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学习理论在音乐学习实践中的具体应用

本文从学习理论的研究出发,梳理了行为主义的重要代表桑代克、巴甫洛夫、斯金纳和班杜拉的研究成果,并列举了作者艺术实践中的真实案例。

【关键词:】:学习理论;行为主义

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人的一生都在学习。不局限于学校里的知识传授,而是涉及到动作、语言、技能、生活、记忆、认知、思维等等。毫无疑问,大学生接触学习最多。学习方法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学习效率和学习效果。相信大家在学习的过程中也会经常有这样的疑问:“为什么我记不住这个单词?”为什么我练这首歌达不到老师的要求,反而越练越差?“等一下。对于以后从事音乐教育的学生来说更是如此。关系到你以后能否成功帮助学生解决学习问题,成为一名合格的人民音乐教师。

如今,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也给教育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这些负面影响是由许多因素造成的,如家庭因素、身心因素、学校因素等等。在这些因素的影响下,产生了一系列的学习问题,而且这些问题还在随着年龄的增长成倍增加。如厌学、学习无助、注意力障碍、过度学习焦虑症、学习恐惧症等。

在钢琴教学的艺术实践过程中,笔者曾经遇到过这样一个案例:闫妍今年七岁。他是一个智商很高,自尊心很强,很自信的小男孩。虽然年纪小,但他是整个小学二年级最好的,还获得过全国少儿英语竞赛一等奖。他刚转到我这里学钢琴的时候,已经学了三个月了。在第一节课上,我就发现了他过人的天赋,但有一点让我不满的是,他经常在课堂上嘲笑其他孩子的缺点。第二堂课,他有一首曲子太快,音符没有颗粒感。我示意他慢点练,他不听。于是我演示了两种演奏效果,一种是速度慢但音符非常清晰的曲子,一种是速度快但音符模糊的曲子。然后我问他喜欢什么样的播放效果。他沉默了一分钟,皱着眉头,突然哭了。这是我的第一次。他感到有些无助,扑到妈妈怀里,大声哭道:“妈妈,我再也不学钢琴了。学起来没意思。老师说我弹不好……”学琴没意思,因为最怕听到学生说什么。我赶紧解释,“老师没说你弹得不好。如果你玩得慢一点会更好。小男孩不应该哭。”太好了,他哭得更厉害了,抱着妈妈回家。所以我问了燕燕的妈妈关于他的事。他妈妈说她以前上课哭,原来老师一直夸他,因为他聪明,全家人都宠他。这时候我明白了原因,但是已经晚了。他的问题是他的家庭和学校教育给了他太多的强化,使他缺乏克服挫折的勇气。从那以后,他虽然经常来上美术课的基础音乐课,但再也没有碰过钢琴,母亲对此也无能为力。现在每次看到这个孩子,心里都充满了愧疚。他是我失去的第一个学生,也将是最后一个。

针对上述学习问题,笔者归纳出三种学习流派,即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和人本主义。它侧重于行为主义。希望对大家的学习有借鉴和帮助。

学习理论是关于学习本质、学习过程、学习机制、学习条件及其影响的理论。然而,学习现象本身是复杂的,尤其是学习者头脑中的变化过程是无法直接观察到的,因此人们从各自的观点和立场出发,形成了不同流派的学习理论。

学习理论是心理学中最古老和最发达的研究领域之一。早在冯特(W .冯特,1832-1920)1879创立科学心理学之前,中国古代和古希腊的教育家和思想家就对学习作了精辟的论述,中国古代尤其如此。就学习的本质而言,他们提出了这样的观点:学习是一个积累知识、技能并通过这些知识、技能加以应用的过程。所谓“积习难多”、“超然于文字”、“豁然相连”(朱、朱四书或题,卷二,大学或题)应证上述观点。并将学习过程分为七个阶段,即决心(形成学习动机)、博学(广泛获取知识)、审问(在学习中发现问题)、仔细思考(深度加工学习材料)、明辨(在思维活动中分析过程,掌握知识)、时时学习(复习巩固所学知识)、持之以恒(付诸实践)。这七个阶段全面系统地概括了学习活动的全过程,足以看出当时中国教育思想家的超前意识。

从西方学术史来看,科学是哲学的衍生物。后来,科学成为与哲学并行的独立学科。科学和哲学之间是相互作用的。科学产生知识,哲学产生思想。所以在研究理论的时候,我们先来探究一下它的思想根源。从哲学的角度讨论学习问题,属于认识论的范畴。“我们如何认识世界?”“我们如何学习新知识?”“知识的来源是什么?”等等,一直是哲学家们争论的问题。其中,两种对立的观点影响最大:经验主义和理性主义。

经验主义认为经验是知识的唯一来源。虽然他们不否认从对各种经验关系的理性思考中可以推导出一些知识,但他们特别重视感官经验。其思想根源可以追溯到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他坚信思想不可能独立于外部世界而存在,人们感受到的外部世界是一切资源的源泉。主要代表人物是洛克和休谟。其中,洛克提出了对经验主义影响较大的两个观点。首先,他认为构成知识的观念来自两种类型的经验,即外部经验(感觉)和内部经验(内省)。二是联想理论,即人们主要通过联想来获取复杂的知识,将零碎的想法汇集成系统的知识。这些观点为联想心理学做了理论上的准备,到19年底,演变为联结主义,同时观念之间的联想转变为刺激反应之间的联系,从而产生了行为主义。

理性主义认为理性是知识的源泉,是不证自明的理性的自然直觉和演绎推理。知识、信念和行为唯一可靠的基础是理性数据,而不是感官数据、神启或直觉。其思想根源可以追溯到柏拉图。他认为物质世界虽然是通过人的感觉反映出来的,但只有通过人的理性思考才能真正认识。主要代表人物有康德、赫尔巴特、黑格尔。其中,康德是理性主义大师。他认为,外部世界实际上是无序的,之所以理解为有序,是因为理性认为它是有序的,理性在理解世界中起着重要作用,理性给予经验的某些形式是自然的。理性主义的先天结构思想对欧洲格式塔心理学有很大影响。

行为学习理论的典型和核心观点是将学习视为体外外显行为变化的过程,学习是被动的,一般不解释学习过程中个体内部心理过程是否发生变化,而个体外显行为的变化主要表现在刺激与反应的联系上,主张人类的一切行为都是由环境决定的,这是历史上著名的极端环境决定论和教育万能论。行为主义的旗帜是沃森(j . b . Watson 1878-1958)树立起来的。在这方面,他最著名和被引用的一段话表明了这一点。他说:“给我十几个没有缺陷的健康婴儿,在我设计的特殊环境中抚养他们。我可以保证,我可以把他们中的任何一个人培养成我选择的任何一种专家——医生、律师、艺术家、商业领袖,甚至乞丐或小偷,不管他的才能和爱好如何。下面我将以行为主义为线索,进一步探讨行为主义。

桑代克(Edward l . Thorndike 1874-1949)对学习的本质、过程、规律和迁移提出了自己的看法。第一个研究动物的人,构建了教育心理学中最早、最系统的理论,确立了研究现象的实验方法,被后人誉为“教育心理学之父”。但他的理论最大的不足在于,他把学习看成是一种盲目的行为,把动物的学习规律类比于人的学习,这是一种机械的学习观,忽视了人学习的主动性和能动性。

实验中,他做了一个拼图盒子,观察猫是如何踏入机关,从拼图盒子里逃出来,拿到东西的。经过反复实验,他发现猫最初进入拼图盒的动作是混乱的,它刚好碰到开关,从拼图盒里逃出来。但在随后的反复练习中,随着练习次数的增加,混乱的动作逐渐减少,最后他学会了一进拼图箱就可以开门吃饭。由此,他著名的试错系统学习理论应运而生,其主要内容如下:

学习的本质是形成连接,包括人工连接和非人工连接,而获得连接的方式是试错学习。虽然是从动物实验中得来的,但是有一定的正确性。试错学习的确是人类学习的重要方式,尤其是当人们解决新问题的时候。从某种程度上说,人类文明史就是一部试错史。爱迪生有一段话是对试错学习最好的解释:“失败也是我需要的,它对我来说和成功一样有价值。只有当我知道所有我做不好的方法后,我才能知道做好的方法是什么。”今天也是我们中国的教育和西方最大的区别,西方提倡学生自己大胆探索,而中国却迫不及待的告诉学生所谓的正确答案。这是中国孩子学习问题的根源,他们长期习惯于接受知识,以至于极度缺乏解决新问题的能力,面对新问题束手无策,只能选择逃避,依靠别人来解决,逐渐对学习失去兴趣。上面提到的燕燕就是这种情况,值得深思。

在试错学习的过程中,他总结了三条重要的学习规律:

1,准备状态定律:准备状态主要是指一种动力状态,但因为涉及到知识结构的准备,所以是一个短板。学习者对某种刺激是否有反应,与学习者是否准备好了密切相关,就像猫在实验前一定饿了一样。

2.修行法:又称进废法。包括使用定律和废弃定律:如果一个已经形成的连接被应用,那么这个连接的强度将被加强,否则,它将被削弱。但他后来承认,单纯的重复练习并不会无条件地增加刺激和反应之间的连接力,只有学习者在练习后看到满意的效果,练习才会有效。所以我们练琴的时候要多想想是否正确,不能只顾埋头苦练,否则会加强错误的连接,影响效率。同时,老师不仅要问学生,还要指导练习方法。俗话说的好,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解决了上面提到的反复练习达不到老师要求,但是越练越差的问题。

3.效果定律:某种反应之所以与某种刺激联系在一起,是因为行为(触动开关)能达到满意的效果(出笼)。这是试错学习的基本原理。试想一下,当猫最后逃跑了,看到一只大狼狗,猫还会试图逃跑吗?这也值得我们深思。如果学生结巴了一段难度很高的曲子,得到的却是老师严厉的责骂或者冷漠,可想而知,学生的积极性会大打折扣,但这也要看个人情况。老师在点评学生作业时,一定要注意优点,肯定学生的劳动成果,然后再提缺点。

桑代克关于学习迁移的重要理论——同素理论也值得研究。从17世纪开始,受正规训练理论的影响,欧洲教育界认为迁移是无限的。但他提出,只有当原有的学习情境和新的学习情境具有相同的要素时,原有的学习才能迁移到新的学习中,相同要素的数量与迁移的程度成正比。就像小时候学骑小自行车对长大后学骑大自行车有帮助一样,对学开车影响不大。

伊凡·彼得罗维奇·巴甫洛夫(1849-1936)的经典条件学习是行为主义的早期代表,属于刺激与反应之间最简单的连接学习。他重视动物和人的行为与神经系统的关系,通过条件反射研究大脑皮层的活动。在对狗的条件反射实验中,他得出了几个对后世影响很大的结论,但他把学习看成是一种被动的、机械的行为,这是不恰当的。以下是作者对自己研究成果的梳理。

无条件刺激(UCS):在无学习的反应动作中引起反应的刺激因素。在巴氏试验中,导致狗分泌唾液的肉是UCS。

无条件反应(UCR):学习者自身的行为,即由UCS引起的反应。在巴氏试验中,由肉类引起的狗分泌的唾液是UCR。

条件刺激(CS):在学习过程中引起反应的刺激。如果狗狗听到铃声就学会流口水,那这个铃声就是CS。

条件反应(CR):学习过程中由条件刺激引起的反应。实验中,狗听到铃声后分泌的唾液是CR。

后人把他的实验总结为五个学习规律:

1.习得:条件刺激和无条件刺激之间建立联系的过程称为条件反射的习得过程。

2.消退:条件反射形成后,如果不加强,条件反射会逐渐减弱或消失。

3.概括:在条件反射形成后的早期,其他类似的刺激也会引起条件反射。新刺激越接近原刺激,泛化现象越明显。

4.分化:对事物差异的反应。实现分化的手段可以是选择性增强或退化。

5.二次条件反射:把习得的条件反射作为无条件反射,再加上一个中性条件刺激,形成新的条件反射。

巴甫洛夫虽然形成早,但对现代心理学的发展影响很大,比如克服人的焦虑和恐惧。我将用一个案例来证明:

一些孩子第一次进入幼儿园或上学时会有恐惧(UCR)。老师可以用系统的脱敏来解决这种情绪障碍,不断设计一些有趣的游戏,让孩子尽快熟悉环境,喜欢新的环境(我们),以消除焦虑,达到放松的目的。(铬)

现在一些失败的音乐课堂教学,也可以用经典的条件反射理论来分析。比如一个严厉的老师,枯燥的工作人员(UCS)会引起孩子的厌恶和恐惧(UCR),而音乐课(CS)本身不会对学生产生强烈的情绪。然而,当UCS和CS成对重复出现时,音乐课就成了与负面反应相联系的刺激。这是当今音乐教师必须深刻理解的问题。

20世纪30年代后期,肯尼斯·w·斯宾塞(1907-1967)改进了桑代克的难题实验,设计了“斯金纳盒子”来研究动物的学习,提出了操作条件作用下的学习理论,较好地解释了那些生物自发行为条件下的学习,避免了经典条件反射理论难以解决的学习现象。把原理和概念的解释放在操作条件的动作之上,使人更有效地控制和预测行为;斯金纳的强化理论是桑代克效果定律的延伸;他强调直接经验也是有道理的。就拿我们自己来说,学校一直很重视我们的艺术实践能力,因为在校期间,我们可以通过实践获得书本上学不到的直接经验,有利于我们走出校园后更好地适应社会。然而,他的理论也有许多不足之处。一是强调外显行为的塑造,难以解释复杂的学习,夸大了强化的作用。二、过于强调直接学习,其实人的学习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比如后来提出的间接学习。第三,过分强调环境在学习中的地位,忽视了学生的主动性、兴趣等“内因”。例如,他可以很好地解释朱者赤附近的人是黑人的现象,但他不能解释泥没有被弄脏的现象。

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的主要内容如下:他认为有两种行为,即反应性行为和操作性行为。巴甫洛夫研究的是前者,而后者是由未知刺激引起的,是生物体本身的行为或反应。斯金纳与桑代克的不同之处在于,桑代克认为强化的结果是强化S和R之间的联系,而斯金纳认为刺激是未知的,与学习无关,联系是在反应和强化中形成的,而操作学习中发生的是一个反应被强化了。被重复的可能性增加。

操作性条件反射的学习理论中最值得学习的是强化原理:在条件反射中,任何能够增加个体操作反应频率或维持这种频率的刺激都称为强化,产生强化的刺激称为强化r,强化子可分为初级强化子和广义强化子。初级强化物是指生物在没有学习的情况下拥有的强化物,与先天需求和驱动力有关,比如食物和水。二次强化是指任何中性刺激如果与一次强化反复结合,就能获得强化本身的性质,可以是物质的,但更多的是精神的。比如,钱不是婴儿的增强剂,但当孩子知道钱能买到糖果和玩具时,钱也能对孩子的行为产生影响。所以老师在选择增援的时候,要非常小心,不要总是依赖物质增援。学生会过于依赖援军。比如很多钢琴老师会在学生完成作业的时候奖励小贴纸。但一段时间后,学生对贴纸不再感兴趣。事实上,精神上的强化可以促进学生的学习。一个微笑,一句赞美,一个手势就足够了,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强化可分为正强化和负强化。在这里,我们不得不提到积极的惩罚和消极的惩罚。我在这里对这四个概念做一个全面的分析。

强化的目的是强化某种行为。

正强化是指在某个行为出现后,增加一个刺激来强化这个行为。比如奖励就是最常见的例子,比如学校的年度奖学金,三好学生的评定。

负强化的目的也是为了增强某种行为,但它是在不愉快的刺激出现后,利用这种行为来缓解不愉快的刺激。比如一个学生考前还在看电视不复习功课,妈妈一直在唠叨他,直到他去书房看书。

所谓惩罚,目的是为了弱化某些行为。

积极惩罚是指在一种行为出现后,增加一种刺激来削弱这种行为,批评和惩罚是惩罚中常用的手段。比如一个学生在课堂上说了什么,被老师批评了,还被罚抄课文。

消极惩罚和消极强化一样,属于撤销。不同的是,消极惩罚可以通过撤回让学习者喜欢和快乐的刺激来削弱原有的行为。这其实就是皮姆科克原理。只要不认真上钢琴课,家长是不会带孩子去游乐园的。

在强化过程中,斯金纳得到了两类强化方案:持续强化(强化每一个正确反应)和间歇强化,其中间歇强化又分为比例强化(根据正确率)和间隔强化(根据时间间隔)。实验表明,间接强化中的比率强化是最有效的。正确掌握强化方案也是教学成败的关键,燕燕的案例就是最好的证明。滥用强化计划的后果不堪设想,有可能把学生逼上绝路。

最后,斯金纳阐述了自己经营条件的形成过程。

其中最重要的是小步塑形,后来在心理治疗中被用作著名的系统脱敏法。他先把一个复杂的需要学习的行为反应分解成几个相对简单的反应,先强化动物能轻易做到的动作,然后逐渐增加动作的难度,逐一强化,达到掌握复杂运动技能的目的。马戏团就是这样训练动物的。有一个小故事可以充分说明这个道理。有一个放牛娃正在吃草。因为放牧需要过河,但是河水太深,小牛过不去。牛娃只能抱着小牛过河。年复一年,当牛娃长到十几岁时,这头牛又高又壮,但牛娃仍然带着牛过河。每个人都钦佩牛娃的神奇力量。这种方法对弱智儿童的教育非常有效。

现在我以我的一个学生为例,来演示小步塑形理论。她的名字叫婷婷。她六岁了。她平时很安静。她特别喜欢学钢琴。她每次来的最早,下课都不想回家。她想玩一会儿。按正常孩子来说,这么喜欢练琴学琴的孩子应该是最棒的,但她是所有孩子中最慢的。三个月过去了,她还是不认识工作人员。她只是一秒钟念完了笔记宝宝的名字然后就忘了问。所以我问她奶奶她是如何学习其他东西的。她的祖母支支吾吾,这可能意味着非常缓慢。我判断她一定是个智力发育落后的孩子,于是我改变了教学策略。我用了各种方法去认识每节课的一个音(从高音谱号开始),包括五指线公式游戏,用蜡笔做笔记,在钢琴上找对应的音符等等。每次我知道三个音为一个阶段,我就会把它们当成一个。然后难度逐渐加大,学会的音符越来越多。在知道了高音谱号的七个音符后,我让她自己去找规律,她很快就知道了音符宝贝们是一排一排坐的。之后,我学习了低音谱号。为了不把她搞糊涂,我也是每节课只教一个音符,但是她自己找音符,和高音谱号的音符对比,找到琴键上的音符,就比较困难了。现在听起来很容易,但是做起来很难。老师需要大爱和耐心。在这个过程中,我充分意识到做一名好老师的不容易。我基本上每个孩子一个小时(正常上课时间45分钟)。但令我欣慰的是,六个月后,孩子完全可以理解高音谱号的七个基本级别。虽然低音谱号不是很好,但是我相信在她奶奶的积极配合和我的精心训练下,她一定会学得很好的!

之后的回归、概括、微分的理论和巴甫洛夫大致相同,这里就不赘述了。发展到斯金纳的行为主义相对完善,但行为主义只解释了外显行为,很少涉及学习过程中的内部变化。更好地解释简单行为而不涉及复杂行为的弊端一直没有解决。班杜拉和托尔曼对行为主义提出质疑,他们的观点介于行为主义和认知主义之间。

班杜拉(a .班杜拉1925-?)就行为主义的弊端提出了自己的社会认知学习理论。他在观察和学习研究中,注重社会因素的影响,吸收了认知心理学派的研究成果,将强化理论和信息加工理论有机地结合起来,改变了行为主义重刺激轻中枢过程的思想倾向。它改变了行为主义,把以动物为实验对象得出的结论直接推广到人的错误倾向上。观察学习模式、经典条件反射和操作条件反射被称为解释性学习的三大工具。它充分强调了观察和学习的重要性,以及教师和家长作为榜样的作用。父母是孩子出生后接触的第一类人,重要性不言而喻。第二是老师,老师传授知识,教会学生生存技能。为人师表是教师非常重要的素质。但是,还是有很多不足之处。第一,总是忽视儿童自身的认知结构,低估发展变量的重要性。第二,实验室中的榜样包含服从和压力,影响实验的可信度,使榜样效应高于现实生活。第三,过分强调间接学习,低估直接学习的重要性。以下是作者对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的总结:

班杜拉倡导行为、个人、环境三要素定向理论。

这三个因素相互影响,所以他指出学习来源于观察和模仿。由此,他认为观察学习不一定有外显的行为反应。通过观察别人的示范行为,可以习得这种行为,可以避免不必要的错误,比如学习游泳,学习开车等技能。这很适合我们这些学艺术的人,中国的艺术学习从来都是口耳相传,心无旁骛,模仿大师就程式化了。比如京剧,它形成于清朝乾隆年间,至今还没有失去它的精髓,但是西方艺术就很不一样了,从巴洛克到古典到浪漫主义到民族音乐到印象主义到后现代音乐。变化多么大啊!同时,观察学习并不一定依靠直接经验来强化,也不是机械反应,而是带有主体色彩的主观反应。

基于上述理论,他提出了自我效能理论。

自我效能感是指个体对自己能否在一定水平上完成一项活动的判断、相信或掌握和感受的能力。即个体在面对某项任务活动时的胜任感及其自信、自尊、自爱的感受。自我效能也可称为“自我效能”、“自我信念”、“自我效能期望”。

班杜拉指出:“绩效预期不仅影响活动和场合的选择,还影响努力程度。感知效能预期是人们在遇到压力时选择什么活动、付出多少努力以及支持努力多久的主要决定因素。”班杜拉对自我效能感的形成条件及其对行为的影响做了大量的研究,指出自我效能感的形成主要受五个因素的影响,包括行为的成败经验;另类体验;情绪唤起和情境条件。音乐教师只要能明白这个道理,就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挖掘学生的潜力,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到班杜拉,行为主义已经发展成为向认知主义的过渡时期。教育心理学家不满足于外显学习的研究,转而研究内部学习,认知主义和人本主义相继出现,逐渐完善了人类学习的理论。

虽然行为主义是最早的学习理论流派,但是有些学习问题已经得到了很好的解决,包括上面提到的案例,基本上可以从行为主义的角度来解决(比如强化程序等。).相信对你以后的教学会有帮助。但人毕竟是一个复杂的生物个体,每个人除了社会性,还有自己的特点。笔者认为,没有哪一个学派能够完全概括人类的学习,都有自己的局限性,但可以肯定的是,只要我们正确判断学生的问题类型,因材施教,将行为主义、认知主义、人本主义有机结合起来,就能获得意想不到的效果。这也是教育心理学中亟待解决的难题和发展方向。

参考资料:

[1]王《新版教育心理学》[M]暨南大学出版社,2006

[2]盖伊·r·勒弗朗科斯,左斌译,《美国教学的艺术》[M]华夏出版社,2004年。

[3]彭玉玲《普通心理学》[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4]吴增《学习心理咨询》[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

[5]陆·《学习心理学与教学》[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8

[6]皮连生《教育心理学》[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

[7] B.R .赫根汉,郭本禹译,心理学史导论[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

[8]霍奇斯,刘培和任凯译,《音乐心理学手册》[M]湖南文艺出版社,200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