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爱玛和玛蒂尔德形象的异同
意象是指能引起人们思想或情感活动的特定形式或姿态。文学理论中的意象是指语言意象,即由语言形成的艺术意象,也称文学意象。它是文学反映现实生活的一种特殊形式。也是作家审美观念在文学作品中的创造性体现。
1.指具体事物。
《吕春秋·顺说》:“善言者,为巧士也,因人之力而自立,因来而去,因去而去。没有形象,有生命和长久,但有声音;同兴同衰,归之。”
2.指人像。
《东观故事》:“画彪之像以劝士。”宋·陆游《李凯系曾氏浪奇》:“嵇言于竹帛上,萧形如丹青,垂不尽。”
3.雕像,偶像。
北齐颜之推写《颜氏家训:归心》:“郡县被烧,住在庙里。百姓以牛酒为礼,县令将牛缚于柱上,移去像,置桌,在堂上迎客。”
4.符号。
金干宝《搜神记》卷十:毛字为礼,河内亦怀人。广汉初,梦坐正殿,杆上有三穗禾。毛接过来,拿到了耳朵,我却丢了。为了问主簿郭鹤,他说:‘住在正殿的人,有政府的形象。’"
5.形状;看起来像。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公孙夏》:“皇帝看了,怒曰:‘字不对,非象!这个城市怎么会是人民俱乐部?“《红楼梦》第五回、第三回:“你怎敢带这种形象的东西来!”1983袁家山简介:“突然,吕洞宾的形象出现在我面前,于是(袁可立)赶紧去祈祷,乞求保佑。”
6.它是指文艺不同于科学的一种特殊的反现实方式。即作家从审美理想的立场出发,根据现实生活中的各种现象,创造出具有一定思想内容和艺术感染力的生活画面。通常也指文艺作品中的人物。
7.形容或表达具体而生动。
张贤亮《灵与肉》三:“这些毫无文采的文字,形象地说明了他作品的意义。”