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冷水是如何形成的?

液体过冷现象。冰的形成实际上是一个结晶过程。如果原水中存在晶核(冰晶),低于其标准熔点的液体的水分子会在晶核周围形成晶体结构并附着在冰晶上,就可以进行成冰的过程。但是有的水太干净了,没有灰尘和杂质。

容器非常干净光滑。没有这样的晶核,冰晶因为无处附着而无法形成,所以温度轴上的液态部分可以一直延伸。即使温度低于冰点(0),水也会保持液态,直到产生均匀的成核和结晶。

可以看到这个现象说明了三点:

1,这瓶水很均匀(很纯甚至是真溶液);

2.冷却过程均匀且不受干扰;

3.容器的内部是光滑的。

扩展数据:

过冷水的低温过程;

通过理论和实验研究发现,新相的形成包括“成核”和“晶体生长”两个过程。海波液体冷却到480C时温度继续下降到440C而不结晶的现象称为过冷。此时的液态称为过冷态,也叫亚稳态。亚稳态是液-固相变的前提条件。

新相的形成必须经历“过饱和”或“过冷”的条件。当相变过程的驱动力破坏亚稳态时,相变向结晶方向移动。结晶中心形成于亚稳态。在上述实验条件下,没有外界提供的结晶中心,需要先在亚稳态形成自发的小分子团,成为结晶中心。

这就是液固相变冷却到冰点时没有发生结晶,而温度降到440℃后又升到冰点的原因。如果在亚稳态发生时给液体提供一个异质结晶中心,则在异质结晶中心上产生核胚。

因此,在用海波演示晶体的凝固实验时,当温度降至480C时,在液体中加入少量海波作为结晶中心,晶体可以在此基础上生长。此时,海波晶体的熔化-凝固曲线是相同的。但是没有给液体提供异质结晶中心。

百度百科-过冷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