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教育发展“十一五”规划和2020年总体发展目标。
——国民教育体系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基本形成:0-3岁婴幼儿参与率超过50%,3-6岁儿童入学率100%,小学和初中入学率100%,高中毛入学率超过90%,高质量高水平教育普及,户籍人口增加。户籍人口全日制高等教育毛入学率45%以上,劳动人口继续教育率80%以上,退休人员教育参与率70%以上。
——教育质量大幅提升:义务教育综合评价率90%以上,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中级职业资格证书持有率40%以上,普通高中优质学位供给率80%以上,年末高校毕业生就业率90%以上。
——教育公平程度较高:义务教育阶段优质学位占总学位的80%以上,永久残疾儿童入学率100%,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救助率100%。80%以上的社区建立了标准化的文化教育中心。
——教育国际化水平较高:在我市全日制高校就读的外国留学生占学生总数的3%以上,具有海外教育培训经历的教师约占教师总数的10%。职业院校实行国际职业资格证书。
——教育可持续发展能力强:全市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全市生产总值比重达到4%以上,每万人口具有大专以上学历人数达到1.500人以上。
(D) 2006-2010教育发展目标1学前教育
全面推进幼儿园标准化建设,形成以示范园区为龙头,布局合理、管理规范、质量先进、特色鲜明的学前教育体系,为学龄前儿童提供优质教育。
◆保障学前学位供给。到2010,全市幼儿园在园幼儿达到225000人,新增幼儿园216所。建设条件好、质量高的特殊儿童学前教育机构,保障残疾儿童接受学前教育的权利。
◆构建0-3岁学前教育网络。到2010,全市60%以上的社区建立0-3岁儿童社区教育(指导)机构,基本形成社区学前教育网络。
◆全面推进幼儿园标准化建设。制定标准化幼儿园建设标准,到2010达到80%以上;打造一批条件好、课程有特色、教学管理好、教育质量高的示范园区。
◆创造课程改革新优势。形成符合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具有时代和深圳特色的学前教育课程体系。
九年义务教育
以公办学校为主体保障义务教育学位供给,提高民办教育质量,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深圳下一代提供公平优质的义务教育,培养知识技能扎实、情感丰富、价值观正确、个性发展、人格健全、身心健康的新时代青少年,为终身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保障义务教育学位供给。优化布局结构,保证学生就近入学。到2010年,义务教育阶段在校生达到92万人,其中小学68万人,初中24万人。新建小学55所,初中20所,九年义务教育学校24所。发展各类特殊教育,推广随班就读和特殊教育班,提高残疾儿童入学率。
◆促进义务教育均衡高质量发展。推动中小学内涵发展和标准化发展。全市所有公办初中和小学以及60%以上的民办初中和小学建成标准化学校。
◆推进义务教育多元化发展。优先发展公办学校,规范发展民办教育,形成多种办学体制;引导中小学在保证基础教育质量的基础上,发展办学特色,形成多种办学类型和风格;推进九年一贯实验,深化双语教学,倡导多元化的教学模式和办学模式;建立多元教育评价标准,满足学生多样化发展需求。
◆民办学校办学水平跃上新台阶。民办学校办学条件明显改善,办学管理水平和质量大幅提升,民办学校与公办学校的差距不断缩小,打造了一批品牌民办学校。
◆合理解决非户籍人口子女义务教育问题。按照流入地政府管理和全日制公办学校优先的原则要求,按照《深圳市关于加强和完善人口管理的若干意见》及其配套文件的政策要求,将非户籍人口子女义务教育纳入教育发展规划,多渠道、多形式保障非户籍人口子女权益。
◆加强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形成中小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培养自主、自尊、自强的现代人格品质;加强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培养学生理解他人、遵守公共道德、保护环境的良好道德品质;制定实施《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行动计划》,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健康发展。
◆全面提高学生的体育和艺术素养。全面实施《小学和初中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中小学生体质健康合格率达到93%,优秀率达到28%。全面实施《学校艺术教育工作条例》,80%以上的中小学成立3种以上艺术活动小组或小组,使每个学生都能参加2项体育和1艺术活动,力争3-5所中小学成为全国首批中小学艺术教育示范学校。
3高中教育
深化高中管理体制改革,优化高中布局结构,推进高中课程改革,创新高中教育模式,普及优质高中教育,合理扩大中等职业教育规模,为国内外高校输送优质生源,为培养创新型人才和高素质公民奠定坚实基础。
◆普及优质高中教育。到2010年,全市高中在校生达到14万人,规划新建高中10所(不含“十五”未建成的6所寄宿制高中)。到2010年,建成20所国家级示范普通高中、6所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10个省级中等职业教育重点示范专业,其中6个达到国家级示范专业水平。高考重点上线率和本科上线率继续保持全省领先。
◆全面推进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建设一批我国省内优势学科,建设特色选修学科,形成适应时代发展、结构均衡、知识先进、选择灵活、有利于学生个性健康发展、增强高考竞争力的现代普通高中课程体系。
◆创新中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以市场为导向开设中职专业;全面实施信用体系管理,建设和完善银行信用体系;学校、企业、社会要共建实训基地,把学生培养成文化基础好、职业道德高、专业知识技能扎实、就业创业能力强的中等专业人才。4高等教育
坚持精英教育与普及教育并重,内涵与外延同步发展;调整学科结构,提高办学水平,加强国内外合作,完善高等教育体系;提高人才自我培养、科研创新和社会服务能力,实现高等教育跨越式发展。
◆稳步扩大高等教育规模。到2010年,全日制在校大学生已达65438+万人左右,非全日制在校生和自考在校生大幅增加。
◆进一步完善高等教育体系。大力发展现有高校,高标准规划新建高校;鼓励设立独立学院,规范发展远程开放教育、函授教育、网络教育和自考教育。到2010,全日制研究生、本科生、专科生比例达到15:50:35;全日制理工类、文史类学生比例达到70∶30。
◆高等教育质量显著提高。到2010,市属高校力争实现国家重点学科突破;高等职业教育建设20-25个国家示范专业或特色专业;全市建成8-1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或分实验室,建成10多个省级重点实验室;博士点6-8个;建设全市精品课程;在国内外权威学术期刊上发表的论文数量和专任高校教师申请的专利数量均居全国城市前列。
◆建设成为高等教育区域和国际合作的重要城市。以项目合作为纽带,不断拓宽区域合作和国际合作的层次、范围和质量,形成政府与高校的长效合作机制,集聚国内外优质高等教育资源,贡献一流合作成果。
5成人教育
整合公共成人教育资源;规范成人教育管理;充分发挥市场的主导作用,形成“协调有序、竞争有序、服务有效、支撑有力”的成人教育体系,满足公民多样化的终身学习需求。
规范成人教育管理。明确政府部门对成人教育的管理职责,完善相关政策法规,形成市场基础设施完备、中介服务完善、信息化水平高、管理规范的成人教育市场。
◆有效整合公共成人教育资源。规范公共培训机构的产权管理;形成公共培训机构在课程、师资、场地等方面的* * *共享机制。统筹建设六个多功能、综合性、规模化、布局合理的培训中心。
◆农民工教育网络化发展。积极做好农民工教育培训工作,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政府牵头,支持企业和社会组织兴办公益性农民工教育培训机构,创新学习制度,形成开放灵活的农民工教育网络。
6社会教育
形成政府统筹、社会齐抓共管的社会教育管理体系;完善覆盖全市的开放多元的社会教育网络;全面实施公民道德教育,优化未成年人成长环境,培育高尚和谐的城市文明。
◆完善社会教育设施。全市建成占地500亩以上的1-2综合性大型青少年校外基地,每个社区建设1多功能文化教育中心。合理规划建设图书馆、博物馆、少年宫、美术馆、科技馆等公共文化设施,形成布局合理、功能齐全、设施相对完善的覆盖全市的社会教育网络。
◆系统开展全民教育。推进创建学习型家庭、企事业单位、社区等活动,普及科学、医疗、卫生、消防、安全、国防等常识,形成全民阅读、全民学习的社会风尚,培养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
2011-2020年教育发展愿景
到2020年,教育实现现代化,整体教育水平达到当时发达国家平均水平。
——国民教育体系和终身教育体系高水平发展。0-3岁婴幼儿教育参与率超过80%,3-6岁婴幼儿入学率100%,小学和初中入学率100%,高中毛入学率95%以上。14年普及优质高水平教育,新增户籍人口劳动力预期受教育年限16-65433年。
——教育综合竞争力达到全国大中城市前列。深圳从追赶教育发展到领先教育;从供给型教育到需求型教育;从模仿教育到自主创新教育。高等教育有力支撑深圳知识社会转型;义务教育成为公平教育和素质教育;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特色鲜明;教育产业已经成为深圳重要的知识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