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冬小麦如何科学种植?
小麦
冬小麦种植在稍暖的地方,一般在9月中下旬至6月上旬播种10,5月底至次年6月中下旬成熟。比如华北及其以南都是冬小麦。在中国,一般以长城为界,北有春小麦,南有冬小麦。中国以冬小麦为主。
小麦
1.北方冬麦区主要分布在秦岭、淮河以北和长城以南,这里的冬小麦产量约占全国小麦总产量的56%。主要分布在河南、河北、山东、陕西、山西等省。
2.南方冬麦区主要分布在秦岭淮河以南。这是中国主要的水稻产区。种植冬小麦有利于提高复种指数,增加粮食产量。其特点是商品率高。主产区集中在江苏、四川、安徽、湖北四省。
3.春麦区,主要分布在长城以北。这个地区气温普遍较低,生产季节短,所以主要是一年收获一次。主产省份为黑龙江、新疆、甘肃、内蒙古。
需水量定律
1,播种至拔节期
在此期间,由于植物小、温度低、地面蒸发量小,耗水量占整个生长期耗水量的35% ~ 40%,日均耗水量约为6.0 m3/hm2。
2、拔节至抽穗期
在此期间,小麦进入了旺盛生长期,耗水量大幅上升。在这25 ~ 30 d期间,耗水量占小麦总耗水量的20% ~ 25%,日平均耗水量为33.0 ~ 51.0m3/hm2。这个时期是小麦需水的关键期,如果缺水会严重减产。
小麦
3.走向成熟
这一时期约为35 ~ 40 d,用水量占总用水量的26% ~ 42%,日均用水量略高于前期。特别是抽穗前后,茎叶生长迅速,绿化面积达到一生最大,日均耗水量约60 m3/hm2。
可以看出,小麦苗期和拔节期前期耗水较少,拔节期至抽穗期耗水最多,而举旗期对水分反应最为敏感,被称为需水“关键期”。其次是开花到灌浆,有人称之为“第二个关键期”;成熟期的耗水量又减少了。因此,尽可能满足小麦需水关键期的供水,对于赢得小麦的大丰收至关重要。
此外,小麦拔节期前耗水虽少,但这一时期的供水对实现整苗、匀苗、苗壮、打包、分蘖、搭起高产架子至关重要。农民谚语:“农历八、十、三雨”,是广大农民在长期生产实践中对小麦生产经验的客观总结。
小麦不同生育期的适宜土壤含水量;
①从出苗到分蘖期,土壤含水量在80%左右。
②越冬期间,土壤含水量为55% ~ 80%。
③从绿化到拔节期,土壤含水量为70% ~ 80%。
④孕穗期至开花期,土壤含水量在80%左右。
⑤灌浆期间,土壤含水量在60%以上。
灌溉技术
正确的灌溉技术是保证麦田合理用水,及时把水送到田间,使灌溉田均匀受水,不造成地面流失和深层渗漏,不破坏土壤结构,达到经济合理用水,增加产量的目的。目前麦田灌溉主要有四种方式:地面灌溉、喷灌、滴灌、管道输水和管道灌溉。
1,地面灌溉
麦田畦灌是我国劳动人民创造的一种灌溉方法。畦灌是在平整土地的基础上,在田间筑起土埂,分成若干个长方形或正方形的畦。水从灌溉沟引入畦内,在地面形成一层薄薄的水层,沿地面纵坡流动,在流动过程中逐渐润湿土壤,从而达到提高土壤含水量的目的。
畦灌地适宜坡度为1/1000 ~ 3/1000。地面坡度太大,灌溉时容易冲走表土。一般畦长30 ~ 50 m,畦宽2 ~ 3 m,每畦宽流量(每米宽度平均流量)3 ~ 6 L,可根据具体情况确定。地面坡度小,土壤渗透性好,土地平整性差时,畦长容易短,涌水量容易大。地面坡度大,土壤渗透性差,土地平整好时,畦长大,来水量小。
2.喷灌
喷灌是用特殊的设备把加压的水喷到空中,分散成水滴进行灌溉。这项技术始于20世纪70年代,是一项先进的灌溉技术,其主要特点是节水。据研究,喷灌技术一般比地面灌溉节水20% ~ 40%,喷灌不破坏土壤结构;而且喷灌适用范围广,不仅适用于平原灌溉,而且特别适用于山区、丘陵和地面起伏不平的土地。
喷灌有三种类型:固定式、半固定式和移动式。
固定喷灌的部件基本固定,动力和水泵组成固定泵站,输水管道埋在地下,喷头安装在田间固定的横管上,但喷头穿上时装,用后拆除。
半固定式喷灌的动力,水泵和水管的主管是固定的,而支管和喷头是活动的。
移动喷灌的电源、水泵、水管、喷头都是可移动的,可以节省很多水管。
3.滴灌
滴灌是用一套设备将水加压过滤,通过各种管道和滴灌装置(滴头),将水或溶于水的肥料液均匀缓慢地滴入作物根部附近的土壤中,使作物主根活动层的土壤始终保持适合作物生长的土壤湿度。
滴灌的主要优点是:
(1)节水节能;②不破坏或板结土壤,土壤透气性好,营养丰富,适用于各种地形和土壤条件。滴灌系统由四部分组成:水源、水头控制枢纽、各级输水管道和灌水器。可分为不固定灌溉和移动灌溉两种,但目前这种灌溉方式并未应用于田间小麦生产。
4、地下管道输水和管道灌溉
地下管道输水和管道灌溉的主要优点是:
①输水快。与土渠相比,1 000m的管道输送距离仅需3~5min,而土渠需12h;②节水、节地、省工。据研究,由于管道输水减少了水的蒸发和渗漏,可节水20% ~ 40%,降低成本30%左右,不仅省工,而且占地少,节约土地。这套设施包括主水池、输水主干道、引水建筑物、输水支道、出水建筑物、排气孔、沉砂池、输水渠道等。
节水灌溉
小麦节水灌溉是指在麦田中用较少的灌溉量获得较高的产量和经济效益。它包括两个方面:①防止漫灌,或盲目增加灌溉次数,以合理的灌溉量获得高产,从而避免水资源的浪费,扩大灌溉面积;(2)有限灌溉,结合适当的农艺措施,最大限度地利用有限的水资源,保证可观的产量水平。冬小麦节水灌溉的主要措施如下。
1.播种前,大规模储存和灌溉。
研究表明,小麦播种前采用大定额灌溉,50 ~ 200 cm土层土壤水分可达到田间持水量的80%以上,有利于小麦根系生根,增加深根比例。这样,小麦不仅可以在生长期利用深层土壤蓄水,还可以减少大量频繁灌溉造成的土壤蒸发。据研究,在土层深厚的地区,小麦即使全生育期不浇水,产量也能达到6000 kg/hm2。以上。
2.小麦关键水灌溉
根据小麦的需水特点和小麦不同生育期的水分效应,灌溉关键水是一种有效的节水措施。据研究,在鞋底有水灌溉的情况下(冬天的水比较好),冬天的水灌溉效果较差,节水孕穗期水灌溉效果最好。在冬前土壤墒情较差的情况下,用冬水和孕穗期水灌溉效果更明显。因此,在缺水的情况下,保证小麦关键期的用水,是提高水分利用效率,实现高产高效的重要措施。
3.硬化运河以减少渗漏。
平整土地,提高灌溉质量;骨干渠(沟)要加防渗设施,努力把水还田。采用地面灌溉时,应平整土地,因为土地的平整程度和边界规格与灌溉质量和效率有很大关系。土地平整可提高灌溉效率30 ~ 50%,节水50%以上。
4.采用先进的灌溉技术。
在水资源相对短缺、经济条件相对较好的地区,采用喷灌、滴灌、渗灌、管道灌溉等先进灌溉技术是节水的有效途径。据研究,喷灌比地面灌溉可节水20% ~ 40%;其小麦耗水系数(生产0.5公斤粮食所消耗的水)仅为畦灌耗水系数的25% ~ 30%;渗灌比畦灌节水40%左右,滴灌比畦灌节水4 ~ 6倍。而且这些先进的灌溉技术一般不易造成土壤板结和养分淋溶,有利于土壤水、肥、气、热的协调和微生物的活动,促进养分转化,从而提高小麦产量。
5、灌溉结合其他农艺措施。
麦田灌溉后,适时中耕、松土、地膜覆盖等措施可防止水分蒸发,提高水分利用效率,节约用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