的距离。二战后,美国的政治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人们对政党的观念越来越淡薄,政治行为包括选举投票反复无常。一些政治学家和传播研究人员认为,这种变化与大众媒体的作用不断扩大密切相关。特别是电视成为公众信息的主要来源,人们可以从电视上直接看到政治活动的场景和人物,从而做出自己的政治选择,而不必通过参与政治活动来介入政治生活。可以说,人们更依赖媒体,而不是政党的活动。而大众传媒提供给大众的,真的是对“民主制度”本身的反思吗?在美国完全市场化的传媒业的今天,总统选举作为一个典型的媒体事件,带给大众的更多是娱乐,它只是一个相互交流的公共话语。

从大众传媒自身来看,之所以不遗余力地参与总统选举,成为一种重要的政治武器,是希望通过这一全国乃至世界知名的事件获得更多的经济利益。在这种利益的驱动下,媒体不可避免地变得越来越急功近利,往往为了赢得新闻战而违背新闻原则和新闻职业道德。去年10月8日165438上演的戏剧性一幕可以充分说明这一点。美国总统大选结果悬念已久,各大媒体无疑在这场史无前例的混乱中扮演了重要角色。福克斯电视台为了抢新闻,无论小道消息从何而来,都仓促宣布小布什当选,而其他各大电视网也不甘落后,在仅有一点线索的情况下炮轰这一“结果”。这个笑话的严重后果可想而知,所以也可以说是为了新闻时效性而对真实性原则的最大破坏。而且后来有报道说,福克斯电视台率先做了这个报道,是因为小布什的一个亲戚在他的新闻部门工作,正是他向电视台提供了小布什获胜的消息。在这样一个充满利益的竞争中,如果大众媒体真正发挥其社会作用和影响力,就应该坚持新闻原则,更加注重自己的职业道德。

综上所述,当代大众传媒与美国政治制度的相互依存已经达到很高的程度,总统竞选就是最有力的证明。由此,媒体充分发挥了其政治话语权,而总统竞选更像是媒体策划的仪式和表演。不可否认,被称为“政府第四部门”的美国大众传媒,因为有了第一修正案的保护和经济独立的支持,获得了相对广阔的经营空间和有利的经营环境,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摆脱政府控制,成为社会举足轻重的政治力量。但是,这并不意味着美国大众传媒可以游离于美国社会的主流价值观之外,它的新闻价值观始终服务于现有的社会秩序。媒体和政府都致力于同一个目标——维护民主制度和现行制度。通过分析大众传媒对美国总统选举的影响,也许我们可以更深刻地认识到这一点。

以上对大众媒体意识形态渗透的分析,反映了资本主义条件下媒体政治控制的特殊情况。事实上,在阶级社会中,媒体作为政治控制的手段被统治阶级所控制,这是一个普遍的客观事实,不管它是以什么形式出现的。在当今中国,中国执政党* * *明确提出“新闻媒体是党和人民的耳目”的思想,要求新闻媒体坚持党的领导,在巩固无产阶级意识形态、维护国家政治和社会发展稳定、为现代化建设提供思想政治保证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当然,由于统治阶级的立场不同,不同社会形态的媒体政治控制功能有着本质的不同。民主差异比较

总结起来,中美两国民主进程的差异表现在以下六点:

第一,中国人民通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由于与媒体控制紧密相连,国家政务的公开性和透明度不够。美国政治选举与媒体力量密切相关,国家政务的公开性和很多领导人的信息都是高度透露的。

第二,中国的全国人大和地方各级人大都是民主选举产生的。代表大会每年举行一次,任期五年。美国总统任期四年,只能连任一次。相比之下,中国的政治权利持有者比美国的任期更长,选举更少。

第三,中国政府负责人接受NPC人大代表的监督和审查,媒体在政府事务中只有一定的批评地位,公众对政府事务的监督和交流是狭窄的。美国政府首脑接受本国政党和对手政党的监督,政党利用许多大众传媒扩大了公众对美国政府事务的监督。

第四,中国政治选举的开放性和影响力不高,媒体的推广力度较低。美国的政治选举是公开的、盛大的,媒体宣传也与之紧密结合。

第五,中国政治选举参考能力单一,因政绩或文学成就而推荐。美国政治选举中评估能力的多样性,如形象、策略、能力和公众声望,都可以成为政治家才能的展示方面。

第六,中国的政治选举时间短,范围小,支出低,省钱。美国政治选举时间长、范围广,“劳民伤财”。

由此可见,中国政治民主的公开性和透明度较低,在与大众传媒的协调中没有找到一条健康、有序、和谐的道路。由于大众传媒设施的不完善,公众对政府事务的大众监督也未能做到科学合理。值得夸耀的是,在我们蓬勃发展的发展中国家,存钱是非常重要的。远没有美国的铺张浪费,也是我们政治民主理财合理性的一大体现。民主政治的现实是,中国的民主化进程还处于相对落后的地位,一个亟待发展的民主社会必然要求找到一个走上正轨的民主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