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教育实行什么政策?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关系到国家的命运、民族的振兴和社会的进步,而教育政策直接反映了国家宏观调控和教育改革发展的方向。为实现党的十七大提出的“教育优先”、“学有所教”的教育发展目标,中央政治局于6月21日审议通过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以下简称《纲要》)。如果说1985年颁布的《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开启了我国的教育改革,那么《规划纲要》则从教育质量、教师、教育经费等方面制定了未来10年促进我国教育深入发展的政策体系。【教育质量政策、教育制度政策、教师政策和教育经费政策被认为是一个国家教育政策体系的主要内容,是一个国家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基本教育政策。详细论述请参见孙绵涛《论教育政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政策研究》(上册),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73-84页。这一教育政策体系的形成,对于深化教育改革,优先发展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无疑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和现实意义。毫无疑问,当然有必要贯彻和落实已通过的规划纲要的具体目标和内容。但是,站在教育的立场上,从教育最根本的目的“人格完善”和“人的发展”出发,秉承完善现有教育政策的意志和目的,对规划纲要涉及的重大政策问题提出一些中肯的意见和建议,似乎是每一个从事教育政策研究的专业工作者的历史使命和社会责任。以下文章就目前我国重大教育政策的一些问题提出一些不成熟的看法和建议。
一,对教育改革核心理念的一些看法
就任何教育政策的制定而言,其背后都有基本的立场和理念,也将在很大程度上引导未来教育发展的基本目标和方向。就国家规划纲要而言,无论是“指导思想和工作原则”,还是“战略目标和战略主题”,都将“优先发展教育”与“建设人力资源强国”联系起来。换句话说,优先发展教育的最大原因是因为它具有“从人力资源大国走向人力资源强国”的功能。毫无疑问,这一核心理念的提出确实有加速教育发展的动力,而且从“富国强民”的立场来看,这一理念的提出也是合理的。毕竟,教育落后导致的国家衰败、人民悲哀的历史,人们记忆犹新。
但如果站在教育科学的立场,站在一个有社会使命感的教育工作者的立场,我们难免会质疑这个核心概念的正确性和恰当性。众所周知,教育的终极目标应该只有一个,这个目标关系到人格的完善和人性的发展。任何把教育视为推动社会进步、经济发展乃至国家繁荣的动力的观点,都只是在鼓吹教育的附加值而不是真正的内涵。对此,美国芝加哥大学前校长、“学习型社会”创始人罗伯特·哈钦斯(Robert hutchins)早在20世纪60年代就对美国以促进经济发展为目的的“教育投资论”热潮提出了质疑。他认为以经济为目的培养人才是教育的错误。【YuNan Noi:论学习型社会,日本第一法律出版社,1984,第10页。他认为教育的目的是改变人们的功利价值观和学习观,而这种改变的最终目的是创造一个“学习型社会”。
尽管哈钦斯的“学习型社会”理论有一些唯心主义的成分,但当人们在讨论实施教育的最终目标是什么时,哈钦斯的学习型社会思想仍然会被提及,并将成为讨论这一问题的基础。总之,无论是促进社会进步还是经济发展,甚至是国家富强,都不是教育的应有之义。教育的基本目标或根本目的是培养“合格公民”。在我看来,合格公民的基本定义首先是诚实,明辨是非,同时又善良睿智。因此,将发展教育的目标与一个繁荣的国家联系起来,就是提高教育的功能底线;把教育和促进经济相提并论是对教育本质的扭曲。同理,提倡“从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进军”,从外在看似乎重视了教育的“育人”功能,但就本质而言,似乎只强调了“人才”,而恰恰忽略了教育中最重要、最有生命力的“人”。把一种具有公平性和普遍性的教育与只关乎少数人的“成功之路”联系起来,是一种极大的误解和误导。因此,这是教育界乃至整个社会都应该反思的一个深刻问题,同时也应该成为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课题。
二、关于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的政策建议
自1993年中中央、国务院发布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中小学教育要从‘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以来,素质教育的理念逐渐被人们所认同,激发了理论和实践上的各种积极探索。1997原国家教委颁布的《关于当前中小学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实施的若干意见》系统阐述了素质教育的一些相关问题。此后,一系列旨在推进素质教育实施的政策陆续出台。然而,令人深感困惑的是,素质教育的实施至今仍举步维艰。那么,是什么原因让素质教育无法实现呢?表象中存在的深层问题应该从哪里去发现和发掘?推进素质教育改革应该从哪里入手?这类问题的提出迫使教育专家进行更深入的思考。
在笔者不成熟的观点看来,目前我国素质教育面临的一系列困惑和问题,原因有二:一是功利化的教育目标取向;二是在“学术至上”的社会风气影响下,对人的评价标准严重偏离。
1.论教育目的与教育追求的功利化倾向
如前所述,当前推进素质教育的第一个困惑和问题是学校没有落实“全面发展”、“五育并进”、“培养合格公民”的教育目标,以及办学过程中的功利化倾向。这种理论取向与改革开放以来教育受到市场经济的严重冲击,以至于失去了自己的定位和方向有关。
对于什么是教育的终极目标,历来有不同的看法。一种观点认为,教育具有指导就业和为社会培养人才的重要目的。而更多的人认为教育在促进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至于把人视为“资本”的观点和“人力资本”理论的建立,是在美国芝加哥大学农业经济学家舒尔茨通过定量分析,对学校教育的发展在多大程度上依赖于经济增长进行了第一次经济测算之后,才广为流传的。于是,一股旨在促进经济的“教育投资论”旋风也随即刮起。然而,以经济增长为目的培养人才的“教育投资论”旋风却在短时间内遭到了社会的强烈质疑。人们质疑的焦点在于,教育的目的与“产品”或“商品”这类功利的东西挂钩后,教育最本质的属性——人格的完善和人性的发展——是否依然存在。我们还需要重视和强调人文精神的弘扬和道德品质的培养吗?特别是20世纪60年代中期以来,当国际社会对“人才过剩”(学校对人才的培养超过了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的状况感到担忧和困惑时,哈钦斯基于非教育投资理论立场的“学习型社会”思想引起了广泛关注。因为“教育机构并没有因为‘人才过剩’而关闭,原因恰恰证明了教育的根本目的不仅仅是为了经济发展”。【YuNan Noi:论学习型社会,日本第一法律出版社,1984,第9页。于是,哈钦斯的上述观点再次引起了人们对“教育目的”的关注,并引起了对这一问题的深入思考。【详细的分析和讨论,请参考作者论文。吴尊民:《关于我国基础教育改革若干问题的研究与思考》(论文),《教育理论与实践》,第1期,2004;]
那么,哈钦斯所倡导的“学习型社会”的基本内涵是什么?简单来说,他以学习的成就和人格的形成为目标,而为了实现这一目标,现有的一切制度都可以发挥作用,从而最终形成一个能够保证这个社会的所有成员都能实现自己的能力并得到最大发展的社会。总之,关注人,关注人性,关注“人生真正价值的培养和实现”,才是倡导“学习型社会”的真正意义。从上述“学习型社会”理论对教育目的的解读可以看出,现代社会盲目追求学历、过于注重教育功利功能的偏向,其实是非常有害的。它的直接后果是,一些人把学校当成了提高社会地位、获取经济和利益的阶梯和手段,而且这样的情况越来越严重,以至于义务教育已经部分地、变相地演变成了人们追求学历的组成部分。换句话说,上学不再仅仅是学习,而是一种附加价值和标记,即进入一所好的公立学校意味着这个人也挤进了攀登社会上层的路径和轨道。详细的分析和讨论,请参考作者的论文。吴尊民:《全球化视野下的“学习型社会”与基础教育改革》(论文),《教育理论与实践》,第10期,2004;]
对此,笔者的建议是:首先要对功利主义的教育目标进行彻底的批判和反思;其次,要确立教育的短期目标是培养合格的公民,而其长期目标应着眼于以人自身的“乐观、睿智、善良”为基本内容的“人生真正价值”的实现。因为它不仅体现了未来一个理想社会的发展趋势和方向,也代表了一切教育活动应该追求的最高目标和境界。
2.教育评价机制与“学历至上”问题
素质教育目前面临的第二个困惑和问题是教育评价机制的“学术至上”。毋庸置疑,学校教什么,学生学什么,学生最终被培养成什么样的人,都应该由社会来评判和检验。换句话说,学校应该以培养社会需要的合格人才为己任,但社会不应该在发展和转型过程中用一时的倾向(如功利主义、利己主义、市场化)来影响和误导学校。总之,教育评价标准和机制的建立要建立在对教育本质的认识上,既要包含人们基于一定的教育价值观和教育目标对教育对象进行全面正确的价值判断,又要包含人们对教育终极目标的追求和向往。
然而,中国目前的教育评价体系无疑是功利的。借用伊凡·伊里奇的话,我们的学校评价体系早已陷入“价值制度化”的泥潭。我们现在的评价机制完全忽略了培养人性和人格的目标,一味追求个人利益和社会功利,甚至上了名校,取得了更高的学位,逐渐成为社会评判一个人成功与否的唯一标准。在这样的氛围影响下,家长互相攀比,学生竞争激烈,学校盲目鼓励,社会推波助澜。于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唯学历的氛围愈演愈烈。因此,从根本上反思和重建现行的教育评价体系,以遏制这种不正之风的蔓延,也是非常必要和关键的。换句话说,社会对一个学校教育水平的评价,不能用出勤率和升学率的高低和数量来衡量;学校对个人学习成绩的评价不应该局限于一张终身卷子的水平。在一个终身教育的时代,我们关注的学习形式和内容应该是自主的、主动的、可选择的;我们还应该持有人类可持续发展的观点。相对于以“德、乐、善”为基本内容的“人生真正价值”的实现,我们所理解的人永远处于一个动态的发展和不断完善的过程中。
在我看来,未来的社会应该树立这样的观念,人受教育的过程应该是一个循环往复、螺旋式上升的过程。一次性的学校教育只是打基础,绝不是人生教育的全部。只有新的教育评价标准和机制建立在终身学习和回归教育的基础上,从终身发展的角度考虑生命的成长和意义,我们的学校才能良性循环发展,也才有可能从根本上解决当前素质教育面临的困惑和问题。【详细的分析和讨论,请参考作者论文。吴尊民:《关于我国基础教育改革若干问题的研究与思考》(论文),《教育理论与实践》,第1期,2004;]
三、关于免费师范生政策的一些问题和建议【详细的分析讨论和相关的调查研究可见作者论文。吴尊民:免费师范生教育政策刍议(论文),《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6期;]
2007年,为加强师范教育,加强一线优秀教师培养,鼓励更多优秀高中毕业生选择从事教育事业,国务院有关部门决定在教育部直属的6所重点师范大学率先实施免费师范教育政策。2010《规划纲要》进一步提出积极推进师范生免费教育,完善相关政策,吸引更多优秀人才从教。毫无疑问,从积极的角度来看,免费师范教育政策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这一政策的顺利实施,不仅体现了党和国家对教育的重视,也为教育人才的培养提供了重要的物质基础。然而,从如何使一项政策发挥其更大的有效性和可靠性的角度来看,有必要充分注意以下问题。
1.政策目的需要进一步准确定位。
就免费师范教育政策的制定而言,我们可以看到其主要目的是加强一线和基层教师整体素质的提高。换句话说,建设一支能够为国家培养急需的一流人才的教师队伍,应该是这个政策的初衷。然而,现实是,培养国家急需的一流教师的教育,与援助西部贫困地区的教育困惑捆绑在一起。期望可能是达到“一举两得”的效果,但实际结果是因为政策目标不明确,难以有效落实和执行。
2.政策内容需要进一步明确落实。
一项政策的有效实施不仅取决于目标的准确定位,还决定了其内容和步骤的合理性和科学性。就免费师范生的教育政策而言,如何完成国家重视基础教育,期望培养一流教师的任务,即变“一策多能”为“一策特能”,是教育行政部门和教育科研部门需要有效解决的重要问题。
然而,如今这种免费师范教育的政策具有多重目的和功能,似乎是为多重目的服务的。但很有可能会扭曲政策目标,迷失政策方向,迷失具体操作。
综上所述,为了改进和完善这一重要的新政策,笔者提出以下建议:
1.应明确免费师范生政策的实施目标,即选拔成绩最好的考生,通过经济减负,让他们安心攻读学位,最终使他们成为基础教育战线像“教育者”一样的优秀教师。
2.免费师范生政策要突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培养目标,实行年终考核制。考核不合格者,取消免费师范生待遇。
3.接收免费师范生的重点师范大学要组织最好的师资力量,着力培养免费师范生,在全社会形成免费师范生的品牌,以考上免费师范生为荣。
4.为支持西部地区教师严重短缺的扶贫问题,拟制定专项优惠政策,统筹解决。比如提高西部贫困地区教师待遇,鼓励应届毕业生支援西部中小学教育,与对口单位建立姐妹学校关系等。通过这些途径,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落实优秀教师流动和交流的措施。
四。择校政策建议
在各种社会呼声强烈的教育问题中,“择校”似乎成了领头羊,人们质疑中国的“择校制度”已经成为影响社会公平正义的全国性问题。如前所述,造成这种举国关注局面的根本原因在于功利性的教育目标和误导人们的社会评价标准。然而,在改革开放前,我国仍然实行相对公平的“按成绩择校”制度,但改革开放后,在义务教育不实行考试的政策下,“按成绩择校”演变为“按钱择校”和“按权利择校”,而且由于它关系到每个家庭、每个孩子,择校问题引起了社会的高度关注。
就笔者而言,目前我国存在三对主要矛盾,成为择校屡禁不止的主要原因:一是公众日益增长的多样化、个性化教育需求与优质教育资源短缺之间的尖锐矛盾;二是公民平等受教育权的体现与基础教育发展不均衡的矛盾;三是教育经费投入不足、地区差距与基础教育公平均衡发展之间的矛盾。改革开放后,公众的教育需求出现了明显的变化。一方面,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各个社会阶层越来越呈现出多样化和复杂化的特点。随之而来的是教育的多元化和不同社会阶层多层次的教育需求。另一方面,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公众对教育的需求也在从基础知识需求向优质、多样、高效的发展需求转变。但长期以来,受优先发展城市、重点学校等政策影响,教育资源配置日益呈现出不平衡发展状态。比如,从城乡来看,优质教育资源相对集中在城市;从校际来看,优质教育资源主要集中在城乡重点学校。优良的办学条件,优质的师资,良好的学校文化氛围,教育的附加值,都让优质学校成为家长争夺的筹码。换句话说,目前我国择校的特色主要体现在优质教育资源的选择上,而不是各个学校的特色选择。所以,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要解决优质教育资源的均衡配置问题,摆脱功利主义的侵蚀。因此,笔者提出以下解决择校问题的政策建议:
1.教育公平政策理念下的教育资源合理配置
罗尔斯在《正义论》中提出了平等自由原则和差异补偿原则。解决择校问题,从长远来看,必须按照罗尔斯的正义原则,即在教育公平的政策理念下,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具体来说,一是在高等教育与基础教育之间、城市教育与农村教育之间、重点学校与普通学校之间实行政策倾斜,确保对薄弱地区和学校的支持和资助,实现教育资源的相对公平合理配置;二是大力推进基础教育阶段学校标准化建设进程,加快区域间、城乡间、校际间基础教育资源的标准化和统一化。当前的当务之急是尽快出台《学校教育法》,即以法律的形式明确规定基础教育阶段学校软硬件设置的基准。第三,要采取具体的政策措施,提高各类学校教师的整体素质,如教师的合理流动、校长的轮岗、教师的带教等。同时,通过改变校长的办学理念,促进各类学校的特色和整体办学水平。
2.加强薄弱学校建设,促进薄弱学校内涵发展。
加强薄弱学校建设,推进薄弱学校内涵发展,扩大区域优质教育资源存量,是解决择校问题的突破口。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和政府对基础教育投入的不断加大,各地区的学校都大大改善了学校硬件。薄弱学校的“弱”还主要体现在软建设的弱,如办学理念落后、学校管理水平低、教师素质有待提高等。新形势下,加强薄弱学校建设,需要探索新的形式和策略,促进薄弱学校内涵和特色发展。具体方法有:(1)城乡结对,强弱结对。城乡结对、强弱结对,可以使学校在常态的合作互助中互动交流,有效实现两校教育资源的共享,将办学理念、办学方式、校园文化等隐性优质教育资源辐射到薄弱学校。(2)以民办委托管理的方式提高薄弱学校的质量。政府可以委托具有一定专业资质的教育中介机构对区域内薄弱学校进行管理,以促进薄弱学校的改造。
3.促进民办教育发展,满足公众多样化教育需求。
目前,我国择校问题日益严重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我国大部分优质教育资源聚集在公立学校,而公立学校现有的组织体系和规模无法满足公众多层次、多样化的教育需求。民办教育作为公办教育的重要补充,远未发挥其应有的教育功能和作用。因此,促进民办教育的快速发展,扩大优质教育资源的总量,让公众有更多更合适的选择,才能逐步根除择校问题。具体措施是:(1)通过购买教育服务促进民办教育发展。政府补贴、合同外包等形式购买教育服务,支持民办教育成长。(2)采取各种政策措施支持民办教育。即通过民办教育专项资金、税收优惠等政策措施支持和促进民办教育的发展。
综上所述,解决择校问题需要一个全面而长期的过程。一是深化对择校问题的认识,即择校问题解决的过程就是促进我国基础教育公平均衡发展、扩大基础教育优质资源、提高我国基础教育办学质量和水平的过程;第二,要借鉴国外一些关于择校的政策和措施,把解决择校问题作为转变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契机。三是帮助家长理性对待择校,即明白选择学校是选择学校的特色而不是升学率。所以家长有必要树立科学的教育观和成功观,减少择校的盲目性和冲动性。同时,对于学校管理者和教师来说,在校本管理的理念下,找到学校内涵发展的突破口,形成办学特色,找到区域内、校际间的办学定位和发展空间,让学生真正选择有特色的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