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论人生智慧的培养

仰慕曾国藩的人生成就,与人交往,由来已久。前几天翻开韩梅写的《曾国藩传》,精彩纷呈,引人入胜,看完就欲罢不能。看完整本书,我觉得有点舍不得,就像在一个岔路口和一个睿智的老朋友说再见。想来想去,我对记忆凝聚了几份浅薄的感情。

“2004年秋,我提拔了27人,86年秋,我提拔了61人。三生有幸,是一个坚强的家庭。”这是一个谣言,说曾国藩出生的时候,一个过门的和尚懵懂无知,有点像玉来的贾宝玉,将来注定不平凡。其实这三句话其实概括了曾国藩的沉浮。

二十四岁,二十七岁升科举。他在北京做官八年,连升六级。他的寿命结束于61岁。他一生中自杀过三次,都被救过。他最终成为一个著名的大臣,成为一个强大的家庭。

回顾曾国藩的风风雨雨,他的一言一行不仅耐人寻味,也给后人留下了足够的想象和思考空间。透过曾国藩成功后的风风雨雨,我们或许可以窥探到一些关于修身、学习、做人、因势利导、教育后代、家财延续的思考和启示。

关于修养和学识。曾国藩并不聪明,但他有着难得的坚韧和可贵的自律。书中最让我佩服的表述是,他一生都保持着天不亮就起床,开始一天忙碌的习惯。严格的修养和自律,加上非凡的毅力和坚强的意志,让才华一般的曾国藩走得更远、更广。湖南的理学和现实文化环境对青年曾国藩产生了重大而深刻的影响,使他不仅读了古诗词和书籍的选本,而且成为了一名大学者。他学以致用,成为洋务运动的先驱和派遣首批30名留学生留学欧美的推动者。在修养和学识方面,曾国藩的勤奋、刻苦、谦虚等优秀品质值得我们学习,即使时代的车轮已经走得很远很远。

关于人类。在待人接物方面,曾国藩经历了从前期的湘军征讨太平军、举项勇抗敌,到后期的太平军战役和北方剿灭捻军的明显转变。曾国藩前期在官场升迁上几经沉浮,恃才傲物,表现傲慢,凡事不留余地,不尊重同僚,导致战斗后期与各大将领不和、疏远、摩擦不断,最终使自己陷入进退两难、左右为难的境地。到了后期,他的生活棱角逐渐被磨平,开始明白如何更顺利地与官僚打交道。但凡有大仗,必读之书和朝中权贵,言辞恳切,有理有据,出谋划策;而且,每次新官上任,都会拜访当地权贵,以便与他们打成一片。正如他的朋友所说,后来的官场中的曾国藩更懂得隐藏实力,保护自己,更加圆滑世故,完全失去了年轻时刚直不阿的性格。但不可否认的是,曾国藩在待人接物上勤于反省,懂得反省,能够及时收敛自己暴露的锋芒,确实帮助他走上了更大的历史舞台,建立了更大的功绩。

也许仍然需要思考真相。每个人生来都有棱角,青春的傲慢就像刺猬身上又长又尖的刺。当他真正离开社会,融入群体和团队的时候,他身上的棱角和荆棘必然需要经历一个动态的调整。毕竟人,最终都是趋利避害的。这种人生哲学,的确是一门需要一生践行的学问。

关于因势利导。在因势利导的进退上,曾国藩确实处理得很好。当他的弟弟曾国荃率领日益壮大的湘军进攻太平军的首都天津时,面对的是朝廷强大的洪恩和各种额外的赏赐。曾国藩罕见地看到了“机”中蕴含的“危”,及时斩断羽翼,及时示弱,避免了自己不自量力,加深了清廷对曾氏兄弟的猜忌和排挤。其中的智慧和格局,自然是常人无法企及的。

我想小心翼翼地去。曾国藩是一个会根据形势而动的人。因势而动,借势发力,一直是历史上有策略的人共同的策略。世间万物真的就像太极八卦的阴阳两面,不断动态的相互依存,好与坏,相互印证,相互借用。这也可能是快乐带来悲伤这个简单真理的起源。

“企业不立,就无法跨越。”凡事给自己和别人留些余地。这不是一帆风顺,而是一个和谐的政策。只有这样,你才能有一个可以四处畅游的地方,而不会被完全挡住。

论后代教育与家族财富。关于对后代的教育,曾国藩的《曾国藩家书》已经向我们展示了它的智慧和长远眼光。无论是对带兵打仗的弟弟曾国荃的谆谆劝诫,还是儿子每次落魄重病时给予的期望和警示,都将这位大学者、晚清一代名臣的良好风范和家风展现得一览无余。

曾国藩一生的功过,历来褒贬不一。在他生命的最后几年里,他在天津处理“天津宗教计划”的所作所为,给他打上了强烈的人格污点。但在他的一生中,他的人格魅力和光辉思想仍然吸引着后人铭记和借鉴。

每个人都生活在特定的历史时代和社会环境中,就像树叶在不同的节日枯萎一样。我们真的很难用“常青”这个标准去苛求每一片叶子的优劣。但是,“人活一辈子,植物长在春天!”只要你在自己的岗位上合理地、合乎道德地绽放过,没有人能否认你绽放时曾经带给周围世界的活力和光彩。

也许这就是阅读曾国藩传记的最大意义,也是我们洞察每一个历史人物的最大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