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中小学高级教师职称评审更科学,但讲课一票否决。

记者陈君文

核心提示:指标数量和评审规则网上公示,全程使用异地评委,“演讲答辩”环节一票否决,“材料评审”环节不人为设置“淘汰率”...2013年以来,我省按照“试点推广”的方式,对中小学高级教师职称评审工作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并派出多名“面向一线教师”65438+2月4日、5日,大河报记者赴三门峡、濮阳采访正在进行的河南省中小学高级教师职称评审工作。

[新变化]

添加“演讲答辩”环节,如果演讲失败,将被一票否决。

“对不起这位老师,陶渊明没写过‘旧园舍’。这篇文章的名字叫‘重返花园住宅’。”65438年2月5日,河南省中小学高级教师资格考试濮阳考场上,评委们给了一位参赛老师这样的评价。原来,参与的老师在讲课时用板书把《重返花园洋房》读成了《老花园洋房》。与此同时,这条教师职称晋升之路也在今年戛然而止。

现场评审的所有录音录像,所有教师在讲课和答辩时均可查询。根据河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出台的规定,中小学高级教师职称评审分为“讲座答辩”和“材料评审”两部分。其中,“演讲答辩”环节不合格者将面临“直接淘汰”。

据统计,今年濮阳市参加“高级教师”评定的461名教师中,有60人因未能通过讲座答辩而离开“高级教师”称号。

'讲座答辩'是一个全新的环节,目的是'去伪存真,去劣存优'。省人社厅职称办公室负责同志告诉记者,只有这样,才能把代表较高专业技能的“高级教师”称号授予真正合格的、坚守在教学一线的教师。

“如果我因为不会讲课而被淘汰,我就服了。”一位刚走出考场的参评老师告诉记者,相比以前只靠“提交材料”来评卷,我觉得增加“演讲答辩”可以让评卷结果更科学。“三尺讲台才是展示老师水平的真正舞台。作为老师,如果连话都不会说,还能谈什么?”

在三门峡,一位法官告诉记者,15分钟的“讲座答辩”很短,但却有很多门道。“板书是否合理,课上重点难点是否明确等。都是判断一个老师是否称职的重要表现,都在这15分钟里展露无遗。”

[更公平]

有几个指标,分配到哪些单位,考评细则都在网上公示。

评审开始前,赴两地的评委参加了一次“岗前培训”。

在三门峡,65438的“岗前培训”从2月4日下午3点一直开到晚上9点半。

记者在现场发现,在一份文件汇编中,标题评估的四份文件和“政策解读”上都标注了“这一块主动公开”的字样。省人社厅职称办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今年各单位的指标数、报名人数、评优结果都通过河南职称网进行了公示。

“有几个指标,分配到哪些单位,申请人是谁,所有关于职称评定的文件和细则都在网上公开。原来很多人为了跑指标,寻求关照,跨过门槛找关系。现在所有细节都在网上公示。按照标准,每个参与者都能知道自己能不能入选,就是要改变大家曾经觉得‘谁都找不到人’的坏习惯。”这位工作人员说。

为确保参评全过程公平公开,今年全省各地采取了“评委异地调动”的方式。比如三门峡的法官是豫南的,濮阳的法官是豫东豫北四地的。

在三门峡,培训会上,三门峡市纪委监察局第一纪检监察组负责人宣读了全市中小学高级教师评委会评审工作的原则和纪律。在随后的正式培训中,所有评委的手机都进行了编号,统一保管。

在濮阳,在所有评委统一居住的酒店五楼走廊尽头设置了摄像头,24小时拍摄公共区域,防止有人“光顾”。

“讲课效果好,符合评审标准的老师,评审就通过了,不用找人。谁要是想告诉你,随便找人就能得到,那他一定是骗子。”省人社厅职称处负责同志告诉记者,改革后的职称评定办法结果可期。对于评估失败的,在评估结束后,他们还会收到评估小组反馈的具体原因。“告诉失败的评审者失败的原因,保证参与评审的教师的知情权。”

[新趋势]

将引入“动态管理”机制,改变目前“一次考核终身”的状况

参与评审的评委、河南省基础教研室主任邵水超认为,中小学教师职称改革最大的意义在于“导向”。高级教师作为一种职称,是评价教师教育教学能力专业技术水平的体现。引导老师关注教学本身,而不是花钱钻空子去拿一些不值钱的论文和奖励。”邵水潮说道。

据省人社厅职称办工作人员介绍,今年除了因为“讲座答辩”环节被淘汰的,其他大部分落榜的人都是因为提供的证件不完全符合新评价标准的要求。据专家介绍,现在社会上一些单位乱发各种奖状、证书,不仅误导教师,也是困扰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定的突出问题。

“新的考评办法更加注重平时,以前参加考评前临时抱佛脚的做法已经没有用了。”焦作基础教研室评委、研究员党虹影告诉记者,新的评价标准中增加了10项关于“高级教师应具备的能力和经历”的内容。其中明确规定了“教师每学年应完成不少于320学时的教学工作量,教研员听课评课不少于60课时”,“教师担任班主任3年以上(博士生2年)”等只有平时积累才能达到的目标。

同时,省人社厅职称处工作人员也表示,由于国家明文规定中小学教师职称不得“评聘分离”,职称水平与教师切身利益密切相关。因此,在后续改革中,有关部门还将对中小学教师职称引入“动态管理”机制,改变“一评定终身”的旧体制,突破“能上不能下”的制度瓶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