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自理能力的培养
儿童缺乏自理能力的原因
孩子的家庭原因
目前我国大部分家庭的父母都是独生子女,父亲、母亲、爷爷、奶奶、外公六个大人围着一个孩子。孩子通常过着口对口的衣食无忧的生活,不是因为孩子懒得自己动手,而是因为家里的大人根本不给孩子自己动手的机会。他们愿意为孩子去做,并从中获得一定的幸福感,觉得自己永远是被需要的。也有一些父母过分溺爱他们的孩子。他们担心在做事的过程中,万一有什么意外或者危险,那就得不偿失了,所以即使孩子自己能做,也不愿意让他们做。长此以往,孩子会逐渐丧失动手能力,甚至会对孩子造成一定的思想误解。有的孩子会觉得,这些事情是大人应该做的,与我无关,我不需要付出努力。只要我向家人表达我想要的,我就能得到我想要的。比如有的孩子在玩玩具的时候会把自己的玩具扔在家里的各个角落,但是他不会觉得自己应该主动去收拾玩具,而是应该让父母过来收拾;而且他想喝水的时候也不会主动去接,而是需要父母送到嘴边。还有一些孩子看完动画片,没有随时关电视的习惯。所以家庭原因是孩子缺乏自理能力的主要原因。
孩子缺乏学习自理方法和技能的机会。
有些孩子也想提高自己的自理能力,但是不知道如何提高自理能力。在幼儿园生活中,幼儿园的孩子都比较小。他们在幼儿园只知道简单的听老师讲课。老师让他穿衣服,他就穿衣服,老师让他吃饭,他就去吃饭。当孩子遇到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时,幼儿园老师也会给他们提供相应的指导。在幼儿园老师的指导下,孩子会做这些有利于培养自理能力的事情。但是在家里,父母的过度照顾让孩子缺乏学习自理方法和技巧的机会。
孩子缺少练习的机会。
在幼儿园,如果孩子自己吃饭、喝水、上厕所,会受到幼师的表扬,但一天能练习吃喝等技能的次数并不是特别多,最多三四次。孩子在家的时间比较多,吃饭的时候是练习这个技能的最好机会。但是很多家属觉得孩子吃饭太慢,有时候饭都凉了,就不让孩子自己吃,而是选择喂。还有人认为孩子已经会吃饭了,幼儿园就可以独立吃饭了,在家自己喂不喂无所谓。显然,这种观点是片面的。如果你想掌握一门技能,尤其是年龄较小的孩子,需要长时间的练习才能更加熟练。所以,你一定要给孩子提供反复练习的机会。
培养孩子自理能力的有效措施
幼儿园老师通过示范练习提高幼儿的自理能力。
有些年龄较小的孩子,刚进幼儿园生活自理能力很差,但模仿能力很强。幼儿教师可以通过示范练习让孩子掌握一些自我保健的方法,通过一些简单的提示让孩子完成相应的动作。然后需要让孩子反复练习,反复练习。比如吃饭的时候,它的规则是不说话不挑食,吃完要收拾桌子等等。一开始要求孩子独立完成这些动作会比较困难,因为孩子太小,喜欢和别人说话,分享自己的感受,而且有的孩子在家里已经养成了挑食的坏习惯,吃完饭也缺乏收拾桌子的意识。所以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幼儿园老师给学生示范正确的吃饭步骤,然后让孩子不断练习,对一些能力差的孩子进行特殊指导。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孩子很快就能掌握独立吃饭的技巧。
幼儿园老师通过游戏活动提高幼儿的自理能力。
为了提高幼儿的自理能力,幼儿园老师可以设计一些教学活动,将游戏与劳动技能的培养紧密结合起来,让幼儿在玩游戏的过程中掌握自理能力。比如培养学生“用筷子”的技能,幼儿园老师可以让孩子用筷子夹不同的东西。熟练后,让孩子试着用筷子夹豆子、花生等。此外,幼儿园老师还可以组织一次花生大赛,把班里的孩子分成不同的小组。同时,哪组盘子里的花生最多,哪组就赢。幼儿园老师要给获胜的小组一定的奖励,比如一颗糖,一句表扬。这有利于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兴趣,让他们积极参与摘花生比赛。甚至有的孩子还意犹未尽。回家后,他们会邀请父母和自己一起玩摘花生游戏,通过不断的练习掌握使用筷子的技巧。
幼儿园老师用生动有趣的语言提高孩子的自理能力。
换季时,一些抵抗力差的孩子容易感冒,家长会准备手帕给孩子擦鼻子,但很多孩子用手帕擦完鼻子后,直接放在口袋里,很不雅观。幼儿园老师看到这个现象,就组织了一个活动,教孩子认识面纱的四面,然后教孩子如何叠面纱。幼儿园老师把折手帕的方法编成顺口溜,让孩子更好地记住折手帕的公式。因此,使用生动有趣的语言也有利于激发孩子学习一些自理技能的兴趣。
幼儿教师通过鼓励和肯定来提高幼儿的自理能力。
家长和老师不应该忽视孩子在学习和生活过程中取得的一点点进步,应该给予孩子鼓励,这可以帮助他们建立学习自理技能的信心。比如一个孩子刚学会自己穿衣服,但是衣服穿反了。父母首先要做的是肯定孩子的独立意识,对他说:“哇!宝贝今天太棒了,她可以自己穿衣服了。”后来他纠正了穿反衣服的问题,对他说:“老师只能从后面看这么好看的衣服,真可惜,因为宝宝穿反了。我们再穿一次好吗?”这有利于提高孩子自理能力的信心,激发孩子学习自理技能的热情。
通过家庭合作提高孩子的自理能力
幼儿教师要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和交流,通过家庭合作提高幼儿的自理能力。孩子刚上幼儿园,家长不了解幼师,幼师也不了解孩子在家的情况。因此,幼儿园教师首先要向家长宣传培养幼儿自理能力的重要性和计划,让幼儿家长转变教育观念,积极参与到培养幼儿自理能力的队伍中来。比如以前幼儿家长送孩子去幼儿园会帮孩子背书包,同样的话反复讲。现在家长要求学生自己做自己的事,自己独立背书包,不要总跟老师说,因为他们相信孩子在幼儿园能照顾好自己。
标签
综上所述,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是幼儿教师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在素质教育发展的背景下,提高幼儿的自理能力非常重要。但是,任何习惯的形成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家庭、社会和幼儿园的共同努力,教会学生培养自理能力的方法和技能,同时给孩子提供实践和锻炼的机会,让孩子更好地掌握自己的自理技能。
于丽丽。家庭教育培养小班幼儿自理能力的策略分析[J].华夏老师,2018(01):112-113。[2]吕云燕。家庭合作培养小班幼儿自理能力的有效策略[J].中国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论文成果选编(第十三卷),2017(05):336-337。[3]杨红玉。浅谈小班幼儿自理能力的培养策略[J].内江科技,2016(28):259-260。[4]张林霞。幼儿园小班幼儿自理能力培养分析[2019(41):21-22。[5]刘安琪。论培养小班幼儿自理能力的有效策略[J].阅读与写作:教育教学学报,2019,16 (3): 202。2013(22):35-36.[7]岳亭。浅谈如何提高小班幼儿的责任感[J]。读写,2012,09(7):665-666。幼儿的自理能力对幼儿适应幼儿园的学习和生活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怎么培养孩子?本文从儿童缺乏自理能力的原因出发,提出了培养儿童生活自理能力的有效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