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有效英语预习的几种方法

“预习”是一个好的学习习惯。通过预习,学生可以了解学习内容的重难点,了解新旧知识的关系,找出自己的疑惑和困惑,为自己接下来有针对性的讲课做准备。预习习惯的培养不仅可以大大提高课堂效率,还可以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它在小学英语学习中更为重要,因为小学英语是一门特殊的学科。由于小学英语知识的连续性和交际性特点,“预习”是不可避免的,尤其是“课外预习”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至关重要。下面我就如何让小学生英语预习更有效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树立预习意识,激发预习兴趣

目前小学英语教学中对课前预习有这样一种片面的认识:一是“怀疑主义”,认为学生永远不会自己预习,所以从来不布置预习作业。二是“随机型”,老师课前布置预习,只是空泛地说“请回去预习明天的新课”,没有做出具体的指导和要求。就预习而言,预习的真正目的并没有达到。

小学英语教学真的不需要课前预习吗?其实在实践中,我发现那些课前预习课文的孩子比不预习课文的孩子更有针对性,更容易抓住课文的重难点,更容易提出自己的疑问。所以我经常在课上强调,课前预习很重要,好处很多。用老师的预习理念引导学生,是我的第一份工作。学生只有与教师有相同的观念认同,才会有预习兴趣和自觉行动。

第二,利用“预习卡”培养预习习惯

“预习卡”是为了更好地指导学生自主预习而建立的一种学习方法。旨在通过教师精心设计的预习内容来提高学生预习的效果,通过更详细的预习过程来记录学生在预习中的收获和问题,从而更好地促进课堂学习的有效性。可以说,“预习卡”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盲目性,使学生能够通过长期的坚持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不同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知识基础、学习内容不同:初三学生是英语初学者,主要学习基本的预习方法,如跟读磁带录音,圈出课文中的生词和句型。

第三,细化预习内容

在安排预习内容时,一定要遵循“循序渐进”、“少而精”的原则。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预习内容要循序渐进,由浅入深,以解决下节课的重点难点问题。比如,对于小学刚读英语的三年级学生,我们只能要求他们听和读,而不能要求他们认。因为他们刚开始学英语,一个字都不认识。如果让他们跟着录音读,会扼杀他们学习英语的好奇心和兴趣。所以我采取了简单的方法,只听录音,看图片了解对话的背景,然后跟着读感受英语和汉语的区别。对于高年级学生,要求就不一样了。比如参考词汇表,跟着录音解决新教单词的音、形、义的结合。如果是对话,还必须理解这段对话中包含的重要句型。

四、几种预习方法

1.朗读是最起码的要求,也是最简单的预习方式,所以是用得最多的方法,可以说适合各年级、各种班级、各种教学方式的预习。学生只需在课前十多分钟,通过反复拼写记住所学单词,通过反复试读,就能流利地阅读句型和课文,理解和熟悉课文内容。因为要求较低,不增加学生课业负担,所以学生很容易习惯和欢迎这种预习方式。但也正是因为简单,所以效果往往一般。

2.听力训练风格

主要在于加强听说训练。对于中高级学生来说,这种预习可以着重模仿练习,如字母的发音、拼写、连读、升降、意群、停顿等。可以听原声录音,也可以听老师的录音。在课文学习中,学生可以通过听课文录音对课文内容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增强语感。也可以听听课文的改写、缩写、内容介绍并录音。当然,由于条件的限制,并不是所有的学生都能在课前进行这方面的自我训练。如果教师采取课前一定时间在全班播放录音的方法,比如早读,可以对学生提出统一要求。

3.找到问题类型

教师可以将新课要求学生掌握的内容和与学习新课相关的旧知识以预习题的形式呈现给学生。学生通过做预习题发现问题,为新课做准备。老师也可以通过检查预习让课堂教学更有针对性。特别是这种方法更适合复习课的预习,因为它本身就是一种更好的诊断检测方法。

清除障碍

教师会通过适当的提示和引导,让学生对新课程中有一定难度的内容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和掌握,从而降低课堂教学和实践以及学生掌握和运用的难度。比如关键词提示,找到给定英文释义的对应词。虽然是针对新课中较难掌握的单词,但由于学生已经从词汇表中知道了这些单词的词性和中文定义,而且题目只要求将包含这些单词的英语句子翻译成中文,所以学生用这些单词造句更容易,所以学生做起来不会有太大困难,用英语定义找到对应的单词比用英语定义单词更容易。句子结构提示只要求学生将包含该句型但基本不含生词的句子翻译成中文。重组句子只要求学生用更简单的形式重新表达难懂的句子的意思。通过这个预习,课堂学习会轻松很多,也容易很多。

5.材料制备

预习准备的材料可以是句型练习或会话练习需要的语言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