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域网建设与维护论文
一、现状分析
技术条件:
1,校园建立了局域网,实现了办公与教学的网络连接;信息技术中心可以进行学校校园网的日常维护和管理,开发教育教学资源。随着学校特色网站的建立,师生可以在网络上享受自己的优秀教学资源,进一步提高了教育资源的利用价值。同时也促进了家长、社会、学校的联系和关注。
2.硬件逐步完善,全校计算机多媒体教具得到普及,师生应用率高。
3.各种信息化专用设备陆续到位,使学校的相应工作能够通过科技手段自主解决。
建造历史:
1.在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和支持下,教师的思想观念迅速转变,在学校教育信息化的探索和研究中取得了一系列教育教学成果,推动了我校教育现代化的进程。
2、结合区校园信息化工程,建立校际间的校园信息平台,逐步形成集网络交流、信息服务、教育管理为一体的信息化教育体系。
3.建网站,扩容,提升水平。建立了一些特殊学生的班级主页和个人主页,充分发挥师生的主动性,促进学生能力的提高和个性发展;建立了骨干教师个人主页,展示教师教育教学特色,实现资源和成果共享,开展网上交流。同时,充分发挥校园网优化教育信息的功能,通过各年级、各学科资源的积累和整理,将教师的备课、课堂教学、反馈练习、课后辅导、考试等教学环节逐步系统化、数字化,形成大容量的教学资源积累。
4.学校全方位的管理、教育、教学、评价,包括校务、教务、总务的管理,教职工和学生信息、工作会议的记录,档案的数字化系统和网络制度化管理,学籍和教务管理,师生的评价信息。
5.优化组合学校现有教育资源,实施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将视频、网络、多媒体等多种方式融为一体,使师生形成多样化、多形式、多规格、多层次的教育教学空间。
6.随着校园信息网络的全面建设和多元化发展,我们在理论和实践上也在不断探索和发展。通过努力,我校教育信息化工作日趋完善和成熟,特别是在管理、网络、培训、应用等方面,已逐步形成规模效应和规范体系。校园网站上的特色页面越来越多,教师对信息技术的应用也越来越成熟。校园网的升级服务和学校的信息化工作也得到了区领导的肯定和表扬:在信息化工作专项督导中被评为“优秀”,荣获全区信息化应用先进单位称号。
课程整合:
1,课题研究,形成特色
自1997年以来,开展读书活动,培养学生学会阅读已成为我校的特色。为拓展学生的信息获取和交流能力,将阅读从知识积累转变为科学研究,从第五届读书节开始,学校开展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培养小学生专题探究性阅读能力的实践研究”,成为中央电化教育中心的规划课题。让学生专注于一个感兴趣的问题,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阅读和学习超文本,培养学生多渠道获取信息、分析和利用信息的能力。同时设立了各级研究课题,与新基础教育、学科融合教育、阅读活动、艺术特色、科技特色等有机融合;并在各科论文评比中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一些基于教学网络环境的拓展课程实践研究和主观探究活动开始探索并取得丰硕成果。如王琦老师与小学一年级语文组刘芸老师合作,进行了计算机多媒体互动教学环境下小学语文教学探索的区级课题研究,骨干教师进行了小学生数学问题意识培养的课题研究、小学中年级学生美术课堂教学自主学习的实践研究、小学合唱团声乐训练的课题研究、阅读教学中写作能力培养的探索与研究、小学低年级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识字教学的课题研究等。上海电教于2002年4月为我校发表了现代教育技术实践专栏论文,9位老师交流了相关文章。从学校管理、学生德育、新基础研究、学科整合、教学案例、科技探索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2,主体教学,体现价值
在课堂教学中,帮助学生建立对知识和信息的立体感性认识,使教师能够通过各种信息渠道开展教学实践,通过信息设备和软件设计教案、开展教学实践,从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意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阅读习惯和行为习惯,形成能学、自学、利用资源学习的多元化学习。特别是学校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开展的“居家安全”等一系列教育活动,即通过网络平台对学生生活资源的开发和宣传观察,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3.课堂讨论、重建和发展
结合课程改革的实施,构建了良好的课堂生态,教学资源有了“新”的导向,使学生的学习能力有了提高,师生有了拓宽学科价值的意识,丰富了课堂教学形式,教师有了一定的反思能力,师生的信息技术应用水平有了提高。它实现了主体参与教学活动的目的,优化了课堂教学过程,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凸显了现代教育技术与新基础课堂教学的整合效应。让我们看到信息技术已经走进了我们的课堂,服务于我们的教学。
4、兴趣活动,发展特长
利用信息技术,组织各种兴趣活动,可以为学生个性和特长的培养提供良好的环境。我们学校信息技术兴趣小组很多,学习内容有:电脑绘画、电子小报制作、网页制作、单片机编程与制作等。还建立班级主页和个人特色网页,让学生通过网络进行学习和探索,创作各种竞赛和展示作品,在线交流和发布,积累和享受资源。
教师和学生发展:
1,学校现代化需要动员全体教师参与应用,有效利用现代化条件辅助我们教学。目前,所有教师都积极参加了计算机等级考试,合格率基本达到99%,优秀率32%。近20%的教师参加了信息技术教学软件的区域培训,以培养一批能掌握先进技术的优秀教师,并将以点带面,调动他们的才能,带动全校数字化信息教育的建设;在此基础上,学校大力支持教师家庭办公信息化,促进全体教师均衡发展;同时开展了一系列培训活动,如师生网络培训、科技培训、网页培训、应用与维护培训等。,使教师能够利用局域网进行教育、教学和教育管理;总的来说,开辟了新的网络资源,发展了我校的信息教育。
2.我校在现有信息技术课程和初三计算机兴趣小组的基础上,加强学生信息技术训练,依托计算机网络小组培养学生网络管理能力,参与特色网站建设,形成了我校计算机特色教育。并积极组织师生信息技术竞赛,多人多次获得市级竞赛一等奖。
方向:
依托校园网和技术,开发基础设施,实现两网四室的数字化环境。
结合科研特点,开发学习型主题网站。
整合课堂教学,形成学生和家校教育的核心资源库和网络库。
开发现代学校教育教学的网络管理功能,实现全方位的数字化校园模式。
二,发展目标和理论支撑
1,对数字化学校的理解;
“数字学校”是以“校园网”为基础,将网络多媒体技术融入到许多学科的日常教学中;是让电脑成为老师的日常教学工具,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使校园资源配置更加优化,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实现局域网和广域网上的远程教学和互动;让协作学习存在于老师和学生之间,学生和学生之间,创造更高效、多元化的教学模式。
“数字学校”将形成全方位的数字化管理、教育、教学和评价体系,包括校务、教务和总务管理,教职工和学生信息及工作会议记录,师生工作评价信息等。同时形成制度化的网络化管理,职能部门和人员的岗位职责、教师考核指标和评价、奖惩都实现了数字化和信息化。
“数字学校”可以充分发挥网站的展示功能、享受资源的功能、师生个性发展的舞台功能、家校社会融合的教育功能。专业学生班级主页和个人主页促进学生能力提升和个性发展;骨干教师个人主页展示教师教育教学特色,实现资源和成果共享,开展网上交流。开发学校数学的特色网站,通过与外界的交流发展自己的技术实力。同时,充分发挥校园网优化教育信息的功能,逐步将教师备课、课堂教学、反馈练习、课后辅导、在线考试等教学环节系统化、数字化。通过各年级、各学科资源的积累和安排,从而形成大容量、开放的教学环境。同时为学生的跨专业夸张学习、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提供帮助。
2.在现有基础上寻求突破:
通过校园网及其软硬件的进一步建设和发展,师生的全面熟练应用,最终形成集教育教学、科研管理、师生活动、家校联系于一体的数字化教育环境,全面实现校园信息化。即在网络和硬件设施的基础上,开发学生成长档案、家长联系互动、教学资源应用等核心资源库。同时,通过网络平台,从管理、教学、学习、资源、交流等方面形成集中整合的网络应用模式。
3、目标理论基础:
区局的大力支持和基础建设,学校的不断完善和探索,教师的辛勤实践和积累,学生的学习和发展,管理应用的保驾护航;对于数字化学校的建设有一个重点和发展点。同时,结合当前工作,再次开发门户网站和管理应用平台,继续规范和合理化资源库,内外网应用互补;师生的应用水平逐步提高;
三、具体实施方案
1,具体预期效果:
(1)校园网站日趋完善,形成互动和学习效应,各类学习链接和资源开发应用不断丰富,形成网上学习新格局。
(2)管理网络的信息化、科学化和发展效应;
(3)整合教学规模大,体现数字化成果效果;
(4)数字化学习的行为有其自身的特点和区域效应。
2、目标任务评估点:
搬运操作
(1)、信息发布-后台管理,及时更新。
⑵教育管理——利用教育局的OA电子政务系统,实现学校教育管理的自动化。
⑶.教学管理——利用多媒体和网络技术,实现优质教学资源、信息资源、智力资源的共享和传播,形成开放高效的教学模式,通过分析各类数据,对教学质量做出客观、公正、全面的评价。
⑷.教务管理——通过学生综合素质测评系统,学生基本信息、招生信息档案、专用教室、课表安排等都可以通过网络进行管理,实现教务管理的网络化。
5.学习系统——教师无纸化备课、学生自主学习平台、* * * *学习资源享受、电子图书馆、校本课程建设、与二期课改和新基础教育实验的整合等。
[6]、公共* * *信息服务——通过学校门户网站注册登录后,通过统一的身份认证,提供公共* * *基础数据查询、一卡通服务、后勤、家校联系、视频点播、信息检索等服务。
一次,信息维护:结合学校维护制度,及时维护或联系公司,保证教学工作的正常开展。
教学
(1)、教学研究活动与科学研究同步发展。
(2)教学研究与学生发展同步发展。
⑶组织教学研讨会,促进教师发展。
(4)发展学生的个人特点,使其积极参加信息技术等级考试和各种竞赛。
培训工作
(1)、开展学生信息管理员培训,提高学生的管理能力。
(2)组织教师信息辅导员培训,扩充校园信息管理维护队伍。
(3)教师信息化应用要与课程、教学、科研相融合,促进学校教育整体信息化。
(4)、开展师生校园网应用培训,丰富江西小校园网,使之永远充满活力。
开发工作
(1)更新网站,形成中心发展特色。
(2)主题阅读活动更加网络化,形成学习型主题网站。
(3)建设学生成长、家校互动、教学应用资源库。
(4)、教师教育信息技术应用项目评估工作,促进教师信息化的应用和提高。
5.师生在线学习、应用和推广,提高和拓宽教师的教学视野。
⑹、发布新闻信息,及时宣传校园教育教学活动。
一是结合学校信息化发展实际,不断更新校园信息化发展的软硬件。
7、结果呈现:
(1)成功更新门户网站,开发网络拓展课程并形成互动学习效应,建立学习网站产生规模效应。
(2)各类教学环境符合数字化建设要求,体现应用价值和效果。
⑶.利用内外网建设核心网站资源库和内网通用应用资源库,达到按不同对象分类使用资源的效果,同时实现规范化管理和标准化应用。
(4)开发和应用优秀的教育教学资源。如:科研作品集、课例设计、学生教育作品集、课件、视频等。提升核心资源库的教育价值。
5.开发学生成长档案,图书馆与家校联系,加强学生学习指导。
[6]、管理网络化、无纸化办公、个性化培训。
一次,在大网络环境下形成集管理、教学、学习、资源、交流功能于一体的数字化特色学校。
四。制度与保障
1,完成管理基本规范:
我校已经形成了“校园信息技术三级网络管理”
A级
副手
三电平
校长办公室
信息技术中心
班长
办公室主任
资料室管理员
图书管理员
总务办公室
协作管理和维护
制定了校园信息化三级网络管理系统、办公计算机网络管理系统、教室计算机多媒体网络管理系统、电子备课室计算机网络管理系统、电子阅览室计算机网络管理系统、机房计算机网络管理系统、现代学校设备管理系统、项目评估系统、打印系统、数码照片文件操作流程和规则。同时会根据不同的发展阶段及时更新或调整,使系统随着信息化应用的发展而发展。
学校还加大了各方面的信息化管理措施,从教学管理到科研,从教师群室交流、论坛讲座到教师多元化评价,从民主议事到新闻宣传,形成了数字化管理的基本模式和操作要求。
2.应用基础的普及和提高:
设备利用率65,438+0,000%,学校管理、教育教学、各类会议活动基本采用网络多媒体技术和设备。
教师的使用水平在不断提高:文字处理→ PowerPoint课件制作→ Flash动画→ Authorware →视音频技术、网络技术、网页制作、视频会议等;并获得了区计算机竞赛课件一等奖。
学生的使用机会越来越多:信息技术课、电脑网页、电脑小报、电脑平面设计小组、校园网吧(每天中午)、校园广播以及课堂上的一些学生活动都有所体现。自主管理应用水平逐步提高,学生形成并普及了信息化学习的意识,体现在各种活动中,如电子小报、视频小品、科技竞赛、等级评定、拓展学习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