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星的主要成就

主编中国第一本切削参数手册,经两次修订,分别于1985和1994再版,已在全国广泛使用。20世纪70年代以来,针对我国加工效率低,许多难加工材料难以加工的现状,对高速切削理论及其所用的刀具材料进行了深入研究,在国内外率先将切削科学与基于切削可靠性的陶瓷材料科学相融合。

主要包括:

1,建立了陶瓷刀具破损理论;

2.基于陶瓷刀具材料的磨损机理和力学物理性能,建立了陶瓷刀具磨损预测理论。

3.建立了陶瓷刀具材料成分、工艺参数、机械物理性能和切削可靠性的关系模型和成分优化模型。

4.提出了陶瓷刀具的可靠性评估方法;5.建立了陶瓷刀具高速硬切削理论,包括切屑形成机理、切削力、切削温度和加工表面质量模型。艾星教授长期致力于切削与刀具材料、超硬材料加工、复杂曲面加工、轮齿动态变形测量等机械加工工程领域的理论和技术研究与应用。他是中国切削研究领域的先驱之一。五六十年代主要研究硬质合金刀具的高速切削、大进给量切削、孔加工技术、切削液和陶瓷刀具的切削性能。针对当时电锭锭子转子轴深锥孔加工难题,研制成功专用铰刀和切削液,解决了重大关键技术,保证了产品及时出口,受到了纺织部的表彰。我国切削研究领域的开创者之一,他开创了集切削与陶瓷于一体的陶瓷刀具研究与设计新理论体系,先后成功研制出6种陶瓷刀具,其中3种为世界首创。建立了超声波和间歇磨削-间隙脉冲放电复合加工的理论和技术,研制了专用DC电源和砂轮,开发了专用数控机床。提出了复杂曲面分解与重构理论,并开发了相应的软件系统。研究成果得到了广泛推广和应用,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获得国家发明奖和省部级科技进步奖10项,国家优秀教学成果奖1项,国家和部级优秀教材奖1项,专利7项。他发表了360多篇论文,出版了9本教科书和书籍。

1999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1,万依,艾星,刘占强,宋良玉,航空铝合金7050-T7451高速铣削加工中的刀具磨损与损伤[J]机械工程学报,2007,43 (4): 103 ~

2.唐,刘占强,艾星,付,金属切削热弹塑性大变形有限元理论及关键技术研究[J]中国机械工程,2007,18 (6): 746 ~

3.付,艾星,刘占强,,高速加工航空铝合金7050-T7451剪切角模型研究[J]中国机械工程,2007,18 (2): 220 ~

4.艾星,刘占强,海峡两岸机电新技术与产学合作交流[J]国际学术动态,2007,(1): 51 ~

5.邓建新,曹同坤,艾星,Al2O3/TiC/CaF2自润滑陶瓷刀具切削过程中的减摩机理[J]机械工程学报,2006,42 (7): 109 ~

6.傅,艾星,张松攀,雍智.航空整体结构件的高速加工[J].刀具技术,2006,40 (3): 80 ~

7.,艾星,赵军,李,刘增文,3Cr2Mo模具钢高速铣削力建模与预测[J]山东大学学报:工程版,2006,36 (1): 1 ~

8.赵军,艾星,李,功能梯度陶瓷球的抗热震性能[J]硅酸盐学报,2006,34 (11): 1362 ~

9.傅,艾星,,张松,7050铝合金高温流变应力特征及本构方程[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6,28 (12): 113 ~

10,向,刘占强,艾星,基于混合推理的高速切削数据库系统的建立[J]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2006,12 (3): 420 ~

11,王景坤,艾星,王镇,周琦,可重构钢管除锈机的虚拟样机设计与仿真[J]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2006,(11): 20 ~

12,王素玉,艾星,赵军,刘增文,高速铣削表面粗糙度建模与预测[J]制造技术与机床,2006,(8): 65 ~

13,艾星,“坚持自主创新发展应用高效切削技术提高加工制造水平”[J]《刀具展望》,2006,(6): 2 ~

14,艾星,“坚持自主创新,加快发展,应用先进加工技术,提高加工制造水平”[J]世界制造技术与装备市场,2006,(1): 36 ~ 15,,艾星,赵军,,“正交切削区应力应变场数值”

16,,艾星,赵军,李,,切削速度对工件表面残余应力影响的有限元模拟[J]刀具技术,2005,39 (9): 33 ~

17,邓建新,牛平章,王景海,艾星,软涂层刀具的开发与应用[J]刀具技术,2005,39 (3): 10 ~

18,黄新平,李霞,赵军,艾星,Y2O3-Al2O3在Si3N4/TiCnano制备中的影响机理研究[J]农业机械学报,2005,36 (8): 139 ~

19,张强,艾星,贾亚洲,数控机床可靠性信息系统的信息建模[J]山东大学学报:工程版,2005,35 (4): 14 ~

20.吕志杰,艾星,赵军,王素玉,Si3N4/TiC纳米复相陶瓷的显微结构[J].山东大学学报:工学版,2005,3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