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有效地对孩子进行安全教育

安全和健康是人类生存的根本保障。生存与安全教育是幼儿园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也强调,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生命和促进幼儿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换句话说,孩子的安全是一切发展的保障,只有在孩子健全生活的基础上,才能保证孩子健康的身心发展。

然而,随着现代社会的多元化发展和日益复杂的生活环境,给人们尤其是孩子带来了极大的隐患。近年来,幼儿园不安全事件频发,交通事故、迷路、主动出击、高处坠落、器官异物、食物中毒等。,严重损害了孩子的身心健康,意外伤害成为影响孩子健康成长的第一杀手。孩子好奇心强,好动,有探索性,但自我中心意识强,但社会经验少,知识水平低,无意识的心理活动和行为大。他们对周围环境的认识往往是片面和肤浅的,看不清周围环境中隐藏的风险因素,缺乏对行为结果风险的预测,不会正确及时地应对各种突发危险事件,导致严重后果。因此,对幼儿实施安全教育应该成为幼儿园教育的重中之重,而如何在幼儿园开展有效的安全教育活动是每个幼儿教师面临的课题。

从幼儿园安全教育的现状来看,有些问题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和思考。比如认为对孩子进行安全教育就是给孩子上安全教育课;只重视儿童在园内的安全教育,而忽视与儿童安全和发展直接相关的家庭因素;安全教育活动就像流行的风,不能自始至终进行,有的则是雷声大雨点小。那么,幼儿园如何开展安全教育活动呢?笔者认为,就儿童安全教育活动而言,应注意以下两个重要方面。

1.幼儿园安全教育活动应与安全教学活动、安全行为指导和安全实践三种基本方式有机结合。

1,组织安全教学活动,提高孩子的安全意识和安全认知能力。

安全教学活动是幼儿安全教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教师专门为儿童设计和组织的,以维护和促进儿童身心安全为目的的教学活动。它们通常围绕某个安全主题进行,主要涉及儿童的生命教育、健康教育、行为教育、体育锻炼等。,并能全面科学地提高孩子的安全意识和安全认知能力。在组织安全教学活动时,教师应重点关注以下两个方面:

(1)丰富安全教学活动的主题和具体内容。

为了保证安全教育内容的丰富性和有效性,增强幼儿的安全意识,有必要对教学内容进行适当的调整和补充,以丰富安全教学活动的主题和各主题中的活动。重大教学主题活动,如小手卫生,保护眼鼻口耳,营养快车,在家注意安全,小消防员,安全标志,我知道交通安全,学会保护自己,可以是全面的,也可以是连续的。具体的小型教学活动可以是给孩子讲故事,也可以是教孩子读一首童谣。比如“狮子烫发”的故事可以让孩子知道经常洗头可以保持头发的干净,“刷牙歌”可以告诉孩子什么时候刷牙,怎么刷牙。

(2)采用多种教学方法。

为了鼓励幼儿主动参与安全教学活动,而不是被动接受指导,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方法,如讲故事、唱儿歌、讲解示范、讨论交流、行为练习、模仿学习、具体帮助和指导、情景演示、角色扮演、游戏活动、实践活动、观看视听资料、图片展示等。在安全教学过程中,通常可以综合选择和运用上述方法,从而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如在“保护眼、鼻、口、耳”主题活动中,教师可以利用讲故事、讨论交流、讲解示范、图片展示、模仿学习、具体帮助指导等方式,适时进行集体教学和个别指导。再如“小手卫生”主题活动,不仅可以通过讲故事的方式告诉孩子洗手可以预防疾病的道理,还可以教孩子学习相关的童谣,观看洗手过程的步骤图,练习操作行为,让孩子逐渐掌握正确的洗手方法。

通过安全教学活动,可以有目的、有计划地提高幼儿的安全意识、安全认知和安全行为能力。

2.加强日常生活中安全行为的引导,形成安全行为和习惯。

孩子安全意识和安全行为的获得和形成需要一个漫长而渐进的过程,不是一两次安全教学活动就能实现的。因此,教师在孩子的日常生活过程中,也要注意对孩子安全行为的指导和帮助。日常生活中的安全行为指导通常可以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建立和完善常规,建立基本的安全行为和习惯。

在日常生活中,明确对孩子提出一些与安全相关的要求,建立常规的方式引导孩子的行为,既能维护孩子的安全,又能促使孩子在不知不觉中建立基本的安全行为和习惯。因此,幼儿园要围绕幼儿的安全和安全问题,不断建立和完善套路,让幼儿知道日常生活中各个环节和活动的具体套路要求,知道什么做对了,什么做错了。套路不要太多,要选择关键和重要的方面,要简洁,让孩子刻在心里,引导行为。

例如,可以要求孩子们上下楼梯时一个跟着一个,不要推或挤;转椅停下来才能上去,推着转椅跑不动;只有家人来接你的时候才能离开,离开公园的时候要告诉老师,和老师说再见。

(2)随机指导,帮助形成自觉的安全行为和习惯。

幼儿年龄小,自觉性和自制力差,安全行为和习惯的培养不可能一两次教育就见效。因此,教师除了提出要求、教给孩子方法外,还要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和日常生活的需要,对孩子的安全问题给予随机的指导和帮助,如在活动前详细提醒孩子,在活动中对孩子进行个别指导和帮助,在活动后进行必要的检查,不断提醒、引导和帮助孩子不断强化良好的安全行为,逐步形成自觉的安全行为和良好的安全习惯。

在日常生活中,孩子经常会出现一些安全问题,比如画画时耷拉着脑袋,吃饭时狼吞虎咽,玩沙子时争先恐后地爬滑梯或倒着滑,玩沙子时把沙子向上扬起。这时,教师应抓住有利时机,及时提醒和引导孩子的行为,既能保证孩子的安全,又能对孩子进行个性化的安全教育,帮助孩子建立安全的行为和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