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根友的作品

1,四书五经笔记中国友谊出版公司1993 10月;

2、《三记》中国友谊出版公司1995 10月;

3、《中国近代启蒙思潮》(合著,江西人民出版社1993年2月;

4.社会学导论(合著,军事文怡出版社1995年7月;

5.《中国社会思想史》(武汉大学出版社,1997)。

6.场与存在——中外哲学比较与整合(与他人合编,第一主编),武汉大学出版社,1997。

7.法语句子的解释与翻译与佛光出版社(1997版)

8.《纳贤比丘经》译释及佛光出版社(1997版)。

9.《墨子与世界和平》(第三作者)中国书店,1997版;

10,《郑板桥诗画集》,南京出版社,1998。

11,《儒林外史》(第二作者)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版。

12,《昆华彭飞——传统价值观的当代透视》(第二编),2006年9月5438+0版;

13,《自由的表现与力量——中国人的自由观》,广西人民出版社,2002年3月;

14,中国皇帝自画像——康熙(译)J.Spence(中国的名字叫史景迁);2001 65438+2月版;

15,《中国哲学的创造性转化》(会议论文集)(主编),云南人民出版社,2004年4月。

16,《中国辩证法史》(第二作者),河南人民出版社,2004年5月。

17,《中国现代价值观的诞生历程——从李贽到戴震》,武汉大学出版社,学术丛书,2004年7月出版,1,《老庄人生哲学简论》,哲学研究190。

2.一个道德批判的早产儿——《新东方》1992第3期《金瓶梅》主题探析:

3.易经——中国历史哲学的起源易经研究(季刊)第4期,1992。

4.浅析端午节的道德启示:船山研究1993第1号。

5.论明清时期“求真”“崇公”价值观对近代中国的影响《江汉论坛》1994第6期。

6.论戴震“新思想”的历史定位郭其庸肖汉明“长江无尽”

散文集《滚滚而来》东方出版社6月出版1994。

7、葵心不改完美智慧晶心二护法(同书)。

8.《中国易学发展史纲要》,《友利易学》第一辑,中州出版社,9月1994。

9.批判哲学的批判社会科学研究(双月刊)第5期,1994。

10,命运复性,超越正道——论唐礼全对哲学的终极关怀(台湾省)《哲学杂记》

年鉴第三期1995。

11,再论当今国民性的转变《新东方》1995第5期。

12,场域哲学哲学动态学术讲座综述1995第9期。

13,许与理学研讨会:哲学思潮1995第12期。

14,明清启蒙新论《东方论坛》1995第5期。

15一部深化明清启蒙理论的力作——读闵《李光地传》和《福建学刊》第4期,1996。

16,评论原创理论《武汉大学学报》1996否。1.

17,20世纪中国一个哲学家的理想——论冯契的平民自由人格,《学术月刊》第3期,1996。

18,从个人宗教到社会宗教萧杰的父亲黄照主编论文《东山法》与禅宗。

收藏1996四月出版。

19,中国古典文学作品中“真爱”自杀意象研究;罗平主编的《妇女与社会》文集;武汉大学出版社,6月1996。

20.冯契《平民自由人格》在《哲学研究》上的应用1997第11期;(人大复印的《中国哲学》(1998,第2期)全文转载)

21,文化批判与社会进步——读冯路《人类的家园——现代化矛盾与社会科学研究的哲学思考》第2期,1997;

22.冯路《人类的家园——现代化矛盾的哲学思考》的启示福建学术期刊第4期,1997;

23、世纪之交的哲学回顾与展望《哲学动态》1997第4期;

24、批判的武器和批判的目的《科学经济社会》1997第4期;

25、人文知识分子:思想教练与精神探索者《科学经济社会》1998第3期;

26.《板桥书》中的仁学思想,《人性论丛书》第1998卷(创刊号);

27.人性与神性的交响——读赵霖《西方宗教文化与现代哲学》,第4期,1998;

28.追求“恒德”与自由意志——鸟瞰传统中国人的道德自由意志《科学经济社会》第4期,1999;

29、如何使农村现代化中国武汉大学学报1999增刊,

30.分离与自由——论戴震的伦理电影《哲学研究》,第4期,1999;

31,寻找现代人文精神的内在结构,人文与文学系列,卷1999;

32.科学精神、人格原则与人文素质——当代大学教育理念“新东方”5+0999述评:

33.楚简《老子》中道家思想的地位,以及竹简、帛书、王本中道家思想与道德观念的异同。江汉论坛,1999号,10号;(转载自人大《中国哲学》2000年第2期)

34.个人自由与理想社会--殷与冯契自由思想之比较。《中国哲学史》,2000年第2期;(《中国哲学》2000年第9期全文,人大复印)

35.近十年美国儒学研究综述,光明日报,2001年;

36.近十年欧美东亚儒学研究综述《哲学动态》,第8期,2006 54 38+0;

37.楚竹简《老子新解》,《中国哲学史》第3期,2001;

38.走向多元对话的中国哲学——12中国哲学国际研讨会侧记:中国哲学史,第四期,2001;

39人文主义视角下儒学与自由主义对话的可能性(参见《儒学与自由主义》,北京三联书店出版社,2001版)。

40.熊十力《明清学术史评论》,《船山学刊》第4期,2001;

41,重建先秦学术原貌——读郭毅《郭店楚简与先秦学术》,哲学研究,第10期,2002。

42.从一国宪政到全民宪政——浅析罗尔斯的政治自由主义逻辑,《武汉大学学报》2002年第6期。

43.20世纪中国哲学史的范式及其转换——对胡军《传统与现代——第四次冯友兰学术思想研讨会论文集》所载冯友兰哲学史范式演变的思考,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4月,第1版。

44.简评戴震的道论哲学——兼评村濑俞晔的《戴震哲学——唯物主义与道德价值》,《中国哲学史》2003年第1期。

45.易经语言哲学初探——兼论易经儒道语言哲学的异同,《周易研究》,第1期,2003。

46.《现代中国人际信任的传统资源》,《伦理研究》(双月刊),2003年第3期;

47.21世纪中国哲学的主题:创造性转化(郭其庸、陈来、吴根友等。)新华文摘,2003年第4期。

48.我们如何建立现代人际信任?长江日报,2003年6月5日,11版。

49.“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技术进步在道上”——读《观念的选择:世纪中国哲学思想解析》,《文慧读书报》第9版,2003年2月21。

50.充分反映佛教大发展光明日报7月周二15理论周刊第二作者与肖老师合作。

51、儒家“君子人格”及其现代意义《价值论与伦理学》第2期,湖北大学哲学研究所主编,湖北人民出版社2002年2月出版,

52.《明清时期中国社会的现代性因素分析》,《江汉论坛》2003年第3期,

53.评李大钊的社会理想,《第十二届国际中国哲学会论文集》第3辑,《中西交流与中国哲学的现代转型》,商务印书馆,2003年。

54.思想的输出者和输入者,长江日报,2003年6月19版11。

55.中国是一个信任度低的国家吗?长江日报,2003年7月10版11。

56、《论早期梁启超的自由观》,《湖北大学学报》2003年第6期

57.论西方翻译自由观对中国传统思想自由观的价值改写。刘克峰主编:《哲学伦理学评论》,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3年6月。

58.二十世纪明清学术与思想的三种范式(《哲学之门》第二卷,2004年,北京大学哲学系主办,湖北教育出版社出版。)

59.明清三大人性论与中国伦理的现代转向(《学术月刊》2004年第5期)。

60.20世纪戴震哲学思想述评(人的文学理论丛书,2002)。

61、儒家“王道天下观”与当代国际和平的可能维度——兼论康德等人的“世界和平”思想(郭启勇吴根友,肖月福教授主编,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年)。

62.创造解释学:中国哲学走向未来的一种可能——傅伟勋哲学思想探析(吴根友、欧立新主编:《中国哲学的创造性转变》,云南人民出版社,2004年)

63.《哲学、诗歌、心灵与灵魂》,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版,2004年第5期。

64.言、心、道——戴震语言哲学的形而上追求及其理论开放性,《哲学研究》,第11期,2004。

65.仁者爱人仁,施始于父母——论儒家家庭伦理的现代转型,(加拿大)《文化中国》2004年第4期。

66.政治的民主化与民主的中国--对当前中国社会制度建设与世界地区暴力的思考。东方财经周刊,2005年第1期。

67.如何在普遍主义与历史主义之间保持适度的张力--刘、郭、穆儒家伦理论争的哲学史方法论反思?《儒林外史》郭启勇主编,湖北教育出版社。

68.《论胡适“现代哲学”概念对中国哲学史研究的意义》,《安徽大学学报》2005年第4期。

69,21世纪探索宋元明清哲学综合研究的可能性《武汉大学学报》2005年第4期

70.《关于宋元明清哲学研究范式与方法的思考》,《江汉论坛》2005年第10期,《中国社会科学文摘》(双月刊)2006年第1期,转载全文。

71,读《庄子》献疑——莫若《与明新解》,《中国哲学史》2005年第4期。

72.许与儒家政治哲学《孔子研究》,2005年第6期

73.“工商业为本”与晚明儒家经济哲学的新突破——黄宗羲经济思想的现代意义再解读《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06年第1期(双月刊)。

74.《中国思想传统中的自由词、概念和观念》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1期(双月刊)。

75.“保和合则益节”新解——兼论《易经》2006年第2期社会安宁与社会功利的关系:

76.如何说不——对《老子哲学学报》2006年第2期“道”概念的语义分析

77.如何看待现代哲学中中国问题意识的内在根芽?——从晚明以来儒家“经世哲学”的三大新动向谈《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06年第三期。

78、论自由观念及其在中国思想和制度中的拒斥2006年11月3日

80.直面问题,找到方法,重铸“经营世界”的新精神。《求是》2006年第6期。

81,网络时代与经典的价值。武汉大学学术论坛第二集,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年。

82.进步的概念——理解中国现代性的一把钥匙——读高瑞全《中国现代精神传统》,《哲学研究》2006年第11期。1,4月6日至11,出席在杭州、上海召开的中国哲学史年会,提交《中国民主政治理想的历史、现实与未来》论文,并在小组会上发言。

2.12年5月至13年5月,参加武汉大学哲学学院主办的首届海峡两岸当代新道家学术研讨会,提交论文:《上海伯竹简上的横仙哲学思想探析》,并在会上发言。

3.6月12日,我参加了湖北大学主办的“第二届价值哲学国际研讨会”,提交了一篇论文:《从‘无则有用’到‘无用则大用’——论老庄哲学的价值发现及其当代启示》。

4.14年6月至17年6月,我参加了由四川大学宗教研究所主办的第十届中美哲学-宗教对话小型会议(郝长墀博士陪同)。提交一篇英文论文:现代社会的道德情感教育和自信的家庭伦理的现代运用。该论文由美国学者亨廷顿学院威廉·哈斯克授予。富兰克林和马歇尔学院哲学系的R教授和迈克尔·默里教授。作为一名评论员,我还对斯坦福大学救济研究系的Lee H. Yearley教授的论文《骄傲在描绘人的位置》发表了学术评论。

5.8月8日-12在北京参加首届中国哲学大学大会,发表题为《言说之道——戴震语言哲学的形而上追求与开放性》的论文,并在小组会上发言。

6.8月20-23日,他组织并主持了“我们时代的问题与我们时代的知识”小型学术研讨会,提交了论文初稿《中国政治的民主化与民主政治的中国》。

7.9月10-11日,我参加了南京大学哲学系和台湾省立大学生死研究所联合举办的“中西社会哲学对话”研讨会,提交了一篇论文:《我们为什么排斥自由的概念?——从自由概念和中国思想传统中的自由概念谈起”,

8.65438年6月8日至12年10月8日,我在北京参加纪念孔子诞辰2255周年儒学国际研讨会,提交了题为《清初民主政治理想与儒家政治哲学的密切转变》的论文。

9.65438年10月20日至23日,参加安徽大学“当代中国哲学前沿问题学术研讨会”,提交论文如下:论胡适“近代哲学”概念对中国哲学史研究的意义;并主持了分组会议。

10、18年2月20-23日参加“香港中文大学当代儒者——钱穆、唐君毅、牟宗三”许国际学术会议,提交论文:许与儒家政治哲学。

2月25-27日,11,65438+参加深圳大学“西方学术背景与当代中国哲学研究”,提交论文:论严复、梁启超对中国传统自由观的价值改写。1,7月12-19,澳大利亚悉尼,第14届国际中国哲学大会,论文宣读:许·的政治哲学。

2.9月9-12,武汉大学传统文化研究中心,提交论文:第七届当代新儒家国际研讨会,人类文明的一体两面——亨廷顿“文明冲突”与杜维明“文明对话”的政治哲学审视

3、165438+10月1-3、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现代思想文化研究院冯契与21世纪中国哲学国际研讨会宣读论文:道德诚意如何促进真理的发现——来自冯契先生的《真理与人生理想论》

4、65438+2月9日-65438+2月2日,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儒学论坛2005-儒学与亚洲人文价值观,提交论文:《保和合,为德》新解——《易传》论社会安宁与社会功利的关系2006年2月19-3月9日。论文题目是:《明清儒家政治体制改革理想与当代中国民主制度建设》。

3月17-19在武汉和田会馆参加哲学学院中西比较哲学中心会议,发表论文:《庄子论真人真事的关系——对“若有真人,则有真知”命题的现代解读》。

3月25-26日,参加“首届中国医院管理研讨会——文化的管理价值与功能思考”,并作为特邀专家做“儒家人性论与君子责任伦理”专题报告。

4月1-3日,出席“黄宗羲民本思想国际研讨会”并发表论文《工商业是基础》及晚明儒家经济哲学的新突破——黄宗羲经济思想的现代意义再解读。

6月26-28日,参加武汉大学传统文化研究中心举办的楚竹书国际学术研讨会,发表论文《政治权力转移的过程——简牍中容的政治哲学与学派归属初探》。

9月17-18参加武汉大学哲学学院主办的“启蒙与世俗化——东西方现代化的历程”国际研讨会,提交论文:从明清时期价值观的变迁看现代性的内在张力。

165438+10月9日-12,参加南京大学思想家研究中心主办的“社会转型与思想文化变迁”学术研讨会,提交论文:晚明妇女思想解放。

165438+10月24-26日,参加北京中国孔子学院主办的“儒家传统修身理念与人格塑造”学术研讨会,提交论文:明清新人格理想。

65438+2月12-14参加深圳大学中国文化研究中心主办的中国哲学建设的当代反思与未来展望国际研讨会,提交论文:道义论——兼论荀子的“圣王观”及其对王权合法性的探讨。

65438+2月15—16,参加香港中文大学中国哲学研究中心主办的“中国哲学研究的方法论”内部研讨会,提交论文:唐诗中“自由”一词的语义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