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大学本科毕业论文
混凝土技术在土木工程施工中的应用。
混凝土技术是国内外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常用的技术手段也是建筑业快速发展的技术保证。实践中可以看出,混凝土是保证土木工程项目整体施工质量的重要因素,混凝土的技术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关系到整个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和应用安全可靠性。因此,在当前形势下,加强混凝土技术的研究及其在民用建筑中的应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对土木工程施工中使用的几种具体技术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一些建设性意见,以供参考。
关键词:土木工程建筑混凝土技术
1土建工程混凝土浇筑技术
在土木工程项目的施工过程中,对混凝土质量有标准和要求。土木工程施工用的混凝土强度一般在C20-C40之间。该范围内的土建工程在选材(混凝土)过程中,应根据建筑结构要求和性能对混凝土进行合理的配筋工作。比如针对土木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比例法,适当增加钢筋数量,钢筋能够承受混凝土浇筑时的温度应力,可以有效控制混凝土裂缝等病害。在土建工程施工过程中,特别是混凝土浇筑前,应对混凝土温度和温度应力进行全面预算,合理确定土建施工期间的温度指标和混凝土温度变化。
在此基础上,需要制定温度变化控制措施,预防土建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各种混凝土裂缝病害,以保证土建工程的整体施工质量。在土木工程施工过程中,混凝土浇筑施工是一项难度较大的工程,主要是因为混凝土的成分是水、砂和碎石,并添加了适量的外加剂。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由于上述组分的比例没有控制好,往往会出现施工质量问题。比如混凝土浇灌不足形成收缩裂缝,这种裂缝在混凝土施工时地基受到限制时容易发生。在混凝土土木工程施工过程中,由于内部拉应力大于混凝土的抗拉强度,可能会出现内部裂缝。拉应力超标的原因是水分、温度等参数不合理。
比如温度病,主要是热胀冷缩引起的。混凝土在膨胀收缩过程中,形成压应力和拉应力,导致混凝土结构产生裂缝。基于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知道,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要很好的把握混凝土浇筑技术,具体分析如下:一、综合分层技术。在土木工程施工过程中,混凝土结构往往采用分层浇筑技术。第一层浇筑完毕后,初凝前,浇筑第二层,然后以此类推,逐步进行浇筑作业,直至最终完成施工任务。同时,采用这种技术手段可以有效保证施工质量,必须避免建筑结构平面过大,施工时应从短边向长边依次进行施工操作。第二,分段分层技术。在土木工程施工过程中,通常采用分层技术进行浇筑,其强度一般都很大。如果现场施工机械难以有效满足施工质量要求,建议采用分段分层技术进行浇筑施工。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应从底层开始,完成一定距离后再浇筑第二层,以此类推,直至浇筑完毕。第三,斜面分层技术。在土木工程施工过程中,该技术适用于结构相对较长的工况,比本身厚度大3倍左右。混凝土一次浇筑到顶部,可形成1∶3的自然斜坡。振捣时应保证从浇筑层底部开始施工,然后逐层向上移动。
2土建施工中的混凝土振捣技术
在土木工程施工过程中,振动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混凝土从斗口下落过程中,自由下落的有效高度应控制在2米以内。实际操作中,浇注高度超过3米时,应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如使用滑管、入桶等。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应本着分段、分层、不间断的原则进行施工作业,并根据建筑结构的特点和钢筋材料的密度合理确定浇筑层的有效高度。一般情况下,当浇筑层有效高度为1.25倍振动器作用范围时,最大高度不能超过50 cm。在实际振捣施工过程中,如果选用插入式振捣器设备,应快插慢播。其中,插点的布置必须均匀,按点移动,施工作业要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和顺序进行,不能有遗漏,以保证压实的均匀性。在振捣过程中,对移动距离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比如移动距离不能超过1.5倍振捣半径,一般在30-40cm之间。在振捣上层的过程中,建议插入下层5 cm左右,这样可以有效避免两层之间的接缝问题。铺设面振捣器的移动间距时,必须保证底板在每个移动间距完全覆盖已振捣区域的边缘,且结构接缝处的混凝土能满足标准密度要求。
3土木工程施工中的箍筋施工技术
在土木工程的混凝土施工过程中,每个梁柱节点部位的箍筋施工非常重要。箍筋施工时,钢筋分布密集,操作人员需要高空作业,特别是在纵横交错处,箍筋绑扎作业难度较大。在此过程中,如果采用整体沉梁的施工方法,很难在节点位置绑扎下层箍筋,甚至会导致梁柱节点位置的柱箍筋无法准确放置,造成安全隐患。在具体施工过程中,建议采用两个开口箍筋拼装平台,即在节点位置采用开口箍筋。通过规范封闭箍筋和箍筋末端的弯钩结构,可以保证箍筋对混凝土核心的有效约束。
但分层箍施工法实际应用难度很大,建议在节点处拆除模板,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节点的箍筋间距和绑扎安全可靠。梁板模板施工安装完成后,即可安装梁板钢筋,然后进行整体沉梁。从施工效果来看,这种钢筋堆放、运输、绑扎等施工方法整体施工非常安全,交叉工序多。在施工过程中,要避免模板支撑与钢筋的冲突,施工效率高。在此过程中,针对节点处箍筋较少、箍筋间距难以保证等问题,笔者建议采取以下技术措施进行处理。首先,下料施工时,应在各节点位置适当增加纵向短钢筋;其次,在柱节点处箍筋的焊接过程中,在纵向短筋上搭建骨架;同时,整个骨架应插入柱的纵向钢筋中,并铺设在楼板模板表面,并与穿梁钢筋绑扎牢固。
4土木工程施工中的混凝土养护技术
混凝土施工技术在国内建筑行业的发展中应用广泛,实际操作中经常采用泵送混凝土施工模式。泵送混凝土施工技术能有效缩短工期,改善混凝土性能。在土建工程施工过程中,应做好原材料采购、配料和振捣的质量控制,避免混凝土强度不合格。在土木工程施工的混凝土养护过程中,主要的养护技术手段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墙板混凝土浇筑振捣后,需要用模板养护7天以上。模板拆除后,挂两层麻袋盖紧,继续保温。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喷水养护两周;第二,屋面混凝土浇捣完毕并终凝后,6小时内不允许浇水,以免出现起砂、起皮等问题。8 ~ 12小时内可严密覆盖薄膜,表层覆盖两层麻袋保温养护,保证混凝土在7天内充分湿润。3 ~ 4天后,确认混凝土核心峰值温度已过,再正常洒水养护至14d(满足UEA防水混凝土养护要求)。
5结论
混凝土施工技术广泛应用于土木工程施工过程中,其影响因素很多。因此,在实践中要重视和加强技术创新,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我国建筑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资料:
[1]杨毅,马世良,王涛,等.混凝土抑温抗裂技术在镇江西津湾地下停车场工程中的应用[J].混凝土,2015(8):143-145。
张永存,李庆宁。薄壁混凝土渡槽结构施工期温度应力分析[J].混凝土和水泥制品,2015(10)。
胡,,黄,等.基于声发射技术的混凝土动态损伤特性研究[J].长江科学研究院学报,2015(02):123-127。
& gt& gt& gt下一页带来更多土木工程大学本科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