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一篇关于诚信修养的论文
中华民族在自身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传统美德,深深植根于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友爱、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之中。今天,中国已经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我们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一项极其重要的任务,纳入国民教育的全过程。中华传统美德生生不息,历久弥新,是取之不尽的德育资源。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中国青年,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希望。[i]廉政建设既要有文化保障,也要有制度保障。要讲廉政,就要讲廉政文化。中国优秀文化传统是世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宝贵的思想宝库,可以为中国廉政文化提供充足的思想资源支持。本文就如何吸收中国传统的精华来推进中国廉政文化建设进行了探讨,认为中国优秀传统中关于“立志”、“敬畏”、“知耻”的论述与当前的廉政文化建设有着直接的关系。
首先,瞄准“决心”
建立廉政,要提倡“决心”,也就是“意志”我们不提倡唯意志论或精神决定论,但人的行动总是由意志决定的。意志不会凭空产生,一旦建立,就会成为行动的方向和动力。有崇高的,也有平庸的遗嘱。如果你有崇高的意志,你就会有明确的人生目标,远离腐败堕落的陷阱。意志也是对你放在心里的东西的一种“关心”,这成为高尚与平庸意志的界限。
毛泽东说,“我记得有一次在一个年轻人家里,那个年轻人谈到买肉的事。他把我的仆人叫到我面前,和他商量了半天买肉的事,然后叫他买一小块肉。我难过极了,再也不会见到这个年轻人了。我和我的朋友们只乐于谈论大事——中国的人性和人类社会,世界和宇宙。”【二】在毛泽东看来,关心“人性与人类社会、世界与宇宙”的人是有抱负的,但只是关心个人的物质生活,并把它放在人生追求的首位。这样的人连做朋友的资格都没有。
不能说毛泽东没有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他从小就读孔子的书,崇拜曾国藩。他曾经相信一个理论,就是意志起源理论。意志和精神是对立统一的关系。一方面,物质决定精神,另一方面,精神一旦被决定,又反过来推动事物的发展变化,影响生活、工作、行动,成为力量的源泉。没有意志,人就成了软骨动物,失去了方向和动力。
子曰:“讨论一个读书人是否对道感兴趣,对那些吃恶衣恶食的人感到羞耻,这是不够的。”这是孔子对他的学生曾参说的话。一个学者应该把弘扬道德作为他的志向和目标。如果没有,他会一直为自己没有穿上时尚光鲜的衣服,没有吃上美味佳肴而感到羞愧。这个人不值得和他讨论,他很可能没有资格做朋友。联系毛泽东的回忆来思考孔子的话,我们能说毛泽东在这个问题上确实受到了孔子的影响吗?
郭沫若的传记记载,1946年皖南事变中被非法逮捕的叶挺出狱,关押了五年零两个月。当天晚上,莫若去红岩村看望叶挺,两人热烈拥抱,泣不成声,谈笑风生。叶挺第一句话就说:“莫若,记住,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这是叶挺最喜欢的两句话。新四军第一任军长时,郭沫若和他一起住在汉口太和街。在他的要求下,他写了这两句话作为nave的图。“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这句话出自孔子的《论语》。
下定决心,你需要“智明”。儒家的志向是“内圣外王”。中国自古以来就没有自己的主宗教,但儒家思想有类似的宗教意义。内圣,就是加强修养,建立理想境界,磨砺坚强意志;做一个外王,就是服务社会,管理国家,治理社会。【三】中国传统文化中有一句话,就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我们国家的公务员,不是圣人,应该一直廉洁奉公,报效国家。“法有所依,事有所依”,志存高远,贪赃枉法的力度才能加强。即使没有“圣人”之志,至少也要遵循君子之道。“达则利天下,穷则利己”。今天的情况是,我们没有等到“穷”,而是到了也没有“善天下”、“善天下”。有句话说:“晚景好,一生烟火无害;人的一生即使有很多错误,晚年改正错误总是可取的;有些人到了老年就失去了应有的气节,一半的辛苦都白费了。【四】传统告诉我们,保护节日是基本的愿望,是“底线”的要求。
怎么才能确定?中国古训曰:“淡泊则无志,静则不远。”。冷漠意味着单纯,意味着少一些私欲。这样,自私的心不再像火焰一样燃烧,像浪花一样翻腾,像醉酒一样炙热,而是像镜子一样被擦得干干净净,像一池清水一样透明。这时候,崇高纯洁的志向自然涌现,支配着原本漂泊的心。方志敏在《贫困》一文中写道:“一穷二白,简朴的生活,正是我们革命者能够克服许多困难的地方”。在市场经济大潮的今天,做生意更要耐得住穷。方志敏的一生是中国优良传统的最好注脚。历史告诉我们,贵在无欲则刚,和程作为典型的腐败分子,既贪婪又奢侈。他们以权力为工具,追求享乐,谋取私利,权钱交易,权色交易,甚至给国家财产造成严重损失。与情同手足的“财主”周这样解释他们的犯罪心理:“我是个渔民,抓了,是副省长的人。但有时候我想,我也是一条贪吃的鱼。难道不是因为他的权力才偷了我的钱?”[v][4]这段话值得反复回味和深思。
王阳明是中国明代继承孔子思想的思想家,给后人留下了一部重要的著作《列传》。王阳明一生主张“良知、良知、知行合一”。他说每个人都有良知,这种良知是与生俱来的。越到后来,越是被私欲蒙蔽,人心就会一天天变质。他主张在生活中要不断清除后天已经沾染的精神垃圾,至于通过知行合一达到“良知”的境界——良知的恢复和强调。“良知”是一种崇高的心境和远大的志向,也是一个过程,是一个思想里程碑。
王阳明说:决心已定,就要“放心”。一个人总想做到清心寡欲,持之以恒,这是人内心最好的状态。但很多时候,人心浮动浮躁,被各种情绪所诱惑,东追西追,不知何去何从。人心不再是美好的“良心”,而变成了疯狂的“动物”,被放逐在名利场。所以王阳明说:鸡鸭放出来都要收回来,何况自己的心!王阳明的思想在今天仍然有用,因为我们一些官员的良知真的不知道去了哪里,就像放出来的鸡鸭牛羊,很难拿回来,我也不想拿回来。
《论语·学而》载:“我说我三省自救,为他人不忠?交朋友不相信?学不会吗?”这意味着一个人要养成“我说,三省自救”的习惯,每天反思自己的行为,规规矩矩做人,及时发现缺点和错误,有就改正,没有就鼓励,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
总之,这个问题的认定有很多问题需要讨论。什么是野心?如何立志?回答这些问题,中国优秀的文化传统是一个宝贵的资源宝库。如果这个宝库不被利用,那就是“资源浪费”。
第二,恐惧的哲学
要廉洁,拒绝腐败,心里要有个“怕”字。我们来谈谈恐惧的哲学。这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反复提到的问题。我们原来的教育是“天不怕地不怕”,“天不怕地不怕”,“人勇敢了能出多少力”总的来说就是无所畏惧。然而,我们真的能在这个世界上“无所畏惧”吗?不完全是。
在宗教意义上,世界上有三个宗教区,即基督教教区、佛教区和伊斯兰教区。建立一个宗教,就是建立一个让人害怕的东西,让你害怕,用它来维持社会和人的秩序。所以西方人敬畏上帝,死后下地狱。信佛的人害怕如来,害怕一种生死报应。伊斯兰教不像其他两个宗教,没有偶像崇拜,寺庙里也没有偶像,这就意味着真主无处不在,有一只看不见的眼睛和一只看不见的手主宰着你的命运,以至于你做的每一件事都有一个恐惧的字眼。* * *制作人不信上帝。在革命年代,他们大谈“无法无天”,大无畏精神。这是当时的历史条件规定的。但是,当我们党已经成为执政党的时候,脑子里就要有一个“怕”字,一个“天”字。这一天不是神、佛、阿拉,而是“人”!
陈毅有一句诗,大家都知道。这首诗有这样一句话:“不要伸手,如果你说你害怕抓你的手,你一伸手就会被抓住。”党和人民在监督,众目睽睽之下很难逃脱。你说你不敢抓你的手,人民退缩了。“事实上,这里有一个害怕的词,一个害怕的词。人的欲望是无限的,但又不敢伸手,怕“党和人民在监督”,怕“众目睽睽之下难以逃脱”。
邓小平在《党员在* * * *中产生就要受到监督》一文中说:党员中的干部,特别是党员中的干部,谨小慎微不好,胆子太大也不好。他们应该害怕事情,不要鲁莽。小平的话很深刻,蕴含着深刻的辩证法。这就是* * *制作方一方面不要怕,另一方面脑子里要有个怕字。我们不怕,是因为我们处在改革的时代,很多东西对我们来说都是新的,这就需要大无畏的精神,大胆的实践和勇气。说句害怕的话,就是修养。每当遇到个人利益问题,都要三思而后行,如履薄冰,濒临深渊。永远记住一失足成千古恨。根本区别是公立还是私立。对于一个公字,要敢于把字放在第一位,对于一个私字,要慎重。有了这样的觉悟,才能树立清廉的党风,才能让干部走在河边不被淋湿。子曰:“从心所欲。”这一刻,今天,就是党纪国法,就是规范我们行为的规则。有了这个规矩,你就会对它产生敬畏之心,时刻想着“不越界”,你就会获得更大的精神自由。[六]
恐惧是一种哲学,受中国传统的启发。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
在这三种恐惧中,孔子强调了对命运的恐惧。他在很多地方谈到了命运。他说:“五十人知天命”(《论语:治》)。他把命运和“天”联系起来,强调天是威严可敬的:“我不怨天,我不计较别人,我上学到顶,我知道我的天”(《论语:贤文》),“天必失斯文,逝者不与斯文;天若不亡,民将何从?”“自然之德胜于布施,所以是什么?”(《论语·述尔》)
在孔子看来,“天”是宇宙的绝对主宰,是人类伦理道德的终极依据。上帝会给予一切,也能接受一切。上天可以批准一切,也可以否定一切。如果地球上存在客观意志,那么这个绝对意志就是“天”,具体来说就是“天意”、“天命”,以及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神的意志。
“对命运的恐惧”等于宗教信仰。中国古代没有宗教形态,只有宗教哲学。“很简单的一句话,越说越让人听不懂。是哲学。”这虽然是个笑话,但还是挺有道理的,可见哲学是很难理解的。中国农村人往往是大哲学家,很懂哲学,因为他相信命运。人生是什么?他不知道。反正好事坏事都算缘分。这是哲学,他的思想有一个中心。命运也是如此。“畏命”这个词包含了所有的宗教信仰,信仰上帝,支配,佛教。这些都是“对命运的恐惧”。一个人只有害怕才能成功,无所畏惧才不会成功。
这句话是台湾学者南说的。有些是错的,有些是合理的。其实,我们不妨把命运理解为“法”,自然的规律,社会的规律;它被理解为民意、民声、民意、民意、心愿;可以理解为全球化世界的历史进程和发展趋势,即所谓“历史潮流滚滚向前,顺之者亡。”在这里,人是最重要的。命运是人民的意志和“命令”。一个人做腐败的事情一定是害怕的,因为他已经在违背法律,违背民心,违背潮流了。个人如此,政党亦然。心里没有恐惧两个字,大问题就产生了。子曰:为利而为,多有怨言。这种释放就是放任,就是不计后果。当一个人拿着人民赋予的权利,不择手段地从事商业时,必然会引起人民的反感。唐代诗人白居易在一首诗中说:“我看见火烧房子,却没听见浪涛盖空船。”它被称为公共工具,要求少一点是好的。“一时,贪腐可以满足贪婪的心理,但等待他的是火烧房子,浪翻船,导致灭亡。
古代有君权神授的说法,现在其实是“民授”。我们手中有权力。谁给了我们这种力量?是人民给的。百姓如水,统治者驾船。人民的“天”没了,水随时可能“翻船”。你害怕这个吗?明白了这一点,我们的干部就能保持* * *生产者的朝气、昂扬和气节,抵制各种诱惑,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贫。[七]
孔子也讲过“畏大人”,这个大人不一定是说官大。我们害怕父母、长辈和有道德知识的人,因为他们的生活中有很多经验值得我们借鉴。第三,我们害怕圣人的话,因为很多总结历史经验的好书都是“圣人”写的,也就是历史上有知识有道德的人,怀着敬畏之心从书中学习,并按照他们所说的去实践。
有了这三怕,孔子告诉我们要有“三诫”。子曰:“君子有三戒:年少时血气不定,要慎之;:也很强,满血,老了戒不掉了。血液在减少,也在增加。”(《论语》。纪的)也就是说,一个有道德、有学问的君子,要时刻警惕和警醒三件事:年轻人身心未完全成熟,不能贪图女人;风华正茂的你,身体强壮,精力充沛,不能只争力气;老人又累又弱,不能贪。问题是年纪大了,往往特别贪财。也就是说,越到老年,越接近退休年龄,也是最危险的时候。这时候你一定要如履薄冰,把一句害怕的话和一句告诫的话记在心里。
很多贪官落马,走上不归路,就是心里少了一个怕字。至少“怕”这个词并没有对他产生最大的威慑作用。以下是关于程之死的心理记录:“在程的大力支持下,最后以低价将一块地批给了银兴公司。不久后的一天,当把一袋钱递给程时,程打开拉链后着实吓了一跳。他本能地把钱推了回去。”“那天晚上,房间里满是钞票的墨水。程和李平头在钱上歇着,踩着钱,压着钱。在金钱的床上睡一整夜真的够了,但是金钱并没有带来幸福。据李平后来的供述,那天晚上他们睡觉的时候有一种恐惧感。”。然而,无论是程的“惊吓”还是他的情妇的“恐惧”,都没有使他们站在路上。对他们来说,只是一瞬间的犹豫,金钱的诱惑还是把他们带到了死亡的深渊。[八]
从一句怕,一句戒也引出“慎独”的观念《礼记·中庸》说:“为道者,须臾不可离之,非道者,可离之。所以君子对自己看不到的东西有戒心,恐惧几乎是闻所未闻的。不见其隐,不露其露,故君子慎之。”
道德和人的生命一样,一刻也不能离开。如果这个“道德”能留下,那就不是道德了。所以,君子找到了自己信奉的真理,就会像珍惜生命一样珍惜它,时刻把它作为人生的指南和行动的准则,时刻害怕违背它,小心翼翼,战战兢兢。这里我们需要知道“看不见”和“闻不到”是什么意思。这就意味着,义理作为一种意识形态,有时是看不见、听不见的,处于一种“隐蔽”和“微观”的状态。然而事实就是如此。君子要特别讲究道义和道理,一点也不要麻痹大意。用今天的话说,人往往处于两种状态。一种状态是有人监督,有人提醒,知道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这个时候很容易保持清醒的头脑。但是,也有自己一个人,离开监督和提醒的环境的时候。这时候你该怎么办?道德和真理并不明显,处于一种“隐蔽”的状态,一切都取决于你。这是谨慎的独立。[九][八]
第三,耻感意识与道德建设
新中国成立后不久,毛泽东在与一位亲属的谈话中说:“治国就是治官,谦恭廉洁,做四维之国;四维不开放,国不成国。如果烈属不要脸,贪污腐败,胡作非为,国家没有办法治理他们,那么天下大乱,百姓必然是李自成。国民党如此,* * *产党也会如此。当我杀了张子善和刘青山,我说杀了他们救了200,2000和20000人。我们* * *产党不是明朝的崇祯,绝不会如此腐败。如果有人贪污,我毛泽东会砍下他的头。如果我毛泽东腐败,人民将砍掉我毛泽东的头。”重温毛泽东的这句话,我们就清楚了,廉政文化的建设与耻感文化的建立有着极大的关系。
一位美国学者出版了一本关于日本文化的书,名为《菊与刀》。在书中,她将西方文化定义为罪恶的文化,而日本文化则是羞耻的文化。西方人对罪特别敏感,基督教文化教导他们,人生而有罪,是原罪。从那以后,我的生活中又增加了新的罪行。罪恶的积累会把人带入地狱。然而,在日本文化中,对羞耻的恐惧远远超过了对罪恶的恐惧。羞耻感作为一种精神紧张,严重制约着日本人一生的思想和行动。我在日本留学的时候也注意到,日本人犯罪的时候,让他难以承受的不是犯罪造成的内在责任,而是犯罪带来的耻辱。可见,当一个政府官员犯下重大错误时,羞耻感会导致他自杀。当警视厅将一名腐败罪犯押上刑事车时,需要给他戴上黑色的罩子,摘掉他的领带。原因也是为了防止他自杀,避免羞辱。
死亡是可怕的,羞耻心足以让人死亡,可见羞耻心给人带来多大的压力,产生多大的精神威慑。
这就使得两个东西启发和规范了一个社会秩序,一个是刑法,一个是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规范。羞耻心是一种文化,不是刑法,却成了精神刑法。它与法律惩罚制度一起,负责管理社会秩序。它在社会约束方面的作用有时甚至超过刑法和法律制度。在社会学意义上,前者是物质法制,后者是精神法制。前者是表层法律制度,后者是深层法律制度。东方传统中的耻感文化和伦理观念就是这样的精神法制和深层法制。
上面引用的例子大多来自日本。事实上,羞耻文化是从中国传到日本的。耻感文化在中国的古籍中随处可见。《论语》说:“行之可耻。”。孔子在这里说的是,作为一个人,要有自尊自爱,不要做让自己感到羞耻的事情。没有羞耻心,一个人就到了麦饭石难以挽救的地步。他还说:“知耻近乎勇”,就是知道什么是知耻,这样的精神自觉会给人带来勇气。征服自己的人也征服了别人。人最大的勇气是战胜自己的勇气,孔子说这是“知耻”的结果人生的道路上有许多陷阱,人的性格中有许多弱点。中国的佛教说:有三条毒蛇缠绕着人,而且这是好女色——痴情、权欲——愤怒、爱财——贪婪。许多人被这三条毒蛇杀死。怎样才能从三条毒蛇的纠缠中解救自己?没有别的办法,但是你需要自救的勇气,而这个勇气来自于“知耻”的道理。
孟子说“人不可无耻”,又说“耻为义终”。欧阳修也说,“廉耻是立(做)人的大节。”也就是说,修身要从知耻开始。一旦有了羞耻感,社会的道德建设就会启动。做人分小节和大节,懂得什么叫羞耻,才是做人的“大节”,不可小觑。康有为曾说,“人之无为,在于其耻”,“风俗之美,在于养人而知耻”。也就是说,要纠正世界上的习俗,就要从羞耻心开始,让社会上的每个人都知道世界上还有羞耻心,这样社会才会有希望,很多新事物新时尚的推行也会容易很多。现在贪官怕刑法,就是不怕丢人。法网恢恢,疏而不漏,道德反省无处不在。不教育干部知德知耻,只靠刑法是不可能从思想根源上根除腐败的。
“教导人,使人首先要知道羞耻;不要脸,什么都干得出来。我们不仅要知耻,还要保护他们的羞耻感。我们应该让他们敬畏荣耀。督荣不为教。”这也告诉我们,必须在社会上培养耻感和道德感,重点是教育和“监督与责任”。让人民群众,首先是干部明白什么叫可耻,什么叫光荣。我们应该像做启蒙工作一样做羞耻心的教育。“耻”字之后是耳。“耻辱”一词的本义是对可恨的、不伦不类的事物的舆论鞭笞和精神谴责,是一种没完没了的申斥。舆论在谴责腐败,力度要加大,让腐败成为过街老鼠。一切与此相悖的思想论调都应一扫而光,如“市场经济必然导致腐败”、“腐败会搞活经济”等歪理邪说,会让腐败分子为自己的行为感到骄傲而不是羞耻。让这种谬论盛行,根除腐败只会是一个乌托邦式的理想。
以上,我们重点介绍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三个重要思想,即“立志”、“敬畏”和“知耻”。并不是说中国传统文化中优秀的部分仅此而已。就像大海一样。选择以上几点来讨论,不过是弹壳的海洋。并不是说中国的文化传统只支持廉政文化建设,而是作者认为这三种思想与廉政文化建设有比较直接的关系,从而举一反三,直到他对中国的优秀传统有了深入的了解。近百年来,中国的传统文化受到了不公平的对待,被视为封建主义的残余,被批判得够多了。我们要做的就是以金洗沙,更新改造,让优秀的成分重新焕发生机,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文明的有用之材。如果我们对传统文化有这样的新认识,如果我们真的认为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对廉政文化建设真的有帮助,那么我们相信中国的廉政文化建设乃至新世纪中国的新文化建设将会打开一个新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