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议论文

论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

改革开放20年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中国综合国力蒸蒸日上,人民生活水平也得到了很大提高。因此,我们可以毫不含糊地说,没有这场革命的改革,就没有我们目前取得的辉煌成就。但根据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矛盾观点,我们对任何事物的理解都应该一分为二,改革也不例外。改革使中国经济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也暴露出经济发展中的一些问题。最突出的问题是,在一些地方、一些领域,经济发展在社会发展中失控。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

第一,经济发展规划的盲目性和城市生产不断扩大所产生的矛盾

有些地方努力追求利润最大化,只关心眼前的经济效益,而没有制定经济发展的长远规划及其合理布局,没有考虑工业生产区和居民区的合理划分。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工厂数量增加,人口不断膨胀,必然导致工业区和居民区的界限模糊。

二是经济发展与社会法制建设不同步的问题

改革是我国的全面改革,既包括经济体制改革,也包括政治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的关系应该是相辅相成的:一方面,经济体制改革的顺利进行和经济的平稳快速发展,可以为中国政治体制的完善改善必要的物质基础;另一方面,各种政治制度的不断丰富和完善,可以积极引导和保障经济改革的顺利进行。所以要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完善社会主义法制建设是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一切法律法规和政策都要与经济发展相适应。但是,在我国的一些地方,法制还很不完善,法制完善的步伐仍然落后于经济发展的速度。一方面是企业。民众的法制意识还有待加强,另一方面法制的配套措施还不完善。

以上两个问题是我国一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的主要表现。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出现这样的问题,既有其必然的原因,也有其偶然的一面。首先,根据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事物的发展过程不是一帆风顺的,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螺旋式上升、波浪式前进的。改革过程中也是如此,难免会出现一些问题,但总体来看,成绩还是微乎其微,这也是出现这个问题的必然原因。其次,一些地方政府和领导干部缺乏长远眼光急功近利,是导致这个问题的偶然因素。这些缺点可以通过我们的努力来克服。

综上所述,解决经济社会协调发展问题的关键在于:

(1)通过教育培训,增强相关部门人员,尤其是部分领导的大局意识。我们要准确地、有步骤地实施各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长远规划,克服只顾眼前利益的狭隘观念。

(2)加大社会宣传力度,提高人们对经济社会协调发展重要性的认识,使人们在改革过程中自觉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3)完善各项法律法规。严格审查各地区经济布局结构和发展规划,努力消除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现象。

只要我们采取切实积极的行动,采取严格有效的措施,就一定能够消除改革过程中出现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不平衡等问题,从而不断推进中国的四个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