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对经济学思维方式的评论
在倡导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新时代,经济学的思维方式是我们不可或缺的思想工具。遗憾的是,很多对经济问题有强烈见解的人,往往无法用经济学的思维方式去思考经济事务。公众舆论通常关注公共政策的明显后果,但经济思维模式不仅关注公共政策的即时后果,还试图阐明其无意后果,这些后果是长期的,通常是隐藏的。强调无意的后果,使人在用经济学的方法思考日常但复杂的问题时,能够“跳出框框”。
《经济学的思维方式》这本书的作者是三位美国经济学教授。他们一再强调经济学的思维方式是看重个人的,因为实际上只有个人在做选择和决策,一切社会经济行为的主体都是有血有肉、有感情、有思想、有偏见、有立场、有追求、有思维、有盲点的个人。
边际分析
经济分析本质上是边际分析。很多经济学家甚至用“边缘主义”这个词来指代所谓的“经济学思维方式”。经济学理论是边际分析,因为它假设人们的决策是通过比较预期的额外收益和预期的额外成本做出的,收益和成本都是站在决策者所在的边界上衡量的。在经济决策中,除了边际收益和边际成本,没有什么是重要的。一个知名作家讲过一个小故事,一个年轻人吃馒头,吃到第五个的时候,他说饱了。他还说,如果一开始就吃第五个,就不用吃前四个了。作者不知道第五个馒头是“边缘馒头”。如果他懂边际分析,就能很好地解释他所描述的那个年轻人的“可笑”。所以经济学的思维方式认为,一切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的,一切事物都依赖于其他事物并受其他事物的限制。“这个或那个”的常识性错误是可以制止的。
……
-来源价值中国网胡
与目前的教科书相比,这本书是一个根本性的变化。.....正如这本书的标题所揭示的,经济学的优势在于它是一种思维方式。理解这种思维方式曾经是(并将永远是)经济学对社会科学的革命性贡献,这有助于我们增强对周围世界的理解。——道格拉斯·诺斯,1993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
保罗·海恩等人的《经济学的思维方式》是我读过的非经济学专业最好的经济学教材之一。——张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院长。
这本书从思维方式,从个人到社会,从微观到宏观,从主流观点到非主流观点,从历史到现实,介绍了各种经济知识。可以说,这本书的内容是相当全面的,只是切入点不同,组织和写作的方法也不同,更容易让普通读者阅读和理解。——梁著名经济学家
海恩关心的不是狭义的“经济活动”,而是更广义的“人类活动”。.....从探索人类活动中,我希望总结出一种生动有趣的“经济思维”——台大经济学教授熊秉元。
◆上瘾的经济思维
剥去经济理论的数学外衣后,人们会发现,经济思维的本质非常简单,是面向生活的。
许多人认为只有统治者才能保持社会秩序不混乱。事实上,社会秩序来源于个人选择和群体合作。亚当·斯密认为,一旦社会分工完全确立,每个人都将靠交换生活,因此在某种程度上,每个人都将成为商人,社会将成为商业社会。
分工与交换是一种群体合作,其最根本的动机是个体对自身利益的追求。所以群体合作是个人选择的无意结果,是受内在规律支配的。有时候,统治者会试图打破这个规则,但可能会让自己成为混乱的源头,而不是混乱的终结者。
既然我们生活在一个有规则可循的商业社会,每个人都是“商人”,那么我们就应该尝试用经济学的思维去寻找规则。正如以非经济学专业人士为主要读者的经典教材《经济学的思维方式》所言,“经济学不仅是对货币、利润、商业和金融的研究,也是对人类竞争行为的研究。其实经济学研究的是人的选择及其无意的结果”。
具体来说,笔者认为经济学的思维过程关注三个方面:一是个体行为;第二,小组合作;第三,以上两个活动的结果。
本书开头的例子很容易说明这个过程。我们每天面对繁忙的交通,总觉得它是无序的,混乱的。但一旦云开雾散,你会发现,这种“乱”之下还是有群体合作的:每辆车都有自己的目标,每个司机都试图避免交通事故,这是个体行为;在路上行驶时,车首尾相连,车间距窄但不相撞。车距大的时候会加速,车距小的时候会减速。这就是小组合作。如果我们拒绝合作,这条路就会变成一堆废铁。有趣的是,这主要不是交警指挥的结果,而是每个司机追求自己目标的无意结果。
交通运输的例子反映了经济学家的思维方式。很多渴望学习经济知识的人,往往会被越来越数学化的经济理论所吓倒,但当经济理论的数学外衣被剥去后,人们会发现,经济思维的本质是非常简单的,是面向生活的。对于大众来说,经济理论知识本身并不重要,因为它通常无法给出一个现实的结论。重要的是理论知识背后的思维方式和一些帮助思考的工具。正如作者在书的开头所说,“这本书的首要目的是让你开始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
在笔者看来,无论是谁,一旦开始思考经济学,就不会停下来,而且会上瘾。“一旦你习惯了经济推理的原理,并把它变成你自己的工具,你会发现它很有用。你会注意到,许多关于经济和社会事务的文章或讲话都是真知灼见和废话的混合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