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改革案例论文题目
一、大开的背景和过程
1)背景
我国卫生人力资源分布不均衡,结构失衡,现有培养模式与需求不协调,过度集中在大城市和医院。农村社区卫生人员短缺,整体素质不高,尤其是全科医生短缺。导致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医疗卫生发展不平衡,农村社区卫生发展严重滞后,群众看病难、看病贵,居民健康状况差距拉大。
因此,中央、国务院《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作出了“加快发展全科医学,培养全科医生”的重要决策。为实现这一战略任务,加快发展全科医学教育,建设一支以全科医生为骨干的高素质社区卫生服务队伍,确保社区卫生服务深入、健康、可持续发展,是医学院校肩负的重要任务。
根据这一特殊国情的迫切需要,我院审时度势,在卫生部诸宸部长的亲自指示、关怀和支持下,紧密结合我国当前国情和我院实际办学能力,顺应天时、地利、人和,创造性地提出以临床医学专业为起点,培养定位于广大城市社区和农村社区的全科医学教育,为广大农村和城市社区培养合格实用的教育人才。
2)之后
(1)成立全科医学课题组。
我院领导班子对这项工作非常重视,为此成立了专门的全科医学课题组,由一名副院长负责这项工作,课题组成员由我院高学历、职称、高水平的业务骨干组成。
(2)出国学习和考察
课题组分阶段赴浙江大学医学院、首都医科大学、徐州医学院等具有丰富全科医学教育经验的医学院校进行学习考察,初步确立了适合我国国情和我院实际起点的全科医学教育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并对课程设置、教学大纲制定、师资培养和考核体系等也进行了全面细致的调研。此外,课题组还明确了分工,部分成员深入全国多家著名三级专科医院(如北京友谊医院、复兴医院)及其各级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站点,调研全科医学生在专科医院和社区中心的临床实践和社区实践情况;其他成员深入当地卫生行政部门和社区服务中心(点)进行广泛调查,获得第一手资料。以当地情况为缩影,初步掌握了我国城市社区和广大农村地区卫生人才资源现状、普通人群健康状况及其健康需求(详见调查报告)。根据以上调查,课题组及时撰写了我院开设临床医学专业(全科)的可行性报告,该专业定位于城市社区和广大农村。课题组的研究工作得到了卫生部、省卫生厅领导、国内知名医学院校相关专家和我市卫生行政部门的高度评价和大力支持。
(3)制定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专家论证。
在最短的时间内,课题组集中集体智慧和力量,精心安排,科学分工,密切配合,广泛调研,严格按照培养目标和全科医学教学与实践的思维理念,制定了教学大纲初稿,然后将初稿提交给知名医学院校和卫生部的相关全科医学专家,在全面广泛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后,完成了第三稿。
专科起点全科医学教育在我国是一个全新的事物。虽然做了一些前期工作,也得到了国内有关专家学者和上级部门的高度评价和大力支持,但仍处于初步探索阶段。为了更加科学严谨地办好这个创新专业,2008年7月31日,我院邀请了国内知名医学院校的教授、专家、学者以及卫生部、省卫生厅、上饶市的相关领导来我院对我们的前期工作进行评估论证,希望他们对我们的后续工作提出指导性意见和建议。
此次论证邀请了卫生部科教司司长孟群;首都医科大学崔教授;中国全科医学杂志刘海波教授;上海交通大学荣石教授;浙江大学于海教授;南昌大学袁教授;人民军医出版社王少朗教授;省教育厅厅长聂伟;省卫生厅厅长李志刚。
论证会的召开非常成功,引起了新闻、媒体和社会的高度关注,得到了与会全体教授、专家和领导的高度评价和一致认可。当然,专家教授们也对我们的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提出了许多中肯而有价值的意见。现在,根据专家教授的意见和建议,课题组正在修改完善第三稿。
二、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新时期卫生工作方针,以社区卫生服务需求为导向,以提高社区卫生服务水平和质量为中心,遵循长远发展与当前需要相结合、实事求是的原则,突出重点,分类指导,逐步提高。 以毕业后全科医学教育为核心,以师资培养和在职培训为重点,积极探索,勇于实践,到2011,逐步建立起符合我市实际的较为完善的全科医学教育体系,培养一支以全科医生为骨干的优质、数量充足的社区卫生服务队伍,为我市社区卫生服务发展提供可靠的人才保障。
(2)发展目标
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以向个人、家庭和社区提供持续、全面、便捷的基本卫生服务为目标,建立适应我市卫生事业改革发展需要的全科医学教育体系。努力培养和造就一支以社区为基础,为居民提供基本卫生服务,能够以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开展预防、医疗、保健、康复、健康教育和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的高素质社区卫生服务队伍。
(3)具体任务
1,2009,构建全科医学教育的基本框架。在各区建立全市全科医学教育培训中心、全科医学教育培训站、临床培训和社区培训基地,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2.2010,全科医学教育体系初步建立和完善。加强全科医学教育培训中心、临床和社区培训基地建设,探索培养高素质全科医生的有效途径和模式,并逐步总结推广。
3、2010-2012、完善全科医学教育体系。
1)制定全科医学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编写讲义、教材和实验指导。
围绕建立面向农村社区的全科医学教学与教育模式的总体目标,项目组成员集体讨论,制定了较为完善的全科医学教学课程和符合社区卫生服务要求的各类课程(包括实习)教学大纲的编写;并撰写讲稿和实验指导;进一步编写专科层次的全科医学教材。
2)全科医学教学方法的改革。
采用案例教学的方法;采取多种形式的讨论方法,如焦点小组讨论、专题小组讨论、以问题为中心的小组讨论等。探讨学科之间、基础与临床之间、理论与实践之间的交流与跨越;提高学生“六位一体”全科医疗服务能力,同时通过讨论了解方案实施中遇到的新问题并及时解决。
3)建立全科和实习教学基地。
建立固定的全科医学实践教学基地,建立有效的实践教学考核体系,确定考核项目;制定考核评分办法,进行考核评估。
4)全科医学教学计划和大纲的专家论证。
邀请相关专家和领导进行全科示范和师资培训。
5)全科医生的培训和深造。
联系首都医科大学和卫生部全科医学培训中心对我院师资进行培训。
6)调查上饶市基层卫生人力资源和社区卫生服务现状。
7)走访相关院校和社区并撰写考察报告,向卫生部请示和可行性报告。
三,发展全科医学教育的具体措施
1)改革与培养目标和能力要求:目标是培养具有为人民健康服务的职业道德,“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活得好”的农村社区实用全科医生。其专业能力要求:掌握全科医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熟悉全科医学的诊疗思维模式,具备社区常见病、多发病、传染病和疾病的防治能力,能够运用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以维护和促进健康为目的,向个人、家庭和社区提供包括医疗、预防、保健、康复、健康教育和计划生育指导在内的健康服务。
2)创新培养模式:根据培养目标和能力要求,将以前学校教育加医院实践的培养模式改为:学校教育80周+二级以上医院实习4周+医院轮岗实践40周+防疫站(防疫、卫生部门)6周+社区实践6周。
3)优化课程设置:根据面向农村社区的全科医学人才培养不要求学生具备非常广泛的基础理论知识这一实际,我们通过扣除公共基础课(物理、化学、细胞生物学等),为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教学留出了230学时。)和压缩对基层临床意义不大的公共基础课(两课,英语)。同时根据“六位一体”的功能要求,增加预防、保健、健康促进等课程。见附表。优化后,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在必修课中的比例分别为16.4%、32.8%和50.8%,而本科院校对应的比例分别为30.7%、27.1%和41.5%。而且专业课的数量和学时与本科院校相差不大,从学时上保证了学生的专业能力和素质。
4)改革教学内容,增强实用性:根据农村社区全科医生的能力要求,重新编写教学大纲和教材(讲义)。删除基础课中对社区卫生工作实际意义不大的临床重复验证性实验内容,如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试验等。,并增加常规检查、心电图机、快速末梢血糖测定、常见疾病X线拍摄等三项临床实践实验;现行教材中重复的内容在某一门课程中单独叙述,如现行内科学教材中的水、电解质、酸碱失衡,所以避免在外科学教材中重复等。新教材(讲义)强调农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和预防;这种精细而实用的教学内容保证了学生农村医疗卫生服务的质量。
5)改革教学方法:逐步将现行的团队式教学形式过渡到一般的复合型教师来完成教学,借鉴国内兄弟省市的经验,充分利用学生的社区医学背景,探索范例学习、合作学习、角色扮演、录像、直接咨询、示范教学、模仿教学、讨论等方法,以学生为主体,激发学生思维,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6)重视医疗实践技能:请参加过全科医师培训或参加过全科医师骨干培训的临床医生到临床科室授课、实习,重点培养学生常见病、多发病、传染病的症状导向诊疗模式、诊断、鉴别诊断、防治原则和转诊指征;常见突发事件的处理原则和院前急救的基本知识;不要片面追求高新尖端的医疗技术。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全科医学诊疗思维,避免走临床实践教育中培养专科医生的老路;同时,学生也不能好高骛远,集中精力学习农村可以发展的医疗卫生服务技能。
7)加强培训基地建设,建立全科医学培训网络。
成立上饶市全科医学教育培训中心,隶属于卫生部医学培训中心,负责全市全科医学教育师资和管理人员、全科医生和社区护士的培训;负责指导各区培训站的培训工作;协调全科医学临床和社区培训基地的工作;积极开展学术交流和科学研究。全科临床培训基地主要设在二级以上医院,社区培训基地主要设在一级医院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区级预防保健机构。形成以市全科医学教育培训中心为龙头,以各区培训站为骨干,以临床和社区培训基地为基础的全面合理的全科医学培训网络。
8)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全科医学教育的关键,也是当前工作的重点。制定师资培养计划,有计划、有步骤地培养全科教师。吸引一批热爱全科、有基层工作经验并在临床学科取得一定成绩的专家,经过必要的全科知识培训,充实师资队伍;同时,通过“请进来、送出去”的方式,有计划地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来深圳讲学,或选派人员到国外或先进省市学习、考察,通过多种渠道和形式开展师资培训,尽快建立起足够数量的高素质教师队伍。
第四,教师培训
教师是教学成败的核心和关键。由于该专业是我院首次开设,师资力量不足是教学的最大瓶颈,也是目前面临的最大困难。师资培训刻不容缓,势在必行!在卫生部科教司主任的关怀和推荐下,我院全科医学课题组邀请了以原首都医科大学教务主任、现卫生部培训中心副主任崔教授为首的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医科大学、南昌大学等国内知名医学院校的全科医学专家教授来我院培训全科医学师资,并对学员进行了严格的考核。我院765,438+0专业教师考试合格,获得卫生部全科医师培训证书。
五、专业特色与课程体系改革
我院临床医学专业(全科)具有以下特点:
1.能去能留:规范化医学本科生不愿意去农村社区,专科的全科医生愿意去基层。
2.周期短:这个方案只需要3年。
3.投资少。
4.适用性:县乡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防治的课程改革和临床医疗技能的培养,使学生具有相对较强的实践能力。
5.掌握全科医学的诊疗思维模式。
1)课程体系改革
在这么短的时间内(136周),能否培养出一名让农村社区群众放心、信任、满意的全科医生?我们采取了以下措施:根据农村社区全科医生的培养,不要求学生有非常广泛的基础理论知识。我们大幅削减和压缩了与临床关系不大的专业基础课(物理、化学)和公共课(两课、英语)。删除专业课中无实际意义的实验内容,增加与临床密切相关的实验,如血、尿、便三项常规检查,心电图机和快速血糖仪的操作,常见病X线的拍摄等。
2)除传授临床常用技能外,还重点加强社区预防保健、社区急救、社区护理、农村社区健康管理的工作能力和全科医学理念的培养。运用全科医学的思维理念,着力培养学生以症状为导向、以体检为重点的全科诊疗思维习惯。按照全科医生的要求,掌握农村社区常见病、多发病、传染病的诊断、鉴别诊断、防治原则和转诊指征,掌握临床常见突发事件的处理原则和院前急救的基本知识,不片面追求高、新、尖医术。
3)注册状态
通过前期的一系列工作,2008年,我院被省招办招收临床医学专业(全科医学)。截至目前,该专业招生人数已超过230人,大大超过了省招办下达的计划数,其中相当一部分学生强烈要求从其他专业转到本专业,这说明很多学生和家长都非常看好本专业的前景。
不及物动词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1)招生计划和就业模式与国家现行政策的衔接和匹配。
这是最重要的一点,也是学校作为纯教学单位解决不了的问题。必须有政府出台的相关政策,保证学校全科教育的连续性。建议各地政府在国家宏观政策的指导下,根据当地全科医生的具体需求,制定订单式(定向)计划,委托学校培养,毕业后定向到具体单位就业。政府必须保证这些毕业生毕业后的合理待遇,保证他们能“留下来”。这一政策已经在浙江、上海、北京、深圳等发达地区全面铺开,应该是未来几年中国基层医疗发展的一个可取的经验和趋势。
2)全科医学理论、临床实践和社区教师培训。
专科起点全科医生培养成败的关键和核心在于师资,学校要高度重视全科医生师资的培养。由于我院首次开设该专业,全科教师在理论、临床和社区方面均为空白。我院本着先培训理论教师,临床和社区教师并重的原则,先分步巩固理论教师,再根据专业特点加强临床教师和社区教师的培训,分阶段、分批、分层次有效推进全科医学教师培训,避免培训过程中“抓眉毛胡子一把抓”。
3)临床和社区实践基地建设。
要想培养出能够适应广大农村和城市社区的全科医生,光有理论和老师是不够的,还要有实践的场所。从某种意义上说,丰富的实践是用好、做好的必由之路。因此,学校必须有自己的临床教学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我院必须建立自己的临床教学医院或与三级以上医院合作,派出自己经过正规培训的临床教师到本院任教,或邀请本院相关医生参加规范化的临床教师培训。关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的建立,由于投入不会太大,我院拟于近期开始投入必要的人力、物力、财力,建立1至2个相对完善、独立的社区实践基地,主要用于今后临床和社区教学过程中的社区见习。当然,赢得政府、机构或私人的资助也是一种意外的收获。
5)教材(讲义)的编写
教材是教学的基本支撑,是否有一套科学实用的教材是决定教学成败的重要因素。由于我院是第一次以专业为起点开设全科医学教育,没有现成的教材可用,市面上的全科医学教材几乎都是本科起点或与全科相关的教具或培训资料。因此,在学院的起点编写一套与全科医学教学大纲相匹配的教材和补充教材,是我们面临的一项紧迫而严峻的任务。我们学院计划采取“三步走”的方案来解决这个问题。第一步,选择一套相对科学、严谨、信息量大的本科教材作为我们的临时教材,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吸收和总结经验。第二步,要求教师在使用临时教材的过程中,为适合学院起点的全科医学教学大纲准备教学讲义,然后逐步过渡到用自己的讲义进行教学。第三步,2~3年后,不断修改完善自编讲义,待条件成熟时,由教学部门组织相关教师从专业起点编写一套全科医学教材。
6)毕业后的继续教育和培训。
当前和今后很长一段时间,我国的全科医学教育主要侧重于毕业后的继续教育和培训,全科医学教育强调终身教育。因此,我们也应该充分认识到这一点。我们提倡的学历教育只是全科医学教育的一个起点,或者说是全科医生的启蒙教育。学校作为教育部门,自然要配合国家和政府,为全科医生毕业后的继续教育和培训做贡献。我院将齐心协力,主动与上级政府和卫生行政部门取得密切联系,尽快建立自己的全科医学继续教育培训中心。力争将我院培训中心打造成华东地区乃至全国的全科医学教育培训基地或中心。
7)学科的发展和完善。
(1)积极推进科研工作。
本着信息资源共享的原则,积极走出去,科学引进,力争以全科医学为突破口,以校刊命名为契机,激活科研,力争用五年时间建立起全科医学教育专业学术委员会。以此为鉴,充分调动本院崇尚科研、崇尚学术的积极氛围。
(2)加强与国内外兄弟学校的交流,建设* * *
遵循学校教育发展规律,转变思维观念,走出去引进来,积极加强与国内名校和国外高校的沟通交流。包括:学术交流、人才互动、科研合作、联合办学、学科建设等。
(30升本科专业。
经过几年艰苦奋斗,条件具备时,可以考虑升本科专业。
综上所述,我院的起点全科医学专业,是在卫生部、省卫生厅、市政府领导和国内知名医学院校专家教授的关心和支持下开设的。它是一个新生事物,需要国家和政府相应政策的扶持和支持,需要我们全体员工的不懈努力,需要全社会的热情关注和支持。希望通过我院探索和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全科医生培养新模式,为全省乃至全国的此类教育教学改革提供经验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