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南北杂剧创作的差异
中国戏剧的起源和形成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时期。从前期的秦颂与舞蹈,到汉魏的百戏,再到隋唐的戏谑,表演元素日臻完善。晋末元初,文坛在唐代变文、各种宫调说唱等叙事体裁的渗透和启蒙下,找到了适合表演故事的载体,并与舞蹈、说唱、艺妓、科技等表演元素相融合,发展成为一种戏剧, 由于宋金对峙和南北分裂,出现了杂剧和南戏两种类型,它们各有表演特色,分别在南方和北方成熟。 当时,许多文人积极参与剧本创作,使这种叙事文学体裁成为文坛的中坚力量。
元代创作的剧本很多。据统计,现有剧种530多种,南戏210多种,但大部分已经失传。至于当时全身心投入剧本创作的编剧,现在已经无法准确统计。据鬼书和鬼书记载,有名有姓的有220多个,但“无名者不如录”。估计还有很多疏漏。剧作家有很高的创作热情。有人给音乐人写剧本,有人“卑躬屈膝”参加演出。一些名人还在大部分地方组成“御景书友会”,互相学习。许多剧作家的文化水平都很高,如关汉卿、王实甫、白朴、马致远等人,他们有着丰富的人生经历,擅长诗歌创作。当他们掌握了戏剧的特点,掌握了通俗的叙事体裁,就写下了不朽的篇章,为文坛翻开了新的一页。当时的剧作家们适应观众的需求,或精文采或本色,争美争美,使得剧坛呈现出一派繁荣的局面。
从现存剧本来看,元杂剧的题材有婚恋题材、历史题材、公案题材、侠义题材、不朽题材等。涉及的层面极其广泛。“一面是朝廷君臣政治的得失,一面是七里镇父子兄弟妻室之友的厚薄,甚至是医卜、巫术、佛商的人性,在不同的外文中各有不同,没有什么是不可忽视的,说不尽的。“许多戏剧塑造了生动的人物形象,揭露了现实生活中封建制度的罪恶,歌颂了被迫害者的反抗精神。可以说,剧作家们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充满激情的笔墨,展现了元代人物丰富多彩的生活和复杂微妙的精神世界。
元代戏剧演出频繁,观众众多。夏廷智在《青楼记》中说:当时“京师内外有所谓勾栏之人,出人头地,乐在其中,观者随其花钱。”勾栏是城市里的游乐场所,可以进行文艺演出。杜在《银行家不知勾栏》一书中写了一个乡下人进城见了勾栏:“我要了二百块钱才放我走,门上得了个木坡。看到层层团圆坐,我抬头看一座钟楼,低头看人们的漩涡。我看到舞台上坐着几个女人,但是她们没有回神社。他们不停地敲锣打鼓。”可以看到,勾栏中有一个木制的戏台,戏台上方有一座钟楼般的“神楼”,戏台周围有观众。需要注意的是,观众需要支付“200元”才能进入勾栏,这说明话剧演出已经成为一种商业活动。在勾栏里,还有所谓的“对抗”,类似于后来的对抗。显然,市场竞争也进入了文化领域。
在农村,戏剧在舞台和剧院上演。目前山西农村仍有不少元代戏台遗址,可推知当时戏剧表演的盛况。戏台往往建在庙前,可见演戏与祭祀神灵相结合,寓教于乐。在山西赵城王铭寺的正殿里,有一面元杂剧彩绘墙,上面写着“杜尧见爱大行,都秀来作秀”的字样,表示专业戏班下乡演出过。《重建王明英宫纪念碑》描述了乡镇老幼来看戏的情景,还提到“几天来支持音乐,牺牲金钱,极其讨厌。”足见艺人演戏其实是收费的商业活动。
城乡演出活跃,自然涌现出很多从业人员。夏廷智说:“我在一个街区住了快一百年了,世界上有几亿教舞蹈的妓女。”(青楼集)很多演员各有所长,技艺高超,文化修养很高,比如秀、赛莲秀、燕山秀、自然秀、梁等等。他们与剧作家密切合作,为戏剧的繁荣做出了贡献。
元代戏剧有两种类型:杂剧和南戏。这两部歌剧的剧本虽然也包括歌词、嘉宾对话、科学(引子)三个部分,但体系不同。杂剧流行于大江南北。一般由四个褶皱组成,每个褶皱相当于今天的场景。该剧脚色可分为端、丹、精三类。分末,小;丹分为铁蛋、茶蛋和肖丹。音乐上,十折只用一个锣调,没有重复。然而,整部剧只能由一个人演唱,即郑默或郑丹。戏剧结尾的歌手叫“End Ben”,郑丹的歌手叫“Dan Ben”。
南戏在东南沿海很受欢迎。剧本由若干个“出”组成,“出”的数量没有规定。歌词的宫调没有规定。南戏角色分为生、旦、净、美、丑,都可以唱。唱腔形式多样,有独唱、二重唱、合唱、轮唱,不像杂剧只能一个人唱到最后。
杂剧和南戏的剧本都有完整的故事线,在戏剧冲突中刻画人物。剧本的歌词更多的是用来表达人物在特定场景下的思想和情感,甚至直接透露出作者的心声,具有强烈的抒情性。可以说,歌词往往是诗,这构成了中国戏剧文学的特点,也显示了中国叙事文学与歌词文学的互补关系。至于杂剧和南戏的演员,要会说会唱,还要掌握舞蹈、武术甚至杂技的技巧。因此,元代戏剧是一门综合艺术。
杂剧和南戏在唱腔上有明显的区别。杂剧的曲调是北方民歌、少数民族音乐和中原传统曲调(包括宫殿、寺庙和民间音乐)的结合。南戏的曲调由东南沿海的民间音乐和中原的传统音乐组成。因为杂剧和南戏在音乐和文化体系上都源于中原传统,一脉相承,易于交流互补,其曲牌中也有同名或同姓的。至于杂剧和南戏的音乐差异,其实是南北方言差异的表现。中国幅员辽阔,语言系统在文化发展过程中不断变化,形成了许多方言区。比如在宋代甚至更早的时候,北音入声就消失了,而南音入声还保留着。中国传统戏曲音乐和语言是密不可分的。杂剧和南戏产生和流行于不同的方言区,地域生活习俗等文化差异形成两大音乐体系。王骥德说:“南北两宋,如同一师,渐分教都是国家的大臣,只是文武科目不同。”王世贞说:“北字多,但升,升见筋;南字少而慢,慢的地方很明显。北方话多感情少,南方话少感情多。”(《曲藻》)他们的判断是符合元代戏剧发展的现实的。
元代的戏剧活动实际上形成了两个戏剧圈。
北方戏剧圈是以大多数为中心,包括长江以北的大部分地区,这里流行杂剧。在大多数城市中,涌现出大量的杂剧艺术家,“南北两城,一院一社一集”(刘启《析天津录》)。许多优秀的剧作家,如关汉卿、王实甫、马致远、季、等。,大多是人或者是活跃在这里的人。这里“歌厅歌舞,亭台楼阁星罗棋布”,经常有杂剧演出,为剧作家提供了施展才华的园地。当时作家多聚集在东平、汴梁、镇定、平阳等经济相对发达的城市。生活在同一地域的作家,或受地域氛围的影响,或志趣相投,或背景相似,自觉不自觉地形成不同的群体。观众的喜好作为一种市场需求,对作家有一定的影响,使得不同地区的创作呈现出不同的特点。例如,据说宋江,李悝jy等英雄聚集在山东梁山伯,所以很多关于水浒传的戏剧都是在东平拍摄的。曾经居住在东平的作家也写了很多水浒戏,东平成为了杂剧《水浒传》的发源地。一般来说,北剧圈的剧大多以水浒故事、公案故事、历史传说为主。很多作家敢于直面现实的黑暗,渴望清官或英雄来扶持被压迫者。至于各个作家的艺术风格,更是多姿多彩。不同的风俗和魅力,他们创造了一个辉煌的剧院。总的来说,北剧圈的作品给人的感觉是比较热情活泼的。徐渭曾在《南词叙事》中说:“听北曲使人英姿飒爽,发鬓洒落,足以使人神勇。”徐渭对北剧音乐的评论,也可以帮助我们从整体上把握北剧圈的特点。
南戏圈以杭州为中心,包括温州、扬州、建康、平江、松江、江西、福建等东南地区。与北方的情况不同,这里的城乡舞台既流行南戏,也流行北方的杂剧,呈现出两种剧种相互辉映的局面。
南戏发源于浙江永嘉(温州),故又称“永嘉杂剧”。它形成于南宋初年,在东南广泛流传,并逐渐进入杭州。据刘义庆记载,“陈武(1268)至姬慈(1269)间,王浣戏文盛行于京师”(《钱塘遗风》卷六《戏文教娼》)。许多艺术家在这里创作、表演和出版南戏,使这座繁华的城市成为南戏的中心。
元十三年(1276),元军占领杭州,结束了长期的南北分治局面。国家已经统一了。南北经济文化交流日益频繁,杂剧的影响也向南方扩展。徐渭说:“元初北方杂剧流入南浔,流行一时。”南方著名的风景吸引了大批北方人,包括关汉卿、白朴、马致远在内的许多剧作家都先后来过杭州。居住在杭州的作家,如、、乔治、秦、肖德祥等也加入了杂剧的创作队伍。于吉在《中原音韵序》中说:“我既然混了朝、朔南、胜教,文人唱和,必求正音。他们生产的一切都足以使国家繁荣。自然是出了北乐府,洗去了东南的风俗。”可见,在政治气候的推动下,在杂剧高文化品位的影响下,南方也被“正音”所吸引,“立足中原,与五湖四海同声而编”。这样,杂剧经扬州传入南方后,也流传到了以杭州为中心的江南广大地区。
在南方戏剧圈,除了演出北方引进的杂剧,更多的剧目聚焦爱情、婚姻、家庭伦理等社会问题。如郑光祖的杂剧《离魂》,乔吉的《两代人的婚姻》《金钱的故事》,南戏《琵琶行》《柴静》《拜月》等都有代表性。此外,南下的剧作家往往经历过各种风风雨雨,看透了人间世;长期生活在南方的作家,对名利双收的惨淡前景也有着清醒的认识。南方繁华的生活和美丽的风景引发了他们对春林诗酒的热情。所以很多人,带着丰富的感情,描写书生的才气不足,狂妄自大,其实是通过剧本中人物的遭遇来抒胸臆。《王灿登楼》《扬州梦》等剧明显表现出这种创作倾向。显然,南戏圈的剧更注重爱情的描写和个人感情的宣泄,这与南方的经济发展和价值观的演变密切相关。
杂剧和南戏之间的竞争也促进了相互交流。徐渭的《南词叙事》收录了65种“老宋元”剧目,其中半数见于杂剧演出,可见两剧编剧经常互相借鉴,互相改编作品。在音乐上,“南北合璧”的出现是两大剧种相互借鉴的明显证据。根据杭州书友会的才子们编的《月亭》的“后记”,写的是“书屋翻腾,燕都是旧书”,可见这部南戏的编选是以关汉卿的杂剧《月亭》为蓝本的。关汉卿的杂剧《望江阁》第三折结尾,邵丽、衙内、张骞三个角色合唱南曲【马儿】,在唱腔上明显吸收了南戏灵活合理的体系,衙内开了个玩笑:“这厮每次都演南戏!”关汉卿剧作的情况,是南北两大剧种相遇互补,推动戏剧发展的生动例证。
杂剧的体制。
1,结构
一般一本书打六折,外加一个楔子。也有少数是5折或者6折,比如孤儿去家庭5折,秋千6折。九折大致相当于一部现代戏中的一个场景,九折可以分成几个场景。Fold是故事发展中的一大段,field是一小段。离别的标准是所有演员退入背景,显得空荡荡的。《救风尘》第四折分为三个场景。同时,一派也是音乐组织的一个单位。一般一派都是用一套曲子,曲子的数量不一,但属于同一个宫调。第一首曲子标注宫调名称,最后一首曲子用“沙”或“尾”。楔子是榫头中的木屑。这里指的是在六折之外加上的一小段独立的段落。一般放在第一个折扣前面。作为剧情的开头,介绍故事的起源(相当于序幕),有时放在褶皱之间,类似过场。楔子不用套曲,一两首单曲就行。一本书不够的时候可以增加书的数量,《西厢记》五本打八折。同时,在每部剧的结尾,都有两句、四句或八句总结剧情的诗句。前半部分叫标题,后半部分叫名字。可能是演出期间的海报,比如元。
题目:坚持廉洁奉公
正名:感受窦娥在人间的不公。
2.曲慈。歌词的主要作用是表达情感,也可以起到渲染场景、贯穿情节的作用。元杂剧的歌词一般是由一个主要演员演唱的。歌词有严格的规则,同一叠的歌都是一个韵。歌词是长短句,框外可以加行间。夹层通常是语气词或连词。从而使歌词生动活泼。屈辞是元杂剧的主体。
3、白斌:也就是念白,就是剧中人物的白。元杂剧以唱为主,说为辅,所以说出来的部分叫客白。也是元杂剧文学的主体。剧本中常使用“云”,通常分为定场白、对场白、冲场白(二次出场)、背场白(内心独白)和白(唱的过程中夹住,客场白有散文和押韵(押韵是诗或顺口溜,如定场诗和下一首诗)。总的故事情节主要由白斌(叙事)来解释。元杂剧《白斌》是用北方口语写成的。
4.柯凡:又名柯凡和柯凡,简称“柯凡”。指的是演员的动物、表情、舞台效果。比如“不及格科目”、“嘲笑科目”、“玩科目”、“做伤心科目”。元杂剧“燕郊客”的人物形象具有中国戏曲的基本特征;
(1)编程(2)虚拟化
5.作用:又称脚色,是元杂剧中人物的身份类型。元杂剧的角色大致可分为四类:末、旦、净、杂。结尾有个男演员,相当于京剧里的“生”和“正”。还有“副演员”和“小演员”。丹是女演员,主角叫郑丹。除此之外,还有“副演员”和“洋演员”,“网”扮演的是强势、凶狠或搞笑的人,有男有女。“杂”包括“孤”(官)老头(老头)、伯儿(老太婆)、仙儿(小孩)、(秀才、书生)、介郎(和尚)、罡老头(强盗)、子(乞丐)等。,而结尾的主唱叫“笨笨”。
散曲是金元时期流行于北方民间的一种新诗体,是一种没有戏曲表演内容的歌曲,是一种新的诗歌体式。其诗与词的声调相似,套数与戏曲相同。散曲作家的构成非常复杂,作品风格也千差万别。一般的剧作家,如关汉卿、马致远等,往往擅长散曲,作品有一种豪放的风格。后来的散曲作家,如乔治和张可久,是李青派的代表作家,他们对“情感”的重视也值得关注。
(2)散文
元代文学兼有这两种风格。北方继承了晋末文学领袖赵秉文开创的风气,南方则延续并扭转了南宋末年的文风。散文延续了唐宋古文运动的传统。元好问在金亡后成为北方文坛领袖,戴则成为东南著名作家。此后,姚燧、吴澄、于吉等著名作家纷纷效仿,正统与文学传统并重,形成了“师从罗易,擅写朝欧”的特色。
(三)诗词
元诗作家众多,清代顾《元曲选》收了2600多位作家。诗体”生于唐代,古风重于汉魏东晋,近体风与唐代相近。是明代复古风潮的源头。元代有四大诗人:于吉、杨载、祎凡、杰斯和萨都词、王冕、杨维桢和乃贤。元初以元好问、张謇为代表,元中后期则有贞观、张謇。
基于故事的小说和说唱文学
为观众说话说唱的艺术出现于唐代,在宋金元时期更加繁荣,是当时非常流行的通俗文学形式。宋代有小说、经、史、副歌四种言论流派。因说话而出现的说话人剧本,后世统称为“故事剧本”。它实际上是说书人的故事文本,成为宋元时期小说的主要形式。宋元时期现存的剧本有三种:一种是叙事粗糙的艺术剧本,如《三国演义》;另一种是以讲艺人的口述故事为主要内容的录音剧本,文字流畅,描写细致,描写辉煌,可能出自书友才子之手,如《错斩崔宁》、《碎玉观音》等,另一种是以史书、野史笔记、文学小说等为基础。这些作品收录在明代人编纂的《三言》中。此外,在宋金时期,流行一种说唱文学,即朱功调,它是音乐和故事的结合。又叫弹词、和弦、剧本。现存最著名的作品有董洁媛的《西厢记》、《刘知远宫》和《天宝遗宫》。
南戏是南曲的简称,最初流行于浙东沿海地区,称为温州杂剧或永嘉杂剧。明代朱允明猥琐谈曰:“宣和后,南戏名为温州杂剧。”徐渭《南戏叙》说:“南戏始于朝,永嘉人作赵贞女、王魁,是两个真正的第一。.....或云宣和已发,流行自南渡,谥号永嘉杂剧。”可见其形成早于北方杂剧。但早期只在民间流传,被文人排斥。随着宋代的南渡和城市经济的繁荣,他得到发展并逐渐兴盛起来,成为南方舞台的主要艺术形式。
南戏的体制形式与北杂剧不同。《南词叙事》说,南曲的曲调是“宋人词益于弄堂歌谣,不利于宫调。”他在南方流传,用南方方言演唱,分四声,不像北曲的三声,韵也松散。曲调柔和委婉,不像高亢的北宋。伴奏以管乐为主,以鼓为节;北方音乐以弦乐为主。杂剧只能一个人唱,南戏所有角色都可以唱,可以独唱、二重唱、合唱、副歌、副歌。演唱形式灵活多样。主题以爱情故事和家庭纠纷为主,很少歌颂历史故事和英雄。剧情丰富。一本书往往需要几十场演出。南戏的形式在元末明初逐渐成型。一般来说,副台长以汇报演唱目的和全剧大意开始。从第二次出场开始,盛、丹等重要角色陆续登场,逐渐展开剧情,历经种种悲欢离合,以大团圆结局收场。像往常一样,南戏每场戏的结尾都有一首诗。重要人物先唱一段引子,然后是一首自我介绍诗,叫丁长白(演员的自我表白)。歌词一般由引言、序曲和结尾组成。这是元末至清中叶戏剧创作的主要形式,也是后世用以区别于杂剧的传奇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