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因比的& gt普通人能看懂吗?
1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主办的专业学术期刊,创刊于1954年2月。毛泽东为该刊提出了“百家争鸣”的方针;郭沫若直接领导了编委会和编辑部的建立,并写了序言。第一届编委会成员有郭沫若、、白寿彝、向达、吕振玉、杜、吴、季羡林、侯外庐、胡绳、、陈垣、陈寅恪、夏鼐、季、汤用彤、刘大年、翦伯赞。历任编辑是尹达、李殊、庞朴和徐宗勉。现任编辑是田菊健和副主编阮。双月刊1979起。
《历史研究》主要发表史学领域的高水平学术论文,包括《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世界历史》、《史学理论与方法论》、《史学史》等,评论和发表重要的历史文献、史料及其研究、考证和介绍,设有读书札记、史料等栏目。该刊倡导用科学的观点和方法研究历史,探索历史发展规律,分析评价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我们提倡实事求是,各抒己见,讨论历史研究中的一些重大问题,促进历史的发展和繁荣。
历史研究在国内外享有很高的声誉,编辑部与东欧、西欧、美国、日本等国家的一些著名学者和学术团体建立了密切的联系。许多优秀论文被中国社会科学(英文版)翻译并介绍到国外。
半个世纪以来,历史研究发表了约4000篇文章,代表和反映了新中国几代历史学家成就的结晶。作者从郭沫若等20世纪中叶名扬天下的历史学家,到新世纪涌现的学术新秀,反映了50年来中国历史研究发展的最高水平和演进方向。因此,就学术史发展演变的意义而言,五十年的历史研究是新中国史学发展的缩影。
2.历史研究
英国著名历史学家阿诺德·汤因比及其代表作《历史研究》一直为专业研究者和广大历史爱好者所熟悉和推崇。然而,12卷的历史研究卷帙浩繁,往往让许多爱好者望而却步。汤因比生前根据当时史学的最新进展和研究成果,对这部巨著进行了改写,压缩成册,由时代哈德逊公司出版,编号为1972。近日,上海人民出版社根据其再版1995翻译出版了这部世界名著。
在这本书里,汤因比以文明为研究单位,以宏大的视角整体审视人类历史。汤因比分析总结了至少31种已知文明,描述了文明的起源、成长、衰落和解体。同时,建立统一的国家和统一的教会也进入了作者的视野;在此基础上,汤因比还广泛考察了历史长河中文明在时间和空间上的碰撞、接触和融合。汤因比著名的挑战-反应模式贯穿全书,得到了很好的体现。为什么要整体研究历史?汤因比认为这是一种“现实需要”。由于技术的飞速进步,人类逐渐消除了空间上的距离,但这并没有给人类带来“天下一家”的和谐状态。汤因比生前(1889-1975)经历了人类历史上最惨烈的两次世界大战。他不仅看到了战争对人类文明造成的巨大破坏,而且深切感受到人类自相残杀带来的紧张、焦虑、压抑和暴力正在把人类推向自我毁灭的危险境地。“要做到这一点,我们必须相互了解,这意味着我们需要逐渐了解彼此的历史,因为人类不只是生活在眼前。”正是出于这种对人类文明的深切关怀和无限希望,汤因比怀着一颗“好奇心”和深厚的人道主义精神,以其卓越的智慧和孜孜不倦的热情,为我们这个时代和后代留下了这份精神财富。
此外,汤因比不仅从时间的纵向层面考察了人类历史,而且在各种文明的地理分布的横向层面上保持了“公正平衡的全球观”。汤因比指出:“我们必须抛弃我们对某个特定国家、文明和宗教的幻想,因为它恰好属于我们,以它为中心,认为它优于其他文明。”这种宽泛的历史观和文明观,自然不同于那些把整个人类历史仅仅看作西方历史的狭隘偏见。的确,随着考古的发现,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历史重现了,以至于这些地方的文明可以“与其他地方的文明并列”。此外,东亚各个时期的社会经济史,尤其是中国文明,也成为汤因比关注的重点之一。晚年,汤因比对中国的未来寄予了深深的期望:中国可能会有意识地将西方思想与传统文化融合。“如果这种恰当的融合成功,其结果可能为文明人类提供一个全新的文化起点”。
汤因比在《历史研究》一书中采用的“大历史”的宏观叙事手法,是对20世纪伴随工业化进程而发展起来的史学领域日益细化的分工的回应。在这本书的第一章《历史思想的相对性》中,汤因比集中阐述了这样一个观点:“历史思想深受思想家所处的社会环境中的统治制度的影响。”由于文明的环境不同,试图在成堆的历史文献中寻找人类历史的统一轮廓只能是徒劳的。
与十二卷本和D·C·萨默维尔的《节选》(上海人民出版社已出了三个中译本)相比,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历史研究》(修订插图版)的卷本当然要小得多,也更容易阅读,大大方便了读者。此外,虽然也是节选,但与萨默维尔的版本不同,这个版本不仅由汤因比本人修改,还保留了大部分历史事例和更多支持其观点的细节。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这本16开本的书是一本图文并茂的书,有400多张黑白文字图、地图、图表和90张彩色图片。精美的彩色图片,丰富的字符串图片,地图和图表,加上恰到好处的详细描述,赋予了这本书新的内容和形式。正如汤因比所说:“图片不仅增强了文字的效果,还传达了很多文字无法完全表达的信息。”
阅读历史研究,在赞叹汤因比渊博的知识和精彩的分析的同时,我们可以徜徉在引人入胜的历史海洋中,不仅吸收知识,丰富思想,还能充分获得思考带来的快乐。
3“历史研究”趋势分析
历史研究的方向和趋势分析;
《历史研究》,6月55438+05出版双月刊,版式16,每期192页,约30万字,由中国社会科学杂志出版。主管单位是中国社会科学院,主办单位是《中国社会科学》杂志,主管《历史研究》编辑部。这本杂志历史悠久。成立于1954。是新中国成立后出版的最早的综合性历史期刊。办刊方针是“百家争鸣,实事求是”,“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研究中国和世界历史”。
为了更深入地了解20世纪的中国史学,在世纪之交,几乎每一期的历史研究都会邀请一位研究领域的专家。回顾和反思这一领域百年来的风风雨雨,对未来的抗战做出预测和展望。这些文章可谓是对20世纪中国史学最好的总结。
至于与时事的衔接,当一些重要的纪念日或重大事件发生时,论文会以两倍的速度产生。比如:1997设立香港历史研究专题;1999开设澳门研究专题;01“义和团运动100周年”话题。
对于一些热点问题和历史动态,本刊也有所关注,如01第四期《走马楼吴简研究》,2000年《太平天国少年天王与干王的忏悔》未刊《新史料与辩证法》。
从10多年的目录中可以看出,近年来,人口问题、对外关系和海外中国学的引入成为热点,生态史等领域也开始拓展,这说明历史研究的范围在不断扩大,跨学科研究正在成为一种趋势。
最后,该刊存在诸多不足:一是综合性压倒具体性,导致专题研究不足;其次,与国外最新历史动态联系不紧密,中国史比重过大,导致纳入世界史研究领域的文章比重较小;再次,该刊虽然是历史学界数一数二的刊物,但论文的学术水平参差不齐,有的甚至可以说是劣迹斑斑;最后,史学界一些禁区的研究几乎没有文章收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