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忙写一篇关于传统文化和家庭教育的文章。
但纵观李清照的一生,却因为靖康之乱而不同。靖康之乱前,官阶和政治活动的影响使李清照开阔了眼界,具有了贵族气质。其父李的文学创作在当时受到人们的推崇。南宋引用别人的话说:“李的文章,自太史公(司马迁)以来只有一人。”虽然是褒义,但能说明宋人对他文章的推崇。对李《宋史列传》的评价比较平淡,说:“苦心作词,墓在正前方。没什么难度,笔法也挺滞。”李清照的母亲王也出身名门,文学修养很高。宋世利·格非的传记称她“也擅长写作”。父母双方的家庭和学术出身为李清照奠定了深厚的文化基础。好在当时这样的官宦家庭并没有像一般的封建家庭那样对女子教育有高度封闭的枷锁。李清照没有像往常一样认识人物,精通针绣,然后等着结婚。她欣赏过父亲所有的书,文化的汁液让她不仅外在美,而且内在美。她已经像斗草、荡秋千一样自如地掌握了诗歌的节奏。例如,她早期的诗:
《一点红唇》拉开了秋千的序幕,起身调整自己纤细的双手。在她身旁,薄薄的德挂着晶莹的露珠,她胸前的汗渍渗透着薄薄的绸袍。突然,来了一位客人,她绝望极了,她没有穿鞋,只穿着袜子走开了,连头上的金别针也掉了下来。她害羞地跑开了,靠在门上,闻着青梅花的香味。(袜子,不穿鞋。)
它描绘了一个完全无辜的女孩,有着美丽的头发和脸颊,一张如花似玉的脸,爱的种子。李清照的少女时代,几乎就是在这样一个纯净、清澈、诗意的日子里度过的,充满了阳光和欢笑。尤其是这首歌:
《如梦》时常想起西亭的夕阳,沉醉中不知归途。傍晚回船后,误入荷花深处,争渡,争渡,起了一池鸥鹭。
字里行间写着:小桥流水,亭台楼阁,暮色将至,与友人品酒,高高兴兴回家,徜徉在荷花深处,惊起海鸥苍鹭飞翔,是一幅十分美丽宜人的景象。“喝酒、玩乐、争渡”是她无忧无虑、身心健康、性格活泼的真实写照。这在当时的封建社会是极其不可思议的。正是李夫妇宽松的家庭教育环境,形成了李清照任性直爽的性格。
爱情是人生最精彩的篇章。充满了期待的焦虑,碰撞的火花,让人温暖,也有失败的悲伤。它能演奏出最复杂、最震撼的交响乐。当李清照满载着一个闺阁少女所能得到的一切幸福而坠入爱河的时候,她的美丽人生就是上了一层楼,给我们留下了一个近乎完美的经典爱情故事。上天给了她太多的呵护,她的爱华丽而高贵,幸福而温柔,没有一丝遗憾和悲伤。不像西方的罗密欧与朱丽叶,总让人想起令人揪心的悲剧;不像我们国家的“朱良”,只剩下“入土为安”的千年之痛和“化蝶为蝶”的美好愿景。十九岁时,她嫁给了赵明诚。他们意气相投,和睦相处。* * *他们收集石头古玩,校勘碑文,读书娱乐。夫妻诗赏,你方唱罢我登场,堪称神仙眷侣。在不允许自由恋爱的封建时代,他们只能依靠媒妁之言和父母的意愿。他们能有这样百里挑一的爱情结局,真是天赐良机。然而,也许是上天的羡慕才是完美的。幸福的背后,上天已经为她未来的命运埋下了伏笔。
靖康之乱后,李清照的幸福破灭,各种打击接踵而至。宋朝经历了167年“清明上河图”的太平盛世,统治者已经迷迷糊糊,陶醉于表面的太平盛世,对北方游牧民族的迅速崛起和强大缺乏应有的警惕和准备。金人捣毁了汴京(开封)都城琼楼的玉园,还带走了徽、秦皇帝。公元1127年赵宋仓皇南逃,开始了中国历史上国耻的一页。李清照在山东青州的爱巢也分崩离析,一家人开始了漂泊的生活。祸不单行。第二年,赵明诚突发急病去世。人不能没有爱情,一个如花的女子也不能没有爱情的春天,更何况李清照是一个情感女词人。就在她的艺术之树在爱情的浇灌下茁壮成长的时候,上帝无情地把她砍掉了。李清照是一个懂得爱的人,一直深受爱神眷顾。就像明澈春天里的一条美丽的鱼,她被困在一条干涸的河床里。强烈的挫败感和反差会让锥心裂痛。
然而命运并没有这么轻易放过她,更残酷的遭遇还在等着她。赵明诚死后,李清照居无定所,身心憔悴。我很快嫁给了一个叫张汝洲的男人。对于李清照为何再婚,历史众说纷纭,但独居的艰辛恐怕是主要原因。这个张汝舟,第一次接触也是彬彬有礼的绅士。张婚后对她呵护备至,但很快就原形毕露了。原来他想占有李清照身边残存的文物。李视这些事为生命,《金石录》至今未编成书。当然不能丢。在张看来,既然你和我结婚了,你的身体和你所拥有的一切都属于我,由我支配。你会有什么独立的追求?起初,他们在文物控制权上产生了冲突,逐渐发现他们的志向和兴趣大相径庭。真是奇怪的同床异梦。张汝舟先是为自己有这么漂亮的女人而骄傲,后来因为无法俘获她的心,无法控制她的行为而愤怒。最后,他彻底撕掉文人的面纱,挥拳相向。帐篷前,红烛下,李清照看着这张小白脸,真的生气了。曾经沧海难为水,我高贵不低头。李清照视人格重于生命,所以决定和他分手。但是在封建社会,女人很难离婚。无奈之下,李清照走上了绝路,鱼死网破,痛斥张汝舟欺君之罪。原来,张汝舟嫁给李清照后骄傲到吹嘘科举作弊。这当然是一个大错误。李清照是一个爱恨分明的人。当她知道这件事时,她对张感到蔑视,并控告他犯罪。但是按照宋朝的法律,女人如果起诉丈夫,无论输赢,都要坐牢两年。李清照是一个感情生活不能将就的人。她宁愿遭受肉体上的痛苦,也不愿遭受精神上的奴役。一旦看透了对方的灵魂,她就表现出无情的鄙视和深深的后悔。在给朋友的信中,她说:“桑榆的夜景很配那种劣质的材料。”她是一个多么意志坚强的人,宁愿坐牢也不愿和“固执”的人为伍。这场官司的结果是,张汝州被发配柳州,李清照也被下狱。可想而知,按照李清照高洁一尘不染的人格,她在大堂里趾高气扬,声讨张汝舟自由快乐,正义凛然。也许李清照的名声太大了。当时很多人关注此事,在朝中朋友的帮助下,李仅坐了9天牢就被释放。但这在她心里留下了沉重的伤疤。
在今天,男女分合合法合理,但在宋代,一个女人,尤其是一个秀才,再婚离婚,会引起舆论的极大歧视。当时及以后的许多史籍对李清照的才华都是肯定的,同时也都记载为“晚节不尽”、“无节操”、“徘徊晚节不归”。什么是节日?意思是无论好坏,女人都得跟着这个男人走,就是不允许你追求个性。可见我们的女诗人当时承受了多大的心理压力。但是她并不害怕。她坚持独立的人格和高质量的爱情。她在两个月内快刀斩乱麻,摆脱了张汝舟的“尴尬”包袱,全身心投入到《金石录》的编纂中。现在我们读到这段史料,我不敢相信这发生在近千年前的宋朝,却像是五四新反封建的妇女。
人生对一个人来说只有一次,那么爱对一个人来说有多少次呢?大概最美最揪心的事只有一次吧。爱情是生命之舟中一项极其危险的实验,一项把青春、才华、时间、事业都赌进去的实验。只有少数人第一次就成功了。像中了彩票的幸运儿一样,暗自庆幸自己的运气,并称之为“缘分”。同时,他以同情和怜悯的眼光看待其余众生的失败或半失败。李清照本来就属于这种类型,但老天要想出名,先要抓住他的感情,苦了他的心。所以我把她赶出了这个幸福的家庭。先是让赵明诚离开她,然后又派了一个张如舟来试探她的心思。她驾着孤独的生命之舟去迎接世俗的恶浪,用破釜沉舟的勇气做了一场善战。原来爱情失败过一次,然后又成功了一次。还有很多人更漂亮,比如司马相如和卓文君。李清照也准备再次攀登艾丰,但不幸的是,她没有攀登这座山脊。这是一个悲剧,女人心中爱的火花永远熄灭了。
更可悲的是她那凄凉的夜景和超越时空的孤独。李清照不是一个狭隘到只限于个人得失的人。在长期失落的日子里,她有一颗炽热的爱国之心。1129年8月,她的丈夫赵明成刚刚去世。九月,金兵南犯。李清照带着沉重的书籍和文物开始逃亡。她基本上是跟着皇帝的逃亡路线走的,君主是国家的代表。但是这个可怜而可恨的皇帝赵构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他代表的不是国家,而是他自己的生活。他从建康出逃,途经越州、明州、奉化、宁海、台州,一路逃亡,漂泊海上,渡海到温州。李清照,一个守寡的女人,急切地追寻着皇帝离去的方向,雇船,求人,走亲访友,带着她和赵明诚一生收藏的书籍和文物,就这样艰难地坚持着。赵明诚生前托付,这些文物不放下性命是不能丢的。而且《石头记》还没有出版,这是她一生的精神寄托。她也有一个想法,战争中保存这些文物对她来说真的很难,希望能追到,交给朝廷,但是她一直没有追到皇帝。她于当年6月165438+10月流浪至衢州,次年3月去了越州。这期间,她被存放在洪州的两千册书,还有两千册石刻拓片被南侵的金兵烧光。去越州的时候,随身携带的五箱文物被小偷偷走了。1130 165438+十月,皇帝见身后跟随的人太多不利于逃跑,干脆下令革职。看着龙旗龙船消失在茫茫大海中,李清照更加失望。按照封建社会的观念,国家就是土地,君主和人民。时至今日,民占半壁江山,君主令民仓皇出逃,百姓流离失所。国破家亡,怎能不让人心酸!
感情生活的痛苦和国家民族的危亡把她推入了苦难的深海。她像一只孤舟,无助地在风浪中摇摆。但如果只有这两点,那还不是最痛苦的,孤独和寒冷。本来对于生活中离异的人来说是必然的;忠臣皆弃,亦代代相传。更何况她是个弱女子,生在乱世?问题是,她除了遭受国难和情感上的烦恼,要实现一个普通人的价值是如此之难。暮年的李清照,无儿无女,守着一个孤零零的小院,身边没有亲人。国事难问,家事不敢再提。只有秋风扫门前黄叶,偶尔有一两个老友来访。她有一个朋友叫孙,她的小女儿十岁了,非常聪明。有一天,孩子来玩,李清照对她说,你要学点东西。我年纪大了,愿意教我一辈子所学的东西。不想孩子脱口而出“有没有才华不是女人的事。”李清照不禁倒吸一口凉气。她感到头晕,扶着门框以免摔倒。孩子的话肆无忌惮。原来这个社会的才女真的是多余的。但她关心国家大事,著书立说,传道授业解惑,向来奢靡。她收藏的文物多得令人应接不暇,在北京受过良好的教育,能言善辩。最后她没有办法报效国家,也没有支持。其他人认为她很奇怪。李清照觉得自己好像掉进了一个四面八方都不相干的深渊。这个世界上没有人能读懂她的心,一种超越时空的可怕的孤独感向她袭来。
2.情感痛苦
梳理李清照不同寻常的人生经历,再看她靖康之乱前后词风的变化,觉得一切皆因“情”而生。文学,说到底是人的内心世界的外化,是情感体验的反映。激烈的人生沧桑和大起大落对李清照的文学创作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早期李清照的词主要是写少女情怀的浪漫。从她高贵的出身来看,参照她后期诗歌中透露出的魅力,她应该是天生的美人胚子。几乎从李清照懂事起,她就开始接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审美训练。良好的文化熏陶和家庭教育把她培养成了一个美神,一个少女的妩媚、矜持、羞涩,偶尔的疲倦、慵懒,都融入了早期清丽的词作中。比如:
《浣溪沙》绣芙蓉笑,斜飞宝鸭衬香颊。哦,不知道。一方面魅力十足,一方面又是妩媚可恨,送你一份深情。(宝雅,发型。)
《浣溪沙》春寒萧瑟,玉炉水烟满,梦回山枕。海燕未来会打草,蒋梅已过柳絮棉,傍晚雨会湿。(神水,向明;斗草,一款游戏。)
“浣溪沙”不做一杯深琥珀,还没醉就化了,是时候来晚了。脑香,梦碎,寒金髻松,时空红到烛火。
值得注意的是,她是一个可亲可爱的天真无邪的女孩,但她的眼界和思想却是一个普通官员的乖乖女所不能及的。几乎从李清照懂事起,她就开始接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审美训练。几乎与此同时,她一边创作,一边评判他人,研究文学理论。她不仅会享受美,还会驾驭美,一下子跃上一个非常高的起点。唐代安史之乱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件大事,后世评论颇多。唐代诗人写下了著名的《盛唐颂》,并请大书法家颜真卿镌刻在墙上,被称为“二绝”。据说与李清照同时代的张文倩是“苏门四学士”之一,他的诗很有名。他曾在此碑上题诗一首,感叹道:“天赐二子于未来,山高十尺,崖色苍白。谁拿着这个平板电脑进了我的房间,让我第一眼就晕了。”这首诗进了闺房,进了绣庄,传到了李清照的耳朵里,她立即和道:
五十年功如电扫,华清刘桦咸阳草。五方斗鸡,酒肉堆里不知几岁。胡兵突然从天而降,但他也是一个奸诈的人。走在勤政楼前,珠玉踏尽香尘。什么战斗无敌,都说荔枝必死。姚公顺德如天,用义言。写碑文真难看,鬼神磨崖。
这首诗很英雄,不像是一个女人在闺房里写的。描写情景,评价功过,哀叹人世,不要让风流豪放派的李白、辛弃疾。当李付各·费第一次看到这首诗时,他感到很惊讶。这首诗向外界传播,在文人中引起了很大的轰动。李嘉佑女儿刚长大,笔走蛇打雷。少女李清照静静的享受着娇生惯养,才华编织的美好光环。
李清照年轻时的词,更多的是深情的歌唱和刻骨铭心的相思描写。也许人们印象最深的是:
《一截梅》藕香玉润。轻轻解开罗尚,独自去兰。谁送的云锦书?词雁归来,月满西楼。花开花落,流水潺潺。一种相思,两处闲情。没有什么办法可以消除这种情况,只能皱眉,只能介意。
这首词里不再有少女时代“争渡”的兴致,而是“独上青船”的期待。各种相思之苦都刻画得惟妙惟肖,触及了人类心灵最脆弱最柔软的部分。即使在今天,人们也经常引用句子来表达他们的感情。我们不难理解,即使相思是苦的,味道也是丰富的,苦中带甜,充满了憧憬和希望。这种苦难不是暮年的悲哀,也不是失去的绝望。这种滋味,只有李清照才能用他那独特的一句话来表达:“只皱眉头,却往心里去。”
更重要的是,李清照绝不是一个只会感叹几句的普通小女人。她在空房间里练习文学,完善了这门艺术,于是这种最普通的表达爱意的方式变成了夫妻间的命题创作比赛,成为他们攀登艺术高峰的记录。比如:
《醉花阴重阳》雾浓愁永,令人脑卖金兽。节亦重阳,玉枕纱厨夜半凉。东篱饮酒至黄昏后,淡淡的黄菊香溢满双袖。别说清秋不是人,西风卷旗珠帘,帘中人比那黄菊还瘦。
这是赵明诚的宰相李清照在不在家的时候写的一首诗。刺骨的爱,愚蠢的想法,被秋风黄花表达的淋漓尽致。石仔赵明诚收到这首诗后,先是感受到了这种感觉,然后更被诗的艺术力量所激动,发誓要写出超越妻子的诗。他关上门,向客人致谢。他在三天内得到了50首诗,并将李的诗混在其中,请朋友们评论。没想到他的朋友说只有三句话最好听:“不忘道,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赵比叹着气。这个故事很受欢迎。可以想象这对夫妻是如何在相互的爱中享受钢琴和竖琴和谐的甜蜜。这也让所有有才华却得不到相应爱情品质的男女,感到些许悲哀。李清照在《石头记·序》中回忆那段生活,说:“我要记得,每顿饭后,我都要坐在堂上,查阅书史的积累,说某件事在某卷的第一页第一行,输赢是喝茶的顺序。举起一杯,笑到茶翻臂,却喝不下去。”什么幸福,什么喜悦,多么一个“甜”字。这种蜂蜜般的生活滋养了她优雅的魅力和蓬勃的艺术创作。
靖康之乱后,李的词表现出强烈的悲凉感和千古之痛。赵宋仓皇南逃。杜南二年,赵明诚被任命为建康知府。我不想在这个时候出现国耻国耻。一天晚上,城里发生了叛乱。作为地方长官,赵明诚没有带头指挥镇压乱局,而是偷偷用一根绳子逃出了城。事情解决后,他被法院解雇了。弱女子李清照在这件事上表现得很正直,对丈夫的出走感到羞耻。赵被革职后,夫妻俩继续沿长江向江西方向流亡。一路难免有些尴尬,失去了过去鱼水之和。到乌江镇旅游时,李清照得知这里是当年项羽兵败自杀的地方。在不知道情感起伏的情况下,面对浩瀚的河流,她唱起了这首永恒的绝唱:
活着,做男人中的男人;死去,成为灵魂中的灵魂。今天,人们仍然怀念项羽,因为他拒绝生活,回到了东方。
李清照背出这样一句话,我不知道有多难过,多失落。有人曾经把有诚信的女人和没有诚信的男人相提并论。历史上,前有李清照、赵明诚,后有民国时期的张爱玲、胡兰成。面对自己深爱的男人,面对曾经以为可以感动世界的坚不可摧的钻石般的爱情童话,面对内心崩塌的看似伟岸坚强的身体,真的是无奈又凄凉。
更不幸的是,上天甚至没有给她一个完全满足的机会。毕竟那是他深爱的男人,彼此已经深入到血液和呼吸中。没有他,李清照很难想象自己以后要靠什么活下去,活下去。然而,命运却以一种更意想不到的方式发展。赵明诚听李清照绝句,句句在箭,深深自责。第二年,虽然被召回北京复职,但马上就急死了。李清照陷入了另一个深渊。比如:
《武陵春》花团锦簇,回忆满满,晚上梳头也很累。物是人非万物,泪先流。据说双溪泉还是不错的,也打算做独木舟。恐怕我要在双流划船了。我带不动,也很担心。
此词写于绍兴五年春(1135)。金兵入侵之时,她在金华避难,当时她51岁。“风停了尘,香花已尽”这句话里短短的七个字,为我们描述了一个荒凉的环境。生活在这种环境中的诗人是“晚上梳头累的。”在这样凄凉的环境下,她的内心充满了悲伤,再加上国家的灭亡,丈夫的去世,还有自己的孤独。“物是人,不是一切。”“泪先流。”那种忧国忧民,漂泊无依的不安感,凝重而澎湃。
李清照极其艰难的后半生,一方面不停地奔波,不断地遭遇各种灾难和不幸,另一方面又心系国家和民族的命运,在乱世中呐喊。在她的生活中,最让人心碎的是她的《声慢》(寻找):
找来找去,又孤独又难过。乍暖还寒的时候,最难停止呼吸。三杯两盏酒,怎么能和它比?太晚了,不能着急。郭艳很难过,但这是一个老熟人。黄花堆得满地都是,枯槁残损,现在没人能摘了。看着窗外,怎么能一个人黑?梧桐更是细雨蒙蒙,黄昏时分,淅淅沥沥。这一次,多么悲伤的一句话!
这个词是一个女人在秋天从清晨到黄昏一整天都在垂死挣扎和痛苦的美丽而细致的表达。悲伤是如此之深,悲壮的气息是如此之浓,如庄严而深沉的嗟叹,人的心像浓浓的哀乐汁一样一点一点透过耳膜浸透软化。这是generate从一颗破碎的心中渗透着血泪的深深的悲哀和巨大的痛苦,概括了作者穿越南方后的漂泊生活、凄凉境遇和充满悲伤的内心世界。这个词的词牌侧重于悲伤和困难的形状。作者一写作,就直言不讳。以抒情言志开头的并不鲜见,但像这一首,他以三句话七对叠字开头:“寻找,冷清寂寞,凄凄惨惨戚戚”,从他的胸肠中涌出一种悲怆的感觉,立刻强烈地震撼着读者的心弦。“寻”字包含了作者流亡以来的不幸经历,极其准确。生动地展现了她在极度孤独中迷失、不知所措、抓住某样东西的精神状态。最后十个重叠的字,既描写了环境,也描写了感情,由表及里,由浅入深一层一层地写出了难以形容的复杂情感发展过程。多么细腻曲折,这十四个字一举覆盖了整篇文章,定下了情感基调,以至于日后相继出现的风景都染上了浓厚的情感色彩。“真是悲哀。”最后作者收集了以上几层可以伤害的东西,与开篇十四个字相呼应,最后点出“愁”字。结尾的句子把意境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就像一座异峰突起,直指苍穹,让整篇文章的声音萦绕不去。
作者对国破家亡的痛苦人生有着深刻的体验。人们很容易感受到李清照悲凉的一面,却不知在她的内心深处,始终冒着反抗的火花,为理想呐喊。当时作为一个瘦弱、单身、丧偶的女性,在朝鲜毫无地位是不言而喻的,在当地社会也轮不到她来讨论这些事情。然而,她举起双臂,大声喊道:“儿孙们已经南渡好几年了,他们已经沦为流亡者了。欲寄血泪于山河,洒东山一丘土。”另一个例子写在《八翼楼》:
千古风流八翼楼,江山留后人。水流经南方三千里,气压河有十四个州。
她的胸襟和气度已经完全超越了狭隘的自我意识,充满了仇恨和憎恶。她迫不及待要亲自杀敌,收复失地,报效国家,复兴家园。
3.永恒的魅力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一种冷美,成就了李清照词的独特魅力。当我们走过历史的尘埃,走进她那充满悲伤的时候,这才发现,在中国古代三千年的文学史上。她总是像一尊美丽的雕像一样站在风雨中。而对她的解读是“多么悲伤的一句话”!
李清照在找什么?是对爱情婚姻的失望,是对忘国忘家的悲哀,还是对生命到达命运核心的沉思?李清照的一生是甜蜜的,绚烂的,坎坷的,崎岖的,传奇的。有春色宜人,有狂风暴雨,有月色醉人的千里相思,有刻骨铭心的痴情。人的一生,谁不是在寻找?李清照对幸福爱情和美满婚姻的追求落空了,内心极度悲伤和无奈。这是他的追求之一。赵明诚死后,她的爱情之花逐渐枯萎。走了很长一段路,她去找他,可是一切都变了。在没有爱情的岁月里,他找过他,但随着岁月的变迁,他加深了悲伤。
她寻找一个英明的君主,一个和平安宁的国家,一个幸福自由的民族。然而,现实总是一次次击碎她的梦想。宋朝屡遭外敌入侵,国家无长治久安。逃亡,流浪,风雨飘摇,国家的命运和自己的命运有着惊人的相似轨迹。李清照是诗人,但不仅仅是诗人。乱世,家园成了废墟,宁静美好的生活消失了,就连一个僻静的住处也是如此破败不稳。对君主的失望,对国家的担忧,对民族命运的思考,他们的辛劳和不安的生活交织在一起,又怎么会像毁肝断肠一样难过呢?
人生,人生是什么?人活着应该为了什么?李清照不是一个普通的女人,而是一个奇怪的女孩。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无与伦比的《怪女孩》中,她对人生价值有着执着的追求。她以非凡的才华和勤奋,借助爱情的力量,在学术上完成了代表作《金石录》,在词学上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然而,那个社会并不惊讶,也没有因此居功。连10岁的小女孩都说“人才不是女人的事”,甚至后来陆游为这个姓孙的女人写墓志铭时,都认为这话说得好。有陆游这种血统的爱国诗人,也认为“人才不是女人的事”。李灿清照还说了什么?她不得不独自咀嚼自己的苍凉,只有一种悲哀。
这是封建社会的才女。即使她什么都能干,最终也要背上那个社会沉重的十字架。李清照研究金石学和文化史。她当然知道,从到宋代,廖若尘是一个有作品的才女,也是唯一一个词技高超的。但在那个年代,她并没有被今天的人们视为无边风雨中的绝世独立的美神,而是被视为异类,叛逆,多余。环顾千年,夜长,倦长。你认识谁?鲁迅有诗赠歌者:“邓华照酒席开富贵,娇女严妆玉像侍候。”突然想起自己的感受,吻了一下大地,假装看到罗袜子遮住了我的眼泪。“李清照是一个被封建社会奴役的歌手。她在用严格的妆容和美貌服务这个社会,却突然觉得自己所有的追求都没了,自己的歌一首都没实现。她觉得难过,只好“假装说黄花秋风”。
比破败破碎的家和爱情,漂泊的生活更能摧毁人心的是,她是封建时代的大诗人,那种不被理解,甚至被无情嘲讽和唾弃的巨大孤独和悲哀。那是一个巨大的凝重而压抑的背景,是李清照无法逃避又不得不承受的枷锁。她处在一个动荡的漩涡中,看到了很多别人看不到的东西,追求着很多人不追求的境界,难免会有孤独和悲哀。原来,在三千年的封建社会里,多少人来来往往都是心安理得的生活,随波逐流。即使是杜南之后的宋朝,也在软弱和退让中生存了152年。朝中的大人依旧当官,依旧灯红酒绿,很多人都抱着及时吃喝玩乐的心,对沧桑、战乱、杀戮毫不在意。然而李清照没有。作为一个平民,她思考的是官员和官员的责任以及国家的事务。作为女人,求平行人格,尊重爱情。无论她如何对待政治、学业、爱情、婚姻,都不会随波逐流,随波逐流,必然会产生超越时空的孤独和无法回避的悲哀。她背负着沉重的十字架,是民族困难、家庭困难、婚姻困难、学业困难的综合体。封建专制在政治、文化、道德、婚姻、人格上造成的一切冲突和磨难,都在她瘦弱的身体里像黄花一样反映出来。
李清照是一个传奇,是一朵瑰丽的奇葩。从她的一生来看,她不仅是一位伟大的艺术家,也是一个永恒的哀叹。从本质上说,李清照追求的不仅仅是民族气节和政治坚定,更是超凡脱俗的人格。她始终清醒地抱着一种生活的准则,固执地守护着自己的节操。在她没有大麻烦,生活相对稳定的时候,就已经看到了她高标准的人格追求。赵明诚在莱州做官的时候,她去探亲。她见房中书不多,大为不悦,写了一首诗:“寒窗几个簿记员,路却是这样。”在未来世界动荡的时候,她更是高人一等,不落俗套。她站在世纪的架子上,穿越时空,俯瞰众生,所以她有一种特别的孤独:
《秦怡E》高架,混沌山叶萍瘦。烟稀,乌鸦归来,黄昏闻角。残香残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